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乡镇地区公路出现了通行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原有道路进行改扩建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在改扩建过程中,有些道路面临着筹备期较长,近期又对道路两侧环境提升有着迫切需求的情况,从而二者之间矛盾凸显出来。文章以北京市房山区阎河路街道环境整治为例,从道路改扩建与近期街道环境整治的矛盾入手,分析了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如何考虑短期内的街道环境,从绿化区域划分、植物配置等几个角度探讨了道路改扩建过程中近远期景观衔接的设计策略,为今后我国乡镇地区的其他相似街道环境整治提供了一个能够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道路改扩建;街道整治;景观衔接;房山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7.008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7-0049-06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Landscape Connection of Street Renovation in Beijing Township Area Based on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Taking Yanhe Road in Fangsh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ZHANG Rui, WANG Jiayi, MA Ying, PAN Jianbi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some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traffic capac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traffic capaci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jects to reconstruct and expand the original road.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some roads are faced with a long preparation period, but there is urgent needs of th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in the near future, whe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highlighted. Taking Yanhe Road street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n Fangsh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and recent street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consider the street environment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process of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and probes into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landscape conn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regional division, so as to provide thoughts and methods to other similar street renovation project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street renovation; landscape connection; Fangshan District
1 研究背景
1.1道路改扩建的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部分乡镇地区也呈现规模化趋势发展,车辆数量也随之增加,对原有一些道路产生了较大的压力[1],同时部分路段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为了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区域交通安全、畅通,为了缓解人们出行压力,相关政府部门逐渐加强了对道路工程的改扩建。但道路的改扩建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量,往往立项筹备时间较长,与近期的街道环境整治及道路周围居民的需求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如何既保证近期街道环境的质量,又减少远期的重复投资,使经济性和景观效果达到平衡,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2乡镇地区街道环境整治的趋势
街道环境整治是对道路两侧空间环境品质进行改造提升的行为。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2]。在我国大多数乡镇地区,街道的环境都存在极大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对于居住生活的街道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街道整治开始出现,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南锣鼓巷整体改造更新、重庆十八梯旧城改造规划等,但过去大多数整治提升均针对的是城市老城区,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乡镇地区的街容街貌,以及乡镇居民的居住品质,在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乡镇地区街道整治开始實践,因此乡镇地区的街道整治已经成为新的热门研究方向。不同于城市老城区,乡镇地区的街道通常也是交通性干道的一部分,既承担着服务百姓生活的功能,也承担着本区域交通运输的功能[3],因此在街道整治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一些问题。 1.3景观衔接的概念
