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考文综的命题趋势充分体现了材料的重要性。从试题的样式来看,情境试题、材料试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史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认知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历史课堂;能力培养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是有着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我们必须借着史料来了解和认识历史。新课程标准就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运用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的能力,以及辩证地分析问题并透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近年来,高考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均已体现了加大史料分析题比重的趋势。所以,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合理运用史料的方法
1.运用史料应紧扣教学目标
史料的运用应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史料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
2.合理运用课本材料
新编的人教版、岳麓版等教材相对于之前的老教材来讲,史料更加生动形象,图片史料也更加丰富。新教材当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和“资料回放”等栏目史料多,大大拓展了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历史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比如必修一中的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导言部分的材料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原因,历史纵横当中的材料补充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的感人事迹,这些材料不仅补充了教材的知识点,而且在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合理运用身边的史料
由于地方史的史料都来自于学生所在的行政区域,学生会对这一地区的史料感兴趣,从而发挥对现行教材的补充作用。课堂上可以列举本地的具体人物和事迹,有条件的可以去实地参观,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那段历史,从而加深记忆,升华情感。
三、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史料进行甄别
在搜集史料之后,应注意辨别史料的真伪,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史料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史料有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二手史料比如文献史料,包括后代人对之前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作者更多的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受到时代背景和经验情感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向学生说明。
2.史料难度要适宜
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有差异,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非文字史料,或一些通俗易懂的史料来教学。而高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较高,这时候可以选择第一手的原始史料。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归纳概括的能力,高年级的则主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运用史料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切忌教师“满堂灌”。教师利用史料教学的基本流程是: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设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参与搜集史料,再对史料进行甄别、整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注意遵循“展示史料——提出问题——提取信息——解决问题”这样的流程,从质疑入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史料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有目的的使用史料,营造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只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赵海军.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应该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J].中学历史教学,2003,(Z2).
[2]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稚勇.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J].历史教学,2003,(01).
[4]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史料;历史课堂;能力培养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是有着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我们必须借着史料来了解和认识历史。新课程标准就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运用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的能力,以及辩证地分析问题并透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近年来,高考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均已体现了加大史料分析题比重的趋势。所以,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合理运用史料的方法
1.运用史料应紧扣教学目标
史料的运用应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史料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
2.合理运用课本材料
新编的人教版、岳麓版等教材相对于之前的老教材来讲,史料更加生动形象,图片史料也更加丰富。新教材当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和“资料回放”等栏目史料多,大大拓展了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历史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比如必修一中的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导言部分的材料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原因,历史纵横当中的材料补充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的感人事迹,这些材料不仅补充了教材的知识点,而且在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合理运用身边的史料
由于地方史的史料都来自于学生所在的行政区域,学生会对这一地区的史料感兴趣,从而发挥对现行教材的补充作用。课堂上可以列举本地的具体人物和事迹,有条件的可以去实地参观,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那段历史,从而加深记忆,升华情感。
三、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史料进行甄别
在搜集史料之后,应注意辨别史料的真伪,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史料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史料有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二手史料比如文献史料,包括后代人对之前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作者更多的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受到时代背景和经验情感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向学生说明。
2.史料难度要适宜
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有差异,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非文字史料,或一些通俗易懂的史料来教学。而高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较高,这时候可以选择第一手的原始史料。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归纳概括的能力,高年级的则主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运用史料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切忌教师“满堂灌”。教师利用史料教学的基本流程是: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设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参与搜集史料,再对史料进行甄别、整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注意遵循“展示史料——提出问题——提取信息——解决问题”这样的流程,从质疑入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史料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有目的的使用史料,营造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只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赵海军.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应该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J].中学历史教学,2003,(Z2).
[2]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稚勇.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J].历史教学,2003,(01).
[4]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