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疆立足高起点,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用活用足自治区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足马力建设生产,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增速远超国内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态势迅猛。
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阶段性问题,在无数注视的目光背后仍然存有诸多疑问。在2017“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就2016年来新疆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展开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了解,看新疆如何就近补短板,放远谋大局、借大势、创大业。
◎焦点一:政策引导
10部门配合 及时调整 全力保障产业发展
《中国纺织》: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支撑,政府重视的力度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新疆“保就业、促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出台了哪些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梁勇:近年来,在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相关部委和各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各地州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纺织服装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成为自治区经济亮点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201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就业惠民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按照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研究通过了《关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新政办发〔2016〕158号),提出了促进重点区域发展、提高棉花品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推进内引外联和解决融资难5个方面30条举措,以保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自治区政府召开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2016年行动方案》(新政办发〔2016〕25号),确定了2016年实施园区提升工程、企业成长工程、南疆星火工程、人才助力工程、金融保障工程、清潔生产工程、市场引领工程和向西拓展工程八大重点工作,并由自治区与各地州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与新增就业人数目标。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通知要求,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人社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纺织行办10个对口联系部门全年对各对口地州市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工作进行了三次督查,有力地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中国纺织》:随着纺织服装产业在新疆的发展壮大,新疆纱、布、服装等纺织服装类产品产能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请问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进行引导和帮助?
梁勇:2016年,自治区政府修改完善了各项政策措施,使之更具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为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自治区财政厅牵头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将原来的七项补贴办法精简为一个办法,简化流程,缩短周期,提高了各项政策性补贴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为促进企业稳定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治区人社厅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实施办法》,对纺织服装企业从内地引进亟需的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予以补贴。
自治区商务厅等部门专题研究促进地产纺织服装产品向西出口、加快建立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等相关措施,自治区国税局与自治区纺就办开展全疆纺织服装企业增值税摸底调查工作,自治区财政厅修改完善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增值税管理使用办法。
在自治区金融办和纺就办共同主办的2016年金融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金企对接会上,14家金融机构分别与15家纺织服装企业签署融资协议,签约金额104亿元,较去年金企对接会签约额增长126%。
除此之外,自治区金融办牵头、自治区财政出资2亿元,与东方、西南、中信等证券机构合作建立了四个纺织服装产业引导基金,每个基金先期规模5亿元,自治区金融办组织12家重点企业和民族特色企业与上述三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对接,推动通过股权投资,降低融资成本。
◎焦点二:资金支持
近50亿资金 专款专用 全力优化投资环境
《中国纺织》:请您介绍一下2016年中央及自治区政府设置哪些专项资金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具体是哪些资金?用在行业发展的哪些方面?
梁勇:2016年,中央和自治区支持我区纺织服装专项资金共计29.8亿元,主要用于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装、家纺标准厂房建设、岗前培训和新增就业、人才培训和引进、市场推广及招商、南疆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及物流基地建设以及出疆运费补贴、贴息等各项政策性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支持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服装、家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国家财政部下达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和增值税中央部分返还2.47亿元,支持了323家新建扩建纺织服装企业岗前培训和一次性新增就业。自治区预拨各地5.5亿元,用于企业新增就业、社保补贴等。
自治区发改委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及技术改造领域专项建设资金18.52亿元,支持了全区总投资174.82亿元的18个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产型项目),有效解决了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大大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提振了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速发展的信心。
◎焦点三:南疆发展
“总部+卫星工厂”就近就业 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中国纺织》:对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来说,南疆是难点也是重点,与此同时南疆也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手工业,请您介绍一下针对南疆资源匮乏、地大人稀等现状自治区政府是如何帮助南疆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实现帮助南疆实现更多就业?