景观衔接指的是景观在四维时空上的衔接[4],即包括景观在空间和时间上两个方面的衔接。在空间上,它指的是景观的空间连续性,但它不是简单的连续性,首先必须先满足景观美的要求,随着观察者空间上的移动,景观应该在观察者视觉可见范围内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其次不管观察者的位置在哪,画面都应该是连续的,是没有遗漏、没有缺陷的美丽风景。第二个方面是指景观在时间上的连续,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景观与景观之间不应该有损失,而应能够健康发展,保持持续生命力。其次,随着四季的变化,景观的观赏价值也不应该降低。同时景观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体现在新景观与原有景观在更新和拓展中的协调和融合[5]。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第二方面的景观衔接,即在道路改扩建过程中景观在时间上的衔接。
2 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阎河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道路向北至108国道,向南至京周公路,总长度为22.6km,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幅路,机动车道形式为一上一下,两侧为非机动车道,是连接房山区良乡、长阳等东南部腹地与西北部山区的重要公路干线,路线途径阎村镇、新镇街道、青龙湖镇三个行政区,是房山区西北部山区进出京的主要通道,属于次要干线公路,同时兼具集散区域交通转换的功能作用。
本环境整治项目的整治范围结合房山公路分局的道路改扩建方案,确定为南起阎河路—大件路交汇处,北至阎河路—京良路西延线交汇处,全长5.2km,整治宽度为规划道路红线外扩15m范围(见图1)。阎河路是房山新城通向青龙湖的必经之路,与京昆高速相交,串联青龙湖、静安寺等多个重要景区。其中,新镇街道为某单位工作区和生活区的所在地。
阎河路道路路权属于房山公路分局,目前该道路由房山公路分局作为建设主体,于2016年取得阎河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批复中原则同意了改扩建范围为大件路至京良路西延。改扩建后,阎河路按照一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将升级为双向四车道,规划道路红线为50m,并在道路曲率半径较大处进行了变道处理。但近期该改扩建工程还没有建设计划,而道路沿线的某单位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庆典,同时道路两侧的居民对于街道环境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整治迫在眉睫。在本次整治中,以绿化整治为主,暂不涉及立面整治。目前,设计红线内非民宅建筑已开始逐步进行拆除,为景观绿化腾退空间。
2.2 现存问题
(1)道路交通:交通系统混乱,主要表现为人车混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道路缺乏明显边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道路两侧绿化景观的色彩和层次比较单调,且部分绿化破坏严重,路侧岩土裸露缺少植被护坡,缺乏生态理念;路侧标识牌陈旧、破败。
(2)建筑立面:私搭乱建严重,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建筑色彩不统一,不协调;沿街墙面破旧脏乱;构筑物、广告牌超出建筑红线,占用城市公共空间;沿街广告牌制式、大小、风格、高度不统一;沿街墙面呆板空洞,没有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缺少文化性的展示与呈现,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房山区的文化活力与丰富的文化资源。
(3)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过于独立,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够,模式单一,缺乏统一的设计;公共空间缺乏绿化、现有绿化形式单一,绿化用地被占用;公共空间内部组织较为混乱,垃圾堆放、停车占用公共空间、基础市政设施构筑物遮挡等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人们视觉上的可达性和交流互动的流畅性。
(4)市政设施:杆线位置不合理,杆线混乱,影响通行; 市政箱体挤占人行道,存在安全隐患;人行道道桩风格多样,缺乏统一,部分沿河路段缺少道桩,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电箱设施破损严重。
(5)道路照明:沿街路段缺乏照明设施,部分已有建筑照明效果杂乱,未能很好地突出地区特点,效果较弱;部分路段光环境较暗,仅重要道路节点设置路灯,缺少功能性照明的灯具,照明体系不系统不连贯。
3 近远期景观衔接原则
3.1连续性、整体性原则
在涉及到未来街道改扩建的项目中,近期与远期的景观布置应遵循连续性、整体性原则,近期和远期必须整体考虑,重点考虑时间顺序的影响,注重植物配置的关联性,避免道路改扩建之后出现衔接不协调、风格不统一等问题。道路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结合现有品种综合分析,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质条件的植物品种和易于养护的乡土树种,生长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实现未来延续的景观与原有景观在风格、体量等方面连续、协调、统一。
3.2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考虑合理的分期实施方案,确保近期与远期的衔接各阶段的景观效果。短期街道环境提升的迫切需求和远期道路改扩建的规划往往是有一定矛盾的,要注重景观近远期衔接的可操作性以顺利过渡,最终实现可操作性、经济性、美观性的统一。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秋冬两个季节植物的生长比较缓慢,色彩单一,因此对于观赏性植被和花卉的选择要极其慎重,避免出现建设完成后植物成活率不高、景观效果较差的后果。
3.3灵活性原则
在涉及到未来街道改扩建的项目中,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比普通项目更为复杂,因此景观的设计必须是灵活的,是可持续更新的,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充分满足近期和远期的景观多重需求。
3.4保证四季景观的良好衔接
