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中开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dd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窄窄小涌,苍苍老巷。须髯飘飘的古榕树浓荫掩映着青石板路,鱼塘边连绵的竹棚子,传来鱼档肉档高高低低的叫卖声……我是在搜索对故乡中山古镇的久远记忆,还是回到了隔洋相望中常常萦绕的梦境?车子到了镇公所楼前我就跳了下来,不愿随车前往祠堂,想用自己迟疑的脚步,丈量一下这段记忆的长度和深度。从小就听长辈说,我的襁褓岁月——从出生到三四岁,就是在古镇度过的。好像还发生过跟着伯娘到水塘边洗衣,若不是堂哥眼疾手快,我差一点儿就因为玩水而被溺毙的惊险事。我甚至记得儿时陪我玩耍的黄狗叫“阿得”,日后我还把它的名字用到了我的长篇小说《迷谷》里的狗子身上。多年后重返孩提旧地,已是1973年,前来探望回乡当知青的妹妹。虽然那回陪小妹一起在古镇过了一个忧患年代乏善可陈的农历新年,距今,也有将近五十年之遥了。脚步迟疑,自然是因为眼前的一切,早已无复记忆。被称为“中国灯饰之都”的古镇,可以想见她如今的繁华街市,十里灯花,早把我心头的那些古旧影像抹得一干二净。我只是对着那些熟悉的名稱——比如“古一”小学、“津边里”等等频频留影,算是对自己暌违故乡多时的一点儿补救吧。
  没想到,我的“迟疑脚步”,竟大大怠慢了祠堂前久候的乡亲们了。一色橙红制服的苏氏宗亲会乡贤们,已在门前列队守候多时,只等我——这个姗姗来迟的远洋游子的到临,才能率一众家人族亲步入祠堂,开始正式的祭祖仪式。宗亲会会长大兄大步迎上前来,做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惊了一个踉跄:“我是苏东坡第二十九代孙苏根鸿……”紧紧握手,满面堆笑,却堆成了一摞的疑问号和惊叹号——“真的吗?果真吗?!”仰看青砖绿瓦、门楣巍峨、廊柱敞亮的祠堂外观——苏门,苏门?——斑驳的岁月之痕留在我心头的,是更深的亲族血缘与历史遭际的沟壑裂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如是,却成了另一道哲学与人生的大哉问啊!
  鼓乐大作。锐亮的唢呐声刺透了袅袅烟气,把我的思绪引向了更加久远的,属于家族也属于国族的那一条蜿蜒的来路……
  我们家这个苏姓家族,祖籍在今广西合浦北海,早时并不属于这个古镇苏氏宗祠。只因当年(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父亲苏翰彦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在孙中山侄子——时任中山县县长的孙乾手下任事,秘密营救过好几位被逮捕的古镇中共地下党员(从抗战时期开始,古镇就是中山地下抗日游击队的活动中心),因而与古镇苏氏族人结下深厚情谊。父亲于是把当年战乱中的整个合浦北海苏姓家族(从祖母、大伯父、三伯父、姑姑到相关族亲等等),先后搬迁到中山石岐,继而便正式归宗入籍古镇的苏氏宗祠,在古镇津边里落地生根。——“苏松柏”“苏金荣”“苏社丁”“苏昌”“苏国田”“苏根权”“苏能根”“苏社木”等等这些当地苏氏长辈的名字,是我们从小在家里就耳熟能详的。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年月,我们这个子女亲戚众多而时时温饱有虞的大家庭,便常常受到古镇乡里的联手接济。“细佬哥”时的我,不时会随着兄长到珠江畔大沙头的河涌边上,扛回古镇乡里撑着草艇送进城来的活命宝物——紫薯、木薯、蔗糖、鱼饼、炒米饼还有荔枝、龙眼等等,那是我们孩童时代合家欢娱达旦的难忘时刻。我们广州东山启明路的家宅,自然也成了古镇乡人的“省城之家”。从小,我们就陪伴过无数到城里来看病、办事的称“叔”称“伯”的古镇“苏家人”。古镇,也是我们苏家两三代人休养生息的避风港湾。
  ——古镇古镇,那真是我们“苏家人”命运相系、骨肉相连之地啊。
  宗祠台阶。需要使劲抬脚才能跨过的高高门槛——这是真正的“登堂入室”。在身边导引我、按老规矩指点我行止的(不然我可真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正是当年那位秘密资助过地下游击队的开明乡绅苏昌的孙子辈族亲。他称我为“叔”,我笑说“叔”太老了,称我为“哥”吧!他连连摆手,却笑颜庄重:不不,你爸爸“五叔”是我的“叔公”,这辈分可乱不得呢!我这位“洋风洋水中人”这才真切意识到:自己也给耶鲁学生讲述过的中国传统“辈分伦理”的“铁律”,此时在宗祠殿堂,可是丝毫轻慢不得哟!
