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验”“体悟”“体认”实践性课程。学生可以在全身心参与活动时体验和感受生活,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要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的知识积累与成长过程。“体验”是在实践活动的经历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本领;“体悟”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找到的方法,从失败到成功的收获;“体认”是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体验、反思的同时情感油然而生,内心深处的升华才能更加饱满,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相互依赖、完美并存的结合。以“三体”为基点,有效地呈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展现课堂的教、学、做合一,将“实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动手体验、探究视为宝库。教师把天性活泼的学生领进门,让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寻宝、挖宝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获得珍宝。本文结合“公筷行动”案例,对“三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做以下分析。
一、先行后知
(一)在体验中发现自我
《墨子》中说,知识的获取分为三种,即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在实践性中占首要地位,闻知和说知只有置身于亲知,才能产生效力。所以,敢于把学生交给实践、自主体验,才可以解决最真实的需要。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公筷行动”一课,通过“三吃体验”证实了其重要性:一吃体验,秒变疯狂原始人,学生放任自由,暴露出真实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实践教学的目的;二吃体验,谨慎中挑战不习惯,通过学生第二次的自主体验活动,有了反思、方法、改进,在做的过程中悟出了“门道”;三吃体验,公筷分餐从有意识到熟练规范技能,价值体认已悄然生成。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终于挖到了自己的“宝”。
(二)在体验中学习快乐
体验的设计要用心,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才可以让学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公筷行动”一课中的“三吃体验”占据了课堂中前三分之二的位置,将学生的亲身体验放在首位,像是鸟儿就该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飞翔,经历风雨,见过山川,鸟儿的本领更强,身体更壮。给足学生快乐体验,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够就三次,只要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那就是成功的。
二、知行合一
(一)在体验中劳力劳心
体验是亲自“做”,是自己“劳”。如果一边劳力又一边劳心,就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把一件事做得更好,将事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理清弄透,便可以由点带面,由技术变技能。“公筷行动”一课中,学生在“三吃体验”中得到“体悟”的好方法是学生进步的法宝,是聪明的催化剂。只有懂了,才能做到将生硬的知识掰开来,揉碎了,被吸收,再将营养共享出来,让大家互相汲取能量,餐桌文明的新风尚才有信心可以行动起来。倘若没有“体验”的怀抱,如何能够得到从失败到成功的收获,有效“体悟”又从何而来?
(二)在体验中反思挫折
庄子说:“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没有给学生任何约束的前提下进行体验,势必会丑态百出,这是正常的。设计在于自己发现了才会痛得彻底,错误不是“绊脚石”,是体悟的“营养剂”。二次体验也不完美,还需要“跳一跳摘果子”,小小的挫折让体悟不停止,这样得到的果子是不是会更甜呢!教育家华应龙也说:批评是金,如果批评不是金,那它也一定可以成为点石成金的指头。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一切,差错也是一种资源,成功、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
三、求真悟道
(一)从体验升华体认
《纲要》课程总目标明确,学生能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获得整体的认识,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价值体认摆在了首要位置。在体验中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培养爱党、爱国、爱劳动、爱社会等情感都是体认。在“公筷行动”一课中,学生通过“三吃体验”认识到用餐文明的重要性,体会到家人关爱与社会进步,在疫情当下的今天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教师在活动设计时一定要站在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高度,学生才会在体验过程中始终贯彻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思考、体会、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信念。
(二)从体验走向社会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家庭、社会作为教育教学的分会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更广阔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单一的课堂,它具有连续性、系列性,有全局意识,紧紧地将教育、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公筷行動”一课的拓展任务中包括做一份公筷行动主题宣传报,将公筷行动落实下来,将餐桌文明新风尚推广开来,坚持公筷行动的开展,带动家人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实现坚持养成习惯的拓展目标,包括带动家人;绘制宣传报等宣传活动,同样需要长期坚持,以带动更多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有递进性,考虑得更长远更全面,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主题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不断丰富、拓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公筷行动”一课中“三体”的落实应用,通过有效路径从体验到体悟获得价值体认,是综合实践课堂最佳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有目的地让学生“动”,全身心“做”,反复“体验”,努力发展课程的实践性,才能构建活力健康的课堂!