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死于自杀还是他杀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_l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前不久,我刚刚得知一位农村老太的真正死因。
  且称之为张老太吧。她在前一年冬天患了小脑萎缩,一度生活不能自理。来年春天,她居然恢复得可以下床挪动几步。于是,她拖着病歪歪的身子,努力锻炼,日复一日,终于有能力摸索到一瓶农药,一饮而尽。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向死而生的巨大能量。
  当次媳从漫山遍野的杏花中疏花回来,端着稀饭进屋,她已经僵硬。老亲旧邻们闻讯而来,一辆处理过期方便面的农用三轮车正好堵在村口,招揽生意的大喇叭唱着: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这春天里。他们互相寒暄着讲好价各自买上几斤,才换上哀容,拉长哭音拐进胡同。
  她的死像在水库里投下一块石子,很快归于沉寂。人们随意提起她的过世,表情之平静,还不如走失一只鸡动容。
  她育有三儿两女,孙女、外孙都是大学生,小女婿还是邻村干部,说起来也算体面人家。但她喝下的整瓶药量证明她于人世的决绝。
  她和小儿子一家住在翻新的老宅里。老宅前面,就是长子体面的瓦房。但长子不付赡养费,也从不登门。长媳曾因赡养等家庭纠纷离家出走,老太为了儿子的婚姻放弃了对其的任何要求。就连三子去世出殡,长子一家都以走亲戚为名躲开。次子生计艰难,次媳还曾罹患精神疾病,家中一女上大学多靠娘家接济。三子据说最为孝顺,每次进城卖苹果回来,都先塞给老太一点儿再给媳妇报账。三媳原也不错,却对大嫂的绝情二嫂的无心频有微词。两个闺女嫁到外村,都有了孙辈,据说自暇不顾。三子夫妻相继因病去世后,老太从此独居。在罹患小脑萎缩的那个冬天,一日三餐只靠次媳送饭。据说怕她方便不方便,常规饭食就是一碗小米稀饭。这个病前常到地里劳作的老人,之前顿顿要一个馒头。
  在她病倒前,我婆婆在集市上见她蓬头垢面步履蹒跚只买了三两斤小米,心下不忍,就从自家背了半袋小米翻山越岭去看她。她屋里到处堆满了半年前穿脏的冬衣,气味浓烈。或许是太少人来的缘故,她拉着我婆婆的手不放,说起一辈子的伤心事,实在没什么可聊了,忽然一擦泪很欢喜地说:多亏邻村开了景区,今年捡垃圾卖矿泉水瓶还得了100多元呢。
  到年底我们去看她时,把钱和年货都翻了倍,但她已经躺在床上,在病饿中昏迷。
  二
  我知道的另一个自杀于春天的也是老太。她欢欢喜喜地卖了房去东北投奔女儿。房款一天天被女儿以各种名义要走,她回乡在老宅里悬梁自尽。村里买下她的房子是做幼儿园的,于是那房子白天欢声笑语、晚上阴森怖人。老人们都说上吊者无法投胎,每七天又去上吊一次,重受勒颈千般苦痛,一日找不到替身,便永远无法逃脱苦海。不知道她的鬼魂看到妈妈宝贝每天依依情深有何感想,不知道那些妈妈们想到前房主的死因该怎样唏嘘。
  还有一位老太也把房子卖了进城投奔闺女,不想闺女早亡。她和女婿、女婿的继妻、外甥一起生活,在死前要求回老宅。买房子的是邻居,只是把房子空着装些粮草,要等儿子结婚,老两口才让出大宅再搬到她的旧房子里。老太如愿在老宅里弥留几日,家人们却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将一日三餐委托给了邻居。邻居发现老太的手肘、膝盖、脚趾旧痂连新伤,问之只是垂泪。后来街上就有了老太在城里喝碗水都得自己爬的传说。
  这样的境遇居然也有人羡慕:好歹还是接走养着,啥也不管你也没招儿。
  他姓杨,生有三儿三女。当年,他只有能力盖两栋新房,就先给长子次子结婚分家,和小儿子窝在老宅。没想到几年后小儿子的媳妇不肯将就。他和老伴儿连着三晚上到支书家哭诉,才得到一块新的宅基地。夫妻挣了命帮三子盖上新房后,用了好多年才还清债务。有一年他好几个月没买肉,在生日的前一天踌躇半天借了5块钱,预备买肉包包子。次日肉忽然涨钱,他捏着钱吵吵得几乎砸摊。这却让其他儿子心生不满。他们觉得老三又有新房又有旧房,就该在养老上多付出。先是二媳妇拖延口粮,再是大儿子拒绝伺候。最后小儿子也怒了,说老人多年住的老宅都是自己名下财产,要哥哥们赶紧把老人接走轮流居住,把老宅给他空出来养猪。
  到了三个儿子都要娶儿媳时,他们都拿出几十万给自己的孩子在城市买了楼房,却都拒绝了老人每年涨两斤花生油的要求。原因是国家每月给老人发60元了,咋这么不知足呢。为了儿媳孙子更愿意回村看望,他们都把房子重新装修,安装上太阳能、暖气片和抽水马桶。趁着他们都请瓦匠、木工,老人希望把坏掉的窗户、快倒的茅厕一并修修。长子次子拒绝得很痛快:老三的房子,我们不能修。老三更绝:修啥?赶紧搬走,我要养猪。
  夹杂着各种旧账的翻捡,眼看着村里要第N次重拍《墙头记》。
  就在这个冬天,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放的四个儿子冻死老人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也传到了这个村子:
