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实施已经五年多了,其实施的后果如何是准则制定者、理论界、实施主体都很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的具体运用情况,随机选取了7家银行2009—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作为样本,具体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银行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074-03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运用的相关规定
在中国财政部2006年2月2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有17项会计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具体主要运用于: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贷款和应收款等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影响银行业最深的主要是关于金融工具的四项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金融资产转移》和《套期保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资产减值等作出具体规范,其他的三项准则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延伸。因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中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占比重大,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也很大。
二、实证分析
本文在上市银行中随机选取了10家银行作为分析样本,分别对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财务报表进行研究,提取了相关数据(如下页表1),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从下页表1得出,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较普遍,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特别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银行。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中,四家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最高比例分别为:24.14%、24.1%、20.25%、17.37%。占比最低的也达到7.8%,如民生银行、华夏银行。7家银行公允价值计量总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平均值分别为:2009年15.55%,2010年16.34%,比上年增加了0.79%,2011年15.28%,比上年减少了1.06%,三年平均值波动变化不大。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持有至到期占公允价值计量总资产比例最高,三年平均值高达56.35%,其次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例为40.49%。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高,一旦金融资产比例发生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变化,进而引起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较大的波动,给银行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以上7家银行财务报表数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有利方面的影响
1.增加了银行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以往财务报表披露工作是中国银行业的一项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银行财务报表披露制度不健全,分类不具体,存在的问题不能全面在财务报表中体现。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和确认,可以把不同类的金融工具进行分类计量,分别显示出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变化(如下页表1),各银行把金融资产进行分类计量,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不同种类持有比例和经营管理的变化,大大增加了报表的透明度。
2.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及时发现问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得到各项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还可以得出各种相关指标,有效地分析各个指标对整个银行的影响,反映出该银行的实质性问题。如中国银行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2.44亿元,2010年为13.17亿元,到了2011年变成了43.67亿元,由2009年巨额利润减少,到2011年巨额利润增加,在这短短的三年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如此大,必然对银行的利润及税收产生很大影响。从下页表1中可以看出,其余各家银行在三年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对其利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以根据报表数据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3.对投资者更显公平。在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是不对称,有些重要事项在会计报表中并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投资者对于自己投资的企业并不是什么都知道。显然,投资者处于不公平的地位。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所承担的风险以及现金流量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交通银行公允价值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2009年为20.25%,2010年为18.47%,比2009年减少1.78%,2011年为11.81%,比2010年减少6.66%,三年累计减少8.44%,变化幅度较大。投资者可以从这一变化中,及时了解到管理层投资策略和经营规划的变化,从而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
(二)不利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种计量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不例外,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此外,由于中国银行业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是很熟悉,在运用和执行时有很大的难度,这就使其缺陷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
1.增加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新准则要求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核算,并把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纳入表内核算。由于金融工具价格波动较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收益和损失变动,最终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表1可以计算出,中国银行在2009年,公允价值损益与净利润的比例为-10.83%,2010年为1.20%,比2009年增加了12.03%;2011年为3.35%,比2010年增加了2.15%,三年累计上升14.18%,波动很大。中信银行2009年为-3.69%,2010年为0.14%,比2009年增加3.83%; 2011年为2.85%,比2010年增加2.71%,三年累计上升6.54%,波动较大。 公允价值的剧烈变化,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反映了财务报表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如可能是某一项资产的变化导致了一年的盈利状况发生变化,这使得报表数据不稳定,缺乏参考性、可比性和可预见性。管理者可能很难从中了解到银行的真实状况,不能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造成对真实情况理解的偏离,使很多管理政策变得不那么实用,对内部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此外,由于中国衍生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很多时候金融工具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很大程度需要依赖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缺乏统一比标准,不利于横向比较,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2.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资本充足率的变动来自于银行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变动。加权风险资产是由表内业务的信用风险和表外业务的市场风险构成。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到表内核算,改变了加权风险资产结构,由于其价值波动较大,会引起银行资本较大的变动,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
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后,改变了风险资产结构,衍生金融工具占总资产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每年都在变化。根据上页表1可以计算出,工商银行2009—2011年衍生金融工具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05%、0.1%、0.11%。这一比例变化越大,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也就越大,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也就越大。此外,由于部分金融工具利得和损失计入权益,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增加银行资本的波动性。
3.影响银行的信贷政策。银行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社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对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银行主要发放的是长期贷款,属于长期行为,也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手段。而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变化而计量的一种属性,对资产和负债的估价是基于当时的市场价格而估计的价格,属于一种短期的变化。这种紧盯市场变化的计量很容易影响到银行的资产价值。为了能在财务报表中有良好的业绩,银行可能会偏向于不利于长远发展的策略:更多选择投资期限比较短的产品,因为面临的市场风险小、信用风险低,公允价值变动小,获得稳定的经营业绩。这将导致银行信贷周期和经营规划周期缩短,带来银行业一系列的变化,如:监管政策变动频繁,监管难度增加,管理者只看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导致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失误,市场的波动性会大大增加,银行利润会减少。
三、问题及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有市场环境、银行业本身和公允价值运用手段三个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势,尽量避免和改善其不足,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顺利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金融市场环境。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存在大量投机性交易,利润操纵明显,交易价格并不公允。金融工具流动性有限,存在信息公布不及时、不规范,缺乏活跃的市场报价,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降低。另外,衍生金融工具比较落后,大多数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入不深,对相关金融工具价格的取得并不那么合理,所计量的公允价值可靠性相对较低。
2.完善银行评估体系。目前中国银行评估系统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完善,评估体制不健全。大多数银行虽然有评估专业团队,评估团队的专业知识还很不足,在实施评估中也难保其独立性,道德风险时有发生。所以银行应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其运用和判断经济信息的能力,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3.加强公允价值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公允价值从理论到实务都还不成熟,公允价值在银的行运用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口径,造成银行业之间不能简单进行对比分析,需要再次处理才能比较,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专业人员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因此,研究工作者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出适合中国的运用公允价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J].会计研究,2006,(12).
