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农村的建设,集中了农村、农民和农业三个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关于村镇规划的工作,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村镇规划使农村发展得到了较为科学的规划,而科学规划则是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合理科学的村镇规划。本文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对村镇规划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规划
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即提高农村构筑物、建筑物、开放性的空间、绿化和道路等实体物质所构成的整体视觉的效果。当下,国家已把三农的问题作为了工作重点,并积极的展开了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部分农村在村镇规划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村镇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的质量。
1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村镇规划工作。科学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且城市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规划,农村发展和建设也更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正确指导。村镇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导调控的城乡发展和建设的首要手段,包括: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职业和社会管理等等。村镇规划具有保护公共的利益、协调社会的利益和配置空间的资源等重要职能,不仅对其有着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影响,也对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的村镇规划可以真实的了解到村镇所存在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农民的意愿,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并保证新农村的建设能够符合其实际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村镇规划先行,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各个工作才可以做到有序展开、有章可循和科学发展。
2 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村镇规划的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是及其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目前,我国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村镇规划的管理问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有三点,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1 村镇规划缺乏技术标准
我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关于村镇规划的工作上只有一个相关标准,即为国家制定的总体标准。这个标准的技术规定最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建设,因此这样的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笼统性,导致很多村镇规划在采用了这个标准里的技术规定和内容后,不能全方面的发展。在采用这个标准的同时,大部分农村也采用了城市建设规划技术的标准和内容,这样的双重标准方式导致了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形成比较混乱的局面。
2.2 村镇规划的理论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新农村的建设中,都是沿用演进形式,因为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比村镇规划的理论发展快,且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健全的理论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村镇规划体系。在当下新农村的建设中,主要采用村镇建设总体规划来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只进行总体规划而不根据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是不行的,因为不同的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的理论指导[1]。
2.3 村镇规模较小、管理力度不够
部分农村的村镇规模较小,产业发育较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布局也较分散。农业人口在农村人口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城市化气息也非常淡薄,农村经济积蓄的功能也较低,环境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此外,较多农村在建设中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弱,对农村建设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导致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面貌也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3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策略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在进行村镇的规划前,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规划人员应深入的调查当地农村发展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背景,以及农村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除此之外,相关规划人员也应该积极做好对农村的调研,发动农村居民共同参与,并广泛的听取意见,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访谈、召开会议和村民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农村居民对村镇规划建设真实的想法;最后规划人员就可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出村镇规划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更好、更准确和更有效的来对新农村的建设进行合理的村镇规划。
3.2 坚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就目前的村镇规划情况来看,最大弊端就是在进行村镇规划的时候,规划内容太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内容,存在完全按照城市规划来进行村镇规划的情况,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了新农村在建设中缺少了应有的环境特征。虽然城市规划发展和建立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了村镇的规划力度,但是其的内容和理论并不完全适应与村镇规划。因此,应坚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个适合农村自身情况的村镇规划,延续民俗风情并体现出乡村的特点,确保村镇规划与当地农村居民对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符合性。
3.3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的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中,城镇规划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前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科学的规划,并结合当地城镇整体的规划及经济发展的情况,选取相应的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比如:畜牧养殖、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旅游型和工业型等等,且要结合农村实际的情况,分析出村镇建设的发展优势及劣势,并对优势方面进行推广,对劣势方面进行改善,以此来积极调整村镇产业的结构,确保新农村能够有特色并持续性的发展。
3.4 坚持突出农村文化特色的村镇规划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应坚持经济社会、低于文化和自然风貌全方面发展的原则,掌握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者的特点,保护好文化自然的景观和文物古迹,并结合当地的民俗,积极进行对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还应基于生产方式和自然要素等农村特色,充分的将现代的产业特征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建设出以旅游或其他相关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新农村。 3.5 坚持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原则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对提高其环境质量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对农村进行整体的规划,进而体现出公共设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水平和农村环境的质量[2]。同时,还应制定出维护公共设施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确立监督的主体。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配置虽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完工之后对其进行的维护和安检,才能够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并延长其使用的周期,进而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
公共设施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设施上,比如:公共服务的设施、道路交通的设施、绿化景观、环卫设置和给排水的设施等等。农村的公共设施应该配套齐全,才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娱乐、购物和出行等日常生活的活动;道路交通的设施应该与附近道路交通的网络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便利交通的体系;通过绿化景观、爱护植被、设置景观物等方式可以美化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在生活方面的质量;此外,还应积极的完善排水系统和环卫工作。
3.6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原则
国家应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原则,在注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卫星镇、重点镇和示范村进行规划建设的工作的同时,还应着力于经济发展较好的部分重点镇,使其的区域经济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此外,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水库区、矿区、不够发达的地区和边境地区等落后农村上,并对其进行扶持,实施财政倾斜和管理制度[3]。国家在通过对这类相对较落后的农村和地区的扶持,总结出了相应的科学规划制度,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全方面建设和发展的经济型社会的一个村镇规划的模式。
4 结束语
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为: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生产发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到重视对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必要性进行适度宣传,带动农村居民对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进而确保新农村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村镇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进度,并调节好农村和城市基础保障的体系,让农村居民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建设新农村的意义所在。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分析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进而确保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新农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莉莉,贾艳峰.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23):28~30.
[2]吴子荣.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研[J].广东科技,2012,21(5):146~148.