  我与各位乡贤族亲——宗亲会长辈、理事,平辈弟兄、小辈子侄弟妹一一打过招呼,特别向与父亲平辈而硕果仅存、已经腿脚不便却坚持坐轮椅出席祭礼的国田叔及其家人致意,方才领着亲眷家人,绕席落座。环望祠庙中堂,沿着青砖高墙,一字排开的制作井然的历代苏氏先祖的画传——从春秋战国策士苏秦、汉代名臣苏武、到北宋文名光耀的眉山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特别是——名字陌生的南宋大将军苏刘义。——苏刘义?“……苏刘义,正是我们古镇苏姓宗祠的先祖公,”宗亲会长根鸿兄迎向我问询的目光,递给我一本《苏刘义大将军世谱》的小册子,“我们古镇苏氏宗族,就是苏轼后人苏刘义这一个亲缘支脉,绵延数百年、二三十代人延续下来的……”
  苏刘义?我借着亲友落座寒暄的短隙,忍不住翻开手边的小册子匆匆浏览。薄薄一本《苏刘义大将军世谱》,史料层叠,引证繁复,却也眉目清明,脉络清晰。简略说来,据世传四川眉山《苏氏族谱世表》与安徽明洪武木刻本《秋浦苏氏世次年表》的记载与世代流传,苏刘义乃出自苏轼长子苏迈这一支,为苏轼第九代传孙。苏刘义,字任中,为苏迈长子箪、苏箪长子峤、苏峤公子云卿、苏云卿公子澄隐、苏澄隐公子——苏庆文之子。细数辈次,苏刘义乃古镇苏氏宗祠的九世祖。南宋末年,元军践踏中原,苏刘义在鄂州率兵与元军周旋作战;元军直逼南宋京都临安府(杭州),苏刘义率兵先护二王至温州、瓜州,再航海至泉州、湖州;后宋端宗崩,苏刘义再奉杨太后之命任御前伺卫,与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将军护八岁幼帝南迁。在元军重重围堵追杀之下,遁至广东新会崖山与元军决战,苦战十九日,御舟被罡风吹覆,陆秀夫拥幼帝蹈海而亡,南宋朝廷倾覆。崖山之役君臣死难后,文天祥被俘,殿前指挥苏刘义率兵突围至顺德都宁山,拥民间一位姓赵名旦者立寨建都,招集千余兵勇继续抗元。后遭元军重兵围剿数月,苏刘义在惨烈血战中殉国,享年四十七岁。乾隆年间有顺德举人罗天尺题《宋宫都宁山》诗曰:“……我来吊古迹,旧曲半明灭;史无王旦名,地传刘义节。欲续崖门线,终同块肉绝。山风吹我衣,愁恨千百结。”   果真是悲歌慷慨,浩气千秋啊。苏刘义,苏刘义。我默念着先祖的名字,想起年中时曾随画家好友瞻访文天祥当年抗元护帝南迁路过的潮阳莲花峰。那座据说是文天祥率军策马至此,因追帝踪不见而一跺脚令峰石裂成莲花瓣的巨石,当时曾让我抚之心旌摇颤。或许彼石彼迹,也留下过先祖苏刘义将军当时护帝南行的鞭影剑痕吧?我便一直惦记着,弄清古镇苏氏宗祠与苏刘义将军此脉的具体渊源。时在祭礼间无暇顾及,最终在日后古镇老前辈苏能根叔的一个答记者问视频里,得到了解答——原来,苏刘义殉国后,其子嗣后人流落在廣东新会、顺德一带。古镇这一支苏族,是数百年前直接从新会津边里迁来的。所以今天古镇苏氏宗祠所在地,还保留着“津边里”的古名……
