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期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国民经济中水利经济的地位愈加重要,所以建立良性循环机制是水利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水利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提出新时期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途径,希望能为发展水利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 水利经济 良性循环机制 途径
最近几年,在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各级水利部门坚持转轨变型、加强经营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成功转变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战略。但要想促进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值得深入讨论和探究。
一、水利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水污染日益严重,水利经济体系已经与水资源状况不符,水利经济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利工程自身在过去长期存在轻管重建的现象,经济收入很少,经济意识淡薄,加上水利产业的回报率非常高,水管单位很少补偿自己,而是将大部分效益都给了社会,自身包袱沉重,导致水利经济迟迟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二是水利经济的发展缺乏特色,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服务体系等的不完善,导致水利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缺乏支撑,而缺乏市场机制更是阻碍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最关键的因素;三是没能正确认识水利综合经营的重要作用,没能针对综合经营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且水利职工待遇问题的解决不力,导致人员缺乏水利综合经营的积极性,制约水利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二、新时期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途径
(一)增强经济意识,促进水管单位发展
水管单位为促进自身发展,需积极转变传统轻管重建的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这是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1]。一是改变水利工程设计缺乏正规经济评价的状况,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经济分析和评价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规范要求来进行,由专业的经济评估人员负责落实经济分析和评价,没有正规经济评价的水利工程设计文件将不能参与审查。在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评价环节,不仅要落实经济分析工作,还要评价财务、研究执行方案,为水管单位今后开展水利经营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改变轻配套、重主体的状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需对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进行共同的运用,把配套与主体作为有机的整体,搞好规划与设计,并保持同步施工,确保能全面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三是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善建立水管单位经济目标责任制,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来增强改革意识与经济意识,打破以往花钱就找国家要的不良习惯,从而促进水管单位自身的有序发展,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二)建设三大体系,指导水利经济发展
推进建设三大体系是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一是建设价格收费体系,也就是科学制定价格,规范各项收费。水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需要价格杠杆的调节,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供水目前已经形成卖方市场,对改革水价极为不利,新的价格收费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它能使每一个水利工程都实现以水养水、以库养库、以堤养堤,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如充分利用各个供水区域需要水资源的时间差来开发需水市场,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建设法制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在水资源行政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水利经济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方式落实水法律、水法规的普及工作,为水利经济的循环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建设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服务意识。现行机构设置大多都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偏重于专业技术,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对营造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软环境不利,需严格遵循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为发展水利经济服务的意识,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市场机制的合理运用来指导水利经济取得良性循环发展[2]。
(三)加强综合经营,实现水利经济循环
水利综合经营的加强不仅是水利部门减少政府负担、社会负担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必要辅助措施。一是对水利综合经营在发展水利经济中具备的重要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水利队伍内部应积极认识到提高建立水利经济良心循环机制与提高水利综合经营之间的关系,由上而下注重多种经营,有机结合水利综合经营的开展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同时,各级领导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综合经营,才能使水利工程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这就需要水利部门摆正副业与主业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扶持水管单位加强综合经营,还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护,从而扩大再生产投资。二是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为水利综合经营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各级部门不仅要积极支持水利经济的发展,还要坚持完善制定优惠政策,如对既有的多种经营项目可适当延长综合经营的免税期限,尚未发展的多种经营项目应给予低息贷款、减税免税等扶持,为综合经营提供条件。三是及时解决好水利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将他们加强水利综合经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水利工程大多都地处农村,不仅单位分散,且制约条件很多,基层水利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影响他们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可从医疗、子女入学、子女就业等方面入手,各级水利职工要一视同仁,为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结束语
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水利经济面临的问题, 不仅水管单位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国家也应注重建设价格收费、法制、服务三大体系,并积极加强综合经营,以促进水利经济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英.关于建立准公益性水库补偿机制的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2):67-68
[2]关振宇.水务经济良性循环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时代金融,2012(27):147
关键词:新时期 水利经济 良性循环机制 途径
最近几年,在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各级水利部门坚持转轨变型、加强经营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成功转变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战略。但要想促进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值得深入讨论和探究。
一、水利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水污染日益严重,水利经济体系已经与水资源状况不符,水利经济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利工程自身在过去长期存在轻管重建的现象,经济收入很少,经济意识淡薄,加上水利产业的回报率非常高,水管单位很少补偿自己,而是将大部分效益都给了社会,自身包袱沉重,导致水利经济迟迟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二是水利经济的发展缺乏特色,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服务体系等的不完善,导致水利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缺乏支撑,而缺乏市场机制更是阻碍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最关键的因素;三是没能正确认识水利综合经营的重要作用,没能针对综合经营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且水利职工待遇问题的解决不力,导致人员缺乏水利综合经营的积极性,制约水利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二、新时期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途径
(一)增强经济意识,促进水管单位发展
水管单位为促进自身发展,需积极转变传统轻管重建的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这是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1]。一是改变水利工程设计缺乏正规经济评价的状况,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经济分析和评价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规范要求来进行,由专业的经济评估人员负责落实经济分析和评价,没有正规经济评价的水利工程设计文件将不能参与审查。在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评价环节,不仅要落实经济分析工作,还要评价财务、研究执行方案,为水管单位今后开展水利经营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改变轻配套、重主体的状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需对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进行共同的运用,把配套与主体作为有机的整体,搞好规划与设计,并保持同步施工,确保能全面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三是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善建立水管单位经济目标责任制,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来增强改革意识与经济意识,打破以往花钱就找国家要的不良习惯,从而促进水管单位自身的有序发展,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二)建设三大体系,指导水利经济发展
推进建设三大体系是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一是建设价格收费体系,也就是科学制定价格,规范各项收费。水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需要价格杠杆的调节,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供水目前已经形成卖方市场,对改革水价极为不利,新的价格收费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它能使每一个水利工程都实现以水养水、以库养库、以堤养堤,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如充分利用各个供水区域需要水资源的时间差来开发需水市场,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建设法制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在水资源行政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水利经济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方式落实水法律、水法规的普及工作,为水利经济的循环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建设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服务意识。现行机构设置大多都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偏重于专业技术,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对营造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软环境不利,需严格遵循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为发展水利经济服务的意识,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市场机制的合理运用来指导水利经济取得良性循环发展[2]。
(三)加强综合经营,实现水利经济循环
水利综合经营的加强不仅是水利部门减少政府负担、社会负担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必要辅助措施。一是对水利综合经营在发展水利经济中具备的重要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水利队伍内部应积极认识到提高建立水利经济良心循环机制与提高水利综合经营之间的关系,由上而下注重多种经营,有机结合水利综合经营的开展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同时,各级领导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综合经营,才能使水利工程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这就需要水利部门摆正副业与主业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扶持水管单位加强综合经营,还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护,从而扩大再生产投资。二是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为水利综合经营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各级部门不仅要积极支持水利经济的发展,还要坚持完善制定优惠政策,如对既有的多种经营项目可适当延长综合经营的免税期限,尚未发展的多种经营项目应给予低息贷款、减税免税等扶持,为综合经营提供条件。三是及时解决好水利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将他们加强水利综合经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水利工程大多都地处农村,不仅单位分散,且制约条件很多,基层水利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影响他们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可从医疗、子女入学、子女就业等方面入手,各级水利职工要一视同仁,为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结束语
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水利经济面临的问题, 不仅水管单位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国家也应注重建设价格收费、法制、服务三大体系,并积极加强综合经营,以促进水利经济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英.关于建立准公益性水库补偿机制的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2):67-68
[2]关振宇.水务经济良性循环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时代金融,2012(2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