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诗是有繁育能力的母性,是可以生长鲜花、粮食与野草的泥土,是接纳与拒斥的力量。诗无所不在,无所不是。
因此,我接受罗丹关于雕塑的说法。它就在那里,需要你取出来。
问题是:需要一只什么样的手,和一颗什么样的心灵。
2
张承志说:“惟有诗的含蓄和内力,能包容人们企图倾诉的东西。”(《鲜花的废墟》)这当然是指真正的诗。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反过来,作为诗人,我们应该只写那些惟有诗可以表现和表达的东西。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塑造诗歌的良知、精神的品质。诗人的这个使命也许远没有完成。相比之下,所谓的继承、发展、引进、消化、语言艺术、表现手段等等,都是次要的。当然,诗人不是道德说教者,但他必须有艺术良知。
3
我记得,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一书中说到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弄不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么搞的,一个人写得那么坏,坏得令人无法置信,怎么又能这样深深地打动你呢!
那么,“写得坏”未必不能“深深打动”读者;写得好,却一定能打动读者。而所谓“写得坏”却也能打动读者的作品,也许更要具有朴实而真挚的“硬邦邦”的成色——那是最基本的品质。
4
抽象与夸张的词语不适合于诗。克制的情感反而真实。情感虽然很私人化,却有很强的容纳力。诗人应该有这种节制的自信。如果总试图感动别人,突破某种可被容纳的边界,则是滥情。
5
卡夫卡说:“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真正的诗歌也是如此。心灵折射的生存之光,是或明亮的或阴暗的文本,犹如人类躯体上的一道道刻痕。那些光影的律动与情感之波,如何不是一种文献或见证?诗人及其作品都应该是人们考察一个时代的标本,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它都会以一种的独特容貌和声音留守在那里。
“作家的任务是预言性的。”“真正的现实是非现实的。”卡夫卡的这些话同样让诗人深思。我们的诗歌里究竟包含了多少具有预言性的东西?我们是否在生活与内省之间看到了生存的本质?在这里,我想说现代艺术发生的某种合理性,就像中国的禅宗棒喝或参话头一样,有直指内心的灵效,可在外人看来仍或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在臃肿和碎片化的现实包裹中,艰难的内视可能会是孤绝的寻觅路途中惟一的一盏希望之灯。
6
艺术定有它的奇妙之处。有时候我会想到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中的许多篇章。比如他说的一扇窗户,究竟是打开它往里看到的多,还是在它关着的时候看到的多。当然是后者。深邃、神秘、丰富的东西,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就像同样的物象,转换一个角度,也许可以表达更丰富内容。
想象力决定了创造力。波德莱尔认为,身外的真实其实没有意义,如果它帮助你感到了自己的存在,“并知道自己怎样存在的话”。这就是诗人将诗歌完成的过程,对于艺术的感知,永远不能放弃“我的”自身的“能量”,拘泥于外部“造型”的模拟,不会成为书写人类心灵的诗人。
互文的存在,并不是让我们做一只拟态的蝴蝶。
7
文化传统的迥异造成了诗歌意象的差别,庞德在地下车站看到的是“湿漉漉的花瓣”,是匆忙的人群那冷漠的灵魂浮现;杜甫在成都看到的是“花重锦官城”,感到的是“恨别鸟惊心”。
中国的古典诗词写的是季节更替、人生无常在生命中的投影,所以,与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梅兰竹菊、楼阁亭台、山川河流、羁旅游思……等等相关的意象就成了中国诗词独有的(日本的古诗词、俳句完全受中国影响)诗歌比兴元素,当西方诗歌介入之后,这些诗歌元素也没有被中国诗人完全抛弃,它们依然在确认着诗人的文化身份。但似乎现在的很多诗人在有意避免这些影响,甚至希望将其彻底剔除,这当然是徒劳的。因为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影响,传统延续的力量(历史从未被切断的延续)不大可能使本土的诗人完全变成一个外国的“大师”。
我相信,离开本土的诗歌写作必然是僵死的、毫无意义的。然而,目前,中国的诗人尚没有整体的文化认同,也没有整体的写作责任。当代诗歌的写作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盲目性和多元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压迫下,在“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空前庞大的诗人队伍陷入了欲望和迷乱的书写之中,除了自娱和败坏,建设的前景可谓遥遥无期。
诗人群体的陷落,中等偏下的“平均数”依然是文学史家的书写依据,出类拔萃者的声音已然难以吸引听众……凡此种种。
除非人类在面临新的困境时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
在物质的、喧嚣的、声色的弥漫中,即使是所谓的“文化产业”也难以担负起文化振兴的大任。欲望和肉体的需求已经高高在上,诗人有多少已经沦落为某些新兴阶层的代言人或“追星族”?如果他们一边身处声色犬马之中,一边呼唤灵魂的净化和提升,那将是多么可笑又可怕的事情!