  鼓乐震耳,人群熙攘。我环望着热气腾腾的祠堂,乡亲们一张张被热情和日晒熏红的脸庞,意兴飞扬。宗亲、乡贤热情的话语很难一一细述,最吸引我视线的,却是身后繁体“蘇”字锦旗之上烘托着的,中堂头顶的匾额大字——“笃堂”。“笃”,粤语中的入声字读音,收束铿锵。“‘笃堂’何解呢?”未待我心底的疑窦冒出口,身边的开明乡绅后人、在中山政协任事的志伟兄便悄声告我:乡间有许多传说,说是宗祠所在地,原为古久年间当地一马姓富家将女嫁给古镇苏姓后生时的嫁妆田亩,建宗祠后为感念马家奉献而在“马”上加“竹”,所以称“笃堂”。“我么,”志伟兄朗声笑道,“其实更喜欢‘笃’字所包含的声气精神。我觉得这一个‘笃’字,可担得起苏氏宗族古来一直绵延承继的骨气精神呢!”
  我心里轻轻一动。此说真是“正中吾怀”啊。域外教汉语多年,我不可能对此“笃”字无感。笃,据《说文解字》,本为“沉实之马蹄声”解,转义为忠实、厚重、确当、一心一意。《论语·泰伯》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子张》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后世更把“笃”字,直接与“专心好学”相连——《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南史·儒林传·沉德威》:“虽处乱离,而笃学无倦。”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公幼笃学,有大度。”明邵璨《香囊记·讲学》:“三年笃学不窥园,刺股悬梁志亦坚。”
  无论是“沉实马蹄声”或是“笃信好学”“笃学大度”,千真万确,果都是古来“苏门精神”之结晶啊——从苏武的餐风饮雪不改其志,坡公的历尽劫患不改其乐,再到苏刘义的舍身赴义不改其忠,其“硬核”,都在此“不改”——“一以贯之”“慎始守终”,一个“笃”字,可谓气贯今古,掷地有声!联想到我们苏家老祖母(合浦话叫“阿妈”)多少年耳提面命反复叮咛的“奋志”,老父亲高悬家中厅堂的家训“有容乃大,无欲则刚”,都与这“笃”字,一脉相牵相连啊!
