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用心执著实践学校文化

来源 :华夏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办学硬件日趋均衡,探索特色办学之路建设校园文化的理念和途径,成为校长不可回避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渗透,一种制度,一种精神。学校之魂魄,文以化之;师生之精神,文以励之;育人之根本,文以熏之。校长用心执著实践学校文化,必须高举“用文化为学校立魂”这一旗帜,躬身实践,孜孜以求,大胆探索,与时俱进。
  一、以人为本,阅读为要
  学校文化主要是通过人来呈现,走进一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行为方式、言谈举止、价值取向等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读书的地方。校园内师生成长成才,时时都表现出各种姿态,应该说阅读的姿态是最美的。朱永新曾反复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是最美的城市。”由此可见,阅读在师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全国上下呼唤创建特色学校的当下,大凡真正有特色文化的学校一定是师生爱上读书、喜欢阅读的学校。反之,再怎样“特色”的学校都要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真正意义上开展好书香校园活动,进而建设学校文化,留给校长很大的空间。实践证明,校长如能真正从理念的确立,规划的制订,措施的到位,氛围的营造,奖励的导向,评价考核的到位,活动的探讨,社团的组建等等方面入手,扎实努力,真抓实干,一定有可喜的成果。
  二、打开窗口,重在励志
  校风、校训、校歌可以称为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这一窗口,是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诗意的概括和表达。这些高尚元素的概括和表达,不仅要体现学校的优良传统,还要能充分反映出学校文化的价值追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校长躬身诠释并践行学校文化。校长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想化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繁杂的工作与理想追求融为一体,用心把学校打造成师生成长的乐园。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做好校长期间那样:每天早晨八点整到学校去迎接上学的孩子们;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晚上忙于整理笔记;坚持观察和研究不同的师生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正是通过这些具体实践影响了世界教育。因此,好的校风、校训、校歌的表达,真正是靠行动来实现的,只有行动,才能真正起到励志的作用。
  三、注重阵地,传承文化
  学校教育形式各种各样,说千道万,课堂才是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中建设学校文化,也需要校长用心执着实践。在宏观上,校长除了促进教师应十分明晰各门学科自身的性质、地位,教材编写意图之处,还应让教师熟悉该门学科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中,在学校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在微观方面,校长要善于带头深入课堂作行动研究,克服课堂教学中那种只见星星点点、支离破碎知识的传递,不见文化传承的高耗低效的现象发生。如当前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言语内容”的知识,不注重“言语形式”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了语文课堂只见“文字”面不见“文化”,没有思维的开发和智慧的碰撞,就谈不上学校文化建设有什么大的作为。
  四、完善制度,滋养文化
  朱永新说:“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这样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弘扬,制度的存续和影响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性的保护和滋养。”制度是一种契约,契约说白了就是一种“合同”。制订制度时,必须十分重视在学校特有的文化现状的观照下求得全体师生认识上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到大家言行上的共“同”一致。这样,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就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文化境界。
  五、全心挖掘,拓展文化
  挖掘学校文化建设的潜能,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校长应注重做好管理“人”的文章,最大限度地挖掘师生的潜力,强调人的理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师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如:面向全体师生、尊重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营造管理氛围、搭建发展平台等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均能很好地起到弘扬和发展学校文化之功效。
  挖掘学校文化建设的潜能,建设好校园文化,校长还应重视学校地域环境文化给师生带来的熏陶和影响。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任何文化最终的成果全是人格。”探索和挖掘学校所处地域环境给师生带来的精神内核,就必须认识地域文化对学校人格精神的塑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个最朴素却是最深刻的文化地理学理论。文化与地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每一种文化都有着它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地理环境就是地域文化孕育形成的重要源地。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然要高度重视挖掘学校地域文化因素,采用凝炼、概括、提升当地精神,继承弘扬发展这些人文精神,编写校本教材让师生阅读等多种方式,使之为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更多更大的功能。
  学校文化,赋一草一木以文化内涵,化一人一事为精神家园。学校要保持成功与辉煌,就要靠学校文化的支撑,作为校长,理所当然要在践行学校文化方面努力争取更多更大的业绩。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认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传统教学中对科学价值观的缺失等问题,通过创设真实的实验、工业和生活情境,在拓宽知识的广度和培养思维的深度的基础上,引导初中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绿色化学理念,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初中;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9-0037-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
期刊
摘要:基于素养为本的教育方针,打造“燃烧和灭火”的“六段式”課堂:“星火燎原”“知其所以‘燃”“‘薪火相传”“抱火卧薪”“釜底抽薪”“赴汤蹈火”。提取诗词中的化学知识并深度融合于化学课堂之中,将“燃烧”及“燃烧的条件”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理解,并弘扬诗词中蕴藏的精神文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燃烧和灭火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9
期刊
摘要: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遵循高考命题原则、评价思路,以“化学平衡常数”为学习主题,阐释了基于“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模式的高三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三专题复习;化学核心素养;化学平衡常数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9-0061-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基于生活情境的化学教学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文章以“认识化学变化”单元复习课为例,以“汽车行驶”的视角,从发动原理,尾气处理,燃料研发的角度在真实情境中展开复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定律的要点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关键词:情境创设;汽车行驶;化学变化;单元复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9-0065-04  中
期刊
校长简介  现任十堰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二十余年,深钻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教育教学方法,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如《重心定理的推广》发表于北京《中小学数学》等国内知名刊物。多次被评为十堰市优秀教师,2002年当选为十堰市劳动模范。2003年被《现代教育报》推荐为“湖北省百名优秀校
期刊
摘要: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热点问题,基于中学生认知水平进行了一个项目式教学一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实践证明,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可以适用于中学生拓展教学,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探究精神、自主合作和动手能力,也符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有关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要求。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苏丹红的检测;薄层色谱法;学生发展质量评价  文章编号:1
期刊
他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凭着过人的工作业绩,26岁担任校长,并成长为全国重点中学名校长。已经功成名就,他却从一地跳到另一地,在江苏盐城、苏州、上海等地的七八所学校任过职,年过不惑之年又来到深圳。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一直在普通中学工作并创造出许多奇迹的他,却在知天命之年担任职业学校的校长。  他,就是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新任校长周跃南。而对这一切,周
期刊
摘要: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和文献信息,设计方案,实验验证,优化方案,最终以甘油为分散介质制备卤化银甘油溶胶,清晰呈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和卤化银的感光性,并比较光解速率的大小。知识迁移用家用洗洁精使卤化银光解实验生活化,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卤化银;感光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9-0092-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管理方法需要随之改变,因此管理者需引导教师接受新观念,并将之积极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这之中,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显得尤其必要。为此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不断进取  现代教育理念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在它指导下生成的教育行为是合理的,有效的。而等待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承载者是具有传统教育理念的人,传统的并不全是错误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有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以校内师生为主体,经过倡导、培育和巩固而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可具体分解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文化理校”也就是用文化来管理学校,它是一块神奇的魔法石,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湖滨中学这些年就是利用这个魔法石使学校一跃成为省一级达标学校。  文化创新是一个持久的工作,是魔法石的再生能源。学校文化只有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才能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