梁勇:南疆地区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点,为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南疆地区支柱产业,自治区启动南疆“星火工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自治区人社厅针对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离土不离乡的生活习俗,以县乡镇为重点,大力推进“总部+卫星工厂”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比如,自治区发改委安排了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英吉沙县等南疆地区建设卫星工厂。
其次是开展特色产业集群试点,促进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和田市艾德莱斯、和田县和洛浦县地毯、墨玉县和莎车县民族服装、麦盖提县尕孜库勒民族服装、英吉沙手套、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乌恰县驼绒产品、库车县龟兹民族特色服装和刺绣 10个产业集群发展。自治区财政安排纺织服装星火工程项目资金3026万元,扶持民族特色纺织服装企业。自治区妇联筛选扶持了以南疆四地州妇女创业为主的具有增长潜力的107个民族服装、地毯、刺绣等企业、合作社和基地,按吸纳就业人数给予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在市场开拓方面,举办了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艾德莱斯出天山”,开办“艾德莱斯出天山·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班”,培训了89位南疆四地州就业工场的农民设计师、乡村裁缝。新疆服装行业协会联合山东、陕西、河南等地服装协会,组织内地服装技术专家到南疆四地州17家由少数民族企业家创办的服装企业开展“诊断服务”,采取“一对一”帮扶,一厂一策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诊断服务和专项帮扶,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引领民族特色服装产业发展。
◎焦点四:人才培养
多渠道开展 多单位组织 全力培养本地化人才
《中国纺织》: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来说人才培养、新员工的培训工作非常必要也至关重要,关系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新疆在人才培养及培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梁勇: 2016年,自治区经信委联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服装协会共同举办2016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建立了疆外知名纺织服装类院校对口帮扶疆内纺织服装职业院校的新机制,增强疆内纺织服装师资和专业能力,培养更多更好本地化人才。在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针织行业协会等大力支持下,自治区经信委实施服装创业和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组织12个地州42个县市,8个不同民族的学员500余人分别派往10省市21家国内大型服装加工企业,进行为期90天的实训学习。
在设置竞赛营造比拼氛围方面,自治区纺织行办会同自治区人社厅等部门组织开展全疆服装缝纫工竞赛活动,来自全疆98家企业的142名选手参加竞赛,对成绩合格的选手授予“纺织行业操作标兵”、“纺织行业操作能手”称号。举办了服装裁剪CAD信息化培训班,提升服装裁剪专业人才技术水平,规范工业化制版操作方法。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和田地区地毯企业从业人员地毯图案设计、地毯后整理工艺培训班。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自治区经信委、科技厅等部门举办“第二届新疆纺织服装技术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和东华大学等知名专家来疆研讨产业创新与提升。
◎焦点五:市场开拓
东西部双向展开 全力提升新疆纺织“知名度”
《中国纺织》:纺织服装产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国际化竞争异常激烈,请问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新疆采用了什么方式进行市场开拓?
梁勇:2016年,自治区商务厅研究制定《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向西出口运输财政补贴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对俄罗斯纺织服装市场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在外贸人才培养方面,自治区举办了两期纺织服装企业外贸人才培训班,344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外贸知识培训。
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阿克苏纺织城、喀什经开区启动新疆纺织服装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开展服装质量安全出口示范企业评审。
由自治区纺就办和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主办、自治区国际博览事务局、网信办、旅游局、纺织行办和新疆服装行业协会等部门承办了第五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活动包括“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2016亚欧时装周、“新疆礼物”首届旅游纺织品设计邀请赛以及纺织服装展等。2016“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 17个国家和地区的580余名嘉宾参会,是继2014年9月中国服装大会在疆召开后举办的参会人数最多、出席规格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纺织服装专业会议。2016亚欧时装周举办了17场时装发布,其中海外设计师发布9场。
除了以上工作之外,在伊朗德黑兰市举行的由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共同举办的“2016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伊朗行·新疆篇”综合文化交流活动上,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服饰及艾德莱斯产品展,走出国门第一次在伊朗全面展示,这也是新疆纺织服装企业第一次组团赴伊朗,帮助了伊朗人民了解新疆,有效地促进了伊朗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焦点六:绿色发展
多渠道开展 多单位组织 全力培养本地化人才
《中国纺织》:“绿色发展”近年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新疆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时是否也在“绿色纺织”上进行了某种布局?