  85岁的老人被四个儿子轮流供养。该老大照顾的时候,老四把她丢在老大门口。老大专门回来得很晚,老人整整一晚上都在喊儿子名字,又跑到二儿子门口喊二儿子。二儿子早上送孙子的时候还看到她在流鼻血。他说等我把娃儿送上学了再来看你,等他回来,老人已经在元旦的喜庆中冻死在树底。据说,老人有三个女儿,女儿们都愿意赡养。但儿子们不愿意,怕丢脸。
  因为村里轮流就食的龃龉时有发生,再加上这则真实得可怕的新闻,也是85岁的刘老头就放言预备了一瓶农药,来抗拒自己离开老宅轮流就食的命运。或许是受到这个节目的教育,儿子们都表态欢迎自己的姐妹把老人接走。
  杨老头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同一栏目在2010年报道过北京市通州区张辛庄村,80多岁的柴玉吉被活活饿死半个月才被发现。三个儿子为了房产打架导致交班不利,老人半个多月无人问津。邻居们听到她在院子里喊老伴的名字,向死者诉说自己的委屈无依。法院判三个儿子遗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到三年。没被判刑的四子也得到了网友的不吝声讨:没轮到你,就可以不看娘了吗?
  三
  在许多民族的风俗里,都有把年过花甲的老人送入绝境的传说。譬如西方的神话里,一位老人被不忍弃老的儿女藏起,因提供屠龙绝招免除全族灭亡,从而破除了弃老传统。而日本电影《楢山节考》,说的是古时的日本信州山村因粮食短缺,七十岁的老人就要由子女背到楢山遗弃:   六十九岁的阿玲婆用石头敲掉了健康的牙齿,让儿子辰平送自己上山。不愿在山上冻饿而死的阿又逃走了,却又被儿子五花大绑,像一袋马铃薯似地咕噜一声倒在山上。儿子想把他扔在山谷,阿又用唯一能动的手指拚命抓住儿子的衣襟,缠住不放。他儿子扒开的手指挣脱出来。然而阿又的另一只手又抓住了儿子的肩头。阿又和儿子俩仿佛在无声嬉戏似地角力。辰平亲眼看到儿子抬腿朝着阿又的肚子砰地踢了一脚,阿又的脑袋向着深谷仰脸翻下去,他像只球似地转了两转立即横着身子骨碌骨碌沿着陡坡滚落下去。之后,像发生龙卷风似地从谷底下腾起一大群乌鸦,仿佛滚滚的黑烟在向上冒,在向上涌。
  莫非这些所谓蛮荒时代的风俗已经成为了某种遗传病,在粮食不再短缺、马桶也进了村的所谓文明世界里也要不时地发作?
  武汉大学刘燕武主持了《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他在11个省份40多个村进行了400多天的调查,画出了“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曲线,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与之相对的是近10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跌至世界最低行列”,每10万人自杀人口不足10例。刘燕武在6年多的调查中认识到:老人们的自杀,更多的是经济高度分化后,年轻人中年人的集体焦虑导致他们把更为弱势的老人,视为包袱。
  传统秩序的瓦解、后喻社会的倒逼,让老人们在失去传统家长地位后,又被代际剥削殆尽,只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是社会、政府还是传统的乡间秩序,都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保证他们在养老和其他问题上谈判的筹码。所以中青报的记者陈墨撰文《流着眼泪说满意》,评述上海财大发布的《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近八成老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虽然接受调查的老人一边说满意,一边偷偷看儿媳的脸色。
  对弱势群体的态度考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摩西奶奶”的儿子儿媳,给我们提供了另外的样本。秦秀英,是只上过1年半小学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在近3年里开始认字、学电脑、开了博客、出了新书,被誉为“中国的摩西奶奶”………这一切源于儿子吕永林认为,应在吃好穿好之外,应该陪伴父母去创造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把他们从越来越窄的时光和天地里解救出来。古汉语博士儿媳东莉,带领婆婆记自然笔记,最后集结成书《胡麻的天空》,被读者评为“是一本让每个人怀念和重新认识母亲的书”。
  他们不但把老人从乡村接到城市,还打开了母亲被忽视的梦想,趋于闭合的心灵。
  这才是真正的反哺与文明。
  目前全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他们的永林和东莉在哪里?