景观植物在一年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形态,这种现象在北方地区更为显著,冬季受气候影响植物凋零,色调暗淡,影响观感。为保证景观衔景在时间上的自然过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景观均有可观性,在植物选择方面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景观植物在四个季节的不同效果,使不同季节拥有不同的美感,使街道近期远期均能满足居民对街容街貌、城市形象的要求。北京地区秋冬两个季節温度较低,降水较少,所以植物生长速度较慢,色彩单一,绿化的观赏性较差,同时,阎河路沿线的某单位庆祝活动正值10月份晚秋时节,因此秋季对于景观的需求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尤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兼顾晚秋时节的景观效果。 4 近远期景观衔接策略
4.1区域类型划分
受道路改扩建影响,为了近远期道路景观得到较好的衔接,将阎河路设计范围内的整治区域划分为永久绿化区域和临时绿化区域两种类型。其中,规划道路红线至设计红线之间15m范围内为永久绿化区域,未来与改扩建道路之后的道路景观直接衔接,是本次设计重点整治的区域;现状道路至规划道路红线区域均为临时绿化区域。临时绿地作为一种新型绿地类型,是指在城市建设当中一些废弃地和在近10年内尚未明确建设内容的可绿化用地[6]。临时绿地不同于一般绿化,有其特别的要求,如施工简单、投资额低、短期内形成理想效果等[7]。临时绿化区域待改扩建工程开工时需要推平进行重新建设,以保证近期环境品质为主要目的,为短期绿化(见图2)。
4.2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街道整治,本项目在提升现状街道环境及未来道路规划建设方面有一定冲突与矛盾,因此对于临时绿化、永久绿化的植物选择有着特殊的要求。此外,由于北京是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而阎河路又地处北京郊区的乡镇区域,建设费用有限,所以大量选用了北京地区价格低廉、管理成本低、成活率高且耐旱抗虫害的乡土植物,以达到减少投资量、但同时不影响景观效果的目的(见表1)。
(1)上层乔木:上层乔木的主要景观作用是充当背景树木,勾勒天际,凸显层次感。在本项目中,上层乔木选用国槐、白蜡、栾树,其中国槐为道路现状行道树品种,首先,白蜡、栾树为耐旱植物,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生命力强,不易遭受病虫害。另外色彩是秋色叶树种的重要观赏特征,白蜡九月中旬即可变色[8],栾树十月中旬也可迎来变色[9],两者作为有色树种,树叶秋季能够变色,能够保证道路景观色彩的丰富性及随季节变化的特性,观赏价值也比较高。
(2)中层花灌木:花灌木是以观花为主的灌木类植物,能够极大地丰富景观的色彩。在本项目中,花灌木选用木槿、丁香、西府海棠、榆叶梅、迎春、连翘、地锦、丛生紫薇等品种,从而保证绿化景观在色彩上的丰富性,解决现状道路景观色彩过于单一的问题,同时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可与上层乔木配置形成层次分明的绿色景观,集观赏性、生态防护于一体[10]。
(3)底層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宿根花卉是指能够生存2年或2年以上,成熟后每年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11],有着造景迅速、适应性较强、管理费用较低等特点。
在本项目中,宿根花卉选用二月兰、波斯菊、蒲公英、金娃娃萱草、八宝景天等品种;地被选择早花堇菜、紫花地丁、蛇鞭菊、松果菊、金鸡菊、宿根天人菊、紫苜蓿,将不同种类、不同花期的速根花卉及地被植物进行了灵活地搭配,可以保证景观在不同时段的延续性,另外菊花类地被的大量应用,以及2年以上的生长期可以充分满足10月份某单位庆祝活动的景观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植物搭配,由道路路肩至设计红线,由低到高,形成错落有致、具有立体感的道路景观。
4.3绿化区域具体提升策略
4.3.1临时绿化区域
临时绿化区域主要采用的是野花组合、宿根花卉与微地形相互配合的形式。野花组合是临时绿化区域最主要的绿化手段,是将多种草本花卉种子进行混配、播种后创造出的类自然界野花草甸景观,具有花期持久、花色丰富等观赏优势,且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强,有较高的生态效益[12]。我国在城市景观中应用野花组合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野生花卉组合,从而满足相应的生态功能要求。此外,野花组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道路景观绿化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形成不同种类植物的群落,从而为昆虫和一些小动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在短时间内以比较经济的手段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目前野花组合大量地应用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其塑造的大面积自然景观非常适合应用在阎河路这样的乡镇地区道路绿化中。
同时在临时绿化区域靠近现状机动车道路肩1.5~3m范围内撒播草籽,其余区域种植流线型宿根花卉及3~7株花灌木组成的植物组团单元,搭配微地形(高度0.5~1m,坡度4%~10%)。这些景观植物价格及建设费用相较一般的道路景观来说比较经济,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同时,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近期临时绿化区域的景观层次与景观效果,最终达到景观效果与经济性的平衡(见图3)。
4.3.2永久绿化区域
不同于临时绿化区域,永久绿化区域建设完成后,永久绿化区域的景观绿化远期将与阎河路改扩建完成后的道路景观绿化进行融洽地衔接。
首先,为了保持近期现状道路景观绿化连续性及完整性,对永久绿化区域内的现状行道树(国槐)进行修剪,对永久绿化区域内缺失行道树的区域补齐国槐;其次,在永久绿化区域,种植国槐、栾树、白蜡等乔木,搭配花灌木和宿根花卉,从而丰富景观层次。同时,在重要节点区域,如村口、单位入口等位置布置可拆卸型的景观小品,以满足近期道路两侧某单位庆祝活动需求(见图4)。
5 结语
乡镇地区的街道环境提升设计应考虑近远期的结合,对于近期实施改扩建难度较大或者需要采取连续若干年分期建设的工程,应在保证街道近期对于景观效果需求的前提下,明确道路的类别和性质,可使用绿化区域划分、巧妙配置植物等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注重表现乡镇地区的地方特色,实用、生态、美观相结合,兼顾远期道路改扩建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重复投资,从而达到美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共存统一。
参考文献:
[1]彭文件,赵久欢.基于改扩建的道路工程设计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8(3):207-208.
