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生本理念”为指导,针对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学生自身基础特点,从校长角度对普通教师培养措施、校长对普通学生实施教改策略以及普通教师对学生实施教改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条推动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生本理念;普通高中;课改;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93-02
0 引言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生本教育实验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的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带来了教育的大解放,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实践证明,生本教育是一种绩效显著、深受欢迎的教育。
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是城区内一所普通高中。面对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把“生本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构建秦皇岛五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全校掀起了尝试“调动每一名学生的激情”的课改热潮。随着课改的深入,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使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为秦皇岛市第五中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1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一切为了学生(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升学要求),高度尊重学生(学生潜能无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为宗旨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主要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方法理念,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能够促进感悟,开发潜能。“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这是真正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2 给教师点亮引路的明灯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思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1]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放了教师的思想,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增强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如一盏明灯给学校带来了光明,让全校师生看到了希望。
2.1 结合实际,大胆尝试
秦皇岛市第五中学选拔出12名优秀教师,走在了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前列,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改做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用课堂实践诠释着本学科组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知。
2.2 全员发动,考察培训
在一次全校动员大会上,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校长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的报告,助推教学的课堂改革。并要求广大教师以合作学习、赏识学生、兴趣调动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全员行动,大胆尝试。
学校分两次共派出60名教师赴秦皇岛市卢龙中学学习,分别组织7个学科共57人次参加秦皇岛市新世纪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与评课活动。
秦皇岛第五中学校长亲自带队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培训,倾听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为学生好学而教,创设真而美的魅力课堂”[2]的专题讲座,感受“生本”教学公开课学生负担轻、效率高、学习高度自主的真实状况。
2.3 问卷调查,审视效果
秦皇岛第五中学校领导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针对“生本课堂”编制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学生喜欢课堂气氛活跃的;53%的同学认为愿意主动参与并踊跃展示自己,认为这是一次锻炼机会;51%的同学认为“生本课堂”使其学会的知识更多;有68%的同学认为导学案中老师所设置的各个板块对自己有用;60%的人认为班里的评价机制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2.4 科研先导,积极探索
2012年,秦皇岛市第五中学共有省市级立项课题主持人15人,他们全部通过“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评估验收。这些课题研究都是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2012年度,学校有30余人参加省市级优质课大赛、说课大赛等基本功比赛并获奖,9人获河北省第13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2.5 经验交流,坚定信念
一个阶段展示课后,秦皇岛市第五中学选出优秀教师在大会上说感受、谈体会、论设想、拓思路,老师们感言:真正的好老师是能走到学生的内心,充分的了解学生,理解其心理,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家。简单说就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老师胜于各种职业素质优秀的教书匠。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校长给全体教师做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强调要“下定决心、满怀信心、树立恒心”,用“既然选择了路,就不要怕远”来激励大家。
3 给学生搭建七彩的桥梁
3.1 学习帮扶有依托——建设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重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由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担任,每组安排一个班级干部协助小组长管理本组。小组长的职责是:制定小组共同奋斗目标,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分层讨论和展示,实现整体学习目标。每个小组除了小组长和一名班干部外,还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安排记分员,纪律、卫生、体育、生活各一人,组长统领全局,其余组员各司其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组成员关系融洽,加强了小组学习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
3.2 团队竞争有动力——建立班级评价机制
一个好的评价机制相当于给学生注入动力和制定了目标:(1)学习评价:按等级给各小组加分,将各科成绩有效整合到一起;(2)纪律评价:由纪律委员和各组纪律监督员管理。例如:上课睡觉、说话、在教室吃东西、课间不文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都由各组纪律监督员和纪律委员相互监督扣分;(3)卫生评价:每小组值日一周,如本周获得流动红旗则给本组加分;(4)奖励评价: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为班级赢得荣誉的,个人在考试中成绩有进步的,小组的平均分有进步的,做好人好事受到表扬的都给予奖励;(5)结果利用:值日小组轮完一轮,由班长汇总,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以此作为评优依据。班主任将获奖的小组集体照片贴出,给家长发“校讯通”提出表扬,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3.3 教育培养有路径——健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
根据《河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实施方案》,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制定《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管理细则》,研发校本教材。仅2012年,就研发了22种校本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资料收集在“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里。
