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语文教育应是重中之重,语文教育者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有大语文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即认真写字、认真读书、认真作文的习惯。提倡读书、作文、做人三位一体,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读书;作文;做人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语文学科是一门素质含量很高的学科,从当今教学现状及教学效率看,可以说语文教学呼唤素质教育。当前的教育还是一种应试教育,语文教学也在其列,这种教学方式曾给国家选拔人才带来一些好处,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要使中华民族永立不败之地,光靠少数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提高全中华民族、全国人民的素质。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即认真写字、认真读书、认真作文的习惯。提倡读书、作文、做人三位一体,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更是党和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1.读书论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授课必须体现培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开拓“的高素质人才精神,把授课活动看作是传递信息,架桥铺路,内引外联的“成功教育”系统工程。教师要讲出个性,讲出风格,讲出精彩,讲出意蕴,为学生展示一个既得天独厚又异彩纷呈的世界,给学生以启迪,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只是一个文选性的教材,整体上仍是一个无序结构。叶圣陶先生抓住此特点,明确指出课文只是语文学习的例子。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教材特点,通览全局,整体把握教材,变无序为有序,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示例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我在教材使用上,把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结合起来,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重新划分讲读课和学生自读课,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两年即可完成三年的教材讲授任务,为引入生动的现实生活内容,拓展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时间保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荷塘月色 》只重点讲解朱自清先生在第一次国共关系破裂时苦闷徘徊的淡淡忧愁、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与静谧的荷塘月色的情景巧妙结合。《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完全可以改编成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形式,让学生读懂课文,领悟伟人之所以伟大。《世间最美的坟墓》抓重点和难点,只需要讲深讲透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正是他毕生追求——向往平民化、回归自然——这一伟大人格的外化即可。《屈原》虽只是文言常识,但我们把它作为课外阅读,用电子阅览课的时间完成屈原生平及创作的查询,以撰写简单小论文的形式将研修课与语文课堂教学巧妙结合。《项链》中外驰名,学生乐于阅读,但仅此一篇又怎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处理此篇时,淡化了课文,重点放在“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写作特点”专题讲解上,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丰富了学生内心世界。
  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落实课内双基要求与扩大课外知识范围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 ,课文是例子,要把它用足用好,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但扩充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也非常重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灿烂文化和缤纷的显示生活引入课堂,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已为这种做法提供了时间保障。每学期我都要引入三十篇以上的文言文段子,培养了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丰富了学生内心世界。课堂上根据讲课内容随时提出紧密联系现实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思考习惯。每学期一周的“读报课”或影视评论课更让学生欣喜不已,《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的专题文章和同学们关心的影视就是素材来源,学生从中了解到社会,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作文论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正确、丰富、深刻的思想。课文只是范例,是导游图,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学生写好作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写作技巧是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有丰富的思想,有高尚的品德。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有用的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读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读书的提升。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作文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文如其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作文”与“做人”的奥秘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巧等问题”,而“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语)。”只有把思想、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训练,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2.1 养成思考习惯,为写作提供持久动力。“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射。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思想不丰富的人,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名言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讲授为学生正确认识、分析事物提供了方法,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源头活水,加上长期培养和及时校正,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并进一步形成思考习惯。生活中充满了哲理,认真反思生活,可净化灵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可了解并认识社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可极大丰富学生思想。“我是阿Q吗”,让学生反思自己性格的弱点;“嫉妒好不好”,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是要发展,还是要纯净空间”,让学生认识到它保护环境的重要;“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中国足球腾飞说明了什么”,从中悟出苦难与辉煌的含义。学生在争论中学会了思考,屏弃了无用的牢骚。一系列密切联系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提出,打破了高中生活的枯燥单调,调动了学生思考积极性,增添了高中生活的色彩,发掘出了写作宝库。
  2.2 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提高写作效率。目前,作文教学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依托的教材,作文教学也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作文抓规范抓时效,练笔作文抓基础抓思想,收到了较好效果。课堂作文规范性要求必不可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必要的写作知识讲授和严格的时间、规范要求,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可遵循的规律。课堂作文素材来源紧扣人生思考、社会现实、课文内容、单元写作训练几个主要方面,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写出思想,写出生活,写出灵气,写出个性。练笔作文重在抓基础,重在让学生通过作文去认识生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式不拘一格,练笔作文成了学生驰骋思想的原野;栏目设计灵活多样,学生写作轻松愉快;及时批改,快速反馈,学生体会到了老师对他劳动的尊重;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练笔作文成了师生畅谈交流的渠道。
  规范化的要求,写作源泉的开掘,写作形式的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绝大多数学生一节课能拿出一篇七百字的文章,一星期能完成两千字的练笔作文。在写作实践中,提高了思维品质、思想素质和写作能力。
  2.3 教会学生写普通文。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语言教育,包括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就是要培育善于运用语文工具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普通公民。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有别于作家的写文章。而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文学家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用作家的要求去教学生写文学性很强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全体,立足于普通应用(实用)文训练。