[2]刘宝玉.城市道路改扩建绿化思考──以淮南市国庆中路、洞山西路为例[J].当代建设,2000(4):40.
[3]王奥,汪杨,安运华.湖北地区乡镇街道景观改造的思考——以仙桃市剅河镇街景改造设计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 2019(2):50-52.
[4]唐守宏. 续建和扩建城市公园之景观衔接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5]李宛伦,唐守红,夏舫.城市公园续建和扩建的景观衔接[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71-72.
[6]杨希.浅析临时绿地绿化建设项目在西宁地区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J].青海农林科技,2014(3):56-58.
[7]王加伟,陈海波.临时绿地规划设计浅析——以江苏苏州太湖新城启动区临时绿化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4, 30(11):126-128.
[8]孙亚美. 北京地区常用秋色叶树种色彩量化与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9]田丽媛,李湛东.温度对栾树秋叶变色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9):116-118.
[10]方岩.太原园林绿地花灌木种群调查及应用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2019,48(3):49-51,58.
[11]郝明娇.浅析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新农业,2020(1):36-37.
[12]房味味. 基于北京周边典型草甸群落调查的野花组合构建[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关键词:道路改扩建;街道整治;景观衔接;房山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7.008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7-0049-06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Landscape Connection of Street Renovation in Beijing Township Area Based on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Taking Yanhe Road in Fangsh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ZHANG Rui, WANG Jiayi, MA Ying, PAN Jianbi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some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traffic capac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traffic capaci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jects to reconstruct and expand the original road.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some roads are faced with a long preparation period, but there is urgent needs of th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in the near future, whe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highlighted. Taking Yanhe Road street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n Fangsh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and recent street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consider the street environment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process of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and probes into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landscape conn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regional division, so as to provide thoughts and methods to other similar street renovation project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street renovation; landscape connection; Fangshan District
1 研究背景