  不过, 此时身边女儿的一句低低的英语问询,却让我一时赧然了。“爹地,”她问:“为什么对面墙上会有你的照片,旁边的那个大照片,又是谁?”本来,对这次回乡祭祖,我是这样告诉女儿和洋女婿的:乡土之情,正是中华传统血脉之根。中国人有对祖先和乡土的崇拜,将结婚与生死并重,称“红白喜事”。所以我和妈妈带你们新婚后回国省亲,首先要告慰祖宗先人和拜望家乡的乡亲父老。当日,我们在广州白云机场接到他们俩的当时,就马上驱车上远郊墓园去为祖父母和曾祖父母扫墓拜祭。这次返古镇乡前,还专程带他们走访了一趟国父孙中山的翠亨故居和边上我的中学母校——中山纪念中学的校园。还特别指给他们俩看——当年爸爸和姑姑在同一个地方获作文大奖的那个土石台子,他们还特意留影纪念……我唯一没有明告女儿的是:因为我身后的世界名校光环,也因为我刚刚获得了耶鲁2019年的最高优秀教学奖,这次我带他们的新婚省亲之旅,家乡父老特意予我们以最高礼遇……
  “你爸爸照片旁边那个大幅照片,”她的姑姑们轻声指点着,“他叫苏炳添,是中国跑得最快的人,他就是在古镇出生成长的,他不久前刚刚夺得亚洲100米短跑的冠军……”旁边坐的古镇叔婶们,便连笑带喊、七嘴八舌地抢说道:苏炳添这个“古镇仔”呀,算是我们苏家祠堂的“武状元”;你爸爸呢,就算是“文状元”啦!呵呵……
  “——文状元?爹地,什么是文状元?”女儿自然不懂,不依不饶,还在低声追问。
  “文状元?何为文状元?”我一时竟有点语塞——苏门之“文状元”,当然非咱们眉山老祖——轼公坡老莫属!微躯若我,岂可担得起如此高名?!思绪,却因之弥散开来……也许,真是一种前世宿缘?或是血液里保存的某种“基因记忆”?很奇特地,在我的大半世不算短的人生阅历中, 我注意到在跌宕行旅、海国漂流的诸般历练之中所遇到的几乎每一个“苏”姓人——前辈或同辈,学文的从政从商的或弄理工的,往往天巧地巧,不约而同,大都与“文”相关——每每不是文人学士,就是文体高手,且大都文思不凡,难道真的是苏姓血缘的“文脉”所致?坦白说来,内心深处,这个我藏在心底的“怪念头”已经很久很久了——首先是经历使然吧,我十五岁下乡海南岛分派到儋州“纱帽岭”下的小山村,儋州,恰正是八九百年前,苏老祖东坡晚岁自诩的“平生功业”的最后一站——当年苏轼因“新旧党争”被从黄州、惠州一直贬谪到“垂老投荒”的海南儋州。我那时朝夕面对的“纱帽岭”——儋州最高峰,正是当年苏轼于艰危时,写下过乐观旷达的“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这一“梦中得句”的“儋耳山”!艰苦乡劳间,每日每时,“纱帽岭”与我相伴,我心头就有“苏子瞻”相伴。正是苏老祖东坡在儋州的遗迹遗教,暗暗成为我鞭策自强的动力。“自此虚身问潮去,夜雨潇潇读子瞻。”这是当年我在苦寒的儋州乡间自学苦行,以“苏子瞻”励志留下的青涩诗句。从此,在自己风波披沥、汤火俱全的漫漫人生长旅中,苏祖东坡,成了我永恒的精神烛照和心性保护神。用老友、诗人一平兄一句曾经深深打动我的话来说:苏东坡,是中华古典文化的一轮满月;而你,就是被这轮满月之光始终照着的人。是的,冥冥中,我似乎总能感触到这位本家宗祖与自己血脉相契的某种神秘联系。暌违海南多年后,我特意造访儋州中和镇被毁后重建的“东坡书院”,当晨风拂面之际,偌大庭院的一棵高壮菩提树的根部,竟蓦地萌发出一朵硕大的、当地极为罕见的白灵芝!当地友人一句话,几乎让我泪奔:都说坡仙坡仙的,知道你这位苏姓晚辈造访,这是“坡仙”化身白灵芝来迎候你呢!(这桩奇事,我曾写入拙文《东坡书院三鞠躬》里)。几年前访学武汉间专程造访黄州的“东坡赤壁”,在赤壁山脚的城池里,一只雪翼长羽的白鹤在我们眼底身边飞上飞下,徘徊不去。同行友人一句戏语,也让我心头抖颤——看!这不分明就是东坡《后赤壁赋》里那只一模一样的白鹤么!我到过此地多少次,从未见过这样的白鹤,你这位承继古久文宗的苏门后人到访,显然是你的老祖宗化身白鹤来迎候你呢!(此奇事,我也曾写入拙文《赤壁怀大苏先生》里)。此类奇遇一多,真的会让人产生诸般“冥冥中”的疯痴念想。所以,当族长根鸿兄言及他是“东坡第二十九代孙”,并且古镇祠堂始祖公苏刘义的苏门血脉清晰呈现眼前之时,我心中登时鼓乐齐鸣——苏门,苏门!你这位多少年对“苏东坡”“苏子瞻”念兹在兹的海外苏门游子,漂泊万里,寻寻觅觅,终于,踏进血脉源流正嗣正宗的苏门来了!   你是谁?我是谁?!遥想着那千年流水、百载流风之间,那殷殷而涓涓流淌的苏门血脉,自青简里、书页间、烽火中、红尘处向你绵延而来呼啸而来奔突而来贯涌而来,一直耿耿然、凛凛然贯通到你的心神里,笔底下,行止中——你,能不中夜省思、肃然自律、抖擞奋进——“奋志”“奋志”“奋志”吗?!
