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缺乏用人单位普遍强调的“工作经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媒体、高校和大学生都认为这是对大学毕业生不现实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要有“工作经验”的现实合理性,从而解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作经验”问题,并提出这需要高校实施体制改革,将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培训纳入“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使多数大学毕业生拥有经考核、专业的“工作经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 工作经验
[作者简介]安锋(1968- ),男,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9-0049-02
在人才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喜欢招“有工作经验者”,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求职大学生最缺少的。2008年12月中国某著名招聘专业网站刊登的302份招聘广告,招聘岗位中91.4%的岗位都对“工作经验”有明确要求,而一项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则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实践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因素。“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凸显了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体系因教育结构改革滞后表现出的不适应。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遵循“以学生为本”“以用人
单位为本”的指导思想,从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进行改良,重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用人单位“工作经验论”的合理性分析
1.工作经验对于用人单位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一词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运用到我们实际工作中,“经验”其实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它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和竞争力。在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而主要强调两个导向:一是能力导向,虽然要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真正做到唯才是用;二是业绩导向,在竞争环境中,业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因此,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能仅看文凭和其毕业的大学招牌,而是要看他给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有何业绩。
2.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滑坡现象促使用人单位增加了考核内容。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使高校门槛大幅度降低,而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例如生师比严重下降,教师群体过于年轻化,甚至出现断层,教师因教学任务过重而无暇顾及科研等,学生管理逐步呈现粗放化态势,加上一些学生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出现“厌学风”和“作弊风”,学校考试体系标准不断下降,人才专业能力同时下降。而实践环节的实习,管理多数非常松懈,学生应付了事,随便都能开来实习的证明应付学校。这一切因素,导致部分学校出现了培养质量的滑坡,直接表现就是用人单位发现毕业生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因此,用人单位不再相信高校毕业证的含金量,而开始自己设置招聘考试,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挑选人才。因此,他们重视“工作经验”的要求充分体现在招考中,是一种正确的、先进的人才观,反过来也是对高校“后扩招时代”暴露出的办学改革滞后问题的一种警示。
3.大学生群体中有兼职经历的学生因适应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随着改革开放,一些学生主动尝试兼职和创业,例如“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就是勤工助学的典型代表,家庭困苦的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为了生计进入大学就做小生意,卖电话卡、复读机、电子词典、化妆品,还垄断过学校19栋学生宿舍楼的纯净水供应、电话机的安装等,很快成为“小老板”。这种类别的学生对于经商或某领域的实践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在人才竞争中胜出。而很多“独生子女时代”娇惯出来的大学生,虽然最后拿到了毕业证,被高校准予以“合格品”的身份走向职场,却从来没有被要求去真实地积累过“工作经验”,进入职场必然会被用人单位所歧视、轻视、拒绝。实际上,被用人单位同时拒绝的是高校的培养体系。
二、当前高等教育的“实践短板”
1.“重知识、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改善。传统的高校模式“以教学为中心”,其本质就是“以课堂讲授为中心”,配套的对于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核算”“职称晋升”“评价评估体系”“工资收入”等全部是围绕“课堂讲授”的,而实践部分则由团委等组织负责实施,由辅导员具体执行,没有成熟的实践培养方案和长期执行的计划,没有上述的保障机制,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游离于教师队伍之外,成为“非主流”文化。近年来多数高校认识到了实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大学生实践的规范和管理,例如开始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但根本模式上的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与“课堂讲授”体制相比并没有得到改善,大学生实践活动尚不足以摆脱在大学的“非主流文化”的地位。
2.现有的高等教育实践环节松散不均,混乱波动。高等教育目前拥有的实践环节分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实习,时间最多的六个月,最短的一个月,高校实践、实训基地普遍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有些学校的实习管理粗放,学生盖个章就可以应付过去;第二类是团学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变化快,项目时间短,还往往跟参与学生的专业切合不紧密,实践的指导力量多为年轻的辅导员,缺乏高级职称的实践学专业人员的指导,水平层次不高;第三类是学生自发的实践活动,不可预期,无法管理,不能掌握,无从考核,效果不能期望。