教务处调查结果显示(以高二为例):喜欢上校本课的人占83.9%,认为校本课对平时学习文化课有帮助的占65.6% ,有86.1%的人愿意在学科课程的学习外学习书法艺术、体育特长、表演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参加环保劳动,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参与法律法规宣传、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宣传等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领导和干警)定期到学校做法制教育报告,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引导学生走艺术成才之路等等。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3]。
4 师生共同趟一趟涟漪迭起的河流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4]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编织多彩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自信大方的主持课堂学习,相互质疑、辩论、评价,进行精彩的课堂展示,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个人发展。
尊重人的个性,让师生各尽其才。语文教师这样安排《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设计了“名侦探之行”的探究之旅,以别里科夫的“死因”作为切入点,将文本的解读与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化身”为福尔摩斯,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激活了教材,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达到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高效的人本对话目标。之后语文教师又设计“为别里科夫拟写墓志铭”,学生们饶有兴趣,小组展示时,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们竟然妙语连珠:“他活着,世界是他的套子;他死去,套子是他的世界”。“因为套子,他似乎活得很安全;因为套子,他注定死得很寂寞。”“尊敬的别里科夫先生:你在天堂这固然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生前死后,你的眼前都是一片黑暗。”“别里科夫先生:成也套子,败也套子。”在生本课堂里学生们真正有了创新的思维,丰富的联想。
数学教师把生本课堂分为5个版块:针锋相对、我最闪亮、牛刀小试、自我提升、笑傲群峰 。“针锋相对”是课堂提问环节,主要是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及本节要用到的重要知识点;“我最闪亮”是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证明;“牛刀小试”是针对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体会新知识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自我提升”是学生的总结反思版块,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收获和自己的不足;“笑傲群峰”是进行课堂检测,让学生体会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5 结束语
“放开了手脚”的课堂活动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教师平等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公平的机会,学生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放飞思想,畅所欲言,觉得这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成长场所。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使他们对学习的激情燃烧起来。生本教育,让学生学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02-135.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39-280.
[3]金林祥.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1-205.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2-170.
[关键词] 生本理念;普通高中;课改;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93-02
0 引言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生本教育实验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的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带来了教育的大解放,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实践证明,生本教育是一种绩效显著、深受欢迎的教育。
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是城区内一所普通高中。面对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把“生本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构建秦皇岛五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全校掀起了尝试“调动每一名学生的激情”的课改热潮。随着课改的深入,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使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为秦皇岛市第五中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1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一切为了学生(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升学要求),高度尊重学生(学生潜能无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为宗旨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主要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方法理念,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能够促进感悟,开发潜能。“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这是真正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2 给教师点亮引路的明灯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思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1]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放了教师的思想,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增强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如一盏明灯给学校带来了光明,让全校师生看到了希望。
2.1 结合实际,大胆尝试
秦皇岛市第五中学选拔出12名优秀教师,走在了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前列,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改做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用课堂实践诠释着本学科组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知。
2.2 全员发动,考察培训
在一次全校动员大会上,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校长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的报告,助推教学的课堂改革。并要求广大教师以合作学习、赏识学生、兴趣调动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全员行动,大胆尝试。
学校分两次共派出60名教师赴秦皇岛市卢龙中学学习,分别组织7个学科共57人次参加秦皇岛市新世纪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与评课活动。
秦皇岛第五中学校长亲自带队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培训,倾听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为学生好学而教,创设真而美的魅力课堂”[2]的专题讲座,感受“生本”教学公开课学生负担轻、效率高、学习高度自主的真实状况。
