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永辉发布半年报称,销售同比上升45%,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近30%。永辉将问题归咎于新店建设,除了四大核心区域外(福建、重庆、北京、安徽),新进省份的门店仍处于培育期,东北、河南和江苏共亏损约3000万元。
家乐福于7月中旬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亚洲营业额同比减少2.3%,卜蜂莲花也发布业绩上半年预亏。
一直在国内独领风骚的大卖场怎么了?
更为根本的问题
其实,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只是比以往下降了2个百分点上下,但是传递到永辉、家乐福、卜蜂莲花等零售巨头身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因为他们都是高速发展的企业,拿到的新网点不可能是老社区,一定是新社区。而经济放缓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新社区的市场培育速度放缓,房子卖不掉、入住率低、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这样,原本预估1年的培育期,很可能就演变为3年,甚至是5年。
宏观市场变化只是一个外因。企业高速发展,人员素质跟不上必然成为一个看不见的隐形短板。笔者曾目睹联华超市在2002—2003年市场大拓展时派到外地的是一些什么素质的管理干部。以二三流的干部去与当地头蛇的一流干部比拼,不输才怪呢!
我们在MBA的教材中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案例:曾经发展质量很不错的企业,后面由于发展速度超出了自身的人才支撑,运营品质迅速下降,最终酿成企业发展的“杯具”。
伴随人才短板的,往往是管理流程粗糙。要么看起来很标准,但里面除了营业员,很难找到几个顾客;要么就是乱糟糟,不诚信的行为在门店到处蔓延,总部却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睁只眼闭只眼,企业老是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死循环中摇摆。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文化没有把握好。企业拥有一批有能力、但没有共同信念的管理干部时,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相当隐形,一旦爆发,便如同癌症一般令企业绝望,解放战争时的国民党军就属于这种情形。
解决之道
稳字当头
“稳”并非是简单地放慢脚步,而是以提升运营品质为前提。如果脚步放慢了,运营品质并没有明显提升,那么这种稳就毫无意义。
记得大润发执行长黄明端曾说,大润发的成功,最主要的并非业内所看到的“快、准、狠”,而是这三个字之外的“稳”字,可谓一语中的。
国内零售业昔日冠军联华与新晋冠军大润发相比较而言,在快准狠方面,联华丝毫不输给大润发,但是在稳字上,联华就输得太多了。
“稳”字最重要的体现就在单店的运营品质上。黄明端曾经为了开一家新店,待在现场整整一周;曾經为了确定一个网点,静悄悄地往返三趟;也曾经为了确定与当地商圈的匹配度,亲自跑到当地的大排档、小餐馆去体验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寻找细微的差异,给新店把脉。公司的最高领导如此重视每一个“儿子”的成长,“儿子”会没有出息吗?而当年的萨姆·沃尔顿也是具有这种见微知著的精神的。
大润发的稳,还体现在一个口号上:“每一家新店都必须开到100分。”大润发开了185家店未曾关闭一家,国内还有谁能做到?
企业的发展与滚雪球的原理是一致的。你的雪球也许滚得很快,但是滚了一半就裂开了,还得重新开始滚;而别人从头至尾滚得都像个钢球,请问最终谁的雪球滚得大呢?这就是稳的核心机理之所在。
我们现在去看看市场,曾经跑得那么快的联华、新一佳,在非本土市场上,现在还能够找到几家他们的踪影?即便有,竞争力如何?而大润发一直稳稳地向前,现在联华还有可能赶得上吗?
“稳”字当头还体现在对数量与质量的取舍上。都说多子多福,其实未必。儿子都是病残的,那就是多子多难了。抛开运营质量去抓速度,其实毫无意义。
人才优先
我一直对苏宁的成功很敬佩,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其发展战略正确与否,而是它能领先对手一步,自己打造一支低成本的“黄埔军校”。
孙中山干革命干了几十年,推翻清朝廷的战略也不可谓不正确,但是路线确定了以后没有人或没有最得力的人去执行,又有何用?最后,他终于悟明白,国共合作办了一个黄埔军校,通过北伐,最终统一了中国。没有黄埔军校,孙中山的梦想也许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呢!