梁勇:自治区发改委安排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51亿元支持玛纳斯县塔西河粘胶纤维生产污水治理项目和阿图什服装服饰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自治区纺就办邀请中国印染协会、清华大学等专家对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日处理5万吨印染污水处理项目进行技术评估,跟踪项目建设和试运行,制定纺织印染项目在疆投资设厂规章制度。
目前,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印染污水处理厂、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试运行,玛纳斯工业园区塔西河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呼图壁纺织服装产业园等工业污水处理厂前期已动工建設。全区现有13家棉浆粕粘胶纤维企业中9家已完成一级提标改造工作。
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阶段性问题,在无数注视的目光背后仍然存有诸多疑问。在2017“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就2016年来新疆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展开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了解,看新疆如何就近补短板,放远谋大局、借大势、创大业。
◎焦点一:政策引导
10部门配合 及时调整 全力保障产业发展
《中国纺织》: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支撑,政府重视的力度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新疆“保就业、促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出台了哪些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梁勇:近年来,在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相关部委和各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各地州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纺织服装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成为自治区经济亮点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201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就业惠民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按照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研究通过了《关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新政办发〔2016〕158号),提出了促进重点区域发展、提高棉花品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推进内引外联和解决融资难5个方面30条举措,以保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自治区政府召开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2016年行动方案》(新政办发〔2016〕25号),确定了2016年实施园区提升工程、企业成长工程、南疆星火工程、人才助力工程、金融保障工程、清潔生产工程、市场引领工程和向西拓展工程八大重点工作,并由自治区与各地州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与新增就业人数目标。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通知要求,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人社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纺织行办10个对口联系部门全年对各对口地州市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工作进行了三次督查,有力地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中国纺织》:随着纺织服装产业在新疆的发展壮大,新疆纱、布、服装等纺织服装类产品产能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请问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进行引导和帮助?
梁勇:2016年,自治区政府修改完善了各项政策措施,使之更具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为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自治区财政厅牵头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将原来的七项补贴办法精简为一个办法,简化流程,缩短周期,提高了各项政策性补贴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为促进企业稳定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治区人社厅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实施办法》,对纺织服装企业从内地引进亟需的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予以补贴。
自治区商务厅等部门专题研究促进地产纺织服装产品向西出口、加快建立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等相关措施,自治区国税局与自治区纺就办开展全疆纺织服装企业增值税摸底调查工作,自治区财政厅修改完善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增值税管理使用办法。
在自治区金融办和纺就办共同主办的2016年金融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金企对接会上,14家金融机构分别与15家纺织服装企业签署融资协议,签约金额104亿元,较去年金企对接会签约额增长126%。
除此之外,自治区金融办牵头、自治区财政出资2亿元,与东方、西南、中信等证券机构合作建立了四个纺织服装产业引导基金,每个基金先期规模5亿元,自治区金融办组织12家重点企业和民族特色企业与上述三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对接,推动通过股权投资,降低融资成本。
◎焦点二:资金支持
近50亿资金 专款专用 全力优化投资环境
《中国纺织》:请您介绍一下2016年中央及自治区政府设置哪些专项资金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具体是哪些资金?用在行业发展的哪些方面?
梁勇:2016年,中央和自治区支持我区纺织服装专项资金共计29.8亿元,主要用于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装、家纺标准厂房建设、岗前培训和新增就业、人才培训和引进、市场推广及招商、南疆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及物流基地建设以及出疆运费补贴、贴息等各项政策性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支持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服装、家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国家财政部下达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和增值税中央部分返还2.47亿元,支持了323家新建扩建纺织服装企业岗前培训和一次性新增就业。自治区预拨各地5.5亿元,用于企业新增就业、社保补贴等。
自治区发改委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及技术改造领域专项建设资金18.52亿元,支持了全区总投资174.82亿元的18个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产型项目),有效解决了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大大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提振了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速发展的信心。
◎焦点三:南疆发展
“总部+卫星工厂”就近就业 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中国纺织》:对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来说,南疆是难点也是重点,与此同时南疆也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手工业,请您介绍一下针对南疆资源匮乏、地大人稀等现状自治区政府是如何帮助南疆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实现帮助南疆实现更多就业?
