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光
2019.7.6—2019.8.18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继2018年“超时空影像展”之后,“影像展”已成为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每年夏天的主打展览。2019年,“微光展!”在“影像展”的基础上,对主题题材、立意面向进行了扩展,邀请了六组艺术家,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关注儿童、建筑工人、生命、生态……“微光”在他们的诠释下宛若黑暗中的一束光,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一楼展厅的主题为“儿童”,三件作品分别是艺术家李博和张咏的“无声合唱团”、易雨潇的动画纪录片《我想对你说》和仝妍的动画短片装置《对话》,艺术家的灵感初衷均来自特定的儿童群体,并与孩子们一起完成创作。“无声合唱团”成立于2014年,由十四位失聪的孩子和两位艺术家组成。孩子们来自广西凌云县特殊学校,“无声合唱团”从偏远山区来到中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在北京音乐厅完成合唱《无声三部曲》,乐曲由“啊组成了节拍和节奏,其中还有一段类似“说唱”的互动表演,实现了从声音的共振传达到心灵的共振。对于李博和张咏来说,“无声合唱团”是用艺术的方式来寻找自由和建立平等,虽然和孩子们无法用言语交流,但彼此都在用心去感受对方。艺术家越来越了解孩子们的无声世界,也能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中充满了属于孩童的活泼与热闹。或许对于孩子和艺术家双方来说,合唱团”这样一种人与人相处的凝聚力才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超越语言、年龄、地区的隔阂,建立心灵的共振和交流。
在同一展厅,易雨潇和仝妍以“师生档”的合作方式,关注留守儿童以及孤独症儿童群体。她们以实验性影像创作的方式,探索了动画对儿童进行艺术心理治疗的可能性。易雨潇的《我想对你说》创作灵感来源于在湘西苗寨对留守儿童的艺术支教,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心中的真实情感,结合动画的方式,让成年人能关注到孩子们愿望背后的故事。而仝妍的《对话》创作灵感来源于艺术康复中心一位孤独症儿童创作的绘画作品,她尝试以艺术的方式来探索孤独症儿童的情感表达与行为特征,让公众来关注和理解这个群体。
二楼展厅呈现的是吴超和夏维伦的两个跨学科艺术项目《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和《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以及吴超的互动影像、装置作品。2014年,二人发起了《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联合医学、科学、人工智能、宗教、心理学、艺术治疗、音乐治疗、中医等学科,共同探讨人类最精微的意识问题。2018年,他们又发起了《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以开放的实验态度进入各领域,为“文明的整体性”提供了一个实验样本。艺术与跨学科领域的合作探讨了艺术的边界性,同时也让艺术从美术馆走向生命个体。此次二人又携项目档案、文献、影像、装置,以多维的叙述方式,带着对生命的感悟回归美术馆。
其中吴超的单频影像《意识像什么》,通过采访昏迷状态亲历者,反思人类的意识。灰色地带的意识,难以定义,时隐时现。互动影像装置三部曲《记忆之尘》,是为昏迷与意识障碍人群特别创作的声音艺术唤醒方案,通过大量的日常声音采样,为他们在幽暗的意识状态中,带去对生命的丰富感知与积极联想。这件作品同时邀请观众体验“躺在病床上”的状态,想象在意识尚存、身体无法支配的情况下的各种感知。我们何尝不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综合材料装置《意识共生》,艺术家征集意识障碍患者、偏瘫患者的“不可能继续的生命轨迹”和“不可能再穿的鞋子”,与患者或其亲友一起的手工缝制、故事讲述中,遮蔽的现实被看见,创伤被艺术转化。另一件装置《你想要一个怎样的葬礼》是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游戏,低头捡回一些虫子尸体,与种子一起埋入土中,经历时间,化为鲜花。借着它,邀请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于吴超和夏维伦来说,他们所做的努力就是结合众人的力量去推开一道沉重的门,目前或许这道门只被推开了一条窄窄的缝,有微光透进来,但是正因为这束微光,吸引着他们集合所有的力量更用劲地把这道门推开。他们共同面对的是在医学上被认为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恰恰可以从艺术中受到启发,成为可能有待被解决的问题。