  斜阳一抹,清风朗澈。祭祖仪礼的正式程序开始了。宗亲乡贤们把一条写着“弘扬祖德,福泽延绵;笃堂文化,世代相传”的金黄红字缎带,披挂到我们身上。在族亲后生的引领下,我们顺着红地毯退回到祠堂大门的门堂静候。视线前方,笃堂中门尚紧闭着。并列六扇的楠木门屏上,精雕着苏门故事的民俗图画——塞外牧羊,赤壁观涛,海陆征战……霎时间的寂静,听得见高墙外传来的叽啾鸟鸣。一声高亢锐亮的唢呐,再次引出笙箫鼓乐,訇然而起。一时间,鞭炮声震耳欲聋,炸出了漫天红雨, 腾起缭绕紫烟……
  宗亲会理事们率先进入笃堂,为开启中门备礼。
  “苏氏列祖列宗在上……”祭礼颂词在高声诵读。
  我一時神思恍惚。
  先生,是您吗?大苏先生,是您自红雨紫烟间走来,为赧然站在宗祠笃堂前的我抚肩低语、送来慰笑微风吗?是您从赤壁的烟波、惠州的荔香和儋州的葱笛里趿屐而至,为我带来大江的雪浪,西湖的柳风,雪泥的鸿爪和钟石的磬鸣吗……记得的,我们曾在同一座儋耳山下共赏过藜羹苦茶和村歌渔唱;我们曾同为黎山的孤灶噙泪、为“鹰鸷狼食”“恃法以侵民”不平;我记得您在《洞庭春色赋》里的嘱托:“寄逸想于人寰……卷震泽而与俱还”,我是携着洲海尘浪、耶佛书喧和时世哀乐,回到宗族的环抱,亲炙您的血脉温热来了;记得的,我还记得您在《前赤壁赋》里的叮咛:“盖将自其变者以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以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是领悟着您的自变“小我”而襟怀着天地“大我”,来到您的亲魂真灵面前受恩受教——先生,且受千里万里而来、百代十世而至的晚辈儿男一拜吧!
