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国有企业对于财务资金的投资与控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深入探析当前环境下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为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风险;控制
一、引言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是扩张的需求,更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途径,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再创新,都需要认清眼前的路,不断探索投资渠道。然而,投资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市场经济下投资风险的把控还需要尽心竭力的分析。因此,新时期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深入探索投资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一)国企投资风险的客观因素
国企投资环境复杂多变,投资环境设计内容广泛,其中引发国企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集中于法律环境、利率的波动和通货膨胀上,这些因素的上下浮动可能给企业投资带来有利的一方面,也可能给企业投资带来严重的损失。就目前而言,我国国有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涵盖在以下两方面:
1、利率与汇率风险
自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就出现了异常,通货膨胀趋势若隐若现。而与之相反的国有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是面对商品价格的上涨,企业使用材料的成本必须增加;而另一方面是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采取提高利率的策略,而利率的上升会直接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失衡,这样将企业陷入困窘之地。另外,从2010年6月开始,我国针对美元贬值的现象,对人民币一直进行升值控制,导致一些国有出口企业,效益直线下滑。
2、政策与环境风险
目前,我国承担着保护环境的国际义务,为了实现低碳环保,一些耗能高、污染高的国有企业面临停产,与之紧密相连的企业环境成本大幅度提升,不得不带来投资风险与压力。另外,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削弱,传统的密集型劳动力向技术型劳动力靠拢,国有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承受考验。
(二)国企投资风险的主观因素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和投资管理者,在国企投资过程中,决策者的投资策略、企业应对法律的能力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投资的主观因素。
1、投资决策失误风险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相对较为落后,由于企业投资之前,不能系统的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企业领导人存在非理性决策,这种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独断性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投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跟风投资的现象屡见不鲜,看到一些新兴的产业就产生的投资的欲望,盲目额决策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过重,甚至对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2、法律应对能力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一些新生的法律制度对企业进行了规范和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形成,企业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把握浅薄,一旦出现企业不能履行的合同而发生争议,或者采取诉讼或者采取其他法律手段解决,都将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三、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面对不不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因此,为了让国有企业更快的成熟起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投资风险的控制:
(一)改进投资外部环境
针对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投资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必须改进企业投资外部环境,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只能,不断强化和扩展服务范围。如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基础的账户管理服务,并且在资金预算等领域开发管理系统,满足企业的调动资金需求;其次,针对一个跨国公司,资金较为分散的特点,银行实现了主动归集,自动调拨的双线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了企业资金调拨的效率;另外,金融机构还对企业实现了点对点现金管理服务,最大限度的让对外投资的企业规避投资风险。
(二)健全投资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是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的有效法宝,因此,规避企业投资风险,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尤为关键。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须保证投资管理制度涵盖所有企业投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投资管理机构的组建、权利与责任的追究制度、决策的程序与方法、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审核和项目后续的评价工作管理等;必须保证一定的量化管理指标作为投资的衡量标准,包括投资方向指标和企业投资回报水平指标,这些指标的确定是规避企业投资风险的必要前提;必须保证投资管理制度中具有重大问题的处理预案制度。企业投资中难免出现重大问题,只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预案机制,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做出积极的处理。
(三)加强投资环节监督
针对于目前国有企业主观因素存在的投资风险,通过对投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实现投资风险的规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制定相应的项目投资计划,对项目投资背景、技术及人力资源做充分的研究;对投资项目进行后续分析,将项目投资后发生值与预测值进行相关的比较,从而让技术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在投资项目进行后续的评价,除了总结必要的经验之外,通过对预测值与发生值之间的对比分析,追究预测制定者的责任,从而评价该项目对公司投资的价值。
(四)优化投资风险转移
企业投资项目带来的风险,如果有企业独自承担,给企业无疑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做好投资风险的转移工作是规避企业风险的有效途径。主要方式有一下两种:一是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通过购买一定的财产保险,当出现财产损失的时候,借助保险公司的力量弥补企业投资的损失;而是通过非保险手段进行转移,当企业遭遇投资风险的时候,由企业的某个机构或者部门来承担风险,这样保持了企业的主要实力,即使壮士断腕,但不会损伤企业元气,可以东山再起。
四、结束语
总之,国有企业在投资风险的管理中,不仅要立足于我国企业通用的方法,而且要积极吸纳国外发达国家的方法和有效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融会贯通,通过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投资环节监督工作,优化投资风险转移等措施,有效的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企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普江. 企业投资风险评估分析[J]. 现代商业. 2011(12)
[2]陈祖瑞. 浅析企业投资风险相关问题[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5)
[3]陶表红. 浅析企业投资的风险与控制[J]. 商业时代. 2010(01)