2.3 问卷调查,审视效果
秦皇岛第五中学校领导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针对“生本课堂”编制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学生喜欢课堂气氛活跃的;53%的同学认为愿意主动参与并踊跃展示自己,认为这是一次锻炼机会;51%的同学认为“生本课堂”使其学会的知识更多;有68%的同学认为导学案中老师所设置的各个板块对自己有用;60%的人认为班里的评价机制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2.4 科研先导,积极探索
2012年,秦皇岛市第五中学共有省市级立项课题主持人15人,他们全部通过“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评估验收。这些课题研究都是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2012年度,学校有30余人参加省市级优质课大赛、说课大赛等基本功比赛并获奖,9人获河北省第13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2.5 经验交流,坚定信念
一个阶段展示课后,秦皇岛市第五中学选出优秀教师在大会上说感受、谈体会、论设想、拓思路,老师们感言:真正的好老师是能走到学生的内心,充分的了解学生,理解其心理,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家。简单说就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老师胜于各种职业素质优秀的教书匠。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校长给全体教师做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强调要“下定决心、满怀信心、树立恒心”,用“既然选择了路,就不要怕远”来激励大家。
3 给学生搭建七彩的桥梁
3.1 学习帮扶有依托——建设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重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由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担任,每组安排一个班级干部协助小组长管理本组。小组长的职责是:制定小组共同奋斗目标,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分层讨论和展示,实现整体学习目标。每个小组除了小组长和一名班干部外,还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安排记分员,纪律、卫生、体育、生活各一人,组长统领全局,其余组员各司其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组成员关系融洽,加强了小组学习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
3.2 团队竞争有动力——建立班级评价机制
一个好的评价机制相当于给学生注入动力和制定了目标:(1)学习评价:按等级给各小组加分,将各科成绩有效整合到一起;(2)纪律评价:由纪律委员和各组纪律监督员管理。例如:上课睡觉、说话、在教室吃东西、课间不文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都由各组纪律监督员和纪律委员相互监督扣分;(3)卫生评价:每小组值日一周,如本周获得流动红旗则给本组加分;(4)奖励评价: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为班级赢得荣誉的,个人在考试中成绩有进步的,小组的平均分有进步的,做好人好事受到表扬的都给予奖励;(5)结果利用:值日小组轮完一轮,由班长汇总,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以此作为评优依据。班主任将获奖的小组集体照片贴出,给家长发“校讯通”提出表扬,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3.3 教育培养有路径——健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
根据《河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实施方案》,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制定《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管理细则》,研发校本教材。仅2012年,就研发了22种校本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资料收集在“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里。
教务处调查结果显示(以高二为例):喜欢上校本课的人占83.9%,认为校本课对平时学习文化课有帮助的占65.6% ,有86.1%的人愿意在学科课程的学习外学习书法艺术、体育特长、表演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参加环保劳动,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参与法律法规宣传、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宣传等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领导和干警)定期到学校做法制教育报告,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引导学生走艺术成才之路等等。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3]。
4 师生共同趟一趟涟漪迭起的河流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4]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编织多彩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自信大方的主持课堂学习,相互质疑、辩论、评价,进行精彩的课堂展示,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个人发展。
尊重人的个性,让师生各尽其才。语文教师这样安排《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设计了“名侦探之行”的探究之旅,以别里科夫的“死因”作为切入点,将文本的解读与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化身”为福尔摩斯,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激活了教材,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达到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高效的人本对话目标。之后语文教师又设计“为别里科夫拟写墓志铭”,学生们饶有兴趣,小组展示时,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们竟然妙语连珠:“他活着,世界是他的套子;他死去,套子是他的世界”。“因为套子,他似乎活得很安全;因为套子,他注定死得很寂寞。”“尊敬的别里科夫先生:你在天堂这固然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生前死后,你的眼前都是一片黑暗。”“别里科夫先生:成也套子,败也套子。”在生本课堂里学生们真正有了创新的思维,丰富的联想。
数学教师把生本课堂分为5个版块:针锋相对、我最闪亮、牛刀小试、自我提升、笑傲群峰 。“针锋相对”是课堂提问环节,主要是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及本节要用到的重要知识点;“我最闪亮”是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证明;“牛刀小试”是针对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体会新知识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自我提升”是学生的总结反思版块,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收获和自己的不足;“笑傲群峰”是进行课堂检测,让学生体会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5 结束语
“放开了手脚”的课堂活动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教师平等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公平的机会,学生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放飞思想,畅所欲言,觉得这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成长场所。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使他们对学习的激情燃烧起来。生本教育,让学生学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02-135.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39-280.
[3]金林祥.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1-205.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