三楼展厅的两位艺术家为关注建筑工人的金远冶和发起“移动的报纸”项目的张文荣。作为在一个建筑设计家庭背景下成长的产品设计师,金远冶有着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并观察中国建筑工人们的工作与社会状态。“农民工”是大众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在艺术家看来,专业得体的服装配件的缺失使他们无形中面临着两种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日益加剧的生理损害与社会形象的低下。因此,金远冶通过《筑衣》项目去重新定义这群庞大的劳动群体,以产品设计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状态与重塑社会形象,致力于最大程度地改变建筑行业生态。
张文荣的“移动的报纸”项目《>|<》,发起于2015年,由文本、摄影、视频、行为、装置构成一组组场域信息。在作品中,报纸一开始从水龙头里流出,铺散开的报纸宛若流向各地的水,不断蔓延至房间、街道,穿越草原、沙漠、荒野等广阔之地,最后又通过下水管道渗入地下水,再次从水龙头循环流溢出来。艺术家运用水的形态和气势来比喻报纸——这个人类社会信息的传统载体,引导观众重新审视媒体与社会、媒体与个人、艺术与媒体、艺术与个人、艺术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多重关系。张文荣在各地招募了几万名工人和志愿者帮助项目的实施,“就参与者的数量而言,它本身会产生一个热烈的话题,人们都会谈论、传播、参与,这些看上去是作品之外的东西,其实也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艺术家着迷于项目发生时的各种渗透,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防不胜防,谁都没法避开,这便于他对媒介的思考。与此同时,作品本身却没有强调,甚至完全弱化“人为性”,体现了人类在自然旷野中的孤独性,作品中广阔的空间性、不可重复性和稍纵即逝性也加深了观众对孤独的感知,这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与媒介、空间、任一观众、参与者之间的对话。
随着“微光展”拾级而上,观众发现了“无声合唱团”、童年梦想背后的故事、孤独症儿童、意识障碍人群、建筑工人、报纸流向了广阔之地,他们为艺术家们启迪了创作灵感,艺术家们为他们创作了代表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家在为他们发声,不如说是他们也在为自己发光发声。
2019.7.6—2019.8.18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继2018年“超时空影像展”之后,“影像展”已成为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每年夏天的主打展览。2019年,“微光展!”在“影像展”的基础上,对主题题材、立意面向进行了扩展,邀请了六组艺术家,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关注儿童、建筑工人、生命、生态……“微光”在他们的诠释下宛若黑暗中的一束光,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一楼展厅的主题为“儿童”,三件作品分别是艺术家李博和张咏的“无声合唱团”、易雨潇的动画纪录片《我想对你说》和仝妍的动画短片装置《对话》,艺术家的灵感初衷均来自特定的儿童群体,并与孩子们一起完成创作。“无声合唱团”成立于2014年,由十四位失聪的孩子和两位艺术家组成。孩子们来自广西凌云县特殊学校,“无声合唱团”从偏远山区来到中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在北京音乐厅完成合唱《无声三部曲》,乐曲由“啊组成了节拍和节奏,其中还有一段类似“说唱”的互动表演,实现了从声音的共振传达到心灵的共振。对于李博和张咏来说,“无声合唱团”是用艺术的方式来寻找自由和建立平等,虽然和孩子们无法用言语交流,但彼此都在用心去感受对方。艺术家越来越了解孩子们的无声世界,也能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中充满了属于孩童的活泼与热闹。或许对于孩子和艺术家双方来说,合唱团”这样一种人与人相处的凝聚力才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超越语言、年龄、地区的隔阂,建立心灵的共振和交流。
在同一展厅,易雨潇和仝妍以“师生档”的合作方式,关注留守儿童以及孤独症儿童群体。她们以实验性影像创作的方式,探索了动画对儿童进行艺术心理治疗的可能性。易雨潇的《我想对你说》创作灵感来源于在湘西苗寨对留守儿童的艺术支教,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心中的真实情感,结合动画的方式,让成年人能关注到孩子们愿望背后的故事。而仝妍的《对话》创作灵感来源于艺术康复中心一位孤独症儿童创作的绘画作品,她尝试以艺术的方式来探索孤独症儿童的情感表达与行为特征,让公众来关注和理解这个群体。