1.1道路改扩建的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部分乡镇地区也呈现规模化趋势发展,车辆数量也随之增加,对原有一些道路产生了较大的压力[1],同时部分路段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为了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区域交通安全、畅通,为了缓解人们出行压力,相关政府部门逐渐加强了对道路工程的改扩建。但道路的改扩建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量,往往立项筹备时间较长,与近期的街道环境整治及道路周围居民的需求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如何既保证近期街道环境的质量,又减少远期的重复投资,使经济性和景观效果达到平衡,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2乡镇地区街道环境整治的趋势
街道环境整治是对道路两侧空间环境品质进行改造提升的行为。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2]。在我国大多数乡镇地区,街道的环境都存在极大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对于居住生活的街道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街道整治开始出现,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南锣鼓巷整体改造更新、重庆十八梯旧城改造规划等,但过去大多数整治提升均针对的是城市老城区,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乡镇地区的街容街貌,以及乡镇居民的居住品质,在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乡镇地区街道整治开始實践,因此乡镇地区的街道整治已经成为新的热门研究方向。不同于城市老城区,乡镇地区的街道通常也是交通性干道的一部分,既承担着服务百姓生活的功能,也承担着本区域交通运输的功能[3],因此在街道整治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一些问题。 1.3景观衔接的概念
景观衔接指的是景观在四维时空上的衔接[4],即包括景观在空间和时间上两个方面的衔接。在空间上,它指的是景观的空间连续性,但它不是简单的连续性,首先必须先满足景观美的要求,随着观察者空间上的移动,景观应该在观察者视觉可见范围内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其次不管观察者的位置在哪,画面都应该是连续的,是没有遗漏、没有缺陷的美丽风景。第二个方面是指景观在时间上的连续,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景观与景观之间不应该有损失,而应能够健康发展,保持持续生命力。其次,随着四季的变化,景观的观赏价值也不应该降低。同时景观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体现在新景观与原有景观在更新和拓展中的协调和融合[5]。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第二方面的景观衔接,即在道路改扩建过程中景观在时间上的衔接。
2 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阎河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道路向北至108国道,向南至京周公路,总长度为22.6km,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幅路,机动车道形式为一上一下,两侧为非机动车道,是连接房山区良乡、长阳等东南部腹地与西北部山区的重要公路干线,路线途径阎村镇、新镇街道、青龙湖镇三个行政区,是房山区西北部山区进出京的主要通道,属于次要干线公路,同时兼具集散区域交通转换的功能作用。
本环境整治项目的整治范围结合房山公路分局的道路改扩建方案,确定为南起阎河路—大件路交汇处,北至阎河路—京良路西延线交汇处,全长5.2km,整治宽度为规划道路红线外扩15m范围(见图1)。阎河路是房山新城通向青龙湖的必经之路,与京昆高速相交,串联青龙湖、静安寺等多个重要景区。其中,新镇街道为某单位工作区和生活区的所在地。
阎河路道路路权属于房山公路分局,目前该道路由房山公路分局作为建设主体,于2016年取得阎河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批复中原则同意了改扩建范围为大件路至京良路西延。改扩建后,阎河路按照一级公路的设计标准将升级为双向四车道,规划道路红线为50m,并在道路曲率半径较大处进行了变道处理。但近期该改扩建工程还没有建设计划,而道路沿线的某单位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庆典,同时道路两侧的居民对于街道环境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整治迫在眉睫。在本次整治中,以绿化整治为主,暂不涉及立面整治。目前,设计红线内非民宅建筑已开始逐步进行拆除,为景观绿化腾退空间。
2.2 现存问题
(1)道路交通:交通系统混乱,主要表现为人车混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道路缺乏明显边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道路两侧绿化景观的色彩和层次比较单调,且部分绿化破坏严重,路侧岩土裸露缺少植被护坡,缺乏生态理念;路侧标识牌陈旧、破败。
(2)建筑立面:私搭乱建严重,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建筑色彩不统一,不协调;沿街墙面破旧脏乱;构筑物、广告牌超出建筑红线,占用城市公共空间;沿街广告牌制式、大小、风格、高度不统一;沿街墙面呆板空洞,没有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缺少文化性的展示与呈现,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房山区的文化活力与丰富的文化资源。