苏宁在2003年利润只有9000万元的时候,果断拿出利润的三分之一,不是像其他企业那样拼命地开网点,而是培养大学生,搞了一个1200工程。这是多大的魄力和眼光!而2002年底我在联华时,提出能否少开10家便利店,把省下来的这100万元用来引进100名大学生,当时这个提议竟无人理睬,还被当作不实际的笑话,因为大家眼里只有物——门店数量,没有人——人才。
时至今日,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零售企业里还比比皆是。砸进去几百万几千万开个店,老板舍得,但要让他拿出高于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薪金待遇多招几名大学生,他立刻就捂紧口袋了。
正是苏宁每年的1200工程,奠定了后来腾飞的坚实基础。其实只要人才来了,什么资本啊、门店网点啊,全都会来。苏宁现在的大区经理、旗舰店店长,基本上都是从这里面选拔出来的。这些干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企业的认同感非常强,拥有共同的信念,这是招聘那些有经验的空降兵管理干部所做不到的。
永辉超市直到2010年才成立自己的管理学院,开始大规模地培养干部,但是2011年和2012年就开始大踏步地往前跑了。干部储备不够、不扎实,是永辉目前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
我作为业内人士在走访永辉的新店时,非常明显地感到,他们2011年以后开的门店有些就比较粗糙,运营品质明显不如以往。虽然他们也从外部高薪聘请了大量管理干部,但这是不够的。空降兵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配合不默契,能力越强往往会摩擦越大、内耗越多,因为没有共同信念的支撑。所以,永辉如果现在不适度放慢脚步,也许再过几年,就是联华、新一佳的翻版了。
流程持续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个美国人来到日本,告诉日本企业,你们只需要每天进步1%就足够了。结果这些日本企业果然做到了,成就了丰田、松下、索尼、东芝、夏普、日立等世界一流的企业。这个美国人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动者——戴明博士,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如今是日本企业管理界的最高奖。 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是进步36.41倍,这是多快的进步速度!其内在的核心机理就是持续优化,每一天都去发现影响流程运作的最关键的问题,予以解决。
大潤发的成功就在于此。他们的新品更新速度是最快的,他们的单品日均销量是最高的,他们的供应商单品贡献度是最高的,他们提供给供应商的单位货架竞争力是最强的。所有这些都源自于他们流程的优化速度及优化质量。
至于许多专家提出的业态调整、发展区域调整、物流配送系统改进、供应链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加快升级等等,都是表层的东西。没有上面提到的三个要点(“稳”字当头、人才优先、流程持续优化)作为底层支撑,即便做了这样那样的调整,最终也会败下阵来。
大卖场黄金期已过?
面对不好看的业绩,沃尔玛、乐购和卜蜂莲花均表示,下一步将向面积在5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和mini型大卖场业态发展。
有人说,在电子商务和社区超市的双重夹击下,再加上租金和人工快速上涨,大卖场正在失去地盘;也有人认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差异很大,东部非常成熟的业态,西部才刚刚兴起,大卖场还有很大的市场。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其中正蕴含了零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一二线城市,商圈的重合度基本都在5~10重,高的甚至10重以上。也就是说,以大卖场2~3公里、超市500~1000米、便利店500米这样的商圈辐射半径来计量,在上海市区,以消费者的住所为中心,在商圈覆盖范围内去搜索便利店、超市、大卖场,至少有10种选择,甚至20种。
比如我家周围500米内就有10家正规的便利店,800米内有5家超市,3公里内有5家大卖场,还不考虑那些从家门口开过的大卖场班车。
如此高密度,消费者被严重分流。
而上海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总人口的2/3,网上购物已经成了绝大部分家庭的理性选择。大卖场曾经以商品齐全、价格低廉作为杀手锏,如今,上京东、天猫、淘宝、苏宁易购、亚马逊、1号店、当当网、新蛋,商品结构齐全(至少是大卖场10倍以上的选择余地,选购非常方便),价格低廉(比大卖场便宜10%甚至更多),服务更加周到(送货上门,购物时间可能只是去大卖场的1/5,甚至1/10不到)。每一点都正中大卖场的要害,大卖场很难有还手之力。所以,在一线城市,大卖场真的是遇到天花板了。
不过,合肥、长沙、武汉、南京、郑州、山东威海、山西阳泉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大约只有上海的1/2~1/5,人均消费能力只有上海的40%~80%。那里的商圈重合度在3~6重,市场成熟度大约相当于上海的40%~75%,网购还不是很普及,大卖场仍然有3~5年的增长空间。
此外,大卖场的生存空间还受到标超和便利店的影响。上海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了,4000人一家正规便利店,还有近千家标超,对大卖场的市场侵蚀很厉害。而在二三线城市,二者的密度都远不及上海,这正是大卖场的生存空间。
因为上海是先拥有标超,然后大卖场逐渐替代超市,最后标超实现大反扑。但是如果大卖场先发展起来,在其阴影下,要从小到大生长出很有竞争力的社区超市和标准超市,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所以,站在全国大版图看,大卖场遭遇瓶颈与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是并存的。
家乐福于7月中旬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亚洲营业额同比减少2.3%,卜蜂莲花也发布业绩上半年预亏。
一直在国内独领风骚的大卖场怎么了?
