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实践必须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走什么样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
理念的生命在于指导和引领实践。对各地而言,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必须把这些理念贯彻落实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让新发展理念在区域“落地生根”。围绕目标定位和实践规划描绘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清晰蓝图。
一、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动力源
发展的基点在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激活资源要素,形成强大内生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准确把握、自覺践行新发展理念,首先要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地区发展的主引擎、城市转型的主动力、行业升级的主抓手,制定实施适合地区实际和行业、部门特色的创新发展工程,努力增创产业发展优势,优先发展基本产业,加快构筑创新板块,着力建设创新人才高地。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十三五”时期,必须抓创新、谋创新,尤其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充分发挥创新“牵一发动全身”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资本、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引进新兴技术等方式,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构建发展新体系;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让地区、行业、部门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互联网经济中,搭上时代的快车;通过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地方金融体系,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和金融振兴,真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在经济发展和创新转型中充分涌流。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平衡发展新格局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全面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大力推动城市特色发展。“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新城建设,有序推进旧城改造,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切实推进跨地区融合发展、临近城市同城化一体化建设和沿江沿河沿路联动发展,积极引导周边优势资源向本地区集聚,壮大县域经济,打造出一批有潜力有支撑力的科技创新型主导产业,发展一批商贸物流园区,叫响叫亮一批能够冲出本地区、面向全国的绿色品牌和知名商标,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县域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城为骨干,重点乡镇为依托,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模式新颖、类型多样的美丽宜居示范村镇;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重,全面抓好就业、社保、居民增收、稳定物价等民生工程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着力彰显地区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不断提升全民文化素质。
三、坚持绿色发展,构建和谐美丽新蓝图
“十三五”时期,各地区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低碳试点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引导市民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形成“崇绿”的社会风尚,真正使绿色发展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同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扎实推进走廊建设,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规划。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坚决不把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
四、坚持开放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十三五”时期,各地必须坚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契机,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长三角经济带融合发展、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自贸区建设推广等战略机遇,形成深度融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格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生产地、清洁能源供应地和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以建好开放平台为重点,实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在本地交汇,积极推进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区和集散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挥开发区在开放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依托各级各类经贸旅游节、文化节等商务活动,着力打造开放性会展平台,构建多元会展合作交流体系,努力形成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新业态。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共享是发展的民生依归,是全面小康最温暖的主题。共享发展就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促进整体、全面发展。
“十三五”时期,各地必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把就业创业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守住民生的底线;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认真抓好国家和省级政府提出的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程,走“五个坚持”的脱贫路子,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区域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重点做好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力争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国均、省均水平、确保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设施提升工程、城市安居工程、环境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宜居示范工程,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城镇、宜居城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数量和服务质量,确实让本地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使本地人民切实感受到更强的生活幸福感。
理念的生命在于指导和引领实践。对各地而言,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必须把这些理念贯彻落实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让新发展理念在区域“落地生根”。围绕目标定位和实践规划描绘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清晰蓝图。
一、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动力源
发展的基点在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激活资源要素,形成强大内生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准确把握、自覺践行新发展理念,首先要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地区发展的主引擎、城市转型的主动力、行业升级的主抓手,制定实施适合地区实际和行业、部门特色的创新发展工程,努力增创产业发展优势,优先发展基本产业,加快构筑创新板块,着力建设创新人才高地。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十三五”时期,必须抓创新、谋创新,尤其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充分发挥创新“牵一发动全身”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资本、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引进新兴技术等方式,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构建发展新体系;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让地区、行业、部门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互联网经济中,搭上时代的快车;通过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地方金融体系,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和金融振兴,真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在经济发展和创新转型中充分涌流。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平衡发展新格局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全面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大力推动城市特色发展。“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新城建设,有序推进旧城改造,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切实推进跨地区融合发展、临近城市同城化一体化建设和沿江沿河沿路联动发展,积极引导周边优势资源向本地区集聚,壮大县域经济,打造出一批有潜力有支撑力的科技创新型主导产业,发展一批商贸物流园区,叫响叫亮一批能够冲出本地区、面向全国的绿色品牌和知名商标,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县域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城为骨干,重点乡镇为依托,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模式新颖、类型多样的美丽宜居示范村镇;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重,全面抓好就业、社保、居民增收、稳定物价等民生工程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着力彰显地区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不断提升全民文化素质。
三、坚持绿色发展,构建和谐美丽新蓝图
“十三五”时期,各地区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低碳试点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引导市民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形成“崇绿”的社会风尚,真正使绿色发展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同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扎实推进走廊建设,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规划。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坚决不把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
四、坚持开放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十三五”时期,各地必须坚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契机,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长三角经济带融合发展、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自贸区建设推广等战略机遇,形成深度融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格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生产地、清洁能源供应地和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以建好开放平台为重点,实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在本地交汇,积极推进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区和集散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挥开发区在开放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依托各级各类经贸旅游节、文化节等商务活动,着力打造开放性会展平台,构建多元会展合作交流体系,努力形成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新业态。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共享是发展的民生依归,是全面小康最温暖的主题。共享发展就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促进整体、全面发展。
“十三五”时期,各地必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把就业创业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守住民生的底线;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认真抓好国家和省级政府提出的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程,走“五个坚持”的脱贫路子,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区域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重点做好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力争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国均、省均水平、确保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设施提升工程、城市安居工程、环境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宜居示范工程,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城镇、宜居城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数量和服务质量,确实让本地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使本地人民切实感受到更强的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