3.实践与教学经常产生冲突,形成互相消耗。重实践之风目前已经影响到高校管理群体、教师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实践活动有丰富的趋势,这是一个好现象。然而,实践活动与传统教学活动的冲突也日益加剧,出现了大学生缺课搞实践活动,或者逃课去打工等现象,一些学校批准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整月请假在外打工,甚至考试时把卷子送到学生实践单位,闭卷考试变成了开卷考试。矛盾的管理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出现新的欠缺,影响了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其本质,则是由于改革中体制的矛盾没有总的调节制度,导致的失衡和冲突,相互消耗,使人才质量下降,更加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4.目前大学生简历中的“实践经历”还达不到“经验”的层次。中关村就业市场某著名HR指出:“经历不等于经验。经验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而回过头来审视大学生们所追求的经验,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经历。”给中小学生做兼职家教,给商品做促销,参加一场下乡的社会调查,参与了一场工厂慰问演出……这些“花拳绣腿”不能说一无是处,但却与大学生未来即将应聘的岗位很少符合,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作经验可以积累。盲目的实践经历,与用人单位强调的“工作经验”之间,尚存在相当距离。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工作经验工程”的途径
1.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学生“工作经验”选修体系。高校要组建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实践进行研究和管理。成员由职业生涯设计专业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实习管理人员等构成,同时邀请高校就业主要流向的职业界代表参与,共同研究制定大学生围绕“工作经验”的实践体系,这些实践体系兼具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能达到用人单位对专业相应“工作经验”的要求标准。把这些实践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大学生,让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自主选修。
2.围绕需求体系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群。建立起围绕“工作经验”的实践体系后,高校应根据在校大学生的实践需求,设立相应的实践基地群,应与专业对应行业中有特色的单位群签约协作,双方共同辅导和管理,达到能比较充分地吸纳大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目的,形成“工作经验”。西安外事学院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这家学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用工需求大的地方设立了一批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这是全国高校的第一例。这些实习基地一方面是毕业生接近用人单位的桥梁,另一方面还为毕业生提供岗前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实现了双赢。这个学校还注册了一些培训中心,为广大毕业生量身定做企业所需的培训,举办相关的讲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这种尝试是成功的,这可以减少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还可以批量地推销学生,大大减少学校的就业压力。
3.纳入学分体系进行管理,合理评估学生实践成绩。纳入学分体系后,高校就会相应地进行教学人员安排和教学管理安排,并形成各种评价体系,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全程教学、指导和管理,结束时对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情况,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给出学生的“工作经验”等级,对优秀的发放单项或系列的奖学金,对不合格的则要进行重修或补考。
4.由基地单位开具实践学生“工作经验证明和实践成绩评定结果”。基地单位在学生实践结束后,也进行评价考核,结合学生工作指标完成情况、业绩、周围同事评价、客户评价等综合指标,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全方位给出成绩,开具“工作经验证明和实践成绩评定结果”,优秀的则授予“荣誉员工”称号,并毕业后优先选聘或推荐就业。实践证明,大公司、大企业开具的“工作经验证明”往往能对毕业生就业有较大的帮助。
5.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兼职,增加专业工作经验。当围绕“工作经验”的实践体系成型后,就从“非主流文化”演变成了“主流文化”。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学生自主联系兼职来增加工作经验,是对主流体系的补充。可以设立相关的团学活动,例如开展“兼职之星评选”等,营造实践活动氛围,扩大学生实践的交流,丰富学生对职场的真实认识和适应。团学活动影响大,容易扩散经验,渲染气氛,在实行实践改革之初尤为重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辩证对待“工作经验类活动”和“课堂教学类活动”的关系,统筹规划,配比合理,严格管理,有序进行,避免厚此薄彼,相互冲击,导致混乱。
6.将“创业实践”纳入教育体系。创业实践也是当今流行的大学生热点话题。创业实践的教育对于高校来说,更加积极主动,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也是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更新潮、更显效的渠道。因此,高校应在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体系里设立“创业教育”的课程和项目,同时倡导校园内外的创业活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学校还应提高自身开展商务活动和商务管理的水平与能力,给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平台,也有能力提供更多指导。当创业学生毕业时,学校组织人员对其创业成果进行评估,开出鉴定证明,也成为“工作经验”的一种,成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资本。
总之,让毕业生拥有“工作经验”是未来高校竞争的一个关键环节,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群体的质量受到的社会的认可程度。高校应以学生为本,以就业市场为本,围绕让大学生毕业时就拥有“工作经验”而建构体系,有所作为,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3]朱必祥,张双喜.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问题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4]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ur.PESOs Strengthen Their Labor-matching Role[J].Japan Labor Bulletin,2003(42).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 工作经验