更为根本的问题
其实,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只是比以往下降了2个百分点上下,但是传递到永辉、家乐福、卜蜂莲花等零售巨头身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因为他们都是高速发展的企业,拿到的新网点不可能是老社区,一定是新社区。而经济放缓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新社区的市场培育速度放缓,房子卖不掉、入住率低、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这样,原本预估1年的培育期,很可能就演变为3年,甚至是5年。
宏观市场变化只是一个外因。企业高速发展,人员素质跟不上必然成为一个看不见的隐形短板。笔者曾目睹联华超市在2002—2003年市场大拓展时派到外地的是一些什么素质的管理干部。以二三流的干部去与当地头蛇的一流干部比拼,不输才怪呢!
我们在MBA的教材中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案例:曾经发展质量很不错的企业,后面由于发展速度超出了自身的人才支撑,运营品质迅速下降,最终酿成企业发展的“杯具”。
伴随人才短板的,往往是管理流程粗糙。要么看起来很标准,但里面除了营业员,很难找到几个顾客;要么就是乱糟糟,不诚信的行为在门店到处蔓延,总部却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睁只眼闭只眼,企业老是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死循环中摇摆。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文化没有把握好。企业拥有一批有能力、但没有共同信念的管理干部时,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相当隐形,一旦爆发,便如同癌症一般令企业绝望,解放战争时的国民党军就属于这种情形。
解决之道
稳字当头
“稳”并非是简单地放慢脚步,而是以提升运营品质为前提。如果脚步放慢了,运营品质并没有明显提升,那么这种稳就毫无意义。
记得大润发执行长黄明端曾说,大润发的成功,最主要的并非业内所看到的“快、准、狠”,而是这三个字之外的“稳”字,可谓一语中的。
国内零售业昔日冠军联华与新晋冠军大润发相比较而言,在快准狠方面,联华丝毫不输给大润发,但是在稳字上,联华就输得太多了。
“稳”字最重要的体现就在单店的运营品质上。黄明端曾经为了开一家新店,待在现场整整一周;曾經为了确定一个网点,静悄悄地往返三趟;也曾经为了确定与当地商圈的匹配度,亲自跑到当地的大排档、小餐馆去体验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寻找细微的差异,给新店把脉。公司的最高领导如此重视每一个“儿子”的成长,“儿子”会没有出息吗?而当年的萨姆·沃尔顿也是具有这种见微知著的精神的。
大润发的稳,还体现在一个口号上:“每一家新店都必须开到100分。”大润发开了185家店未曾关闭一家,国内还有谁能做到?
企业的发展与滚雪球的原理是一致的。你的雪球也许滚得很快,但是滚了一半就裂开了,还得重新开始滚;而别人从头至尾滚得都像个钢球,请问最终谁的雪球滚得大呢?这就是稳的核心机理之所在。
我们现在去看看市场,曾经跑得那么快的联华、新一佳,在非本土市场上,现在还能够找到几家他们的踪影?即便有,竞争力如何?而大润发一直稳稳地向前,现在联华还有可能赶得上吗?
“稳”字当头还体现在对数量与质量的取舍上。都说多子多福,其实未必。儿子都是病残的,那就是多子多难了。抛开运营质量去抓速度,其实毫无意义。
人才优先
我一直对苏宁的成功很敬佩,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其发展战略正确与否,而是它能领先对手一步,自己打造一支低成本的“黄埔军校”。
孙中山干革命干了几十年,推翻清朝廷的战略也不可谓不正确,但是路线确定了以后没有人或没有最得力的人去执行,又有何用?最后,他终于悟明白,国共合作办了一个黄埔军校,通过北伐,最终统一了中国。没有黄埔军校,孙中山的梦想也许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呢!