[3]杨培培.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之探研[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6):78~81.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规划
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即提高农村构筑物、建筑物、开放性的空间、绿化和道路等实体物质所构成的整体视觉的效果。当下,国家已把三农的问题作为了工作重点,并积极的展开了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部分农村在村镇规划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村镇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的质量。
1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村镇规划工作。科学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且城市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规划,农村发展和建设也更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正确指导。村镇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导调控的城乡发展和建设的首要手段,包括: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职业和社会管理等等。村镇规划具有保护公共的利益、协调社会的利益和配置空间的资源等重要职能,不仅对其有着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影响,也对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的村镇规划可以真实的了解到村镇所存在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农民的意愿,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并保证新农村的建设能够符合其实际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村镇规划先行,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各个工作才可以做到有序展开、有章可循和科学发展。
2 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村镇规划的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是及其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目前,我国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村镇规划的管理问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有三点,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1 村镇规划缺乏技术标准
我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关于村镇规划的工作上只有一个相关标准,即为国家制定的总体标准。这个标准的技术规定最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建设,因此这样的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笼统性,导致很多村镇规划在采用了这个标准里的技术规定和内容后,不能全方面的发展。在采用这个标准的同时,大部分农村也采用了城市建设规划技术的标准和内容,这样的双重标准方式导致了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形成比较混乱的局面。
2.2 村镇规划的理论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新农村的建设中,都是沿用演进形式,因为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比村镇规划的理论发展快,且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健全的理论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村镇规划体系。在当下新农村的建设中,主要采用村镇建设总体规划来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只进行总体规划而不根据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是不行的,因为不同的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的理论指导[1]。
2.3 村镇规模较小、管理力度不够
部分农村的村镇规模较小,产业发育较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布局也较分散。农业人口在农村人口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城市化气息也非常淡薄,农村经济积蓄的功能也较低,环境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此外,较多农村在建设中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弱,对农村建设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导致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面貌也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3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策略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在进行村镇的规划前,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规划人员应深入的调查当地农村发展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背景,以及农村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除此之外,相关规划人员也应该积极做好对农村的调研,发动农村居民共同参与,并广泛的听取意见,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访谈、召开会议和村民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农村居民对村镇规划建设真实的想法;最后规划人员就可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出村镇规划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更好、更准确和更有效的来对新农村的建设进行合理的村镇规划。
3.2 坚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就目前的村镇规划情况来看,最大弊端就是在进行村镇规划的时候,规划内容太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内容,存在完全按照城市规划来进行村镇规划的情况,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了新农村在建设中缺少了应有的环境特征。虽然城市规划发展和建立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了村镇的规划力度,但是其的内容和理论并不完全适应与村镇规划。因此,应坚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个适合农村自身情况的村镇规划,延续民俗风情并体现出乡村的特点,确保村镇规划与当地农村居民对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符合性。
3.3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的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中,城镇规划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前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科学的规划,并结合当地城镇整体的规划及经济发展的情况,选取相应的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比如:畜牧养殖、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旅游型和工业型等等,且要结合农村实际的情况,分析出村镇建设的发展优势及劣势,并对优势方面进行推广,对劣势方面进行改善,以此来积极调整村镇产业的结构,确保新农村能够有特色并持续性的发展。
3.4 坚持突出农村文化特色的村镇规划原则
新农村的建设中,村镇规划应坚持经济社会、低于文化和自然风貌全方面发展的原则,掌握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者的特点,保护好文化自然的景观和文物古迹,并结合当地的民俗,积极进行对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还应基于生产方式和自然要素等农村特色,充分的将现代的产业特征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建设出以旅游或其他相关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新农村。 3.5 坚持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原则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对提高其环境质量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对农村进行整体的规划,进而体现出公共设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水平和农村环境的质量[2]。同时,还应制定出维护公共设施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确立监督的主体。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配置虽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完工之后对其进行的维护和安检,才能够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并延长其使用的周期,进而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
公共设施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设施上,比如:公共服务的设施、道路交通的设施、绿化景观、环卫设置和给排水的设施等等。农村的公共设施应该配套齐全,才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娱乐、购物和出行等日常生活的活动;道路交通的设施应该与附近道路交通的网络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便利交通的体系;通过绿化景观、爱护植被、设置景观物等方式可以美化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在生活方面的质量;此外,还应积极的完善排水系统和环卫工作。
3.6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原则
国家应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原则,在注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卫星镇、重点镇和示范村进行规划建设的工作的同时,还应着力于经济发展较好的部分重点镇,使其的区域经济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此外,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水库区、矿区、不够发达的地区和边境地区等落后农村上,并对其进行扶持,实施财政倾斜和管理制度[3]。国家在通过对这类相对较落后的农村和地区的扶持,总结出了相应的科学规划制度,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全方面建设和发展的经济型社会的一个村镇规划的模式。
4 结束语
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为: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生产发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到重视对新农村在建设中的必要性进行适度宣传,带动农村居民对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进而确保新农村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村镇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进度,并调节好农村和城市基础保障的体系,让农村居民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建设新农村的意义所在。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分析目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进而确保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新农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莉莉,贾艳峰.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23):28~30.
[2]吴子荣.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研[J].广东科技,2012,21(5):146~148.
[3]杨培培.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之探研[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