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现阶段农作物土壤存在养分退化,污染严重、环境生物修复困难和对土地安全生产管理及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相对滞后等问题,本文从分析导致农作物土壤严重恶化的主要原因入手,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土壤营养;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84-01
我國是人口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粮食安全问题却屡次引起“以食为天”的广大人民的恐慌,土壤的营养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人类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但是我国农作物土壤出现了越来越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业的较好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的安全。
一、土壤的营养对农作物成长的重要意义
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养分保障来源于土壤中的肥力,大量的实验证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能改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直接影响食用者的口感和营养素的吸收。土壤是各种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起着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素都直接来源土壤,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土壤的营养又是重要基础,因此,我国把提高土壤营养、防治土壤退化等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中。
二、我国农作物土壤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缺失、严重影响粮食的基础生产能力。
近年来农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使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熟地变生地,再加上农民为了追求生产效益,存在只用地不养地的掠夺式经营行为,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土壤养分严重缺失。
(二)过量使用无机化肥和农药。
氮、磷、钾在土壤中的有效供应量少,但作物的需求量较大,必须通过大量施肥来满足作物对它们的需求,氮肥和磷肥是植物内重要的结构物质,钾肥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参与植物内部的许多代谢过程,这就需要科学施肥,平衡营养,但是我国许多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知识,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
(三)有机肥料施用比例很小或不施用。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制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但我国化肥施用的比例较大,有机肥施用的比例较小或基本不施,据统计,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占90%,有机肥投入只占10%,有专家指出,欧美国家有机肥投入达50%,差距相当大,这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四)大量农药和除草剂的运用,农作物土壤的营养严重下降。
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在环境中降解,大量而持续使用农药,使有害成分在土壤中逐渐积累,会给土壤造成污染,土壤酸化,养分减少,结构板结,土壤生物种类及数量减少,对作物生长不利。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适龄劳动力锐减,农民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懒于劳作或不能劳作,对土地中的杂草,使用除草剂一灭了之,违反了松土保水的耕作方式,污染了土地,影响了土壤养分,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三、提高农作物土壤营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普及,切实提高全民对“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深刻认识,建立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
必须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的行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用法律保护农村大面积成熟世代流转下来的宝贵耕地,避免使其转化为非农用地以至于荒芜废弃。
(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指导减量使用农药化肥使用标准,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这是推荐农业科技革命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需要尽早规划部署,加强指导,狠抓落实,多施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三)推广应用腐植酸肥料,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添加腐植酸盐的肥料与单纯化肥复混相比,氮素损失少,磷素固定量小,活化了土壤养分,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络合态逐渐释放,稳定、均衡、足量、适宜地供给作物营养需要,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 另外腐植酸盐还是一种抗旱剂,能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使根系吸收较多的水份和养分,减少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强度,减少叶面蒸腾作用而降低植株耗水量,增强抗寒性。
(四)加强土壤结构和环境的改善与维护,引入有益的土壤生物,推广微生物肥料。
土壤结构和环境的改善与维护是农作物土壤营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加地面覆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化耕地管理方式,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非农建设和控制环境污染,是改善和维护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的有效措施。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苗肥、接种剂,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使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它可以分解土壤有机物质,提升土壤的肥力,刺激植物的生长,可以增加作物根系营养的能力,提高土壤的养分。
(五)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合理轮作,适当对土地进行免耕、少耕和休耕制度,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六)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业资源,减轻土壤的压力。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梨翻压,直接还用,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料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也使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改善环境,增强肥力,减轻了土壤的压力。
总之,提升农作物土壤营养,必须各项措施综合使用,不能单打独斗,只有将优良品种、有机缓释肥、高效低毒农药、多功能农机、保护性耕作,肥料深施与节水灌溉等先进的农业技术集成起来,方能真正实现1+1>2的特定效果,任何一个单项技术,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集成效应。
关键词:农作物土壤营养;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84-01
我國是人口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粮食安全问题却屡次引起“以食为天”的广大人民的恐慌,土壤的营养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人类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但是我国农作物土壤出现了越来越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业的较好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的安全。
一、土壤的营养对农作物成长的重要意义
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养分保障来源于土壤中的肥力,大量的实验证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能改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直接影响食用者的口感和营养素的吸收。土壤是各种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起着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素都直接来源土壤,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土壤的营养又是重要基础,因此,我国把提高土壤营养、防治土壤退化等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中。
二、我国农作物土壤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缺失、严重影响粮食的基础生产能力。
近年来农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使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熟地变生地,再加上农民为了追求生产效益,存在只用地不养地的掠夺式经营行为,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土壤养分严重缺失。
(二)过量使用无机化肥和农药。
氮、磷、钾在土壤中的有效供应量少,但作物的需求量较大,必须通过大量施肥来满足作物对它们的需求,氮肥和磷肥是植物内重要的结构物质,钾肥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参与植物内部的许多代谢过程,这就需要科学施肥,平衡营养,但是我国许多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知识,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
(三)有机肥料施用比例很小或不施用。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制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但我国化肥施用的比例较大,有机肥施用的比例较小或基本不施,据统计,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占90%,有机肥投入只占10%,有专家指出,欧美国家有机肥投入达50%,差距相当大,这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四)大量农药和除草剂的运用,农作物土壤的营养严重下降。
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在环境中降解,大量而持续使用农药,使有害成分在土壤中逐渐积累,会给土壤造成污染,土壤酸化,养分减少,结构板结,土壤生物种类及数量减少,对作物生长不利。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适龄劳动力锐减,农民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懒于劳作或不能劳作,对土地中的杂草,使用除草剂一灭了之,违反了松土保水的耕作方式,污染了土地,影响了土壤养分,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三、提高农作物土壤营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普及,切实提高全民对“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深刻认识,建立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
必须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的行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用法律保护农村大面积成熟世代流转下来的宝贵耕地,避免使其转化为非农用地以至于荒芜废弃。
(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指导减量使用农药化肥使用标准,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这是推荐农业科技革命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需要尽早规划部署,加强指导,狠抓落实,多施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三)推广应用腐植酸肥料,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添加腐植酸盐的肥料与单纯化肥复混相比,氮素损失少,磷素固定量小,活化了土壤养分,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络合态逐渐释放,稳定、均衡、足量、适宜地供给作物营养需要,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 另外腐植酸盐还是一种抗旱剂,能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使根系吸收较多的水份和养分,减少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强度,减少叶面蒸腾作用而降低植株耗水量,增强抗寒性。
(四)加强土壤结构和环境的改善与维护,引入有益的土壤生物,推广微生物肥料。
土壤结构和环境的改善与维护是农作物土壤营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加地面覆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化耕地管理方式,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非农建设和控制环境污染,是改善和维护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的有效措施。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苗肥、接种剂,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使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它可以分解土壤有机物质,提升土壤的肥力,刺激植物的生长,可以增加作物根系营养的能力,提高土壤的养分。
(五)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合理轮作,适当对土地进行免耕、少耕和休耕制度,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六)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业资源,减轻土壤的压力。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梨翻压,直接还用,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料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也使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改善环境,增强肥力,减轻了土壤的压力。
总之,提升农作物土壤营养,必须各项措施综合使用,不能单打独斗,只有将优良品种、有机缓释肥、高效低毒农药、多功能农机、保护性耕作,肥料深施与节水灌溉等先进的农业技术集成起来,方能真正实现1+1>2的特定效果,任何一个单项技术,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集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