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什么时候,从密林的深处悄悄走来两头年幼的小象。它们相互依偎,眼睛里透露着稚嫩的神采,似乎是刚度过一个愉悦的午后,正呼唤着亲人的到来。
然而在这样一幅美丽照片的背后,却隐含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全球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头大象被猎杀。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呼吁保护自然的信息,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新闻仍不绝于耳。面对日趋严峻的危机,一些致力于为这些美丽生灵发出声音的志愿者开始行动。2007年至今,德国摄影师夫妇曼努埃拉·库尔帕(ManuelaKulpa)与斯特凡·库尔帕(Stefan Kulpa)在动物园中,为非洲濒危物种创作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作品《非洲之魂》(African Souls)。他们希望通过敏锐的观察与细腻的情感,用照片唤起人们对保护生态重要性的认识。
与很多熟悉的照片不同,库尔帕夫妇的动物摄影作品有着动人的神态与史诗般的“色彩”。他们消解了野性与张扬的观念,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使人们恍惚之间感慨,其实那看似沉默不语的动物,也和我们同样拥有敏感、纤细、乃至天真的灵魂。
感悟:来自大地的声音
“我只是想让看照片的人能够感受到那些动物的内在心灵,并触及那些生灵与大地共融的古老旋律。”
虽然很多摄影师都会简单表示,其创作灵感源于偶然,并非刻意计划或有什么特殊盘算。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论是否接受过专门的艺术教育,或者在摄影领域有建树,都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事物,感知拍摄的对象,感知自己,并向观众传达出来。对于库尔帕夫妇来说,也是如此。
和大多数人一样,库尔帕夫妇起初并非职业摄影师。妻子曼努埃拉·库尔帕每天都做着朝九晚五的事务性工作,但她热爱摄影的丈夫斯特凡·库尔帕在几年前买的一台相机却使她和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斯特凡平时对拍摄动物和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丈夫的引导下,每逢节假日带着相机前往动物园拍摄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在库尔帕夫妇看来,早期的拍摄经历不仅使他们锻炼出娴熟的拍摄技术,自身也逐渐被那些美丽的生灵吸引。为了拍摄到更多珍贵的动物,他们的脚步也不仅限于当地公园,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捷克等地的野生动物园里都留下他们的足迹。而事实上,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珍稀的濒危物种或许将来只能在人工栖息地里被一睹真容了。
“久而久之,这些照片让我更加明白那些美丽的生灵究竟多么重要,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的意义。”热爱动物的库尔帕夫妇逐渐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并开始计划拍摄《非洲之魂》系列。在这组作品中,库尔帕夫妇有意识地捕捉动物们的一些特殊瞬间,同时也对这些动物形象做了艺术处理,使之看起来更富有戏剧性。“我们希望尽力展示这些动物最自然和独特的一面,让人们感受到,这些平时沉默不语的美丽生灵,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情感与灵魂。”库尔帕夫妇说道。
在库尔帕夫妇的作品中,慵懒的狮群相互依靠,享受着与家人一起的闲暇时光;有灵性的小鹿凝视镜头,不经意间散发出神性的光辉;寂寞的猩猩仰望苍穹,就像人类一样在思索着什么。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曾说过:“动物的眼神能传达伟大的语言。”或许这些生灵并不能直接诉说它们的感受,但通过库尔帕夫妇的镜头,却使我们感受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无论如何,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都意味着付出相当大的精力与物力,库尔帕夫妇说:“创作这些照片所花费的时间有时是数天、数周甚至是数月。”然而,当最终画面呈现在眼前,这一切却是值得而又让人欣慰的。在他们看来,拍摄意味着救赎,每一次努力,甚至很小的付出都能为挽救这些美丽的生灵做出贡献。
发现:刻画灵魂的肖像
尽管在动物园里拍摄动物要比野外方便得多,但库尔帕夫妇仍会面临很多挑战。
“动物是最棒的模特,它们面对镜头时,并不会像人那样摆出比较愉悦的姿态。”库尔帕夫妇提示我们,这些照片并不是摆拍的,动物也没有为拍摄做过任何训练。“动物们并不具备刻意表现的能力,不会被摆布,所以摄影师必须在拍摄时付出足够的耐心与毅力。”
为了展现动物最理想的状态,库尔帕夫妇在拍摄中最多的工作就是观望,并静候那最佳瞬间的出现。这样的过程或许像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当年所提倡的“决定性瞬间”。为了不惊扰到拍摄对象,他们通常会携带远摄镜头在某个角落悄悄隐蔽起来,但在实际拍摄中还是会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有时候动物并没有在你期待的位置出现,或者即使出现了也没表现出你想要的效果。”