  (由卫娟,《齐鲁周刊》执行主编)
其他文献
7月31日,权威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5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CSI)调查结果显示,东风风神品牌得分762分,位居中国品牌第一、行业前五,2015年得分较行业平均水平(664分)高出98分,蝉联高满意度阵营,同比2014年提升7个名次。  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CSI)评测拥车期为 12-36 个月的车主,在过去6 个月对于授权经销商服务部门维修或保养服务的满意度。研
期刊
他擅长京东大鼓、快板和双簧,师从相声名家师胜杰先生;他曾是德云社的少帮主,如今是星夜相声会馆的大当家;他曾掀起京城相声热,也执着于相声剧、杂技剧的发展。  8月2日,相声演员李菁来到省会大剧院,为他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的都市相声剧《北京一夜》站台助威。粉丝见面会之前,李菁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北京一夜》的前世今生  8月2日下午两点,记者走进省会大剧院嘉宾休息室。只见一位身着藏蓝色上衣的男子
期刊
近日,我们从一汽马自达官方获得证实:8月6日,2015款阿特兹将在浙江嘉兴九龙山举办一场高格调、别具心裁的上市体验盛宴,其看点众多:看点一:名人助阵,挑战新款阿特兹“大电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车型上市,本次上市体验活动别出心载地设计了拍摄电影大片的挑战任务,届时中国第六代著名导演、重量级明星以及数位新锐导演将亲临现场,分享电影影像背后的故事,探讨电影中激烈飙车、车辆静态细节等镜头的拍摄角度及制作
期刊
选择一家酒店,好比选择一件衣服,它要和旅行者契合,彼此提升。一个好的酒店,不一定要有奢华的摆设,但一定要有个性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可控的私密空间,更重要的是要有讲故事的能力,为每一个旅行者织梦。  入梦  青岛,是一个不会有雾霾,只会有雾霭的城市;是一个同时拥有大海和山川的城市;是一个历史与现代相互观照的城市。每个旅行者在这座城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藏匿于市井街道的西欧建筑、陡然拔地而起的摩登
期刊
“胸器”作品:《非诚勿扰2》《宅男总动员》《夏日恋神马》  电影《赤壁》中的“爆乳小乔”让张馨予走红大江南北。不过,之前她就是苏州小有名气的美女模特儿。如今张馨予已不仅仅是足球宝贝、内地最火网游美女,更跻身多部影视剧演出。  唐一菲  “胸器”作品:新版《红楼梦》《赤裸战士》  在拍摄《男人装》制服特工写真之前,唐一菲只能算是一个漂亮的演员,制服写真后,唐一菲“拿下”王晶,成为邱淑贞、李美琪之后《
期刊
6月2日,山东省供销社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建立山东供销—京东慧采B2B平台,开设“山东供销农产品专营店”,打造“鲁供”品牌,让山东优质农产品从线上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据预测,双方合作每年将新增线上销售额150亿元以上,为农民创利20亿元以上。
期刊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期刊
5月29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的思想,第46期青年读书论坛卫星同步电视会议在山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召开。  此次读书论坛“读讲一本书”活动邀请高级编辑,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司长张建,为其著作《机关行为规则35“忌”》进行电视演讲。  作者根据多年机关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了机关行为的
期刊
高考大战与底层个体命运转型  2015年夏季高考大战即将打响,今年山东高考报名近70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位。  在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2015年高考改革计划中,本刊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我省新增面向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全省62个县(市、区)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该项计划。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寒门子弟。但近几年有社会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离一
期刊
一个贫困县的报告:底层青年的内外困局  上海海事大学赤贫女研究生杨元元带着无处安身的母亲读书,俩人一起睡宿舍,母亲被学校赶出宿舍后,她自杀了。  杨元元自杀后,校领导对哭诉的母亲说:“你穷还来读什么研究生?”  想当年,我在山东某贫困县一中读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高考那年,我们班60多个学生,不管如何拼命学习,还是只有5个人进入本科线。整个县城,一年难得出一个北大清华的学生,若有一个考上了,那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