[作者简介]安锋(1968- ),男,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9-0049-02
在人才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喜欢招“有工作经验者”,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求职大学生最缺少的。2008年12月中国某著名招聘专业网站刊登的302份招聘广告,招聘岗位中91.4%的岗位都对“工作经验”有明确要求,而一项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则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实践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因素。“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凸显了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体系因教育结构改革滞后表现出的不适应。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遵循“以学生为本”“以用人
单位为本”的指导思想,从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进行改良,重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用人单位“工作经验论”的合理性分析
1.工作经验对于用人单位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一词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运用到我们实际工作中,“经验”其实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它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和竞争力。在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而主要强调两个导向:一是能力导向,虽然要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真正做到唯才是用;二是业绩导向,在竞争环境中,业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因此,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能仅看文凭和其毕业的大学招牌,而是要看他给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有何业绩。
2.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滑坡现象促使用人单位增加了考核内容。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使高校门槛大幅度降低,而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例如生师比严重下降,教师群体过于年轻化,甚至出现断层,教师因教学任务过重而无暇顾及科研等,学生管理逐步呈现粗放化态势,加上一些学生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出现“厌学风”和“作弊风”,学校考试体系标准不断下降,人才专业能力同时下降。而实践环节的实习,管理多数非常松懈,学生应付了事,随便都能开来实习的证明应付学校。这一切因素,导致部分学校出现了培养质量的滑坡,直接表现就是用人单位发现毕业生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因此,用人单位不再相信高校毕业证的含金量,而开始自己设置招聘考试,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挑选人才。因此,他们重视“工作经验”的要求充分体现在招考中,是一种正确的、先进的人才观,反过来也是对高校“后扩招时代”暴露出的办学改革滞后问题的一种警示。
3.大学生群体中有兼职经历的学生因适应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随着改革开放,一些学生主动尝试兼职和创业,例如“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就是勤工助学的典型代表,家庭困苦的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为了生计进入大学就做小生意,卖电话卡、复读机、电子词典、化妆品,还垄断过学校19栋学生宿舍楼的纯净水供应、电话机的安装等,很快成为“小老板”。这种类别的学生对于经商或某领域的实践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在人才竞争中胜出。而很多“独生子女时代”娇惯出来的大学生,虽然最后拿到了毕业证,被高校准予以“合格品”的身份走向职场,却从来没有被要求去真实地积累过“工作经验”,进入职场必然会被用人单位所歧视、轻视、拒绝。实际上,被用人单位同时拒绝的是高校的培养体系。
二、当前高等教育的“实践短板”
1.“重知识、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改善。传统的高校模式“以教学为中心”,其本质就是“以课堂讲授为中心”,配套的对于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核算”“职称晋升”“评价评估体系”“工资收入”等全部是围绕“课堂讲授”的,而实践部分则由团委等组织负责实施,由辅导员具体执行,没有成熟的实践培养方案和长期执行的计划,没有上述的保障机制,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游离于教师队伍之外,成为“非主流”文化。近年来多数高校认识到了实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大学生实践的规范和管理,例如开始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但根本模式上的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与“课堂讲授”体制相比并没有得到改善,大学生实践活动尚不足以摆脱在大学的“非主流文化”的地位。
2.现有的高等教育实践环节松散不均,混乱波动。高等教育目前拥有的实践环节分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实习,时间最多的六个月,最短的一个月,高校实践、实训基地普遍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有些学校的实习管理粗放,学生盖个章就可以应付过去;第二类是团学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变化快,项目时间短,还往往跟参与学生的专业切合不紧密,实践的指导力量多为年轻的辅导员,缺乏高级职称的实践学专业人员的指导,水平层次不高;第三类是学生自发的实践活动,不可预期,无法管理,不能掌握,无从考核,效果不能期望。
