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东首部电视剧《人民的委托》诞生。从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的时光中,一代又一代山影人用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用影像讲述生活的真谛,用心打磨出“鲁剧”这一精品,润物细无声地内化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遵循和行为指南。
【关键词】:鲁剧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重任的生力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媒体时代,影视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了大部分大学生的青睐。鲁剧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媒介性,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鲜活载体和有力推手。
一、鲁剧蕴含着轻利重义的儒家文化,弘扬着诚信、友善、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春秋时期,鲁国诞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齐国吸收并发展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即东夷文化。齐、鲁两地的两种文化逐渐融合,成为历史底蕴丰厚的齐鲁文化。山影电视剧的思想内涵融入了儒家文化趋善的特征,讲究仁、义、礼、智、信,有轻利重义的价值倾向,符合观众对“义”“利”的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对大学生诚信、友善、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轻利重义的儒家文化营造出山影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利和义视为对立范畴的传统文化,义和利对立的戏剧冲突恰好是鲁剧创作的关键点,能够抓住大学生的眼球。如《琅琊榜》中,以梅长苏、靖王为代表的人物,象征着“忠义”,有臣子之忠义、朋友之义及儿子之孝义,肩负保家卫国、匡扶正义的使命;以宁国侯、夏江为代表的人物,象征着“利”,有个人的私利、夺来的权利、贪来的财利,为名利罔顾人命、陷害忠臣、蒙蔽皇上、狼狈为奸,是以义和利不相融,产生了一场场精彩的谋略之争。最后,以梅长苏、靖王为代表的“义”战胜了宁国侯、夏江、梁帝代表的“利”。符合儒家思想中正“义”战胜邪“利”的价值发展模式,能够满足大学生们对“义”“利”的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
二、鲁剧体现着团结互爱的家文化,弘扬着文明、和谐、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礼制的“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二来源于家庭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以孝悌为本,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家”的强调使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更加突出,“家文化”逐渐形成。人们通过“家”的眼光来看待自我、他者和社会,在“家”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人的整个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并通过“家”来表述。对大学生文明、和谐、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家文化推动电视剧剧情的发展,“家”是鲁剧的一个关键概念,往往是贯穿始终、推动剧情的重要线索,也是剧中最温情的所在。如《青岛往事》以三兄弟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他们从亲密无间到矛盾分歧到背叛决裂再到携手共抗日本商人的故事。在国家命运的背景下兄弟三人冰释前嫌、共度难关,表现了动荡年代里的亲情温暖和家国情怀。《温州一家人》反映了周老顺一家人,在改革开放后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产生的种种矛盾,一家四口走向了不同的地方艰苦创业。他们敢于独自拼搏,也擅于借助集体的力量,没有丢下中华民族的根,创造了更大的精神上的“家”。鲁剧中“家”的文化内涵以及团结精神,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残酷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萦绕出丝丝温情,引发大学生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三、鲁剧展现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着富强、平等、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至孙子的“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形成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塑造了無数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这种精神追求源自于中华儿女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对大学生们富强、平等、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塑造了山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社会变革中山东地区人民的生活面貌,凸显了山东人正直、诚信、豪爽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如《闯关东》中,讲述了朱开山一家人离乡背井闯关东,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团聚。为了生存,他们逃难、种地、挖金、开饭馆、采煤矿,最后一起奔赴抗日最前线,在曲折坎坷的命运中,展现出山东人自强不息、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凡是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会体现出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反映出我们民族的生活与民族心理,表达出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意愿,呈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传达出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深层集体心理。”[.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3.]鲁剧作品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传达价值观念上,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电视剧中呈现出一种主流的价值标准,满足或体现观众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甚至引领观众的态度与价值观念,尤其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丽野.“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嬗变与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13(7):12.
【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3.
作者简介:孔令湫(1991.8.8)女 汉族 四川宜宾 硕士研究生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文化与发展传播
【关键词】:鲁剧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重任的生力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媒体时代,影视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了大部分大学生的青睐。鲁剧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媒介性,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鲜活载体和有力推手。
一、鲁剧蕴含着轻利重义的儒家文化,弘扬着诚信、友善、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春秋时期,鲁国诞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齐国吸收并发展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即东夷文化。齐、鲁两地的两种文化逐渐融合,成为历史底蕴丰厚的齐鲁文化。山影电视剧的思想内涵融入了儒家文化趋善的特征,讲究仁、义、礼、智、信,有轻利重义的价值倾向,符合观众对“义”“利”的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对大学生诚信、友善、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轻利重义的儒家文化营造出山影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利和义视为对立范畴的传统文化,义和利对立的戏剧冲突恰好是鲁剧创作的关键点,能够抓住大学生的眼球。如《琅琊榜》中,以梅长苏、靖王为代表的人物,象征着“忠义”,有臣子之忠义、朋友之义及儿子之孝义,肩负保家卫国、匡扶正义的使命;以宁国侯、夏江为代表的人物,象征着“利”,有个人的私利、夺来的权利、贪来的财利,为名利罔顾人命、陷害忠臣、蒙蔽皇上、狼狈为奸,是以义和利不相融,产生了一场场精彩的谋略之争。最后,以梅长苏、靖王为代表的“义”战胜了宁国侯、夏江、梁帝代表的“利”。符合儒家思想中正“义”战胜邪“利”的价值发展模式,能够满足大学生们对“义”“利”的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
二、鲁剧体现着团结互爱的家文化,弘扬着文明、和谐、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礼制的“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二来源于家庭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以孝悌为本,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家”的强调使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更加突出,“家文化”逐渐形成。人们通过“家”的眼光来看待自我、他者和社会,在“家”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人的整个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并通过“家”来表述。对大学生文明、和谐、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家文化推动电视剧剧情的发展,“家”是鲁剧的一个关键概念,往往是贯穿始终、推动剧情的重要线索,也是剧中最温情的所在。如《青岛往事》以三兄弟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他们从亲密无间到矛盾分歧到背叛决裂再到携手共抗日本商人的故事。在国家命运的背景下兄弟三人冰释前嫌、共度难关,表现了动荡年代里的亲情温暖和家国情怀。《温州一家人》反映了周老顺一家人,在改革开放后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产生的种种矛盾,一家四口走向了不同的地方艰苦创业。他们敢于独自拼搏,也擅于借助集体的力量,没有丢下中华民族的根,创造了更大的精神上的“家”。鲁剧中“家”的文化内涵以及团结精神,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残酷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萦绕出丝丝温情,引发大学生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三、鲁剧展现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着富强、平等、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至孙子的“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形成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塑造了無数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这种精神追求源自于中华儿女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对大学生们富强、平等、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塑造了山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社会变革中山东地区人民的生活面貌,凸显了山东人正直、诚信、豪爽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如《闯关东》中,讲述了朱开山一家人离乡背井闯关东,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团聚。为了生存,他们逃难、种地、挖金、开饭馆、采煤矿,最后一起奔赴抗日最前线,在曲折坎坷的命运中,展现出山东人自强不息、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凡是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会体现出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反映出我们民族的生活与民族心理,表达出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意愿,呈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传达出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深层集体心理。”[.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3.]鲁剧作品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传达价值观念上,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电视剧中呈现出一种主流的价值标准,满足或体现观众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甚至引领观众的态度与价值观念,尤其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丽野.“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嬗变与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13(7):12.
【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3.
作者简介:孔令湫(1991.8.8)女 汉族 四川宜宾 硕士研究生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文化与发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