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要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的知识积累与成长过程。“体验”是在实践活动的经历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本领;“体悟”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找到的方法,从失败到成功的收获;“体认”是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体验、反思的同时情感油然而生,内心深处的升华才能更加饱满,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相互依赖、完美并存的结合。以“三体”为基点,有效地呈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展现课堂的教、学、做合一,将“实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动手体验、探究视为宝库。教师把天性活泼的学生领进门,让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寻宝、挖宝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获得珍宝。本文结合“公筷行动”案例,对“三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做以下分析。
一、先行后知
(一)在体验中发现自我
《墨子》中说,知识的获取分为三种,即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在实践性中占首要地位,闻知和说知只有置身于亲知,才能产生效力。所以,敢于把学生交给实践、自主体验,才可以解决最真实的需要。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公筷行动”一课,通过“三吃体验”证实了其重要性:一吃体验,秒变疯狂原始人,学生放任自由,暴露出真实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实践教学的目的;二吃体验,谨慎中挑战不习惯,通过学生第二次的自主体验活动,有了反思、方法、改进,在做的过程中悟出了“门道”;三吃体验,公筷分餐从有意识到熟练规范技能,价值体认已悄然生成。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终于挖到了自己的“宝”。
(二)在体验中学习快乐
体验的设计要用心,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才可以让学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公筷行动”一课中的“三吃体验”占据了课堂中前三分之二的位置,将学生的亲身体验放在首位,像是鸟儿就该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飞翔,经历风雨,见过山川,鸟儿的本领更强,身体更壮。给足学生快乐体验,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够就三次,只要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那就是成功的。
二、知行合一
(一)在体验中劳力劳心
体验是亲自“做”,是自己“劳”。如果一边劳力又一边劳心,就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把一件事做得更好,将事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理清弄透,便可以由点带面,由技术变技能。“公筷行动”一课中,学生在“三吃体验”中得到“体悟”的好方法是学生进步的法宝,是聪明的催化剂。只有懂了,才能做到将生硬的知识掰开来,揉碎了,被吸收,再将营养共享出来,让大家互相汲取能量,餐桌文明的新风尚才有信心可以行动起来。倘若没有“体验”的怀抱,如何能够得到从失败到成功的收获,有效“体悟”又从何而来?
(二)在体验中反思挫折
庄子说:“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没有给学生任何约束的前提下进行体验,势必会丑态百出,这是正常的。设计在于自己发现了才会痛得彻底,错误不是“绊脚石”,是体悟的“营养剂”。二次体验也不完美,还需要“跳一跳摘果子”,小小的挫折让体悟不停止,这样得到的果子是不是会更甜呢!教育家华应龙也说:批评是金,如果批评不是金,那它也一定可以成为点石成金的指头。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一切,差错也是一种资源,成功、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
三、求真悟道
(一)从体验升华体认
《纲要》课程总目标明确,学生能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获得整体的认识,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价值体认摆在了首要位置。在体验中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培养爱党、爱国、爱劳动、爱社会等情感都是体认。在“公筷行动”一课中,学生通过“三吃体验”认识到用餐文明的重要性,体会到家人关爱与社会进步,在疫情当下的今天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教师在活动设计时一定要站在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高度,学生才会在体验过程中始终贯彻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思考、体会、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信念。
(二)从体验走向社会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家庭、社会作为教育教学的分会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更广阔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单一的课堂,它具有连续性、系列性,有全局意识,紧紧地将教育、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公筷行動”一课的拓展任务中包括做一份公筷行动主题宣传报,将公筷行动落实下来,将餐桌文明新风尚推广开来,坚持公筷行动的开展,带动家人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实现坚持养成习惯的拓展目标,包括带动家人;绘制宣传报等宣传活动,同样需要长期坚持,以带动更多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有递进性,考虑得更长远更全面,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主题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不断丰富、拓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公筷行动”一课中“三体”的落实应用,通过有效路径从体验到体悟获得价值体认,是综合实践课堂最佳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有目的地让学生“动”,全身心“做”,反复“体验”,努力发展课程的实践性,才能构建活力健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