  笃堂中门,缓缓打开了。
  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眶。
  多少远逝的画面忽闪而过——儋耳山下井台边的民办小学茅舍。乡劳间每逢难得歇息的周日,我抱着书本躲到这里借天光苦读,山风,就在耳边嘶啸……曾有诗记曰:“书笔当年岂忍停,荒台幽谷草青青。更深雾重呵灯暖,井浅风寒照面冰。吟句难成三夜雨,荷锄披尽一天星。山林感识庄骚味,语未惊人人自惊。”
  怒海舟行。是在琼州海峡还是在太平洋大西洋的茫茫公海?是谁的“名言”,落到了你稚嫩的指尖或苍老的键盘上?“……为什么大海的涛声永远浩荡澎湃?因为它懂得自强不息。”“……如此立于天地之间的独立个人,他对自己负责,而不需要别人为他负责。……一个人的秘密是责任感的秘密。……人的责任感,正是把人确立为一个人而面对宇宙的那种力量,作为存在的一个奇迹。……”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奠酒,拈香,遥拜。我知道,能携亲眷家人在宗祠敞开的中门祭祖,此乃故乡父老赋予尔等的至高盛誉。族亲告我:古镇苏氏宗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旅居香港的苏文普宗贤捐首款起动、再由上百过千各界宗亲贤达义助复建以来,祖业族谱隆续,文脉香火日盛。迄今,开笃堂中门祭祖,却只是仅有的第二回——数年前的第一回,中门为古镇外出读硕博的返乡学子而开;而这第二回……受之有愧、唯恐辜负的惶惑之情,一时弥满胸襟。香烟袅袅,缭绕在中堂“苏氏历代祖先”的牌位上。我默默抚摸着挂在胸前那个券花环绕的“蘇”字金牌,带着亲眷家人,颔首低眉,虔诚礼拜。此时的祠堂供桌上,“金猪”横卧,牲果盈盘。满庭的玫瑰金菊怒放,腾腾香火间斜照着缕缕烟霞,花香酒香,就在乡老彤颜和高堂廊柱之间弥散……
  这是2020年元旦的翌日傍晚,天,很蓝。
  我久久凝望着“笃堂”的那个“笃”字。
  我强行把自己又一次盈眶的泪水,压了回去。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此乃《文心雕龙》开篇“原道”的第一言。文脉。何谓“文脉”? “文脉”者,“血脉”也。古来苏族之盛衰,得自华族之盛衰;苏祖之文统,得自华祖之道统;因之,苏门之文脉,也即国门之命脉啊。不是在教科书里,也不是在小说戏剧里,而是在这真切触摸到的乡亲絮语、仪礼香烟里,我感受到了传统与血脉那如同泰山一般沉重的分量——传统,传统,传而为道,行之成统。于今的你,站在苏门之下,国门之畔,耶鲁讲坛之上,难道不是冥冥中那个先祖的蔼然目光照着你,护着你,引领着你——你需要血脉贯之,道统承之,重责担之吗?!
  把腰肩挺实,你又该上路了。
  (选自2020年第6期《广州文艺》)
  原刊责编  杨  希
其他文献
前不久,客居上海的吾邑文友王佩玲与我在静安的老别墅喫茶闲聊,我说中国早茶如果人格化,泰州早茶应是谦谦一君子。它以“野、清、雅”取胜。野在田园之材,清在口味之淡,雅在养心之道。茶及茶食的质朴、洁净、天然,与人性中的虚、静、雅如出一辙。  听我如此解析,王佩玲不由击掌脱口道:“何为君子?《论语·雍也篇》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
期刊
闭上眼睛,屏住呼吸,而后把心灯拨亮。  那么,便有一团一团的颜色向你走来。那色是黑的,黑得浓重,黑得亲切,黑得无边无际。在黑里,跃动着一抹一抹的炽热,一坨一坨的凝固。那黑用心去舔破,便会渗出红来,那红是老酒酿的,烈;那黑用心去舔破,也会渗出黄来,那黄是风在岁月里洗出来的,皴;那黑用心去舔破,还会渗出蓝来,那蓝是时光一日一日磨出来的,闷;那黑用心去舔破,甚而会化出白来,那白是老石磙碾出来的,沉……慢
期刊