也许,真正的诗人也都是“历史的中间物”,他们存放在时间魔盒里的声音迟早会从开启的缝隙间溢出,那个时候,人们也许会说:“听,多么的美妙,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没有听到呢?他们是多么的不幸啊!”历史总有奇怪的相似之处,诗人的命运也是如此。
诗是有繁育能力的母性,是可以生长鲜花、粮食与野草的泥土,是接纳与拒斥的力量。诗无所不在,无所不是。
因此,我接受罗丹关于雕塑的说法。它就在那里,需要你取出来。
问题是:需要一只什么样的手,和一颗什么样的心灵。
2
张承志说:“惟有诗的含蓄和内力,能包容人们企图倾诉的东西。”(《鲜花的废墟》)这当然是指真正的诗。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反过来,作为诗人,我们应该只写那些惟有诗可以表现和表达的东西。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塑造诗歌的良知、精神的品质。诗人的这个使命也许远没有完成。相比之下,所谓的继承、发展、引进、消化、语言艺术、表现手段等等,都是次要的。当然,诗人不是道德说教者,但他必须有艺术良知。
3
我记得,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一书中说到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弄不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么搞的,一个人写得那么坏,坏得令人无法置信,怎么又能这样深深地打动你呢!
那么,“写得坏”未必不能“深深打动”读者;写得好,却一定能打动读者。而所谓“写得坏”却也能打动读者的作品,也许更要具有朴实而真挚的“硬邦邦”的成色——那是最基本的品质。
4
抽象与夸张的词语不适合于诗。克制的情感反而真实。情感虽然很私人化,却有很强的容纳力。诗人应该有这种节制的自信。如果总试图感动别人,突破某种可被容纳的边界,则是滥情。
5
卡夫卡说:“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真正的诗歌也是如此。心灵折射的生存之光,是或明亮的或阴暗的文本,犹如人类躯体上的一道道刻痕。那些光影的律动与情感之波,如何不是一种文献或见证?诗人及其作品都应该是人们考察一个时代的标本,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它都会以一种的独特容貌和声音留守在那里。
“作家的任务是预言性的。”“真正的现实是非现实的。”卡夫卡的这些话同样让诗人深思。我们的诗歌里究竟包含了多少具有预言性的东西?我们是否在生活与内省之间看到了生存的本质?在这里,我想说现代艺术发生的某种合理性,就像中国的禅宗棒喝或参话头一样,有直指内心的灵效,可在外人看来仍或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在臃肿和碎片化的现实包裹中,艰难的内视可能会是孤绝的寻觅路途中惟一的一盏希望之灯。
6
艺术定有它的奇妙之处。有时候我会想到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中的许多篇章。比如他说的一扇窗户,究竟是打开它往里看到的多,还是在它关着的时候看到的多。当然是后者。深邃、神秘、丰富的东西,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就像同样的物象,转换一个角度,也许可以表达更丰富内容。
想象力决定了创造力。波德莱尔认为,身外的真实其实没有意义,如果它帮助你感到了自己的存在,“并知道自己怎样存在的话”。这就是诗人将诗歌完成的过程,对于艺术的感知,永远不能放弃“我的”自身的“能量”,拘泥于外部“造型”的模拟,不会成为书写人类心灵的诗人。
互文的存在,并不是让我们做一只拟态的蝴蝶。
7
文化传统的迥异造成了诗歌意象的差别,庞德在地下车站看到的是“湿漉漉的花瓣”,是匆忙的人群那冷漠的灵魂浮现;杜甫在成都看到的是“花重锦官城”,感到的是“恨别鸟惊心”。
中国的古典诗词写的是季节更替、人生无常在生命中的投影,所以,与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梅兰竹菊、楼阁亭台、山川河流、羁旅游思……等等相关的意象就成了中国诗词独有的(日本的古诗词、俳句完全受中国影响)诗歌比兴元素,当西方诗歌介入之后,这些诗歌元素也没有被中国诗人完全抛弃,它们依然在确认着诗人的文化身份。但似乎现在的很多诗人在有意避免这些影响,甚至希望将其彻底剔除,这当然是徒劳的。因为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影响,传统延续的力量(历史从未被切断的延续)不大可能使本土的诗人完全变成一个外国的“大师”。
我相信,离开本土的诗歌写作必然是僵死的、毫无意义的。然而,目前,中国的诗人尚没有整体的文化认同,也没有整体的写作责任。当代诗歌的写作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盲目性和多元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压迫下,在“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空前庞大的诗人队伍陷入了欲望和迷乱的书写之中,除了自娱和败坏,建设的前景可谓遥遥无期。
诗人群体的陷落,中等偏下的“平均数”依然是文学史家的书写依据,出类拔萃者的声音已然难以吸引听众……凡此种种。
除非人类在面临新的困境时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
在物质的、喧嚣的、声色的弥漫中,即使是所谓的“文化产业”也难以担负起文化振兴的大任。欲望和肉体的需求已经高高在上,诗人有多少已经沦落为某些新兴阶层的代言人或“追星族”?如果他们一边身处声色犬马之中,一边呼唤灵魂的净化和提升,那将是多么可笑又可怕的事情!
也许,真正的诗人也都是“历史的中间物”,他们存放在时间魔盒里的声音迟早会从开启的缝隙间溢出,那个时候,人们也许会说:“听,多么的美妙,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没有听到呢?他们是多么的不幸啊!”历史总有奇怪的相似之处,诗人的命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