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因此作为能源产业发展的电力工业,多以火电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环保的要求,火电机组近年的建设继续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环保设施完善的方向发展。到2009年底,全国火电机组的64.46%均为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内蒙古煤炭远景储量约1.2万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煤炭质量好、煤种齐全、易开采、运输便利。资料显示, 2008年全国发电量总计34 669亿千瓦时,其中内蒙古发电量为2 136亿千瓦时,居全国第四位。走煤电一体化的道路,可以降低发电企业成本,加之用电市场好,能源加工用电量大等特点为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内蒙古电力现状分析
内蒙古电力工业虽然长期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煤电一体化,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及环境保护”等政策,不断深化改革,从扩大电网容量以及清洁发电等方面入手,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电力工业的特殊性,这个以消耗能源为特点的产业,必然决定了它必须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着手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一)结构不合理
在内蒙古电力现有发电装机中基本是火力发电,一些小型火电机组,技术落后,造成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和创造经济价值低等负面影响,一些新能源清洁能源发电发展缓慢。
(二)电源点与电网不匹配
电力作为商品,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电力市场的载体是电网,电网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内蒙古电网归自治区管理,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关系是完全独立的关系。因此,内蒙古电网区域内上网的电厂所发电力,原则上全部由内蒙古电网包销,除少数点对网直送电厂。虽然内蒙古电力工业在发展中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售电量,但内蒙古区内的经济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量与内蒙古电网区域内近几年投产的发电装机相比只是个零头,所以出现了大约48%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大量窝电的现象。
(三)电力技术相对落后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内蒙古电力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导致其在发展中创新及研究较弱,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大机组,先进技术应用较少。目前还没有单机百万机组,仍以30万机组为主。电网建设技术不到位 ,如2004—2006年间投入近30亿元资金建设的从额济纳旗到满洲里的区内大联网工程,虽然建成但未能达到安全、稳定的技术要求, 电力技术薄弱等原因造成了该项目不能联网只能断开运行的局面,未能实现将西部电力送到东部的愿望。
(四)发电企业布局不合理
内蒙古电力工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很多不合理,在城市周边建电厂,在缺水地区建电厂,在无煤地区建电厂等的情况很多。例如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屡屡因没有铁路而燃煤告急。“八五”期间内蒙古丰镇电厂装机达120万千瓦,其中80万千瓦空冷机组因电厂用水靠当地地下水,致使水位下降,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群众上访不断,电厂多次赔偿,在当时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内蒙古西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严重缺水,锡林河已干枯断水,但是这里仍在利用地下水发电,建煤化工产业。
(五)电源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2003—2005年连续缺电的影响,内蒙古加大电厂建设,导致电源点重复建设严重,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很多发电厂不能满负荷运行,甚至停机备用,对资源造成浪费,占用大量资金。
(六)电力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在增加
电力作为基础行业,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不再生能源一一煤炭的主要消耗大户。产生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4.6%,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作为西部能源重要基地的内蒙古,能源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内蒙古的电力仍以火电为主,煤炭中除含炭外,还有灰分,水、硫、氮以及有害的微量元素。因此煤炭在燃烧后,释放热能的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灰渣和烟尘。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形成酸雨,造成农、林、牧业及水产养殖业的损失和建筑物的腐蚀;大量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煤炭燃烧后的灰尘经烟囱排出飘浮于大气中,危害人群健康;大量灰渣堆放需占用土地,如果措施不到位,还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火电厂的环保建设。
二、内蒙古电力的发展趋势
内蒙古电力产业的高速发展势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的社会、民生以及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十五”期间,在“新农村、新牧区电网”建设方面完成了全区范围内324个行政村、700个自然村、11万户农、牧民用电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大唐电力、神华、华能等大集团企业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内蒙古电力产业,拉动内蒙古的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加到2668.58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31.7%提高到2007年的44.3%,提高12.6个百分点 。内蒙古电力发展既影响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发展的方向及趋势应放到战略规划之中。
(一)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多元发电结构
建设以火力发电为主,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等的多元发电结构。风力发电是当今世界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发展和商业化开发前景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得到了大力开发和应用。内蒙古地处西风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形成强劲的偏西偏北风,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为偏南风和偏东风,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全区风能资源储量为1O.1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功率为1.01 ,占全国的39%, 居全国首位。且全区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具有稳定性高、连续性好、无破坏性风速的特点,年可利用风时在4380d小时以上。由于内蒙古天然气蕴藏丰富,天然气燃烧后污染小,因此内蒙古电力工业应利用风能及天然气来发电。
(二)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能源外送规模,解决窝电现状 必须坚持电网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 作为中国西电东送基地、风电基地,内蒙古电力工业要从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地位大局考虑,努力争取东北、华北、西北三个临近电网增加吸纳内蒙古电量的规模。同时加强高压输送电网建设规模,建立外送电网,以及出口电网,在中国电力市场赢得主动权的同时保障内蒙古电力上下游产业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内蒙古电力必须尽快解决和完善电网管理体制,使其早日融入中国电力大市场,从而促进内蒙古电力工业的科学化、市场化进程。