3.实践与教学经常产生冲突,形成互相消耗。重实践之风目前已经影响到高校管理群体、教师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实践活动有丰富的趋势,这是一个好现象。然而,实践活动与传统教学活动的冲突也日益加剧,出现了大学生缺课搞实践活动,或者逃课去打工等现象,一些学校批准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整月请假在外打工,甚至考试时把卷子送到学生实践单位,闭卷考试变成了开卷考试。矛盾的管理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出现新的欠缺,影响了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其本质,则是由于改革中体制的矛盾没有总的调节制度,导致的失衡和冲突,相互消耗,使人才质量下降,更加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4.目前大学生简历中的“实践经历”还达不到“经验”的层次。中关村就业市场某著名HR指出:“经历不等于经验。经验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而回过头来审视大学生们所追求的经验,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经历。”给中小学生做兼职家教,给商品做促销,参加一场下乡的社会调查,参与了一场工厂慰问演出……这些“花拳绣腿”不能说一无是处,但却与大学生未来即将应聘的岗位很少符合,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作经验可以积累。盲目的实践经历,与用人单位强调的“工作经验”之间,尚存在相当距离。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工作经验工程”的途径
1.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学生“工作经验”选修体系。高校要组建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实践进行研究和管理。成员由职业生涯设计专业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实习管理人员等构成,同时邀请高校就业主要流向的职业界代表参与,共同研究制定大学生围绕“工作经验”的实践体系,这些实践体系兼具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能达到用人单位对专业相应“工作经验”的要求标准。把这些实践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大学生,让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自主选修。
2.围绕需求体系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群。建立起围绕“工作经验”的实践体系后,高校应根据在校大学生的实践需求,设立相应的实践基地群,应与专业对应行业中有特色的单位群签约协作,双方共同辅导和管理,达到能比较充分地吸纳大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目的,形成“工作经验”。西安外事学院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这家学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用工需求大的地方设立了一批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这是全国高校的第一例。这些实习基地一方面是毕业生接近用人单位的桥梁,另一方面还为毕业生提供岗前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实现了双赢。这个学校还注册了一些培训中心,为广大毕业生量身定做企业所需的培训,举办相关的讲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这种尝试是成功的,这可以减少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还可以批量地推销学生,大大减少学校的就业压力。
3.纳入学分体系进行管理,合理评估学生实践成绩。纳入学分体系后,高校就会相应地进行教学人员安排和教学管理安排,并形成各种评价体系,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全程教学、指导和管理,结束时对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情况,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给出学生的“工作经验”等级,对优秀的发放单项或系列的奖学金,对不合格的则要进行重修或补考。
4.由基地单位开具实践学生“工作经验证明和实践成绩评定结果”。基地单位在学生实践结束后,也进行评价考核,结合学生工作指标完成情况、业绩、周围同事评价、客户评价等综合指标,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全方位给出成绩,开具“工作经验证明和实践成绩评定结果”,优秀的则授予“荣誉员工”称号,并毕业后优先选聘或推荐就业。实践证明,大公司、大企业开具的“工作经验证明”往往能对毕业生就业有较大的帮助。
5.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兼职,增加专业工作经验。当围绕“工作经验”的实践体系成型后,就从“非主流文化”演变成了“主流文化”。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学生自主联系兼职来增加工作经验,是对主流体系的补充。可以设立相关的团学活动,例如开展“兼职之星评选”等,营造实践活动氛围,扩大学生实践的交流,丰富学生对职场的真实认识和适应。团学活动影响大,容易扩散经验,渲染气氛,在实行实践改革之初尤为重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辩证对待“工作经验类活动”和“课堂教学类活动”的关系,统筹规划,配比合理,严格管理,有序进行,避免厚此薄彼,相互冲击,导致混乱。
6.将“创业实践”纳入教育体系。创业实践也是当今流行的大学生热点话题。创业实践的教育对于高校来说,更加积极主动,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也是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更新潮、更显效的渠道。因此,高校应在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体系里设立“创业教育”的课程和项目,同时倡导校园内外的创业活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学校还应提高自身开展商务活动和商务管理的水平与能力,给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平台,也有能力提供更多指导。当创业学生毕业时,学校组织人员对其创业成果进行评估,开出鉴定证明,也成为“工作经验”的一种,成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资本。
总之,让毕业生拥有“工作经验”是未来高校竞争的一个关键环节,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群体的质量受到的社会的认可程度。高校应以学生为本,以就业市场为本,围绕让大学生毕业时就拥有“工作经验”而建构体系,有所作为,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3]朱必祥,张双喜.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问题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4]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ur.PESOs Strengthen Their Labor-matching Role[J].Japan Labor Bulletin,20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