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林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使整个林业系统得到优化,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因此生态林的作用也越发重要。不过,生态林的病虫害问题是影响生态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也会对林木产生巨大的破坏。对生态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生态林;病虫害;出现原因;防治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生态造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病虫害问题也接踵而来,病虫害严重影响生态林的正常生长,对当地的林业系统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对生态林的未来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为了保证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分析生态林结构和功能,进而找出其病虫害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本文中,将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
一、生态林病虫害现状
1.病虫害种类多。随着我国生态林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其病虫害的种类也越来特多,严重影响了生态林的结构,受到病虫害侵袭的生态林面积越来越大,直接对生态林的建设和当地经济的建设有着严重的的负面影响。
2.个别病虫害种类顽固。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理,生态林的病虫害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进一步蔓延,而在某些生态林中仍存在一些顽固的病虫害,使其很难彻底去除,有时只能做到暂时减少其数量,而一段时间后其还会大面积出现,例如松毛虫等。河北省迁西出现的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同样如此,其发展极为迅猛,给当地的生态林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危害,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也是其生态林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3.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不到位。生态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成效与生态林的管理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各部门工作沟通效率差,有的部门仅负责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造成其许多环节不能顺利交接。管理部门不能通力协作,使得其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差,无法形成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二、生态林出现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1.缺乏完善的病虫害检测机制。林业系统的检测预报机制能够及时监测到其病虫害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记录。缺乏完善的监测机制会直接影响病虫害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某些生态林中缺少检疫检查的工作点,检疫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成为了病虫害大范围发生的重要因素。
2.天然林保护程度不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于林地资源的开采过度,人们往往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直接对天然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林业结构越来越单一,许多病虫害天敌的数量随之减少,造成各种病虫害数量大规模蔓延。
3.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目前面对生态林病虫害的问题其应对手段过于传统,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处在传统阶段,无法适应当代病虫害防治的要求,同时在病虫害的防治阶段不能因地制宜。此外,生态林的结构和功能过于简单,所以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4.药物的错误使用。生态林病虫害防治手段中药物是最常用手段之一,不过在药物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药物滥用的现象。在治理病虫害过程中药物过量或者使用杀伤性大会误伤有益的植物和生物,药物总量不足也很难杀死害虫,在迁西县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药物喷洒不及时和药物总量不足,其植物叶片很快被白蛾食尽。同时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治理病虫害会使其产生抗药性,出现抗药性的害虫很难被杀死,进而让生態林的病虫害问题加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生态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1.提高植物检疫能力。为了保证生态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例如提高对植物的检疫力度。首先,对当地的树苗,应设置严格的免疫关卡,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病虫害问题。其次,建立完善的预防系统,对生态林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在发生病虫害问题时也能够进行准确的评估,结合生态林中土壤和环境等条件判断树木的健康情况。不仅如此,还应重视检疫人员的综合素养,其应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2.化学药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时生态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化学药物防治对病虫害的伤害程度高,应用方便且效果显著,不过有时可能会对其他植物和动物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在应用化学农药过程中,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与之对应的农业,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控制好其剂量和浓度。河北省迁西县生态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采取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的态度,在防治中,重点检查臭椿、榆树、桃树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辖区域检查一遍,及时防治。同时成立多个防治工作督导小分队奔赴病虫害问题重点区域,积极会同乡镇林业站开展逐村拉网式防治,切实做好虫害的药物防治工作。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病虫害对环境污染程度小,对生态林不产生明显的破坏,但其见效慢。应用生物防治可以引进病虫害的天敌将其消灭,例如美国白蛾的天敌是周氏啮小蜂,也可以投放其他鸟类。其次,可以应用菌类防治病虫害,其能够有效的抑制害虫的生长,对生态林环境的副作用低。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可以用灯光诱杀害虫,这是由于昆虫普遍具有趋光的习性,可采用昆虫敏感的光谱范围诱集昆虫,可以应用高压电网或者诱集袋、诱集箱等,最终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若是存在体型较大的昆虫可以人工进行捕捉。
四、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现如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重视,生态林保护工作更是如此。对于生态林的病虫害问题,应从根本上找出其主要原因,科学的分析林地的结构与病虫害种类,结合多方面信息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般防治措施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在开展防治工作时,应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准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问题,因地制宜的开展防治手段,快速的实现防治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焕秀, 武海卫, 杨晓霞,等. 黄岛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7(2):88-92.
[2]史丽娜. 甘谷县店子林区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生态防治技术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 2016(10):155-155.
