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规划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城乡规划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给城乡规划带来的挑战已经成为当前工作重点。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实际情况,结合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乡规划 理念创新
城乡规划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我国古代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受道家思想影响,我国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在对城乡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很多国外有关城县规划的理念传入国内和我国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呈现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回顾我国在城乡规划方面发展的历史,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断加速,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也随着走入快车道,城乡规划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力加强城乡规划的过程中,社会、能源、安全、环境、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全面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对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格局下,城乡规划理念应怎样实现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和资源的节约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城乡发展理念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总体来说,要想切实实现城乡规划理念的全新转变,不能盲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或者恶性炒作,而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城乡规划实际,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同时,不能把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置之高阁,而要将其具体应用到正在进行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我们要总结古今中外在城乡规划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当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气候的显著变化,切实实现城乡规划理念的实质性和科学性转变。就我国政府的城市规划相关部门而言,要积极组织有关当前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和与其相对应的城乡规划的规范问题研究,从而为城乡规划建设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结合全球的气候变化特点和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具体提出如下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城乡规划理念的策略。
一、要将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理念转变的过程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的产品和产能,切实提高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央政府新时期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绿色经济是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处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永久利用,进而实现生活质量提高和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举两得的目的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指在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情况下发展经济的模式,究其核心,在于通过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来实现GDP的绿色增长。要想实现此目标,其根本在于要发展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进行制度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及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的生产、消费及流通等过程中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及物质能源再利用的经济模式。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过程中,即在新时期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发展经济,提高GDP为根本目标对城乡进行规划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要在进行城乡规划的具体过程中切实考虑到城乡规划中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意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各地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绿色和循环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城乡规划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中,使得城乡规划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不损害当地环境,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二、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注意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能源机构的调整
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规定,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切实遵守合理布局、节约土地、统筹城乡发展、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农村耕地等自然资源,防止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现象,规划符合区域人口发展的实际要求。
《城乡规划法》给国家法律的形式为城乡规划提出了大方向和根本要求,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并对我国中央政府制定城乡规划法的根本意图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城市规划理念。首先,要实现保护生态和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的有机结合,推进集约型城镇化迅速发展。即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注意这个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要以城乡规划为先导的一系列相关手段,从而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
三、要将新型城乡规划理念切实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城市规划理念作为意识层面的内容,如果没有切实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管有多么富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改变城乡规划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城乡规划建设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采取下述措施。第一,要在城鎮进行布局的过程中切实考虑到城镇的气候特点、大小情况等因素。在全力发展各型各类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新型城镇、中小城镇和城镇群的建设,通过三者的协同发展形成系统的城镇体系,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利用和运行效率以及城镇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二,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来实现低碳经济和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地区发展模式和产业模式的转变,平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机会均等的问题,从而实现有序发展和低碳发展。第三,要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重点规划道路系统和交通系统,构建污染相对娇小的绿色交通体系。其中,在城市交通中要实现公共交通主导,大力发展运载效率相对较高的地铁和公共交通体系。第四,在进行城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增加绿色建筑在所有建筑中的比例。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理念切实融入到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并将新型城镇规划发展理念切实应用到城镇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城镇规划理念的深入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其东,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环境科学,2009(12)
[2] 张顺强,城乡规划理念下如何更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环境,2012(3)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乡规划 理念创新
城乡规划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我国古代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受道家思想影响,我国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在对城乡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很多国外有关城县规划的理念传入国内和我国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呈现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回顾我国在城乡规划方面发展的历史,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断加速,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也随着走入快车道,城乡规划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力加强城乡规划的过程中,社会、能源、安全、环境、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全面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对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格局下,城乡规划理念应怎样实现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和资源的节约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城乡发展理念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总体来说,要想切实实现城乡规划理念的全新转变,不能盲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或者恶性炒作,而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城乡规划实际,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同时,不能把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置之高阁,而要将其具体应用到正在进行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我们要总结古今中外在城乡规划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当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气候的显著变化,切实实现城乡规划理念的实质性和科学性转变。就我国政府的城市规划相关部门而言,要积极组织有关当前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和与其相对应的城乡规划的规范问题研究,从而为城乡规划建设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结合全球的气候变化特点和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具体提出如下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城乡规划理念的策略。
一、要将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理念转变的过程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的产品和产能,切实提高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央政府新时期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绿色经济是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处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永久利用,进而实现生活质量提高和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举两得的目的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指在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情况下发展经济的模式,究其核心,在于通过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来实现GDP的绿色增长。要想实现此目标,其根本在于要发展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进行制度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及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的生产、消费及流通等过程中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及物质能源再利用的经济模式。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过程中,即在新时期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发展经济,提高GDP为根本目标对城乡进行规划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要在进行城乡规划的具体过程中切实考虑到城乡规划中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意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各地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绿色和循环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城乡规划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中,使得城乡规划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不损害当地环境,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二、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注意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能源机构的调整
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规定,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切实遵守合理布局、节约土地、统筹城乡发展、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农村耕地等自然资源,防止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现象,规划符合区域人口发展的实际要求。
《城乡规划法》给国家法律的形式为城乡规划提出了大方向和根本要求,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并对我国中央政府制定城乡规划法的根本意图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城市规划理念。首先,要实现保护生态和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的有机结合,推进集约型城镇化迅速发展。即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注意这个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要以城乡规划为先导的一系列相关手段,从而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
三、要将新型城乡规划理念切实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城市规划理念作为意识层面的内容,如果没有切实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管有多么富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改变城乡规划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城乡规划建设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采取下述措施。第一,要在城鎮进行布局的过程中切实考虑到城镇的气候特点、大小情况等因素。在全力发展各型各类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新型城镇、中小城镇和城镇群的建设,通过三者的协同发展形成系统的城镇体系,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利用和运行效率以及城镇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二,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来实现低碳经济和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地区发展模式和产业模式的转变,平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机会均等的问题,从而实现有序发展和低碳发展。第三,要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重点规划道路系统和交通系统,构建污染相对娇小的绿色交通体系。其中,在城市交通中要实现公共交通主导,大力发展运载效率相对较高的地铁和公共交通体系。第四,在进行城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增加绿色建筑在所有建筑中的比例。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理念切实融入到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并将新型城镇规划发展理念切实应用到城镇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城镇规划理念的深入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其东,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环境科学,2009(12)
[2] 张顺强,城乡规划理念下如何更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环境,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