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区域能源系统中能源站选址和管网布局规划是影响区域能源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能源站选址、管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站网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将最短路径权重作为聚类相似性度量,建立站网布局结构模型。然后以系统年均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构架优化目标函数。最后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区域内能源站数量、选址以及管网布局进行综合优化,为区域能源系统站网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机 构】
: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48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能源系统中能源站选址和管网布局规划是影响区域能源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能源站选址、管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站网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将最短路径权重作为聚类相似性度量,建立站网布局结构模型。然后以系统年均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构架优化目标函数。最后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区域内能源站数量、选址以及管网布局进行综合优化,为区域能源系统站网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为实现占据多个流体网格的大颗粒在流场中运动的仿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耦合(computational fluid dy namics-discrete element mothod,CFD-DEM),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使用黏结颗粒模型将大颗粒近似表示为多个小球形颗粒黏结而成,基于非解析CFD-DEM方法计算流体对每个小球颗粒的作用力,将所有小球颗粒运动参数的平均值用于描述整个黏结颗粒的运动状态。通过黏性流体中球形大颗粒的沉降运动模拟,比较仿真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准确模
可燃气体传感器作为检测工业气体的标准工具之一,是实现“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的基础。研究了可燃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情况,介绍了4种检测原理特点:催化燃烧式具有计量准确、响应快的特点,但无选择性;半导体式价格低廉、普及广,但受环境影响大,不适用计量准确的场所;电化学式选择性强、温度性能好,但寿命低;红外线式测量范围宽、精准度高,但价格昂贵。近半个世纪以来传感器在可燃气体检测方面逐步实现低功耗、小型化、智能化、一体化,进一步向跨学科的横向领域突破,集管理数据化、应急主动化、设备智能化于一身的传感器将是打造智慧城市、
针对敞开式质谱重叠峰影响待测物特征峰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重叠峰解析方法。根据手肘法和质谱图中各参数意义有效选取模型初始参数,然后研究了该方法在重叠峰不同幅值比、分离度和噪声下的解析效果,并对敞开式质谱实测冰毒碎片离子的重叠峰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模拟数据的各个参数在解析后变化较小,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4%和2%;实测数据在解析后可有效识别目标谱峰并使信噪比最高可提升10.2%,该方法解析效果好并且具有抗噪声干扰能力,可用于敞开式质谱重叠峰的解析。
生产实践表明九龙山地区侏罗系地层油源丰富,但对储层研究至关重要的成岩作用方面的研究却较为笼统,制约了该区进一步地勘探开发。通过对九龙山地区重点探井岩芯样品的观测、岩石薄片的鉴定和扫描电镜照片的观察辨别,结合相关地球化学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柴北缘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对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侏罗系储集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中-粗粒岩屑砂岩,储集砂岩粒度较粗,以中砂、粗砂和细砂岩为主;②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研究区储集层经历了较强机械压实
衢州市上方镇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是中国著名的重钙用大理岩产区,区内大理岩矿床均赋存于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地层。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上方镇大理岩矿床的碳酸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方大理岩矿床矿石主要为大理岩和大理岩化灰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大理岩方解石结晶较好,颗粒较大且规则,含杂质较少,大理岩化灰岩则含较多杂质,其方解石结晶较差,颗粒不规则且有溶蚀交代现象。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类碳酸盐岩化学组成相似,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等)和高场强元素(Nb、Zr、U、Hf、
车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能够弥补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在恶劣环境下感知能力的不足。针对现有一维车载SAR成像方案无法实现目标俯仰方向分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俯仰方向等效均匀阵列和行进方向合成孔径相结合的二维SAR成像方案。数据采集系统采用77 GHz商用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和线性导轨搭建。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所得成像结果能够有效反映目标外形轮廓。在车辆非直线轨迹运动场景下,存在唯一可用后向投影算法时间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成像方案阵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域
隧道掌子面前方与上方存在的隐伏构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致灾性。针对云南凤庆安石隧道具有长、大、深埋,且其地表起伏大的特点,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隧道上方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静态效应校正等预处理;随后进行带地形的基于光滑约束最小二乘反演,得到了隧道轴线及平行轴线的视电阻率剖面图;最后利用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岩性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揭示出与隧道斜交的两条隐伏构造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环形通道内体积比为1∶3的乙烯/氧气混合气体以及体积比1∶2.5的乙炔/氧气/氩气混合气体的火焰形态演变过程。实验方面采用高速摄影观察环形通道内的火焰传播。火焰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球形火焰、手指型火焰、舌形火焰和爆轰,其中舌形火焰在整个爆燃到爆轰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DDT)过程中占据了最长的时间,并且在爆轰起爆中占据重要作用。另外,舌形火焰与边界层的作用使得火焰表面积和火焰速度有所增加。也讨论了初始压力对DDT起爆距离的影响,对
鄂尔多斯盆地处于中国中西部结合部位,是中国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南油北气”的开发局面,建成了多个大型油气田。为了保持油气田的可持续开采,需要积极寻找可接替区域和层位。利用烃源岩资料、岩心资料及大量测井资料和试气资料对研究区潜在油气层位的储集性能、运移通道及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致密灰岩、本溪组铝土质泥岩、延长组长7“张家滩页岩”、太原组、山西组和延安组煤层普遍微孔隙发育,具备一定的储集能力,加之研究区烃源岩丰富,在油气运移的
研究正断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不仅对厘清石油、天然气的聚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断块油气藏等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正断层为原型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记录实验砂层变形速度、断层倾角、断层距离和应变能;划分正断层形成和演化阶段并从应变能角度分析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正断层开始形成后,断层破碎带区域最早破裂,上盘次之,其后为下盘;倾角随埋深加深有“多期递减”现象;明显断距最先在断层带上部出现,断距不断增大后断裂向断层带下部延展;断层带纵向上断距并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