(3)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过于独立,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够,模式单一,缺乏统一的设计;公共空间缺乏绿化、现有绿化形式单一,绿化用地被占用;公共空间内部组织较为混乱,垃圾堆放、停车占用公共空间、基础市政设施构筑物遮挡等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人们视觉上的可达性和交流互动的流畅性。
(4)市政设施:杆线位置不合理,杆线混乱,影响通行; 市政箱体挤占人行道,存在安全隐患;人行道道桩风格多样,缺乏统一,部分沿河路段缺少道桩,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电箱设施破损严重。
(5)道路照明:沿街路段缺乏照明设施,部分已有建筑照明效果杂乱,未能很好地突出地区特点,效果较弱;部分路段光环境较暗,仅重要道路节点设置路灯,缺少功能性照明的灯具,照明体系不系统不连贯。
3 近远期景观衔接原则
3.1连续性、整体性原则
在涉及到未来街道改扩建的项目中,近期与远期的景观布置应遵循连续性、整体性原则,近期和远期必须整体考虑,重点考虑时间顺序的影响,注重植物配置的关联性,避免道路改扩建之后出现衔接不协调、风格不统一等问题。道路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结合现有品种综合分析,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质条件的植物品种和易于养护的乡土树种,生长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实现未来延续的景观与原有景观在风格、体量等方面连续、协调、统一。
3.2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考虑合理的分期实施方案,确保近期与远期的衔接各阶段的景观效果。短期街道环境提升的迫切需求和远期道路改扩建的规划往往是有一定矛盾的,要注重景观近远期衔接的可操作性以顺利过渡,最终实现可操作性、经济性、美观性的统一。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秋冬两个季节植物的生长比较缓慢,色彩单一,因此对于观赏性植被和花卉的选择要极其慎重,避免出现建设完成后植物成活率不高、景观效果较差的后果。
3.3灵活性原则
在涉及到未来街道改扩建的项目中,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比普通项目更为复杂,因此景观的设计必须是灵活的,是可持续更新的,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充分满足近期和远期的景观多重需求。
3.4保证四季景观的良好衔接
景观植物在一年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形态,这种现象在北方地区更为显著,冬季受气候影响植物凋零,色调暗淡,影响观感。为保证景观衔景在时间上的自然过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景观均有可观性,在植物选择方面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景观植物在四个季节的不同效果,使不同季节拥有不同的美感,使街道近期远期均能满足居民对街容街貌、城市形象的要求。北京地区秋冬两个季節温度较低,降水较少,所以植物生长速度较慢,色彩单一,绿化的观赏性较差,同时,阎河路沿线的某单位庆祝活动正值10月份晚秋时节,因此秋季对于景观的需求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尤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兼顾晚秋时节的景观效果。 4 近远期景观衔接策略
4.1区域类型划分
受道路改扩建影响,为了近远期道路景观得到较好的衔接,将阎河路设计范围内的整治区域划分为永久绿化区域和临时绿化区域两种类型。其中,规划道路红线至设计红线之间15m范围内为永久绿化区域,未来与改扩建道路之后的道路景观直接衔接,是本次设计重点整治的区域;现状道路至规划道路红线区域均为临时绿化区域。临时绿地作为一种新型绿地类型,是指在城市建设当中一些废弃地和在近10年内尚未明确建设内容的可绿化用地[6]。临时绿地不同于一般绿化,有其特别的要求,如施工简单、投资额低、短期内形成理想效果等[7]。临时绿化区域待改扩建工程开工时需要推平进行重新建设,以保证近期环境品质为主要目的,为短期绿化(见图2)。
4.2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街道整治,本项目在提升现状街道环境及未来道路规划建设方面有一定冲突与矛盾,因此对于临时绿化、永久绿化的植物选择有着特殊的要求。此外,由于北京是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而阎河路又地处北京郊区的乡镇区域,建设费用有限,所以大量选用了北京地区价格低廉、管理成本低、成活率高且耐旱抗虫害的乡土植物,以达到减少投资量、但同时不影响景观效果的目的(见表1)。
(1)上层乔木:上层乔木的主要景观作用是充当背景树木,勾勒天际,凸显层次感。在本项目中,上层乔木选用国槐、白蜡、栾树,其中国槐为道路现状行道树品种,首先,白蜡、栾树为耐旱植物,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生命力强,不易遭受病虫害。另外色彩是秋色叶树种的重要观赏特征,白蜡九月中旬即可变色[8],栾树十月中旬也可迎来变色[9],两者作为有色树种,树叶秋季能够变色,能够保证道路景观色彩的丰富性及随季节变化的特性,观赏价值也比较高。
(2)中层花灌木:花灌木是以观花为主的灌木类植物,能够极大地丰富景观的色彩。在本项目中,花灌木选用木槿、丁香、西府海棠、榆叶梅、迎春、连翘、地锦、丛生紫薇等品种,从而保证绿化景观在色彩上的丰富性,解决现状道路景观色彩过于单一的问题,同时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可与上层乔木配置形成层次分明的绿色景观,集观赏性、生态防护于一体[10]。
