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剖析海德格尔生存伦理思想,探讨居住的本性以及诗意的栖居的含义,同时结合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本文着重探讨和寻找居住对于人而言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双重的意义,以期建构我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
【关键词】
诗意的栖居 居住 思想 建筑
【正文】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他通过对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晚期的诗歌——“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 并在其撰写的著名论文《人·诗意的栖居》中引用并加以哲学的阐述,从而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通过解读海德格尔建筑哲学的基本思想,对于建构我们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海德格尔的生存伦理思想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是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并由此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所谓栖居,他认为是人存在于世上最本质的需求。是将“筑造”活动置于广阔的视野中去理解, 置于系统的生态环境之中去认识的,认为其代表保养生长的筑造或者是建立建筑物的筑造。
建筑与栖居之间的关联上, 建筑不是作为栖居的手段, 栖居也不是建筑的目的, 这是因为作为手段的建筑,总是游离于栖居这种目的之外的。从伦理学上解读,他认为筑造和栖居的关系在于以下三点:(1)筑造是真正的栖居;(2)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3)作为栖居的筑造展开是为那种保养生长的筑造与建立建造物的建造。这种对建筑、栖居等问题作了独到的伦理学考察,对于消除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技术化生存和工具化生存的现象,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居住的本性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性的贯彻是通过地方空间的构成而建立。在此,建筑的本性是“让居住”,或者说是居住规定着建筑的本性。从根本上来说,居住不仅规定了建筑,而且也规定了思想,因为居住是作为存在给予人去思考的。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思想和建筑有着同样意义,并归属于居住,它只是采取了与居住不同的隐型方式而已。居住的本性,是建筑和思想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住区的建设应该是包括建筑和思想的双重建设,建筑不应该只是由冰冷的混凝土堆砌出来的,而是承载思想的休憩之处。
三、诗意的栖居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使建筑师通常考虑的是被“理性化的”,是均质的,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的物。而事实上,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构筑物,更是一个心灵栖居的场所。那么,诗意的栖居是怎样定义的,其具象化之后是以何种形式体现出来,笔者将以“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江南园林和徽派建筑加以探讨。
1、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建设追求返归自然的山水田园的诗意境界。“群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布局使整个江南园林人性化。例如灰白色调的亭台楼榭,青瓦黑柱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苏州留园,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江南水乡田园生活的美学风格,注重日常生活常态的诗意感受;对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如苏州拙政园以水建园,凸显林艺中水的妙处,另外,其荷风四面亭以及桥廊等细节小品的设计,都注重营造平和冲淡、自然的环境氛围。试想,在这样的世界里面,人定能保持一种无思无欲的自然状态,更不容易有各种消极的情绪,真正可以达到身体的完全放松,以及心灵的净化和沉淀,真正达到诗意的栖居。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一个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博物馆”,而其自身也堪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本源离不开人的“诗性”,海德格尔提出了 “诗意的栖居”,正是由于他认识到 “一切艺术都要回到诗”。我们不是强调非要返璞归真,但是借鉴江南园林的思想,实现建筑和思想的双重栖居,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是地域性建筑的典型代表。徽派建筑汇集了徽州山川风景的灵气,同时还融合了风俗文化的精华。它的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无论是对村镇的规划构思,对平面及空间的处理,还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对于居住伦理的应用淋漓尽致。首先,古村落的选址注重生态与形态的有机统一;古民居的空间格局中《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可见在程朱理学中祭祀祖先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次,传承“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手法上,其采用借景与造景相结合,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之中,创造一种质朴、安宁之美。再有,不忘记处理好共享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提供居民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总体布局上,徽派建筑依山造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 变幻无穷;在空间构造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使建筑显得富丽堂皇。
