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大约四十年光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繁盛期。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赏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其一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其二是比较分析不同阶段、不同作家的创作特色。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活跃的是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为首的老一派浪漫主义诗人,而后一阶段则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三位诗人为代表的新派浪漫主义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语言既其共同特性,又各具特色。
  一、浪漫主义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是对英国18世纪发展到极致的新古典主义的颠覆,是一场文学上的革命。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诗人们用其独特的语言赞美自然,追求自由,歌颂爱情,抒发激情,探寻美的境界,为诗歌创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语言通俗易懂
  浪漫主义诗人摒弃了文坛中长久盛行的“诗意辞藻”,及新古典主义追求的刻板句法,对语言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普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力图以平凡的语言抒发高尚而强烈的情感。华兹华斯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以“真实”来规范诗歌创作,提倡写诗要使用散文式的诗意自然,舍弃华丽的藻饰,要将语言深入到大自然中,深入到最淳朴的田园间。他认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更朴素又更强调”,“更永久,而且更哲学化”。同样是描写太阳,在柯尔律治的刻画下,太阳是“The bloody Sun”“Right up above the sky”“No bigger than the Moon”,用词简单,却蕴意深远,几乎人人都可读懂。
  相反,在18世纪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笔触下,太阳是“the reddening Phoebus”“golden fire”“amorous descant”,即红脸的太阳神、金色的火焰、火热的情歌,诗词用繁复的辞藻将神话与修辞融合。我想莫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便难以赏鉴吧!
  (二)想象力的丰沛
  想象力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主题之一。从华兹华斯对想象力的重视,到柯尔律治的补充,再到雪莱、济慈更进一步完善,想象力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柯尔律治以“梦境”作为基调,发挥想象力。《古舟子咏》中的片段,信天翁被射杀,海上红日如血般高悬于铜黄色的天空中。浓艳而又奇特的场景刻画渲染出诡异的气氛,将诗中似真亦幻的景色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诗歌语言在想象力的笼罩下,如蒙上瑰异色彩的歌谣般带领读者走进奇幻神秘的梦境。济慈在《古瓮颂》中寻觅古瓮的故事,幻想古希腊人在欢腾的音乐中尽情嬉闹的繁盛场景,激发观赏之人的内心观感,仿佛将读者置身于那段辉煌的历史之中。想象力的力量为诗人们语言插上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在思想与激情中翱翔。
  (三)抒发内心激情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正值时代剧烈变革,诗人们在诗歌中寄托强烈的感情。华兹华斯向自然吐露内心的欢愉,为偶遇的一片水仙而心中激荡:“湖中碧水起涟漪,胡波踊跃无花乐——诗人对此抒激昂,独在花中事幽摅!”拜伦在《哀希腊》中,哀叹曾经的繁华已不再,尽情地抒发对心中的净土希腊沦为他国奴役的悲愤。雪莱在诗中的呼喊:“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他们酣畅淋漓地在诗歌中吐露内心的激情,荡涤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二、浪漫主义诗歌语言的不同特色
  (一)想象力所表达的内容不同
  浪漫主义的几位杰出诗人,除拜伦外,均崇尚想象力的作用,但其所想表达的内容不同。早期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侧重于利用想象力完成对自身情感与思想的外化。柯尔律治大胆地用想象力编织奇幻的梦,引领读者在思绪中遨游。在他的“梦境”中,有《忽必烈汗》的异国风情。他将大量形象鲜明人物、独具韵味的景物,用想象力融合在一首瑰奇的梦之诗歌中。其中又有《古舟子咏》对人的道德的思索。诗人将基督教教义、哲学内涵和自我救赎通过梦境交融于一体。
  如果说第一代诗人侧重于自身情感的疏解,那么后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则试图用想象力将憧憬与现实碰撞,把心中的美好与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比,并以其强大的力量抒发炙热的情感。雪莱的抒情诗是心灵化的社会生活,他用丰沛的想象力将自身的抱负寄托于情,既是对社会未来的展望,又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露无疑。例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虽是对神话故事的再创造,却是雪莱内心理想的大同世界的体现。而济慈在《夜莺颂》中,借夜莺的歌声想象到中世纪的浪漫传奇,“一个美女望着大海的险恶的浪花”,完美地点出了现实的“险恶”和对命运的焦灼的双重蕴意。
  (二)感情抒发的方式差异
  感情抒发方式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前后两代诗人之间。总的来说,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比前人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
  华兹华斯认为,应该用平淡普通的言语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激情。他善于创造一些极其简单的词语来表达深刻的含义。他在《反其道》中写道“歌声里”的“才学”“事物的灵光”“树林”的“灵感”等,用生活中常見的词语创造出不一样的韵味,包含深刻的哲理,却又使每个人都能看懂,真正是颠覆性的诗歌创作。
  而这种颇为含蓄的感性流露就不是后期诗人的风格。他们表达激情的方式更加直接大胆。雪莱抒情诗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以自传式的呼喊来释放激情。《西风颂》中“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诗人仿佛从灵魂深处将心中郁结的情感酣畅淋漓地呼喊出来,如惊雷般震撼人心。
  (三)独具魅力的修辞使用
  浪漫主义诗人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一大武器便是他们独具魅力的修辞手法。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拜伦。拜伦的语言相较比他的前人来说,是华丽的。他好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讽刺是他诗文中最显著的特点。以《唐璜》为例,除了最突出的讽刺手法,有反问、双关语、夸张、奇韵、阴阳韵及倒顶点等诸多修辞。例如,诗句“‘各族的救星’呀,其实远未得救,‘欧洲的解放者’呀,使她更不自由”,该句中使用倒顶点的修辞,诗文在达到赞美的高潮之时,却又陡转直下,为这美言泼上了一头冷水。这样的笔触表达了对虚伪、假善的“救星”“解放者”的嘲讽,揭露出显赫人物的华而不实,充分体现了拜伦的语言风格。而雪莱则善用大量奇异的比喻与象征,大胆而又恰到好处地抒发自己的激情。他的叙事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引用了神话中鹰与蛇的搏斗,以鹰象征恶,即现实中的专制,以蛇象征善,即革命的力量。在《西风颂》中,他又以“西风”的自然形象象征英国新生的力量,以“残叶”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反动阶级。
