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应用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s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处理各种事务时常用的一种文体。应用文的使用范围之广、频率之高,是其它文体所无法比拟的。初中语文课本中也编排了常见应用文类型的单项训练。自1985年以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作文部分每每涉及应用文知识。因此,无论是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角度,还是从中考应试的角度,加强应用文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师生往往只注意常规作文训练,忽视应用文写作训练或者即使照顾到应用文,也是囿于概念、闭门造车,致使不少学生对应用文实体感受模糊,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写请假条,这应该算是最简单的一种应用文,可是仍有不少学生写得不符合格式,开头不写称呼,不加标点等。某同学给他班主任老师写请假条,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因我病故请假一天。”他的本意是:因为我病了,所以请假一天。但这样不加标点,乱用文言,便闹出笑话:因我死请假一天。又如:要求学生写倡议书,结果不少人把它写成建议书。诸如此例,举不胜举。
  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又如何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效果好呢?我认为除了给实例、讲清格式和语言的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创设情境,紧密结合校内外学习生活实际,激发写作兴趣,在实践和运用中把应用文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就是抓住“兴趣”这个契机,使学生尝到应用文写作的甜头的。例如:我在电报稿拟写的指导课上,先讲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河南某单位向广州某公司订购一批电子手表,要求在春节以前到河南。后因货物未能如期运到,货到后销售旺季已过,造成手表严重积压。于是河南方面即想退货,打电报征求广州方面的意见。广州方面立即回电:“不要退货。”河南方面很满意,迅速将手表退给广州某公司;而广州方面又拒绝接收,引来了一场官司。原来,广州复电电文用语有歧义(电文不能用标点),河南方面把电文理解为“不要,退货”。结果,广州方面败诉,损失数万元。如果当初广州方面慎重用语,将电文拟成“不能退货”就没事了。听了这个故事后,同学们学习兴趣被调动。我趁机提问:听了故事,同学们觉得拟写电文时应注意几点?通过具体事例,学生深刻地领会到写电文必须做到:①文字要简洁,表意要明确;②语言要准确,不能有歧义;③不用标点符号。要点明确了,最后出练习,让学生练写电文,这时学生可谓胸有成竹,往往能应付自如。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进行应用文教学比老是强调怎么怎么重要、格式应该如何如何去写,效果上要好得多。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教导:“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名家之言启示我们:用简单的、机械的方法去教学,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而激发不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为应用文写作开源引流
  
  应用文教学既要教得生动有趣,也要练得实在,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让学生光看示例,不亲自练习,显然不是好办法。如何练?事实证明,随意借用或编造材料、脱离学生实际的练习方法,效果不能长久。一旦只是走过场,时过境迁,用不了多久,不少学生对某些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就会忘却了。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并没有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传授知识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应用文教学尤其如此。要切切实实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就要坚持不懈地把应用文写作训练与校内外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课堂,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活动,转知识为能力。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比如:学校开展为“希望工程”募捐活动了,我就让学生写“我为希望工程添光彩”的讲演稿,并将其中的优秀稿件送广播室广播;教了“通知”,要求学生为班委会拟写“通知”;植树节来临之际,发动学生写“关于植树造林的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要举办体育运动会,我就不失时地机给学生练习一系列应用文,如结合学校运动会,写一则“通知”,写一则关于“运动会赛场新阐报导”的征文启事,要求每人在运动会期间认真观察和采访,写一则消息等。总之,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开会、大扫除、看电影、春游、文体比赛等),结合学过的应用文,及时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发现优秀习作,即及时公布于众,予以表扬。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放眼社会。如:有一次组织全班同学参加某营养制品厂征集广告语的活动,并选送两条学生写的广告语,虽然并没中奖,但此次活动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应用文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教学注入了一泓活水。
  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应用文教学,学生欢迎,效果明显,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做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生“花”字时,在认识字形、了解字音之后,让学生用“花”组词,一个学生说“桃花”,另一名学生紧接着组“杏花”,接着有人组“梨花”、“牡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或机械刻板,或单一狭隘,或只重功利而盲目短视,或守旧简单而越俎代庖,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使阅读教学收到实效?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先进的理念和灵活的方法是改进阅读教学的关键和途径  【关键词】浅谈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和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尤其在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们日常生活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读为本,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到文章里去摸、爬、滚、打,舍此,一切方法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阅读,必须以读为本,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运用与读书相关的讲解、提问、议论、练习等方法,使阅读教学走上返璞归真之路,以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学科,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正因如此,语文学科更肩负着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基本任务。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作了以下定位:“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情神境界”,这就决定了新课程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要作一定的转换,语文老师不能停留在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的老套路上,而要注重情感与价值观
期刊
作文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高考中考作文分所占的比例都达到了40%以上,所以,教师和考生都十分重视作文,但是往往又不得其法,老师费力不讨好,学生苦练事倍功半,甚至于学生越来越不想写作文。作文似乎成了师生们的一块心病。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呢?首先,我们必须弄清:     一、教师和学生双方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无庸讳言,大多数老师没有具体的作文教学计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去:教师是否能及时地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知识奥秘的主人,这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与实践中。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设法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让学生尝到更多的喜悦,在内心上有卓越的成功感,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北朝民歌《木兰诗》脍炙人口,诗歌中巾帼英雄木兰成为后世女子们不让须眉的楷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美精彩的语句也让许多文人墨客把玩不止,诗中在写到木兰立了战功归来,战友们感叹与木兰同行十二年,竟然不识木兰的女儿身时进行比兴,有这么一句话:“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里面的“地”字,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都把它作为“地面上”来解,许多教参书上也如是解释,这样解释,让人觉得文从句顺,无可挑剔,但细细想来
期刊
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改革针对我国中小学目前美术课程的现状和弊端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
期刊
识字教学,应该是为了逐步达到不要教识字,达到学生自主识字这个目的。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提前阅读,阅读中识字,两条腿走路”的设想;教师的教字,着眼于学生的学字。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的“主导”下,运用课本识字,同时,开展课外阅读,逐步地在阅读课外书中自主地识字。这样,以课内学习部编的语文课本为主,阅读课外书为辅,两条腿走路,互相促进以期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
期刊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表达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由表达”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大途径。现就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作以下浅谈。  鼓励 “自由表达”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让学生有兴趣表达甚至乐于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态,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不可能是真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