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省马山县和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区,壮族地区的民间文化,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属于广西北部壮山歌,是壮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壮族人民的骄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喜欢原汁原味的本民族的三声部民歌,所谓的民间传统文化瑰宝,传统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正被年轻一代慢慢的疏远和遗忘。如今我们应该用现代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壮族三声部民歌,传统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应该与时俱进,应该融入新的元素,在传承与发展的同时还要加以创新。
关键词: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发展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古零镇的安善村和加方乡,里当瑶族乡,古寨瑶族乡一带,三声部民歌壮语称之为:“三顿欢”,“三里欢” , “波列欢”,“蛮欢”“哈欢”等,三声部民歌属于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性质,歌腔悠扬、悦耳,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和旋律优美,艺术风格独特是它的主要特征。
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结构与二声部民歌的结构一样,其中只有一个旋律真正有独立的音调,也就是说,主要旋律在高声部,下面两个声部也就是二声部和三声部是由主旋律变化派生出来的,是高声部的合声基础。唱法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三人以上演唱,第一声部是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为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词的结构为:“五言,三言,五言,”俗稱为五三五言六句式和五言四句式,押韵严格,五言四句式歌词按普通壮歌押韵。五三五言六句式歌词韵特殊,其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又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语押韵,故此类句式结构的山歌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调欢”。
壮族三声部民歌深藏于大山之中,古老而神奇,有民歌“活化石”的美誉。史书有云“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到马山县古零镇采风,发现并首次向世人推介了壮族三声部民歌这一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美国《华侨周刊》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填补了“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推翻了西方学者关于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没有多声部民歌的论断。这一发现肯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地位及其对东方民歌研究领域的影响意义。壮族三声部民歌经过多年加工整理和不断的创新,也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除此之外还到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演出等,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不断扩大。2003年11月“南方日报”记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采访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演唱者后,在该报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被誉为“中华民歌艺术奇葩”。2004年5月被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7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属“国家级”的优秀民族精神遗产,是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1年11月,第二次被被国家文化部授予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3年8月,受国家文化部的邀请,马山县文化馆的三声部民歌传唱者蓝春平、蓝海群、蓝日浩等把马山的三声部民歌带出了国门,出访欧洲多个国家,参加“中国蒲公英(2013)维也纳金色大厅夏季音乐会”,首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经典曲目《生活美如霞》,以原汁原味的壮族古老民歌风格,登上久负盛名的音乐舞台,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在场的观众,荣获了金奖。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是马山的文化瑰宝,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系统传承保护是一次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在已举办的第十届旅游美食节中,重点打造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得到国家文化部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为了要扩大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和传播,还可以通过进校园、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培训,而培训需要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教材,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编写这部教材并印刷发放在全县各中小学校作为音乐课教材进行教学传授。
2007年以来,依托每年的节庆、节日,农村业余文艺汇演,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以及一年一度的广西南宁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等举办千人唱三声部民歌展演,山歌擂台赛,姑娘江风情夜,原生态民歌演唱、壮族欢哈节等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壮族三声部民歌,吸引年轻一代对民歌的认同和喜爱,并积极参与其中,发现和培养民歌新人,是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不仅为三声部民歌品牌提供了宽阔的展示空间,也为马山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起了三声部民歌知名文化品牌形象。
红水河流淌千年,大明山横亘古今,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愿“马山三宝”之一的“活化石”三声部民歌,走进更多热爱壮民族传统艺术的人们的心中,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文化馆非遗办
关键词: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发展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古零镇的安善村和加方乡,里当瑶族乡,古寨瑶族乡一带,三声部民歌壮语称之为:“三顿欢”,“三里欢” , “波列欢”,“蛮欢”“哈欢”等,三声部民歌属于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性质,歌腔悠扬、悦耳,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和旋律优美,艺术风格独特是它的主要特征。
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结构与二声部民歌的结构一样,其中只有一个旋律真正有独立的音调,也就是说,主要旋律在高声部,下面两个声部也就是二声部和三声部是由主旋律变化派生出来的,是高声部的合声基础。唱法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三人以上演唱,第一声部是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为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词的结构为:“五言,三言,五言,”俗稱为五三五言六句式和五言四句式,押韵严格,五言四句式歌词按普通壮歌押韵。五三五言六句式歌词韵特殊,其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又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语押韵,故此类句式结构的山歌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调欢”。
壮族三声部民歌深藏于大山之中,古老而神奇,有民歌“活化石”的美誉。史书有云“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到马山县古零镇采风,发现并首次向世人推介了壮族三声部民歌这一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美国《华侨周刊》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填补了“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推翻了西方学者关于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没有多声部民歌的论断。这一发现肯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地位及其对东方民歌研究领域的影响意义。壮族三声部民歌经过多年加工整理和不断的创新,也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除此之外还到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演出等,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不断扩大。2003年11月“南方日报”记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采访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演唱者后,在该报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被誉为“中华民歌艺术奇葩”。2004年5月被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7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属“国家级”的优秀民族精神遗产,是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1年11月,第二次被被国家文化部授予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3年8月,受国家文化部的邀请,马山县文化馆的三声部民歌传唱者蓝春平、蓝海群、蓝日浩等把马山的三声部民歌带出了国门,出访欧洲多个国家,参加“中国蒲公英(2013)维也纳金色大厅夏季音乐会”,首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经典曲目《生活美如霞》,以原汁原味的壮族古老民歌风格,登上久负盛名的音乐舞台,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在场的观众,荣获了金奖。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是马山的文化瑰宝,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系统传承保护是一次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在已举办的第十届旅游美食节中,重点打造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得到国家文化部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为了要扩大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和传播,还可以通过进校园、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培训,而培训需要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教材,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编写这部教材并印刷发放在全县各中小学校作为音乐课教材进行教学传授。
2007年以来,依托每年的节庆、节日,农村业余文艺汇演,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以及一年一度的广西南宁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等举办千人唱三声部民歌展演,山歌擂台赛,姑娘江风情夜,原生态民歌演唱、壮族欢哈节等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壮族三声部民歌,吸引年轻一代对民歌的认同和喜爱,并积极参与其中,发现和培养民歌新人,是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不仅为三声部民歌品牌提供了宽阔的展示空间,也为马山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起了三声部民歌知名文化品牌形象。
红水河流淌千年,大明山横亘古今,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愿“马山三宝”之一的“活化石”三声部民歌,走进更多热爱壮民族传统艺术的人们的心中,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文化馆非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