对于户外拍摄来说,天气情况也决定着拍摄的成败。“如果天色不佳,动物们就不容易打起精神来。”此外,阳光普照即意味着画面中将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阴沉沉的天色也会对使用长焦镜头带来很大麻烦。但不管天气如何,库尔帕夫妇从不使用闪光灯,因为这样会很容易惊扰到拍摄对象。
当然,除了在拍摄现场耐心等候,并期待天公能给个好脸色,独特的后期处理也是使作品独树一帜的关键。在库尔帕夫妇的这组作品中,画面始终弥漫着如胶片般迷离的色彩,同时为了突出动物的形态,他们还会将画面的背景变得稍许模糊,并抹去周围环境的细节部分。
铭记:或将消失的色彩
对于如何评价照片,库尔帕夫妇这样说道:“如果人们在一张照片前停留很长时间,或许它就是成功的。不过无论这些照片在别人的眼中价值几何,都取决于观众自身的立场。”凭借着这些令人动容的照片,库尔帕夫妇在网络上拥有极高的人气,但也有一些人在质疑这种“用Photoshop美化关在牢笼里的动物”的创作方式。
“我们仅仅是在用自己的影像语言,来帮助这些濒危动物。”库尔帕夫妇的回答略显无奈。尽管充满主观的创作会有“侵略”之嫌,但对观众来说,观看的过程同样也包含着观众自身的主观评价。不过,这些画面中蕴涵着的诸如“爱”、“愉悦”、“悲伤”等情感体验,远比图像本身来得重要。复古的色调与这些生灵的结合或许不仅是表达一种美学观点,可能还暗示着,如果人类继续自私地掠夺自然,那么照片中的一切都将会成为过去。
曼努埃拉透露自己最喜欢的是灵长类动物,特别是黑猩猩,“它们非常有灵性,会同人类一样思考。但不幸的是,它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倭黑猩猩与黑猩猩是被世界公认与人类最为亲近的物种之一,其DNA序列中有99%与人类相似,但由于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减与猖獗的狩猎活动,如今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表现悲剧与不堪忍受的现实,平铺直述的方式早已麻木了我们的神经,但库尔帕夫妇的作品有些不一样。沉默不语似乎比惊声尖叫来得更动人;直视的目光或许比尖锐的利剑刺得更透彻。这一切在不经意间带给人们最强烈的震撼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我们为自己的作品而感到自豪,或许有些人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了。”
怀着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库尔帕夫妇还会继续就这一主题拍下去。如今,他们探寻的脚步已不限于欧洲,而是深入古老的非洲大陆探寻动物们的乐园。而在前方等待着的,又是另一个好奇的目光和一次亲密的接触。
然而在这样一幅美丽照片的背后,却隐含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全球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头大象被猎杀。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呼吁保护自然的信息,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新闻仍不绝于耳。面对日趋严峻的危机,一些致力于为这些美丽生灵发出声音的志愿者开始行动。2007年至今,德国摄影师夫妇曼努埃拉·库尔帕(ManuelaKulpa)与斯特凡·库尔帕(Stefan Kulpa)在动物园中,为非洲濒危物种创作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作品《非洲之魂》(African Souls)。他们希望通过敏锐的观察与细腻的情感,用照片唤起人们对保护生态重要性的认识。
与很多熟悉的照片不同,库尔帕夫妇的动物摄影作品有着动人的神态与史诗般的“色彩”。他们消解了野性与张扬的观念,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使人们恍惚之间感慨,其实那看似沉默不语的动物,也和我们同样拥有敏感、纤细、乃至天真的灵魂。
感悟:来自大地的声音
“我只是想让看照片的人能够感受到那些动物的内在心灵,并触及那些生灵与大地共融的古老旋律。”
虽然很多摄影师都会简单表示,其创作灵感源于偶然,并非刻意计划或有什么特殊盘算。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论是否接受过专门的艺术教育,或者在摄影领域有建树,都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事物,感知拍摄的对象,感知自己,并向观众传达出来。对于库尔帕夫妇来说,也是如此。
和大多数人一样,库尔帕夫妇起初并非职业摄影师。妻子曼努埃拉·库尔帕每天都做着朝九晚五的事务性工作,但她热爱摄影的丈夫斯特凡·库尔帕在几年前买的一台相机却使她和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斯特凡平时对拍摄动物和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丈夫的引导下,每逢节假日带着相机前往动物园拍摄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在库尔帕夫妇看来,早期的拍摄经历不仅使他们锻炼出娴熟的拍摄技术,自身也逐渐被那些美丽的生灵吸引。为了拍摄到更多珍贵的动物,他们的脚步也不仅限于当地公园,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捷克等地的野生动物园里都留下他们的足迹。而事实上,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珍稀的濒危物种或许将来只能在人工栖息地里被一睹真容了。
