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病历号依次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表法分为NME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使用NMES疗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分别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胃管留置率的变化情况和进行总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吞咽功能评定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吞咽功能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优于NMES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NMES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NMES组患者治疗前的胃管留置率分别为43.33%和53.33%,2组患者治疗后的胃管留置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胃管留置率为6.67%,优于NMES组的26.67%,且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障碍患者在吞咽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效果明显,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穿戴不同角度踝足矫形器(AFO)偏瘫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及骨盆三维运动参数,探讨不同角度AFO对偏瘫患者骨盆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15例偏瘫患者穿戴背屈5°位AFO(d-AFO)、背屈0°位AFO(f-AFO)、裸足状态进行步态对比分析,获取步态时空参数及骨盆三维运动参数,并对3种状态的空间参数及步态不对称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裸足相比,穿戴d-AFO时的步速是(0.54±0.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康复组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病早期增加综合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损伤的程度,轻度损伤0 ~15分,中度损伤16~ 30分,重度损伤31~45分;采用改良的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社区采用定量步行运动和呼吸锻炼进行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家中行定量步行和呼吸锻炼.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治疗后)进行6 min步行距离测定、COPD临床问卷评分、MRC呼吸困难评分、综合医
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步行能力是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多数患者经过康复训练都能获得一定的步行能力,但因踝背屈较难恢复且易被忽略常导致步态姿势异常[1].本研究采用踝背屈及足趾训练配合简易踝足矫形器(ankle-foot orthosis,AFO)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42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②经头颅MRI
期刊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HB0、α-硫辛酸、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HBO组采用HBO治疗,α-硫辛酸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HBO和α-硫辛酸联合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检测神经传导速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姿势控制(postural control)作为神经肌肉系统维持身体姿势稳定和空间定位的能力[1],对于实现坐、立、行等日常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抓取物体、迈步等造成的内部干扰,被撞击、突发失衡等形成的外部干扰以及衰老、疾病、疲劳等引起的姿势控制障碍均会对姿势控制造成影响.基于对干扰信息和自身姿势肌肉状态的判断从而预先做出反应的前馈运动控制(feed-forward motor control
期刊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三维的脊柱畸形.在1 ~16岁危险人群的发病率是1%~3%[1].在我国,脊柱侧弯发病率在1%~2%,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占到79% ~ 85%,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为2%~3%[2-3].侧凸的发展往往与患者的年龄、女孩月经初潮的状态以及身高等高风险因素有关[4]。
期刊
期刊
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状群或症状综合征,LBP的病因复杂,临床就诊率高,其中非特异性LBP约占总数的85%,涵盖了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据统计,成年人中约90%曾有过LBP的经历,50%经历复发性背痛,10%发展成慢性下背痛,并导致相应的残疾[1].多数非特异性LBP患者表现为脊柱稳定性和姿势控制能力的下降[2];在需要预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