梁勇:南疆地区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点,为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南疆地区支柱产业,自治区启动南疆“星火工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自治区人社厅针对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离土不离乡的生活习俗,以县乡镇为重点,大力推进“总部+卫星工厂”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比如,自治区发改委安排了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英吉沙县等南疆地区建设卫星工厂。
其次是开展特色产业集群试点,促进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和田市艾德莱斯、和田县和洛浦县地毯、墨玉县和莎车县民族服装、麦盖提县尕孜库勒民族服装、英吉沙手套、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乌恰县驼绒产品、库车县龟兹民族特色服装和刺绣 10个产业集群发展。自治区财政安排纺织服装星火工程项目资金3026万元,扶持民族特色纺织服装企业。自治区妇联筛选扶持了以南疆四地州妇女创业为主的具有增长潜力的107个民族服装、地毯、刺绣等企业、合作社和基地,按吸纳就业人数给予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在市场开拓方面,举办了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艾德莱斯出天山”,开办“艾德莱斯出天山·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班”,培训了89位南疆四地州就业工场的农民设计师、乡村裁缝。新疆服装行业协会联合山东、陕西、河南等地服装协会,组织内地服装技术专家到南疆四地州17家由少数民族企业家创办的服装企业开展“诊断服务”,采取“一对一”帮扶,一厂一策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诊断服务和专项帮扶,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引领民族特色服装产业发展。
◎焦点四:人才培养
多渠道开展 多单位组织 全力培养本地化人才
《中国纺织》: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来说人才培养、新员工的培训工作非常必要也至关重要,关系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新疆在人才培养及培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梁勇: 2016年,自治区经信委联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服装协会共同举办2016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建立了疆外知名纺织服装类院校对口帮扶疆内纺织服装职业院校的新机制,增强疆内纺织服装师资和专业能力,培养更多更好本地化人才。在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针织行业协会等大力支持下,自治区经信委实施服装创业和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组织12个地州42个县市,8个不同民族的学员500余人分别派往10省市21家国内大型服装加工企业,进行为期90天的实训学习。
在设置竞赛营造比拼氛围方面,自治区纺织行办会同自治区人社厅等部门组织开展全疆服装缝纫工竞赛活动,来自全疆98家企业的142名选手参加竞赛,对成绩合格的选手授予“纺织行业操作标兵”、“纺织行业操作能手”称号。举办了服装裁剪CAD信息化培训班,提升服装裁剪专业人才技术水平,规范工业化制版操作方法。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和田地区地毯企业从业人员地毯图案设计、地毯后整理工艺培训班。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自治区经信委、科技厅等部门举办“第二届新疆纺织服装技术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和东华大学等知名专家来疆研讨产业创新与提升。
◎焦点五:市场开拓
东西部双向展开 全力提升新疆纺织“知名度”
《中国纺织》:纺织服装产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国际化竞争异常激烈,请问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新疆采用了什么方式进行市场开拓?
梁勇:2016年,自治区商务厅研究制定《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向西出口运输财政补贴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对俄罗斯纺织服装市场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在外贸人才培养方面,自治区举办了两期纺织服装企业外贸人才培训班,344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外贸知识培训。
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阿克苏纺织城、喀什经开区启动新疆纺织服装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开展服装质量安全出口示范企业评审。
由自治区纺就办和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主办、自治区国际博览事务局、网信办、旅游局、纺织行办和新疆服装行业协会等部门承办了第五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活动包括“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2016亚欧时装周、“新疆礼物”首届旅游纺织品设计邀请赛以及纺织服装展等。2016“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 17个国家和地区的580余名嘉宾参会,是继2014年9月中国服装大会在疆召开后举办的参会人数最多、出席规格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纺织服装专业会议。2016亚欧时装周举办了17场时装发布,其中海外设计师发布9场。
除了以上工作之外,在伊朗德黑兰市举行的由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共同举办的“2016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伊朗行·新疆篇”综合文化交流活动上,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服饰及艾德莱斯产品展,走出国门第一次在伊朗全面展示,这也是新疆纺织服装企业第一次组团赴伊朗,帮助了伊朗人民了解新疆,有效地促进了伊朗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焦点六:绿色发展
多渠道开展 多单位组织 全力培养本地化人才
《中国纺织》:“绿色发展”近年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新疆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时是否也在“绿色纺织”上进行了某种布局?
梁勇:自治区发改委安排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51亿元支持玛纳斯县塔西河粘胶纤维生产污水治理项目和阿图什服装服饰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自治区纺就办邀请中国印染协会、清华大学等专家对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日处理5万吨印染污水处理项目进行技术评估,跟踪项目建设和试运行,制定纺织印染项目在疆投资设厂规章制度。
目前,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印染污水处理厂、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试运行,玛纳斯工业园区塔西河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呼图壁纺织服装产业园等工业污水处理厂前期已动工建設。全区现有13家棉浆粕粘胶纤维企业中9家已完成一级提标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