[4]张勋喜,虎恩波,刘涛. 试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10(04)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风险;控制
一、引言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是扩张的需求,更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途径,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再创新,都需要认清眼前的路,不断探索投资渠道。然而,投资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市场经济下投资风险的把控还需要尽心竭力的分析。因此,新时期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深入探索投资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一)国企投资风险的客观因素
国企投资环境复杂多变,投资环境设计内容广泛,其中引发国企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集中于法律环境、利率的波动和通货膨胀上,这些因素的上下浮动可能给企业投资带来有利的一方面,也可能给企业投资带来严重的损失。就目前而言,我国国有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涵盖在以下两方面:
1、利率与汇率风险
自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就出现了异常,通货膨胀趋势若隐若现。而与之相反的国有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是面对商品价格的上涨,企业使用材料的成本必须增加;而另一方面是国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采取提高利率的策略,而利率的上升会直接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失衡,这样将企业陷入困窘之地。另外,从2010年6月开始,我国针对美元贬值的现象,对人民币一直进行升值控制,导致一些国有出口企业,效益直线下滑。
2、政策与环境风险
目前,我国承担着保护环境的国际义务,为了实现低碳环保,一些耗能高、污染高的国有企业面临停产,与之紧密相连的企业环境成本大幅度提升,不得不带来投资风险与压力。另外,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削弱,传统的密集型劳动力向技术型劳动力靠拢,国有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承受考验。
(二)国企投资风险的主观因素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和投资管理者,在国企投资过程中,决策者的投资策略、企业应对法律的能力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投资的主观因素。
1、投资决策失误风险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相对较为落后,由于企业投资之前,不能系统的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企业领导人存在非理性决策,这种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独断性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投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跟风投资的现象屡见不鲜,看到一些新兴的产业就产生的投资的欲望,盲目额决策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过重,甚至对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2、法律应对能力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一些新生的法律制度对企业进行了规范和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形成,企业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把握浅薄,一旦出现企业不能履行的合同而发生争议,或者采取诉讼或者采取其他法律手段解决,都将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三、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面对不不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因此,为了让国有企业更快的成熟起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投资风险的控制:
(一)改进投资外部环境
针对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投资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必须改进企业投资外部环境,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只能,不断强化和扩展服务范围。如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基础的账户管理服务,并且在资金预算等领域开发管理系统,满足企业的调动资金需求;其次,针对一个跨国公司,资金较为分散的特点,银行实现了主动归集,自动调拨的双线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了企业资金调拨的效率;另外,金融机构还对企业实现了点对点现金管理服务,最大限度的让对外投资的企业规避投资风险。
(二)健全投资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是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的有效法宝,因此,规避企业投资风险,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尤为关键。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须保证投资管理制度涵盖所有企业投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投资管理机构的组建、权利与责任的追究制度、决策的程序与方法、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审核和项目后续的评价工作管理等;必须保证一定的量化管理指标作为投资的衡量标准,包括投资方向指标和企业投资回报水平指标,这些指标的确定是规避企业投资风险的必要前提;必须保证投资管理制度中具有重大问题的处理预案制度。企业投资中难免出现重大问题,只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预案机制,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做出积极的处理。
(三)加强投资环节监督
针对于目前国有企业主观因素存在的投资风险,通过对投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实现投资风险的规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制定相应的项目投资计划,对项目投资背景、技术及人力资源做充分的研究;对投资项目进行后续分析,将项目投资后发生值与预测值进行相关的比较,从而让技术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在投资项目进行后续的评价,除了总结必要的经验之外,通过对预测值与发生值之间的对比分析,追究预测制定者的责任,从而评价该项目对公司投资的价值。
(四)优化投资风险转移
企业投资项目带来的风险,如果有企业独自承担,给企业无疑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做好投资风险的转移工作是规避企业风险的有效途径。主要方式有一下两种:一是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通过购买一定的财产保险,当出现财产损失的时候,借助保险公司的力量弥补企业投资的损失;而是通过非保险手段进行转移,当企业遭遇投资风险的时候,由企业的某个机构或者部门来承担风险,这样保持了企业的主要实力,即使壮士断腕,但不会损伤企业元气,可以东山再起。
四、结束语
总之,国有企业在投资风险的管理中,不仅要立足于我国企业通用的方法,而且要积极吸纳国外发达国家的方法和有效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融会贯通,通过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投资环节监督工作,优化投资风险转移等措施,有效的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企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普江. 企业投资风险评估分析[J]. 现代商业. 2011(12)
[2]陈祖瑞. 浅析企业投资风险相关问题[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5)
[3]陶表红. 浅析企业投资的风险与控制[J]. 商业时代. 2010(01)
[4]张勋喜,虎恩波,刘涛. 试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