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在教改和教材不断更新完善的大环境下,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教学模式
各门学科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第一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知识和能力脱节的现象频频发生,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而不能真正达到灵活地运用,数学学科尤为突出。实践验证,学生普遍可以有效解决数字类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实际应用题却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
一、处理好计算技能与有效解决实际应用题能力的关系
学生通过机械地学习计算方法,可以容易地解决数字类的试题,但对于应用题却不得其解。比如,我问学生7-3×2和(7-3)×2这两道算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纷纷回答第一个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个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法。学生说的都很对,当我再问为什么这么算时,学生的回答是课本上的运算法则就是这么说的,教师也是这么教的。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把计算和实际应用题分割成独立的个体来教学, 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死记硬背算术法则就能作对计算题,却忽略了学生是否对算术公式有实际意义上的理解。现阶段,我国儿童时期的数学教育仅仅是死记硬背数字,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就是一些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却不知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生活,致使数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脱节。所以,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处理好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在数学中,我们所研究的并非是某个特殊的现实情景,而是有某个现实情景反映的普遍模式。我们要让这些特殊的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实际,然后有效找回算术公式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最终使数学知识的研究与学习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
二、普通数学教学的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讲,普通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学知识的普及,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课程改革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明白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对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最终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它具有大众性、科普性。
三、数学教材知识深浅问题的合理编排
从具体的测验结果来看,上文中的例题对小学生或有些教师来说具有较大难度。然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该题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多,题目难度并不深,只是四则混合运算而已,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在六年级为什么就不知道算理呢?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在哪?这是因为教材编排的计算已经脱离了实际的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导致出现高年级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只知道算法而不清楚算理的现象。
数学教科书在编排方面往往注重知识的深度,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将中国数学教科书与外国的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难,这也是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领导者的共识,北京市教育学院师生去新西兰考察,听了某校的一堂数学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 24 块蛋糕, 6 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 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可是,这不是我国二年级的教课内容吗?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正比吗?通过本次调查,就题目难度和各年级小学生已具备的数学知识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也就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教材的编排和数学教育习惯有不可泯灭的关系。可见,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忽视数学能力发展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社会情境的复杂性, 科普数学和生活数学的地位往往不能同等。在社会生活及问题解决情境中, 数学知识仅仅是问题解决情境活动中的辅助活动,并不是最终目标。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化繁为简。例如:当我去商场购物消费的时候,应该支付15.9元,给一张20元的,营业员却问我要一元钱,然后找回我5.1元,而我还在想20-15.9=4.1。在学校里计算数学时的迅速、精确,在生活数学中有时会显得很笨拙。数学是知识的,也是社会的;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数学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脱离数学的生活也是不存在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教材的偏、难、繁、旧,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数学教材,强调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2]陈英和,等.小学2-4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对其解决不规则问题的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教学模式
各门学科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第一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知识和能力脱节的现象频频发生,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而不能真正达到灵活地运用,数学学科尤为突出。实践验证,学生普遍可以有效解决数字类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实际应用题却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
一、处理好计算技能与有效解决实际应用题能力的关系
学生通过机械地学习计算方法,可以容易地解决数字类的试题,但对于应用题却不得其解。比如,我问学生7-3×2和(7-3)×2这两道算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纷纷回答第一个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个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法。学生说的都很对,当我再问为什么这么算时,学生的回答是课本上的运算法则就是这么说的,教师也是这么教的。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把计算和实际应用题分割成独立的个体来教学, 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死记硬背算术法则就能作对计算题,却忽略了学生是否对算术公式有实际意义上的理解。现阶段,我国儿童时期的数学教育仅仅是死记硬背数字,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就是一些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却不知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生活,致使数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脱节。所以,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处理好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在数学中,我们所研究的并非是某个特殊的现实情景,而是有某个现实情景反映的普遍模式。我们要让这些特殊的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实际,然后有效找回算术公式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最终使数学知识的研究与学习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
二、普通数学教学的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讲,普通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学知识的普及,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课程改革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明白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对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最终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它具有大众性、科普性。
三、数学教材知识深浅问题的合理编排
从具体的测验结果来看,上文中的例题对小学生或有些教师来说具有较大难度。然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该题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多,题目难度并不深,只是四则混合运算而已,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在六年级为什么就不知道算理呢?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在哪?这是因为教材编排的计算已经脱离了实际的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导致出现高年级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只知道算法而不清楚算理的现象。
数学教科书在编排方面往往注重知识的深度,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将中国数学教科书与外国的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难,这也是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领导者的共识,北京市教育学院师生去新西兰考察,听了某校的一堂数学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 24 块蛋糕, 6 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 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可是,这不是我国二年级的教课内容吗?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正比吗?通过本次调查,就题目难度和各年级小学生已具备的数学知识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也就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教材的编排和数学教育习惯有不可泯灭的关系。可见,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忽视数学能力发展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社会情境的复杂性, 科普数学和生活数学的地位往往不能同等。在社会生活及问题解决情境中, 数学知识仅仅是问题解决情境活动中的辅助活动,并不是最终目标。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化繁为简。例如:当我去商场购物消费的时候,应该支付15.9元,给一张20元的,营业员却问我要一元钱,然后找回我5.1元,而我还在想20-15.9=4.1。在学校里计算数学时的迅速、精确,在生活数学中有时会显得很笨拙。数学是知识的,也是社会的;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数学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脱离数学的生活也是不存在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教材的偏、难、繁、旧,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数学教材,强调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2]陈英和,等.小学2-4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对其解决不规则问题的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