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刚实习时,有一个新项目可谓麻烦摆出。
  每当遇到什么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不远万里”跑到隔着好几排桌子的上司哪里,当面汇报。上司给我个方法,我便“噔噔噔”地跑回来,一会儿又“噔噔噔”地跑过去,再“噔噔噔”地跑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很多次。
  上司终于崩溃了,把我拉到“小黑屋”里,给我讲起了故事:“当年我实习的时候,我的上司告诉我,遇到或质疑一个问题时,不要马上提出来这个东西多么不好,而是要出来一个解决方案。当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有多麻烦的时候,一定要给我一个你觉得好的办法。这样,你的质疑和提问才有意义,你才能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否定现有的状况。”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在每一个觉得不完美的方案之外,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倘若找不到,我就会闭上自己那爱抱怨的嘴。
  渐渐地,我开始能够找到一个甚至两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案,与领导一起讨论,从中看到我的思维方式和领导的有什么不同,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方法。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比单纯地当劳动力干活重要得多。
  半年之后,我到新的公司笔试,在每道题后面都写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案,最后没时间写完,只好在考卷上写下了电话,并留言:“时间有限,如需知道第三种方案,请给我打电话。
  当然,问我第三种方案的电话没等到,等来的是录用的消息。
  朋友说我不像很多同龄人那样爱抱怨,反而会在一轮轮的思考上,不断自我调整。想起实习时上司教育我的那些话,我突然发现,这已经成了我骨子里的一种行为方式,我学会了在年轻时闭上嘴,用大脑去思考,用行动去改变。
  现在,每当我写好新的宣传稿,做好新的报告,或者画好新的设计图,总会下意识地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不能做到更好。自那以后,当我可以独立承担一点点小的工作任务时,我觉得做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是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其他文献
“入学拼爹,开学拼妈”。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同学间的聚会,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当这些选项成为考验妈妈的关卡时,身为家庭教育的“甲方”,如何明辨是非,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拼妈比赛”愈演愈烈  东部沿海一位高中教师李芸的孩子恰好就读于其所任教的重点高中,在孩子学习上,她可谓“全方位保姆”——多方咨询同事,整理孩子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点,研究考试的方向、内容的侧重
期刊
婚礼的社会意义  梁实秋这样描述婚礼:“新娘是不吃东西的,象征性地进食亦偶尔一见。她不久就要离座,到后台去换行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客人忙着吃喝,难得有人肯停下箸子瞥她一眼……时装展览之后,新娘新郎又忙着逐桌敬酒……绕场一匝,虚应故事。可是这时节,客人有机会仔细瞻仰新人的风采,新娘的脸上敷了多厚的一层粉,眼窝涂得是否像是黑煤球,大家心里有数了。”  而纳兰认识的现代婚礼,早就比梁先生那时
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叫落叶归根,我倒觉得这种观念过时了。我更喜欢那句古诗,青山处处埋忠骨,我干吗非要死了在北京火化啊?跟母亲出门,水电一关门一锁,我们俩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真是走到哪里走不动了,就在那里安眠不是也很好吗?  ——本文主人公杜雪琪语  她们母女俩都是癌症患者,14年里,女儿陪着母亲游走了世界上20个国家和地区。是什么,让她们在病痛缠身的暮年,放下忧愁,潇洒旅行?  母亲70岁之后做过
期刊
育儿观点不同  夫妻作为同一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具体做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加强沟通和学会妥协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能一言堂或过于武断;另外夫妻双方在听从同事朋友的育儿意见时要有理性的判断,提倡“拿来主义”,对自家适用的可以参照,对自家不适用的坚决抛掉,毕竟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不能照搬。妻子听她朋友同事的育儿建议,丈夫听他那边的同事朋友育儿建议,极可能就会存在不同,于是两人
期刊
刚进门的媳妇没叫过我“妈”,当着我的面,她总是称呼我为“你”。不得不叫我的时候,她会走到我近前,用手轻轻拉拉我的胳膊,说:“叫你呢!”这让我很是郁闷。  都是从媳妇熬过来的。想起自己刚入婆家门时,也是扭捏作态,不好意思叫公婆为“爸妈”的。可是,婆婆却没做计较,她总是像呼唤自己的孩子那样称呼我为“闺女”。招牌动作就是一摆手,喊一声:“闺女,过来。”我便乐颠颠小跑过去,很轻松快乐地问:妈,叫我呢?那个
期刊
相敬如宾一词是褒义的,但是用在夫妻关系上就不那么美妙了,因为它远离了“亲密”。  亲密关系意味着夫妻双方是敞开心扉的,彼此可以分享脆弱,而最重要的是能量可以自由交换。而相敬如宾的夫妻,界限分明,自我封闭,缺乏深度交流与互动。这样的夫妻所营造的家庭,即使再富有也只是死水一潭。  一个家庭就好似一个能量交换站,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因能量的有效交换而更亲密,从而产生爱的动力,促动每个家庭成员致力于各
期刊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曾为油价涨了抱怨过,为电费高了心疼过,为相中的衣服太贵买不起而叹息过,后来有了孩子,又为整夜睡不好觉而闹心过,但我们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惹得一帮结了婚的、没结婚的姐妹们都纷纷过来向我请教爱情的保鲜秘诀。每到那个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地偷着乐。  其实,自己也不过是烟火凡人一个,不是专家教授,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武林高手,哪有什么秘诀可谈啊。无非就是耳鬓厮磨的两个人
期刊
推着拽着,拉着哄着,只盼着家人往人前走,日子不落后。家家都有个不省心的人,就有了一份牵绊和责任,让你扯心扯肺……  55岁的母亲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后,33岁的春万就知道,从此以后,她就是妹妹冬万的世界和靠山。因为早在10年前,父亲就已经撒手人寰。母亲的后事全是春万一人操办的,那些天,冬万要么歇斯底里地哭喊着要随妈妈而去,要么就昏天暗地睡觉。  离开老家之前,春万将母亲葬礼上收到的近两万元,悉数给了冬
期刊
前几天看一个帖子,一个女人和老公因为一点琐事吵了起来,然后双方都有点憋着气,一起带着孩子开车出去办事,半路上不知怎么又吵了起来,于是她就失控了,狠狠地打老公的头,老公忍着痛继续开车,没还手。等把车开到安全地带,老公停下车,和她打了几下。  她想问大家,老公对自己使用了暴力,应不应该离婚?网友把她好一顿数落。  “这多危险啊,你是想车毁人亡吗?”“你也太不理智了吧,孩子还在车上呢,有什么事不能下车再
期刊
前段时间,一篇《向朋友借钱》的长微博流传甚广,深获共鸣。作者的朋友魏先生因为生意上的意外向她借钱,“我考虑了10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在此之前,魏先生已经按照亲疏远近打过9个朋友的电话。他感叹:“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比较戏剧性的事情在后面,作者决定做个危险的试验,她挑了9个“纯粹意义上的朋友”,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