(三)加大人才引进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科技含量,推进电力工业技术进步
内蒙古电力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大人才引进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促进电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对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运用新的高精尖技术,节约自然资源。随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化,要积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努力打造勤奋敬业、业务精湛、专业齐全的科技队伍,以保障内蒙古电力工业稳定发展。
(四)合理布局电源点,加快煤电一体化建设
内蒙古电力建设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今后在建设火电厂时,应建立煤电一体化,尽量建坑口电站,既节约运输成本,也减少污染。还应考虑水资源,建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并尽量少用或不用地下水,运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或城市废水。
(五)继续淘汰煤耗高、污染大,技术落后的小火电机组,以及输配电损耗的老旧输配电设备,持续使用高效节能的发电及输配电设备,提高能源效率。
2009年,全国关停小火电2617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6006万千瓦,超过计划目标1006万千瓦,每年节约原煤6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亿吨。火电建设继续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方向发展。对于电源点的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建设。提高输电能力,建设高电压输电网。
(六)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内蒙古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改造,加大脱硫脱氮除尘设备的投入,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的排放,保护环境。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电力行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电力行业主管部门,都应站在同一个角度,正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能源、环保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同步发展。加快核电、超临界火电、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风电、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环保等设备的国产化步伐,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电力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负荷、电量预测水平的正确性。合理利用内蒙古各种资源,把新技术、新产品运用到内蒙古电力生产中,用好当地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加大西电东送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发展力度,早日实现电源电网统筹协调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 需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在内蒙古电力工业中的运用,如核电、天然气发电及风电发展步伐。增大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加大风电设备生产, 形成年产百万千瓦以上生产能力。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电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无序竞争。 完善竞价上网规则,完善发电、输电、配电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健全电力工业市场运行机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引进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加以利用消化吸收,提高内蒙古电力整体的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内蒙古电力工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一、内蒙古电力现状分析
内蒙古电力工业虽然长期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煤电一体化,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及环境保护”等政策,不断深化改革,从扩大电网容量以及清洁发电等方面入手,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电力工业的特殊性,这个以消耗能源为特点的产业,必然决定了它必须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着手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一)结构不合理
在内蒙古电力现有发电装机中基本是火力发电,一些小型火电机组,技术落后,造成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和创造经济价值低等负面影响,一些新能源清洁能源发电发展缓慢。
(二)电源点与电网不匹配
电力作为商品,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电力市场的载体是电网,电网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内蒙古电网归自治区管理,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关系是完全独立的关系。因此,内蒙古电网区域内上网的电厂所发电力,原则上全部由内蒙古电网包销,除少数点对网直送电厂。虽然内蒙古电力工业在发展中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售电量,但内蒙古区内的经济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量与内蒙古电网区域内近几年投产的发电装机相比只是个零头,所以出现了大约48%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大量窝电的现象。
(三)电力技术相对落后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内蒙古电力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导致其在发展中创新及研究较弱,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大机组,先进技术应用较少。目前还没有单机百万机组,仍以30万机组为主。电网建设技术不到位 ,如2004—2006年间投入近30亿元资金建设的从额济纳旗到满洲里的区内大联网工程,虽然建成但未能达到安全、稳定的技术要求, 电力技术薄弱等原因造成了该项目不能联网只能断开运行的局面,未能实现将西部电力送到东部的愿望。
(四)发电企业布局不合理
内蒙古电力工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很多不合理,在城市周边建电厂,在缺水地区建电厂,在无煤地区建电厂等的情况很多。例如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屡屡因没有铁路而燃煤告急。“八五”期间内蒙古丰镇电厂装机达120万千瓦,其中80万千瓦空冷机组因电厂用水靠当地地下水,致使水位下降,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群众上访不断,电厂多次赔偿,在当时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内蒙古西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严重缺水,锡林河已干枯断水,但是这里仍在利用地下水发电,建煤化工产业。
(五)电源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2003—2005年连续缺电的影响,内蒙古加大电厂建设,导致电源点重复建设严重,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很多发电厂不能满负荷运行,甚至停机备用,对资源造成浪费,占用大量资金。
(六)电力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在增加