  加强普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申请书,自荐书,合同书等,以适应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言为心声”,非由衷之言不发;“感乎人者莫过于情”,非真情实感不写。只要说了真话、实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得以保护,作文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作文的热情才能得以持久。也只有这样,人性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2.4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等等不尽相同,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强求一律,否则,就会走上“八股文”的老路,使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泯灭了个性。试问又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作者个性、才情的大展示?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活生生的自我,或倾诉心曲,或抒发感慨,或评点议论,或憧憬展望,并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条腿都动起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5 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等等,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同样,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就没有作文。而分析综合能力是作文的最根本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比如我在讲解朱自清在写《荷塘月色》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时这样处理。《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园,荷塘就在清华园。在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徨徨然”。然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一法”,但作者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心里像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在教师的有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沿着思维的阶梯自觉地发现作者的写作心态。教师在启发引导过程中,对知识是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的模糊概况,表面看学生是被动的,但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主动的,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潜在的胆识和勇力.
  总之,作文即做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让作文来自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为理想、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3.做人论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有这么一段话:“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生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语文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语文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作准备,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关怀人类的善性。 “正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心正,是治国的根本;意诚,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孔子说过:“人不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论的伦理规范,诚信做人,诚信律己,诚信做事,应是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标准的核心。而语文学科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素质构成的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口,语文教材应是实施素质教育鲜活的实例,语文课堂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作文是自我创造的开始,也是创造世界的开始。我们要用人文精神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学会做人。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总之,良好的品行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教人求真、求实,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应立足于未来,教书育人,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收稿日期:2013-06-20
其他文献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正确理解“引导”的新义  数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历来为数学教师所重视。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到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从普通教师上的数学课到名师上的数学课,都得研究课堂上怎样去“引导”。但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数学课堂引导与传统的相比较,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课堂汲取了传统之精华,在继承上有改革、有发展。传统的数学课堂引导常常是教师提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基于舞蹈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特性,从改善实用性问题、面对科技应用的盲点、电脑科技参与的影响、提高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和围绕产业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五条途径探究舞蹈科技发展的新趋向。  【关键词】舞蹈;电脑;科技;发展  现阶段,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进步与普及,可供艺术家挥洒的空间将更加宽广。然而,舞蹈艺术的处境则比之前任何一个阶段都显得严峻,舞蹈不只是与舞蹈竞争,其对手包括所有可快速吸引注
期刊
【摘 要】怎样构建优质数学教学课堂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运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优化教学过程,适当的合作探究,有效把握教学反馈。  【关键词】构建;效率;参与;优化;探究;反馈  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课堂效率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运用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摘 要】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如何让“课堂”变成“乐园”?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必须让他们喜欢学数学,那就必须用“心”创造数学课堂,做数学,用数学,玩数学,让数学课堂展现精彩。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生命的灵性,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追求的境界!应该说具有精彩的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课堂的导入语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第一步。精彩的导入环节是语文课成功的基础。要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最好的第一印象,需要教师以高超的课堂导入艺术唤起学生注意,酝酿上课情绪,使其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投入课堂学习。导语设计的方法是多样的,有故事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好的导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石,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更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
期刊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教材和黑板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融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理、方法和途径等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使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在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1、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不平衡,其中笔算能力最强,估算能力最弱,口算能力、笔算能力明显优于找规律算。2、学生运用四则计算知识解答应用题能力尚可,但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3、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计算的内涵;加强估算,鼓励算法院多样化等是优化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讲”与“练”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强求一面,疏忽一方,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讲”多了,影响了“练”,一节课的时间是定量,学生练习得少,掌握的知识不扎实,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如果过分强调多练苦练,而讲不深不透,学生连起码的知识都不懂,教学效果也不佳。因此,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讲”、“练
期刊
【摘 要】迁移是学习的实质,是有效学习的标志。为了促进学生的物理迁移能力,根据影响学习迁移的理论,可采用下列的教学策略:揭示相同要素,概括共同原理;夯实源头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例教学;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1.什么是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迁移的本质,实质上是两种学习之间在知识结构、认知规律上相同要素间的影响与同化。通常所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因此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把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新课标着重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就本人近十年来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应做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