《直线射线角》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直线、射线、角》
  教材: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35—36页
  育人价值:使学生经历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练――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形成比较和分类、概括和抽象能力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述水平。
  数学思想与方法:分类的思考,比较相同与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炼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抽象的能力及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敢说、敢想的意识。
  课前谈话
  师:今天邓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再此,我谢谢大家,今天这节课,除了我以外,大家还会认识很多的朋友,怎么样?想认识它们吗?好,咱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去认识我们的新朋友吧。 上课!(向所有的老师问好。)
  一、情景引入
  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静悄悄的深夜,被一阵争吵声打破了,“我的作用大”直线伸着长长的脖子说,“我的作用大”线段说:“所有的图形都是我组成的,你们行吗?”“看把你能的,生活中我的用处多大呀”射线冷嘲热讽的说,原来是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在争论谁的作用大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谁的作用大呢?)(学生回答)
  生1:不能说谁的作用大。
  生2、它们不团结。
  师:对,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团结,因为团结力量大。看这幅图,只有其中的一个,能出现这样美丽的图案吗?(如图)
  [展示作品1:一座漂亮的房子]我用了简单的线条画了这幅画,还不错吧?给点鼓励!这幅图主要用到了什么线?(直线)
  [展示作品2:孙悟空]这幅画上的主人公是谁呢?(孙悟空)他用的什么武器?(金箍棒)金箍棒有什么非凡的本领呢?(变长变大)怎样变长?(向两端无限延伸)闭上眼想一想金箍棒在你手中变长。
  师:是的,孙悟空因为有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金箍棒而本领强大,我们在坐的同学也因为有知识而更加出色。这节课我们要显出我们的本领,去研究生活中的线和角,有没有信心?(有)
  一、认识直线、射线
  1、材料感知
  出示情境图:射灯、手电筒灯、喷水机、笔直的火车道、公路等。
  师:你们能够在图中找到线吗?(学生回答)[课件闪烁各图中的线。]
  2、分类分析
  师:你们能够对这些图中线的特点给图分分类吗?你打算将哪些图分在一起?为什么?
  (学生10秒思考时间):(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线能不能移动;2、平的斜的;3、按不同物体;4、根据直线、射线、线段)
  师:刚才这位同学是按4分的,你们知道他这样分的理由吗?[板书分类图号]
  (小组讨论交流2分钟)[在对话中,把握端点和延伸情况。]
  教师初步小结,结合图,线段、射线、直线。[板书:线段、射线、直线]
  3、概括提炼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你觉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师:都是直直的,但它们也有区别,你们能找到他们的不同点吗?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学生汇报
  
  4、辨析练习
  师:下边我们要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来找出图中哪些是线段、射线、直线。(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
  
  5、拓展延伸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很棒,有了老孙的火眼金睛,那有没有马良的神笔呢?
  (1)、时间:10秒钟,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无数条)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无数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1条)教师示范画
  (2)、直线和射线相比,哪个长?(无法比较)
  (3)、你们能不能将一种线转化成另一种线呢?
  二、认识角
  从一同点来画射线,看谁能在10秒钟内画出尽量多的射线(学生画图)。如果给你们足够的时间,你们能画多少条呢?(无数条)1、材料感知师:在我们刚才画的图中,还出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呢?(角)师:哪里有角?(抽生指指看)[根据学生的指,从中找出三个角来。]2、聚类分析师:这些角都认识吧?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师:到底什么是角?谁来说说?3、自学角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师:角各部分名称大家都还记得吧?把它填在书上36页。(填后抽生汇报,板书: 顶点边 )师:那角如何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6页。(给1分钟自学)(学生汇报,注意和小于符号区分,角的符号∠区别小于符号<)
  4、小练习
  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并说说理由.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5、拓展练习:数角()个
  6、观察比较,感悟角的大小
  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做成一个活动角。 (2)让每一个学生活动手中的角,发现有什么特点?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角可大可小。 (3)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全班讨论交流发现活动角的特点: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 小)
  比一比(老师出示自制学具) (1)出示一组可以直接判断大小的一组角。 (2)出示一组比较接近的一组角,让学生判断讨论哪个角大? (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
  (3)比较两个边长不一样,但大小一样的角,从而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开放的延伸”在互动中完成以下两个点位:
  1、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东西?(对本节课知识的整理)是怎样学到的呢?(找相同点和不同点)2、质疑: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小结:
  (1)谈收获。 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的这四个好朋友的本领可大了,随着以后的学习,你们一定会有所了解的。 (2)同学们,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学得开心吗?其实,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老师相信大家以后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更多的乐趣。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1页例3、做一做及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侧、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经历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直观认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食物具有相对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
期刊
【案例题旨】  《一只梅花鹿》是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伊索寓言。在这个单元里,共有4篇课文和一首古诗。四篇课文均为叙事性文体,篇幅较长。其中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涉及复述课文内容。《父子骑驴》要求用自己话讲讲这个故事;《一只梅花鹿》要求复述课文;《钉子的故事》则要求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中,第5条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作为中段学习的第一学期,如何准确理解本课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的确,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冷眼嘲讽,更不是教鞭鞭策,而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更应该是他们的伯乐,帮助他们认识发掘闪光点,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积极使用赏识、肯定、鼓励等方法,以便于在最大程度上激励
期刊
教学目标设计:  1.准确把握小说的三要素,进一步分析小说的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设计:  1.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2、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3、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4—85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读、写整时。  能力目标: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
期刊
该研究探讨了舌诊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舌诊的演变及其原因的探讨,对中医的学术特征进行了再认识.同时,对日本汉方医学的舌诊历史、学派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在舌诊的历史研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应由“教课文”向“教课程”转型,言语秘妙是告别内容分析式课堂的一把金钥匙。因此我们要在课前做足功夫,关注言语形式聚焦文本秘妙,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教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 
期刊
期刊
学位
元旦前一天,惹学生们生了一场气,班里的孩子眼泪叭叭地哭的可伤心了。  为迎接新年,学校让每个班在教室自己开迎新年联欢会,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乐坏了,还没等我安排,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动手布置教室了。别看平时他们蔫乎乎的,一说玩,全身的细胞都动起来的,小脸笑得灿烂,小手干得灵巧,小心眼儿里满是智慧,还前所未有的表现出一种默契,没人捣乱,没人闹别扭。我压根儿没进教室,更别提有什么要求和指导,这群小精灵们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