电力作为基础行业,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不再生能源一一煤炭的主要消耗大户。产生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4.6%,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作为西部能源重要基地的内蒙古,能源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内蒙古的电力仍以火电为主,煤炭中除含炭外,还有灰分,水、硫、氮以及有害的微量元素。因此煤炭在燃烧后,释放热能的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灰渣和烟尘。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形成酸雨,造成农、林、牧业及水产养殖业的损失和建筑物的腐蚀;大量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煤炭燃烧后的灰尘经烟囱排出飘浮于大气中,危害人群健康;大量灰渣堆放需占用土地,如果措施不到位,还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火电厂的环保建设。
二、内蒙古电力的发展趋势
内蒙古电力产业的高速发展势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的社会、民生以及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十五”期间,在“新农村、新牧区电网”建设方面完成了全区范围内324个行政村、700个自然村、11万户农、牧民用电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大唐电力、神华、华能等大集团企业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内蒙古电力产业,拉动内蒙古的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加到2668.58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31.7%提高到2007年的44.3%,提高12.6个百分点 。内蒙古电力发展既影响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发展的方向及趋势应放到战略规划之中。
(一)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多元发电结构
建设以火力发电为主,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等的多元发电结构。风力发电是当今世界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发展和商业化开发前景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得到了大力开发和应用。内蒙古地处西风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形成强劲的偏西偏北风,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为偏南风和偏东风,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全区风能资源储量为1O.1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功率为1.01 ,占全国的39%, 居全国首位。且全区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具有稳定性高、连续性好、无破坏性风速的特点,年可利用风时在4380d小时以上。由于内蒙古天然气蕴藏丰富,天然气燃烧后污染小,因此内蒙古电力工业应利用风能及天然气来发电。
(二)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能源外送规模,解决窝电现状 必须坚持电网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 作为中国西电东送基地、风电基地,内蒙古电力工业要从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地位大局考虑,努力争取东北、华北、西北三个临近电网增加吸纳内蒙古电量的规模。同时加强高压输送电网建设规模,建立外送电网,以及出口电网,在中国电力市场赢得主动权的同时保障内蒙古电力上下游产业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内蒙古电力必须尽快解决和完善电网管理体制,使其早日融入中国电力大市场,从而促进内蒙古电力工业的科学化、市场化进程。
(三)加大人才引进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科技含量,推进电力工业技术进步
内蒙古电力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大人才引进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促进电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对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运用新的高精尖技术,节约自然资源。随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化,要积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努力打造勤奋敬业、业务精湛、专业齐全的科技队伍,以保障内蒙古电力工业稳定发展。
(四)合理布局电源点,加快煤电一体化建设
内蒙古电力建设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今后在建设火电厂时,应建立煤电一体化,尽量建坑口电站,既节约运输成本,也减少污染。还应考虑水资源,建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并尽量少用或不用地下水,运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或城市废水。
(五)继续淘汰煤耗高、污染大,技术落后的小火电机组,以及输配电损耗的老旧输配电设备,持续使用高效节能的发电及输配电设备,提高能源效率。
2009年,全国关停小火电2617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6006万千瓦,超过计划目标1006万千瓦,每年节约原煤6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亿吨。火电建设继续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方向发展。对于电源点的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建设。提高输电能力,建设高电压输电网。
(六)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内蒙古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改造,加大脱硫脱氮除尘设备的投入,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的排放,保护环境。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电力行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电力行业主管部门,都应站在同一个角度,正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能源、环保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同步发展。加快核电、超临界火电、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风电、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环保等设备的国产化步伐,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电力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负荷、电量预测水平的正确性。合理利用内蒙古各种资源,把新技术、新产品运用到内蒙古电力生产中,用好当地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加大西电东送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发展力度,早日实现电源电网统筹协调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 需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在内蒙古电力工业中的运用,如核电、天然气发电及风电发展步伐。增大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加大风电设备生产, 形成年产百万千瓦以上生产能力。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电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无序竞争。 完善竞价上网规则,完善发电、输电、配电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健全电力工业市场运行机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引进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加以利用消化吸收,提高内蒙古电力整体的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内蒙古电力工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