“久而久之,这些照片让我更加明白那些美丽的生灵究竟多么重要,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的意义。”热爱动物的库尔帕夫妇逐渐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并开始计划拍摄《非洲之魂》系列。在这组作品中,库尔帕夫妇有意识地捕捉动物们的一些特殊瞬间,同时也对这些动物形象做了艺术处理,使之看起来更富有戏剧性。“我们希望尽力展示这些动物最自然和独特的一面,让人们感受到,这些平时沉默不语的美丽生灵,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情感与灵魂。”库尔帕夫妇说道。
在库尔帕夫妇的作品中,慵懒的狮群相互依靠,享受着与家人一起的闲暇时光;有灵性的小鹿凝视镜头,不经意间散发出神性的光辉;寂寞的猩猩仰望苍穹,就像人类一样在思索着什么。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曾说过:“动物的眼神能传达伟大的语言。”或许这些生灵并不能直接诉说它们的感受,但通过库尔帕夫妇的镜头,却使我们感受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无论如何,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都意味着付出相当大的精力与物力,库尔帕夫妇说:“创作这些照片所花费的时间有时是数天、数周甚至是数月。”然而,当最终画面呈现在眼前,这一切却是值得而又让人欣慰的。在他们看来,拍摄意味着救赎,每一次努力,甚至很小的付出都能为挽救这些美丽的生灵做出贡献。
发现:刻画灵魂的肖像
尽管在动物园里拍摄动物要比野外方便得多,但库尔帕夫妇仍会面临很多挑战。
“动物是最棒的模特,它们面对镜头时,并不会像人那样摆出比较愉悦的姿态。”库尔帕夫妇提示我们,这些照片并不是摆拍的,动物也没有为拍摄做过任何训练。“动物们并不具备刻意表现的能力,不会被摆布,所以摄影师必须在拍摄时付出足够的耐心与毅力。”
为了展现动物最理想的状态,库尔帕夫妇在拍摄中最多的工作就是观望,并静候那最佳瞬间的出现。这样的过程或许像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当年所提倡的“决定性瞬间”。为了不惊扰到拍摄对象,他们通常会携带远摄镜头在某个角落悄悄隐蔽起来,但在实际拍摄中还是会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有时候动物并没有在你期待的位置出现,或者即使出现了也没表现出你想要的效果。”
对于户外拍摄来说,天气情况也决定着拍摄的成败。“如果天色不佳,动物们就不容易打起精神来。”此外,阳光普照即意味着画面中将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阴沉沉的天色也会对使用长焦镜头带来很大麻烦。但不管天气如何,库尔帕夫妇从不使用闪光灯,因为这样会很容易惊扰到拍摄对象。
当然,除了在拍摄现场耐心等候,并期待天公能给个好脸色,独特的后期处理也是使作品独树一帜的关键。在库尔帕夫妇的这组作品中,画面始终弥漫着如胶片般迷离的色彩,同时为了突出动物的形态,他们还会将画面的背景变得稍许模糊,并抹去周围环境的细节部分。
铭记:或将消失的色彩
对于如何评价照片,库尔帕夫妇这样说道:“如果人们在一张照片前停留很长时间,或许它就是成功的。不过无论这些照片在别人的眼中价值几何,都取决于观众自身的立场。”凭借着这些令人动容的照片,库尔帕夫妇在网络上拥有极高的人气,但也有一些人在质疑这种“用Photoshop美化关在牢笼里的动物”的创作方式。
“我们仅仅是在用自己的影像语言,来帮助这些濒危动物。”库尔帕夫妇的回答略显无奈。尽管充满主观的创作会有“侵略”之嫌,但对观众来说,观看的过程同样也包含着观众自身的主观评价。不过,这些画面中蕴涵着的诸如“爱”、“愉悦”、“悲伤”等情感体验,远比图像本身来得重要。复古的色调与这些生灵的结合或许不仅是表达一种美学观点,可能还暗示着,如果人类继续自私地掠夺自然,那么照片中的一切都将会成为过去。
曼努埃拉透露自己最喜欢的是灵长类动物,特别是黑猩猩,“它们非常有灵性,会同人类一样思考。但不幸的是,它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倭黑猩猩与黑猩猩是被世界公认与人类最为亲近的物种之一,其DNA序列中有99%与人类相似,但由于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减与猖獗的狩猎活动,如今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表现悲剧与不堪忍受的现实,平铺直述的方式早已麻木了我们的神经,但库尔帕夫妇的作品有些不一样。沉默不语似乎比惊声尖叫来得更动人;直视的目光或许比尖锐的利剑刺得更透彻。这一切在不经意间带给人们最强烈的震撼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我们为自己的作品而感到自豪,或许有些人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了。”
怀着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库尔帕夫妇还会继续就这一主题拍下去。如今,他们探寻的脚步已不限于欧洲,而是深入古老的非洲大陆探寻动物们的乐园。而在前方等待着的,又是另一个好奇的目光和一次亲密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