徽州人曾标榜“理学文章山水幽”。事实也是如此。这里吸引着诸多的文人墨客,且砖雕、木雕、石雕、盆景、版画以及徽墨、龙尾砚、宣纸的制作技艺都发展到极高的水平。这一切对徽派建筑艺术的形成,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徽派建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文化和美学价值上,也体现了与自然的融合,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同时也装点了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天人合一”,徽派建筑追求的也是这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当今世界要求建筑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与环境合为一体,而徽派建筑正是典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居住”。
四、居住之思
现代技术的日益推进,使人的活动范围从“宏观”伸张到“微观”乃至“宇观”和“渺觀”,生存形态似乎愈来愈丰富多彩,生存空间也似乎愈来愈广阔。但是,宏观方面,诸如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文明的冲突等等这样的问题,却时时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不能够一劳永逸。微观方面,建筑设计的雷同,以及过于模式化和参数化,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并难以从中找到归属感。
而重新审视海德格尔所强调的诗意的居住,认为“诗意和居住同属一起,相互呼唤”,这意义是重大的,提醒了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忘自己,反思存在,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异化现象,让真实的自我,真正的人性敞开,向真实的存在状态回归。可以说,他对真理和诗意的追寻,正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寻,对充分人性化的世界人追寻,对栖身之地的追寻。
如果说 1933 年《雅典宪章》是对现代技术的宣言,1977 年《马丘比丘宪章》是对“人性回归”的反省,那么 1999 年由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则对技术与“诗意的栖居”的完美结合,提出明确的方向。他曾经说过:“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无疑是对诗意的栖居最好的诠释,为着人类居住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诗意的居住已经成为城市精英的生活梦想,这个浪潮挑战着中国人的居住观,同时对于设计师也是很大的挑战。设计师需要明白,建筑仅是自然和文化的一部分,顺应着自然的给予,积淀着自己的文化个性。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那种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功利化的科学工具论观点和片面化的机械论思维模式,从人与自然、文化协调的高度寻求人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全民族真正的“诗意的居住”。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1189.
[2]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8.
[4]彭富春.哲学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92.
[5]周致元著.皖南古村落——中国秘境之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2
[6]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欣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04.
剖析海德格尔生存伦理思想,探讨居住的本性以及诗意的栖居的含义,同时结合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本文着重探讨和寻找居住对于人而言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双重的意义,以期建构我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
【关键词】
诗意的栖居 居住 思想 建筑
【正文】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他通过对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晚期的诗歌——“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 并在其撰写的著名论文《人·诗意的栖居》中引用并加以哲学的阐述,从而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通过解读海德格尔建筑哲学的基本思想,对于建构我们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海德格尔的生存伦理思想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是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并由此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所谓栖居,他认为是人存在于世上最本质的需求。是将“筑造”活动置于广阔的视野中去理解, 置于系统的生态环境之中去认识的,认为其代表保养生长的筑造或者是建立建筑物的筑造。
建筑与栖居之间的关联上, 建筑不是作为栖居的手段, 栖居也不是建筑的目的, 这是因为作为手段的建筑,总是游离于栖居这种目的之外的。从伦理学上解读,他认为筑造和栖居的关系在于以下三点:(1)筑造是真正的栖居;(2)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3)作为栖居的筑造展开是为那种保养生长的筑造与建立建造物的建造。这种对建筑、栖居等问题作了独到的伦理学考察,对于消除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技术化生存和工具化生存的现象,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居住的本性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性的贯彻是通过地方空间的构成而建立。在此,建筑的本性是“让居住”,或者说是居住规定着建筑的本性。从根本上来说,居住不仅规定了建筑,而且也规定了思想,因为居住是作为存在给予人去思考的。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思想和建筑有着同样意义,并归属于居住,它只是采取了与居住不同的隐型方式而已。居住的本性,是建筑和思想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住区的建设应该是包括建筑和思想的双重建设,建筑不应该只是由冰冷的混凝土堆砌出来的,而是承载思想的休憩之处。
三、诗意的栖居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使建筑师通常考虑的是被“理性化的”,是均质的,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的物。而事实上,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构筑物,更是一个心灵栖居的场所。那么,诗意的栖居是怎样定义的,其具象化之后是以何种形式体现出来,笔者将以“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江南园林和徽派建筑加以探讨。