二楼展厅呈现的是吴超和夏维伦的两个跨学科艺术项目《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和《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以及吴超的互动影像、装置作品。2014年,二人发起了《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联合医学、科学、人工智能、宗教、心理学、艺术治疗、音乐治疗、中医等学科,共同探讨人类最精微的意识问题。2018年,他们又发起了《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以开放的实验态度进入各领域,为“文明的整体性”提供了一个实验样本。艺术与跨学科领域的合作探讨了艺术的边界性,同时也让艺术从美术馆走向生命个体。此次二人又携项目档案、文献、影像、装置,以多维的叙述方式,带着对生命的感悟回归美术馆。
其中吴超的单频影像《意识像什么》,通过采访昏迷状态亲历者,反思人类的意识。灰色地带的意识,难以定义,时隐时现。互动影像装置三部曲《记忆之尘》,是为昏迷与意识障碍人群特别创作的声音艺术唤醒方案,通过大量的日常声音采样,为他们在幽暗的意识状态中,带去对生命的丰富感知与积极联想。这件作品同时邀请观众体验“躺在病床上”的状态,想象在意识尚存、身体无法支配的情况下的各种感知。我们何尝不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综合材料装置《意识共生》,艺术家征集意识障碍患者、偏瘫患者的“不可能继续的生命轨迹”和“不可能再穿的鞋子”,与患者或其亲友一起的手工缝制、故事讲述中,遮蔽的现实被看见,创伤被艺术转化。另一件装置《你想要一个怎样的葬礼》是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游戏,低头捡回一些虫子尸体,与种子一起埋入土中,经历时间,化为鲜花。借着它,邀请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于吴超和夏维伦来说,他们所做的努力就是结合众人的力量去推开一道沉重的门,目前或许这道门只被推开了一条窄窄的缝,有微光透进来,但是正因为这束微光,吸引着他们集合所有的力量更用劲地把这道门推开。他们共同面对的是在医学上被认为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恰恰可以从艺术中受到启发,成为可能有待被解决的问题。
三楼展厅的两位艺术家为关注建筑工人的金远冶和发起“移动的报纸”项目的张文荣。作为在一个建筑设计家庭背景下成长的产品设计师,金远冶有着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并观察中国建筑工人们的工作与社会状态。“农民工”是大众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在艺术家看来,专业得体的服装配件的缺失使他们无形中面临着两种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日益加剧的生理损害与社会形象的低下。因此,金远冶通过《筑衣》项目去重新定义这群庞大的劳动群体,以产品设计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状态与重塑社会形象,致力于最大程度地改变建筑行业生态。
张文荣的“移动的报纸”项目《>|<》,发起于2015年,由文本、摄影、视频、行为、装置构成一组组场域信息。在作品中,报纸一开始从水龙头里流出,铺散开的报纸宛若流向各地的水,不断蔓延至房间、街道,穿越草原、沙漠、荒野等广阔之地,最后又通过下水管道渗入地下水,再次从水龙头循环流溢出来。艺术家运用水的形态和气势来比喻报纸——这个人类社会信息的传统载体,引导观众重新审视媒体与社会、媒体与个人、艺术与媒体、艺术与个人、艺术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多重关系。张文荣在各地招募了几万名工人和志愿者帮助项目的实施,“就参与者的数量而言,它本身会产生一个热烈的话题,人们都会谈论、传播、参与,这些看上去是作品之外的东西,其实也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艺术家着迷于项目发生时的各种渗透,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防不胜防,谁都没法避开,这便于他对媒介的思考。与此同时,作品本身却没有强调,甚至完全弱化“人为性”,体现了人类在自然旷野中的孤独性,作品中广阔的空间性、不可重复性和稍纵即逝性也加深了观众对孤独的感知,这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与媒介、空间、任一观众、参与者之间的对话。
随着“微光展”拾级而上,观众发现了“无声合唱团”、童年梦想背后的故事、孤独症儿童、意识障碍人群、建筑工人、报纸流向了广阔之地,他们为艺术家们启迪了创作灵感,艺术家们为他们创作了代表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家在为他们发声,不如说是他们也在为自己发光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