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可见,同伴之间的影响有时远远超过了教师的说教。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关键词:小学 班级 管理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重视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的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今年这学期,我接手三(二)班,之前在其他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这个班的基本情况,这个班上的常规教育不是很好。在课堂上,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上课好动,发言好像一窝蜂,站没站样,坐没坐相,课堂学习习惯很不好。针对班上学生实际,我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的坐姿,我专门利用一节中时间让他们在教室里端端正正的坐着,不许东张西望,也不许交头接耳,然后我假装出去拿东西,可我并没离开,只是找了一个视觉比较好的位置观察他们,发现有的学生坐了不到五分钟就开始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停止了这些活动,以此在以后的上课中我时时观察这些好动的学生,纠正他们上课时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回答问题时,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我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了什么事?讲了几个方面?要求怎样做?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听说、坐站等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建立轮值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对于值日的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班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差的总是处于被管理、被教育的位子上,使他们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我试着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结果发现,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班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老师们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由此我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三、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手册》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体化以及学校的学生一日常规,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工作中,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讲解评价手册家评部分的要求和评法,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他们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澡、洗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关键词:小学 班级 管理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重视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的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今年这学期,我接手三(二)班,之前在其他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这个班的基本情况,这个班上的常规教育不是很好。在课堂上,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上课好动,发言好像一窝蜂,站没站样,坐没坐相,课堂学习习惯很不好。针对班上学生实际,我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的坐姿,我专门利用一节中时间让他们在教室里端端正正的坐着,不许东张西望,也不许交头接耳,然后我假装出去拿东西,可我并没离开,只是找了一个视觉比较好的位置观察他们,发现有的学生坐了不到五分钟就开始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停止了这些活动,以此在以后的上课中我时时观察这些好动的学生,纠正他们上课时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回答问题时,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我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了什么事?讲了几个方面?要求怎样做?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听说、坐站等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建立轮值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对于值日的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班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差的总是处于被管理、被教育的位子上,使他们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我试着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结果发现,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班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老师们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由此我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三、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手册》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体化以及学校的学生一日常规,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工作中,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讲解评价手册家评部分的要求和评法,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他们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澡、洗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