1、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建设追求返归自然的山水田园的诗意境界。“群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布局使整个江南园林人性化。例如灰白色调的亭台楼榭,青瓦黑柱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苏州留园,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江南水乡田园生活的美学风格,注重日常生活常态的诗意感受;对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如苏州拙政园以水建园,凸显林艺中水的妙处,另外,其荷风四面亭以及桥廊等细节小品的设计,都注重营造平和冲淡、自然的环境氛围。试想,在这样的世界里面,人定能保持一种无思无欲的自然状态,更不容易有各种消极的情绪,真正可以达到身体的完全放松,以及心灵的净化和沉淀,真正达到诗意的栖居。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一个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博物馆”,而其自身也堪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本源离不开人的“诗性”,海德格尔提出了 “诗意的栖居”,正是由于他认识到 “一切艺术都要回到诗”。我们不是强调非要返璞归真,但是借鉴江南园林的思想,实现建筑和思想的双重栖居,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是地域性建筑的典型代表。徽派建筑汇集了徽州山川风景的灵气,同时还融合了风俗文化的精华。它的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无论是对村镇的规划构思,对平面及空间的处理,还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对于居住伦理的应用淋漓尽致。首先,古村落的选址注重生态与形态的有机统一;古民居的空间格局中《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可见在程朱理学中祭祀祖先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次,传承“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手法上,其采用借景与造景相结合,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之中,创造一种质朴、安宁之美。再有,不忘记处理好共享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提供居民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总体布局上,徽派建筑依山造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 变幻无穷;在空间构造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使建筑显得富丽堂皇。
徽州人曾标榜“理学文章山水幽”。事实也是如此。这里吸引着诸多的文人墨客,且砖雕、木雕、石雕、盆景、版画以及徽墨、龙尾砚、宣纸的制作技艺都发展到极高的水平。这一切对徽派建筑艺术的形成,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徽派建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文化和美学价值上,也体现了与自然的融合,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同时也装点了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天人合一”,徽派建筑追求的也是这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当今世界要求建筑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与环境合为一体,而徽派建筑正是典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居住”。
四、居住之思
现代技术的日益推进,使人的活动范围从“宏观”伸张到“微观”乃至“宇观”和“渺觀”,生存形态似乎愈来愈丰富多彩,生存空间也似乎愈来愈广阔。但是,宏观方面,诸如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文明的冲突等等这样的问题,却时时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不能够一劳永逸。微观方面,建筑设计的雷同,以及过于模式化和参数化,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并难以从中找到归属感。
而重新审视海德格尔所强调的诗意的居住,认为“诗意和居住同属一起,相互呼唤”,这意义是重大的,提醒了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忘自己,反思存在,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异化现象,让真实的自我,真正的人性敞开,向真实的存在状态回归。可以说,他对真理和诗意的追寻,正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寻,对充分人性化的世界人追寻,对栖身之地的追寻。
如果说 1933 年《雅典宪章》是对现代技术的宣言,1977 年《马丘比丘宪章》是对“人性回归”的反省,那么 1999 年由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则对技术与“诗意的栖居”的完美结合,提出明确的方向。他曾经说过:“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无疑是对诗意的栖居最好的诠释,为着人类居住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诗意的居住已经成为城市精英的生活梦想,这个浪潮挑战着中国人的居住观,同时对于设计师也是很大的挑战。设计师需要明白,建筑仅是自然和文化的一部分,顺应着自然的给予,积淀着自己的文化个性。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那种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功利化的科学工具论观点和片面化的机械论思维模式,从人与自然、文化协调的高度寻求人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全民族真正的“诗意的居住”。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1189.
[2]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8.
[4]彭富春.哲学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92.
[5]周致元著.皖南古村落——中国秘境之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2
[6]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欣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