能够被她纳入知己的名单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尤其是唯一的红颜闺蜜。  1979年年底,我离开电影圈,在美国待了一年半。1982年回中国香港,电影的大环境改变了,许多新锐导演出现,徐克是其中最亮眼的一位,他找我拍戏。我们约在九龙北京道巷子里一间叫Palm的地下餐厅见面,餐厅门打开,迎面而来的是一对非常特殊的男女,女的头发比男的短,服装新潮;男的山羊胡,艺术家气质,是施南生和徐克。他们轻松地喝酒聊天,英
期刊
云蒸霞蔚的浮来山,有一棵庙宇香烟供奉、雷电风涛朝拜的大树,其托高浮来天际线,冠阴千平方米,人说那是皇皇四千岁的“银杏之祖”。  我的目光从初光先照的时刻开始,远远望见那片金黄的绚烂,如十万旌旗迎风。站立其下,又感觉它像一只昂然展翅九万里的鲲鹏,你看它硕大无朋的翅膀,在快乐的晨阳下闪亮地舞动。那鹏鸟世上罕有,这老银杏也是人间少见,它立于浮来三峰之间,根系深扎石灰岩溶之地,一直伸向崖下的清泉峡与卧龙泉
期刊
那天,我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北园跑步,回来的路上,接到了《南方周末》编辑的微信,说李老师,再不给题目就来不及了。他要的就是今天晚上演讲的题目。从奥森东门出来,有一座过街天桥,看到这个微信的时候,我正好站在桥上。抬眼一望,看见了那三棵树,用鲁迅的笔法,左边那棵是鹅掌楸,右边那棵是鹅掌楸,中间那棵还是鹅掌楸。鹅掌楸是非常漂亮的树,高大,大概有十五六米高,这说的是我眼前的三棵树。实际上鹅掌楸最高能长到四
期刊
似已平静得不能再平静了。曾有的呼啸如空谷足音,渐行渐远,悠远成一首记忆中的歌。似已古旧的唱片,优美地转出一圈一圈,旋转出深深的念想。  秋水,你澄澈出令人心碎的美丽。  太多太多的眷恋,成了记忆或者失忆;太多太多的煎熬,酿造出生命之蜜。枫叶青绿相间,珍珠般的晨露欲滴还住。似曾熟悉的好听的声音,还有孩子的歌声,若弥散的天籁,若翩翩仙乐,自心之泉涌流而出。是下午了,天上升起一轮明月,还有夕阳辉映的金色
期刊
记录者  我同意这种说法,观念会过时,而事实不会。从前我以为事实是客观存在,其存在本身就足以证明一切,任何的误读、误解、扭曲……最终都会在它铁的质地下败退,所谓水落石出,事实的真相及各个剖面最终都会得以显现。后来发现这信念是天真得可以。  事实固然是客观存在,但所谓的客观,岂不也是一种观念。事实是需要观察者和记录者的,否则,它发生过了可以等于从未发生,存在也可以等于不存在。水落未必石出,假以时日,
期刊
一  在岛上,台风是常客,作为一种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它带给海边人家的,尽是麻烦和灾难。谁都畏惧它来,却谁都无法阻挡它来。  它喜怒无常,横行无忌,岛上的人们与其较量了无数次后,倒也习以为常了,台风要来那便来吧,日子照样得过。海岛人的宿命。  从我记事起,一来稍大点的台风,灶间就都是水。灶间位于房屋最后方,而我家屋后是连片的稻田,无遮无挡,台风如猛兽,进攻着咆哮着,似有千军万马要冲进来。斑
期刊
外婆的寺前湾  那日午后去看外婆,她正在竹椅上小憩。已年近八十,身板依旧硬朗,睡意蒙眬中睁开双眼,不知问谁,怎么听不到水声了呢?我笑答,这又不是寺前湾,哪里会有什么水声!寺前湾是外婆的旧居处,在那儿住了几十年。大坝筑在河上,一天到晚水声轰鸣。坝下水被截住,河浅,大石头次第搁一线,就是跳桥,过河不会打湿脚。外婆揉揉眼,喃喃道,不知寺前湾现在怎样。寺前湾现在怎样?这问题我也多次问起,相隔十来里,自外婆
期刊
饥渴之泉  有一些年里,泉水油汪汪的,像森林的眼,从深山里淌到山口处,再从丘陵一直淌到戈壁边上。它们的清凉一直伸进夜晚,伸进地下最深处。够得着一颗柔软的心脏了。  甚至还不甘心,又一直向北流进了沙漠里。泉水在这片大地上的路真长,把各个乡都联系起来。把高处和低处也联系起来。水草就各处长起来,送过去一程一程的风,气息里甘美葱茂。夏有夏的样子,秋有秋的样子。木垒除了几条季节性河流外,也就有了不枯的活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