苏宁在2003年利润只有9000万元的时候,果断拿出利润的三分之一,不是像其他企业那样拼命地开网点,而是培养大学生,搞了一个1200工程。这是多大的魄力和眼光!而2002年底我在联华时,提出能否少开10家便利店,把省下来的这100万元用来引进100名大学生,当时这个提议竟无人理睬,还被当作不实际的笑话,因为大家眼里只有物——门店数量,没有人——人才。
时至今日,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零售企业里还比比皆是。砸进去几百万几千万开个店,老板舍得,但要让他拿出高于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薪金待遇多招几名大学生,他立刻就捂紧口袋了。
正是苏宁每年的1200工程,奠定了后来腾飞的坚实基础。其实只要人才来了,什么资本啊、门店网点啊,全都会来。苏宁现在的大区经理、旗舰店店长,基本上都是从这里面选拔出来的。这些干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企业的认同感非常强,拥有共同的信念,这是招聘那些有经验的空降兵管理干部所做不到的。
永辉超市直到2010年才成立自己的管理学院,开始大规模地培养干部,但是2011年和2012年就开始大踏步地往前跑了。干部储备不够、不扎实,是永辉目前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
我作为业内人士在走访永辉的新店时,非常明显地感到,他们2011年以后开的门店有些就比较粗糙,运营品质明显不如以往。虽然他们也从外部高薪聘请了大量管理干部,但这是不够的。空降兵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配合不默契,能力越强往往会摩擦越大、内耗越多,因为没有共同信念的支撑。所以,永辉如果现在不适度放慢脚步,也许再过几年,就是联华、新一佳的翻版了。
流程持续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个美国人来到日本,告诉日本企业,你们只需要每天进步1%就足够了。结果这些日本企业果然做到了,成就了丰田、松下、索尼、东芝、夏普、日立等世界一流的企业。这个美国人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动者——戴明博士,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如今是日本企业管理界的最高奖。 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是进步36.41倍,这是多快的进步速度!其内在的核心机理就是持续优化,每一天都去发现影响流程运作的最关键的问题,予以解决。
大潤发的成功就在于此。他们的新品更新速度是最快的,他们的单品日均销量是最高的,他们的供应商单品贡献度是最高的,他们提供给供应商的单位货架竞争力是最强的。所有这些都源自于他们流程的优化速度及优化质量。
至于许多专家提出的业态调整、发展区域调整、物流配送系统改进、供应链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加快升级等等,都是表层的东西。没有上面提到的三个要点(“稳”字当头、人才优先、流程持续优化)作为底层支撑,即便做了这样那样的调整,最终也会败下阵来。
大卖场黄金期已过?
面对不好看的业绩,沃尔玛、乐购和卜蜂莲花均表示,下一步将向面积在5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和mini型大卖场业态发展。
有人说,在电子商务和社区超市的双重夹击下,再加上租金和人工快速上涨,大卖场正在失去地盘;也有人认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差异很大,东部非常成熟的业态,西部才刚刚兴起,大卖场还有很大的市场。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其中正蕴含了零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一二线城市,商圈的重合度基本都在5~10重,高的甚至10重以上。也就是说,以大卖场2~3公里、超市500~1000米、便利店500米这样的商圈辐射半径来计量,在上海市区,以消费者的住所为中心,在商圈覆盖范围内去搜索便利店、超市、大卖场,至少有10种选择,甚至20种。
比如我家周围500米内就有10家正规的便利店,800米内有5家超市,3公里内有5家大卖场,还不考虑那些从家门口开过的大卖场班车。
如此高密度,消费者被严重分流。
而上海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总人口的2/3,网上购物已经成了绝大部分家庭的理性选择。大卖场曾经以商品齐全、价格低廉作为杀手锏,如今,上京东、天猫、淘宝、苏宁易购、亚马逊、1号店、当当网、新蛋,商品结构齐全(至少是大卖场10倍以上的选择余地,选购非常方便),价格低廉(比大卖场便宜10%甚至更多),服务更加周到(送货上门,购物时间可能只是去大卖场的1/5,甚至1/10不到)。每一点都正中大卖场的要害,大卖场很难有还手之力。所以,在一线城市,大卖场真的是遇到天花板了。
不过,合肥、长沙、武汉、南京、郑州、山东威海、山西阳泉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大约只有上海的1/2~1/5,人均消费能力只有上海的40%~80%。那里的商圈重合度在3~6重,市场成熟度大约相当于上海的40%~75%,网购还不是很普及,大卖场仍然有3~5年的增长空间。
此外,大卖场的生存空间还受到标超和便利店的影响。上海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了,4000人一家正规便利店,还有近千家标超,对大卖场的市场侵蚀很厉害。而在二三线城市,二者的密度都远不及上海,这正是大卖场的生存空间。
因为上海是先拥有标超,然后大卖场逐渐替代超市,最后标超实现大反扑。但是如果大卖场先发展起来,在其阴影下,要从小到大生长出很有竞争力的社区超市和标准超市,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所以,站在全国大版图看,大卖场遭遇瓶颈与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是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