  三、结语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期是一场诗歌领域上的变革。众多诗人留下数不清的精彩诗篇,至今仍为人们细细品读。它彻底改变了由18世纪古典主义独霸文坛的局面,并为接下来现代主义的崛起做好了铺垫。
其他文献
最后的寒冷已过去  桃花雪  轻灵的小女子  把一口仙气  吹向草木的人间  树木的冻伤处  已长出新肉  草芽从泥土中伸出小脑袋  有点胆怯  怕她袖口还暗藏一把小刀  她终不过是一过客  没有一朵雪花  結出果  却催开了春天  桃 花  桃花率先回到故乡  杏花 梨花……  这些出走的姑娘  随后一一回到了小山村  满坡 满谷 处处  都是她们靓丽的身影  引得打老远的蜜蜂、蝴蝶  一窝蜂地
期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同以往相比,人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务必要渗入情感理念,这样可以尽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以期提升我国的设计理念水准。  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不例外,任何行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树立这样的理念。现阶段,人们
期刊
写意人物画是相对工笔人物画而言的技法体系。本文从意象的造型原则、以线为主的形式特征、笔墨互助的表现手段等三个方面探讨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21世纪以来,当代人物画的复苏与振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政通人和的象征。虽然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以工笔人物画的重新振兴与写意人物画并驾齐驱且互为裨益为基本特征,并出现了新的形貌,但从宏观上仍然归属于工笔与写意两大技法体系。因此,对人物画的学习,
期刊
现代灯具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改革困境,很多中式灯具都在模仿、照搬一些古典灯具造型。现代化创新设计理念引入后,灯具产品的整体造型不伦不类,无法表达中式灯具的文化精神,也无法突出现代灯具的新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可以说,当前中式灯具设计状况急需改变,本文围绕灯具设计的创新思路,从创新发展角度,探究具体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装设计的艺术性有了新的要求。从现在灯具市场的发展表现来看,中式灯具设计
期刊
图形与文字是视觉传达中的常见元素,在视觉艺术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审美能力的提升,人们对视觉传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师在学习与运用新设计理念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视觉艺术设计中图形与文字的研究,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图形和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以及表现手法进行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图形和文字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通过综合运用色彩、图片、文字等元素
期刊
茶与咖啡是目前世界上消耗量占据主导地位的两种饮料。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调剂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咖啡是西方人士生活中的必需品。茶与咖啡代表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  近年来,中西方文化差异成为热点研究课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种文化也开始相互渗透、交融。中国的茶文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咖啡文化的影响与挑战。  一、起源  (一)咖啡起源  咖啡,顾名思义,是一种灌
期刊
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编导对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首先取决于题材是否新颖,能否感染观众。杨丽萍认为,人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创作出更多触动人心的舞蹈作品。本文从杨丽萍诠释“自然”的舞蹈作品入手,通过多维度的赏析,将大自然给予人类无私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唤醒人们心中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成
期刊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类产品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对于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求更高,产品包装不仅仅能保护产品,也要体现民族文化与特色,能够体现情感需求。而以自然为本的包装设计,能够体现人与自然、设计与自然和谐共处,它能够寻求材料最原本的生态样式,回到最基本的生态样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具有博大的传统文化与美学思想,而原生态的包装设计正是中国传统思想
期刊
中国的佛教源于古印度,印度的佛教美术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小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和金刚乘密教时期。印度的早期佛教美术以孔雀王朝的雕刻、巴尔胡特佛塔和桑奇大塔的雕刻为代表。根据小乘佛教的观念,佛陀耶已涅槃,彻底摆脱了轮回,不应再以人形出现,因此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从未出现人形的佛像,而仅仅以菩提、法轮、祖籍等象征物代替佛陀的存在,这就是“无佛像时代”。  佛教美术虽然是在古印度产生的,但目前印度人更尊崇
期刊
禅宗美学融入服装设计之中,是人們对于自然理念追求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路径。茶艺服装设计中禅宗美学元素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吸纳道家、儒家、佛家思想的精髓,并引领禅茶服饰的流行方向。禅茶美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想保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屹立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禅茶美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茶艺服装设计中禅宗美学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