(3)底層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宿根花卉是指能够生存2年或2年以上,成熟后每年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11],有着造景迅速、适应性较强、管理费用较低等特点。
在本项目中,宿根花卉选用二月兰、波斯菊、蒲公英、金娃娃萱草、八宝景天等品种;地被选择早花堇菜、紫花地丁、蛇鞭菊、松果菊、金鸡菊、宿根天人菊、紫苜蓿,将不同种类、不同花期的速根花卉及地被植物进行了灵活地搭配,可以保证景观在不同时段的延续性,另外菊花类地被的大量应用,以及2年以上的生长期可以充分满足10月份某单位庆祝活动的景观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植物搭配,由道路路肩至设计红线,由低到高,形成错落有致、具有立体感的道路景观。
4.3绿化区域具体提升策略
4.3.1临时绿化区域
临时绿化区域主要采用的是野花组合、宿根花卉与微地形相互配合的形式。野花组合是临时绿化区域最主要的绿化手段,是将多种草本花卉种子进行混配、播种后创造出的类自然界野花草甸景观,具有花期持久、花色丰富等观赏优势,且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强,有较高的生态效益[12]。我国在城市景观中应用野花组合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野生花卉组合,从而满足相应的生态功能要求。此外,野花组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道路景观绿化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形成不同种类植物的群落,从而为昆虫和一些小动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在短时间内以比较经济的手段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目前野花组合大量地应用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其塑造的大面积自然景观非常适合应用在阎河路这样的乡镇地区道路绿化中。
同时在临时绿化区域靠近现状机动车道路肩1.5~3m范围内撒播草籽,其余区域种植流线型宿根花卉及3~7株花灌木组成的植物组团单元,搭配微地形(高度0.5~1m,坡度4%~10%)。这些景观植物价格及建设费用相较一般的道路景观来说比较经济,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同时,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近期临时绿化区域的景观层次与景观效果,最终达到景观效果与经济性的平衡(见图3)。
4.3.2永久绿化区域
不同于临时绿化区域,永久绿化区域建设完成后,永久绿化区域的景观绿化远期将与阎河路改扩建完成后的道路景观绿化进行融洽地衔接。
首先,为了保持近期现状道路景观绿化连续性及完整性,对永久绿化区域内的现状行道树(国槐)进行修剪,对永久绿化区域内缺失行道树的区域补齐国槐;其次,在永久绿化区域,种植国槐、栾树、白蜡等乔木,搭配花灌木和宿根花卉,从而丰富景观层次。同时,在重要节点区域,如村口、单位入口等位置布置可拆卸型的景观小品,以满足近期道路两侧某单位庆祝活动需求(见图4)。
5 结语
乡镇地区的街道环境提升设计应考虑近远期的结合,对于近期实施改扩建难度较大或者需要采取连续若干年分期建设的工程,应在保证街道近期对于景观效果需求的前提下,明确道路的类别和性质,可使用绿化区域划分、巧妙配置植物等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注重表现乡镇地区的地方特色,实用、生态、美观相结合,兼顾远期道路改扩建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重复投资,从而达到美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共存统一。
参考文献:
[1]彭文件,赵久欢.基于改扩建的道路工程设计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8(3):207-208.
[2]刘宝玉.城市道路改扩建绿化思考──以淮南市国庆中路、洞山西路为例[J].当代建设,2000(4):40.
[3]王奥,汪杨,安运华.湖北地区乡镇街道景观改造的思考——以仙桃市剅河镇街景改造设计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 2019(2):50-52.
[4]唐守宏. 续建和扩建城市公园之景观衔接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5]李宛伦,唐守红,夏舫.城市公园续建和扩建的景观衔接[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71-72.
[6]杨希.浅析临时绿地绿化建设项目在西宁地区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J].青海农林科技,2014(3):56-58.
[7]王加伟,陈海波.临时绿地规划设计浅析——以江苏苏州太湖新城启动区临时绿化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4, 30(11):126-128.
[8]孙亚美. 北京地区常用秋色叶树种色彩量化与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9]田丽媛,李湛东.温度对栾树秋叶变色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9):116-118.
[10]方岩.太原园林绿地花灌木种群调查及应用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2019,48(3):49-51,58.
[11]郝明娇.浅析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新农业,2020(1):36-37.
[12]房味味. 基于北京周边典型草甸群落调查的野花组合构建[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