[3]张丽, 元晓庆. 对防治森林病虫害措施的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0):77-77.
关键词:生态林;病虫害;出现原因;防治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生态造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病虫害问题也接踵而来,病虫害严重影响生态林的正常生长,对当地的林业系统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对生态林的未来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为了保证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分析生态林结构和功能,进而找出其病虫害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本文中,将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
一、生态林病虫害现状
1.病虫害种类多。随着我国生态林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其病虫害的种类也越来特多,严重影响了生态林的结构,受到病虫害侵袭的生态林面积越来越大,直接对生态林的建设和当地经济的建设有着严重的的负面影响。
2.个别病虫害种类顽固。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理,生态林的病虫害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进一步蔓延,而在某些生态林中仍存在一些顽固的病虫害,使其很难彻底去除,有时只能做到暂时减少其数量,而一段时间后其还会大面积出现,例如松毛虫等。河北省迁西出现的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同样如此,其发展极为迅猛,给当地的生态林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危害,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也是其生态林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3.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不到位。生态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成效与生态林的管理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各部门工作沟通效率差,有的部门仅负责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造成其许多环节不能顺利交接。管理部门不能通力协作,使得其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差,无法形成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二、生态林出现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1.缺乏完善的病虫害检测机制。林业系统的检测预报机制能够及时监测到其病虫害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记录。缺乏完善的监测机制会直接影响病虫害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某些生态林中缺少检疫检查的工作点,检疫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成为了病虫害大范围发生的重要因素。
2.天然林保护程度不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于林地资源的开采过度,人们往往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直接对天然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林业结构越来越单一,许多病虫害天敌的数量随之减少,造成各种病虫害数量大规模蔓延。
3.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目前面对生态林病虫害的问题其应对手段过于传统,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处在传统阶段,无法适应当代病虫害防治的要求,同时在病虫害的防治阶段不能因地制宜。此外,生态林的结构和功能过于简单,所以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4.药物的错误使用。生态林病虫害防治手段中药物是最常用手段之一,不过在药物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药物滥用的现象。在治理病虫害过程中药物过量或者使用杀伤性大会误伤有益的植物和生物,药物总量不足也很难杀死害虫,在迁西县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药物喷洒不及时和药物总量不足,其植物叶片很快被白蛾食尽。同时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治理病虫害会使其产生抗药性,出现抗药性的害虫很难被杀死,进而让生態林的病虫害问题加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生态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1.提高植物检疫能力。为了保证生态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例如提高对植物的检疫力度。首先,对当地的树苗,应设置严格的免疫关卡,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病虫害问题。其次,建立完善的预防系统,对生态林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在发生病虫害问题时也能够进行准确的评估,结合生态林中土壤和环境等条件判断树木的健康情况。不仅如此,还应重视检疫人员的综合素养,其应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2.化学药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时生态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化学药物防治对病虫害的伤害程度高,应用方便且效果显著,不过有时可能会对其他植物和动物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在应用化学农药过程中,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与之对应的农业,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控制好其剂量和浓度。河北省迁西县生态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采取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的态度,在防治中,重点检查臭椿、榆树、桃树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辖区域检查一遍,及时防治。同时成立多个防治工作督导小分队奔赴病虫害问题重点区域,积极会同乡镇林业站开展逐村拉网式防治,切实做好虫害的药物防治工作。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病虫害对环境污染程度小,对生态林不产生明显的破坏,但其见效慢。应用生物防治可以引进病虫害的天敌将其消灭,例如美国白蛾的天敌是周氏啮小蜂,也可以投放其他鸟类。其次,可以应用菌类防治病虫害,其能够有效的抑制害虫的生长,对生态林环境的副作用低。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可以用灯光诱杀害虫,这是由于昆虫普遍具有趋光的习性,可采用昆虫敏感的光谱范围诱集昆虫,可以应用高压电网或者诱集袋、诱集箱等,最终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若是存在体型较大的昆虫可以人工进行捕捉。
四、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现如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重视,生态林保护工作更是如此。对于生态林的病虫害问题,应从根本上找出其主要原因,科学的分析林地的结构与病虫害种类,结合多方面信息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般防治措施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在开展防治工作时,应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准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问题,因地制宜的开展防治手段,快速的实现防治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焕秀, 武海卫, 杨晓霞,等. 黄岛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7(2):88-92.
[2]史丽娜. 甘谷县店子林区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生态防治技术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 2016(10):155-155.
[3]张丽, 元晓庆. 对防治森林病虫害措施的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0):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