[2] 陈晓南,王勇,黄榕.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及监管对策研究 [J].金融纵论,2009,(8).
[3] 王文.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稳定的后果分析 [J].财务与审计,2011,(31).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银行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074-03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运用的相关规定
在中国财政部2006年2月2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有17项会计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具体主要运用于: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贷款和应收款等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影响银行业最深的主要是关于金融工具的四项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金融资产转移》和《套期保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资产减值等作出具体规范,其他的三项准则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延伸。因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中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占比重大,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也很大。
二、实证分析
本文在上市银行中随机选取了10家银行作为分析样本,分别对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财务报表进行研究,提取了相关数据(如下页表1),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从下页表1得出,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较普遍,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特别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银行。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中,四家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最高比例分别为:24.14%、24.1%、20.25%、17.37%。占比最低的也达到7.8%,如民生银行、华夏银行。7家银行公允价值计量总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平均值分别为:2009年15.55%,2010年16.34%,比上年增加了0.79%,2011年15.28%,比上年减少了1.06%,三年平均值波动变化不大。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持有至到期占公允价值计量总资产比例最高,三年平均值高达56.35%,其次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例为40.49%。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高,一旦金融资产比例发生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变化,进而引起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较大的波动,给银行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以上7家银行财务报表数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有利方面的影响
1.增加了银行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以往财务报表披露工作是中国银行业的一项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银行财务报表披露制度不健全,分类不具体,存在的问题不能全面在财务报表中体现。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和确认,可以把不同类的金融工具进行分类计量,分别显示出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变化(如下页表1),各银行把金融资产进行分类计量,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不同种类持有比例和经营管理的变化,大大增加了报表的透明度。
2.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及时发现问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得到各项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还可以得出各种相关指标,有效地分析各个指标对整个银行的影响,反映出该银行的实质性问题。如中国银行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2.44亿元,2010年为13.17亿元,到了2011年变成了43.67亿元,由2009年巨额利润减少,到2011年巨额利润增加,在这短短的三年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如此大,必然对银行的利润及税收产生很大影响。从下页表1中可以看出,其余各家银行在三年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对其利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以根据报表数据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3.对投资者更显公平。在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是不对称,有些重要事项在会计报表中并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投资者对于自己投资的企业并不是什么都知道。显然,投资者处于不公平的地位。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所承担的风险以及现金流量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交通银行公允价值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2009年为20.25%,2010年为18.47%,比2009年减少1.78%,2011年为11.81%,比2010年减少6.66%,三年累计减少8.44%,变化幅度较大。投资者可以从这一变化中,及时了解到管理层投资策略和经营规划的变化,从而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
(二)不利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种计量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不例外,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此外,由于中国银行业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是很熟悉,在运用和执行时有很大的难度,这就使其缺陷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
1.增加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新准则要求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核算,并把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纳入表内核算。由于金融工具价格波动较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收益和损失变动,最终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表1可以计算出,中国银行在2009年,公允价值损益与净利润的比例为-10.83%,2010年为1.20%,比2009年增加了12.03%;2011年为3.35%,比2010年增加了2.15%,三年累计上升14.18%,波动很大。中信银行2009年为-3.69%,2010年为0.14%,比2009年增加3.83%; 2011年为2.85%,比2010年增加2.71%,三年累计上升6.54%,波动较大。 公允价值的剧烈变化,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反映了财务报表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如可能是某一项资产的变化导致了一年的盈利状况发生变化,这使得报表数据不稳定,缺乏参考性、可比性和可预见性。管理者可能很难从中了解到银行的真实状况,不能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造成对真实情况理解的偏离,使很多管理政策变得不那么实用,对内部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此外,由于中国衍生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很多时候金融工具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很大程度需要依赖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缺乏统一比标准,不利于横向比较,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2.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资本充足率的变动来自于银行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变动。加权风险资产是由表内业务的信用风险和表外业务的市场风险构成。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到表内核算,改变了加权风险资产结构,由于其价值波动较大,会引起银行资本较大的变动,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
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后,改变了风险资产结构,衍生金融工具占总资产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每年都在变化。根据上页表1可以计算出,工商银行2009—2011年衍生金融工具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05%、0.1%、0.11%。这一比例变化越大,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也就越大,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也就越大。此外,由于部分金融工具利得和损失计入权益,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增加银行资本的波动性。
3.影响银行的信贷政策。银行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社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对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银行主要发放的是长期贷款,属于长期行为,也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手段。而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变化而计量的一种属性,对资产和负债的估价是基于当时的市场价格而估计的价格,属于一种短期的变化。这种紧盯市场变化的计量很容易影响到银行的资产价值。为了能在财务报表中有良好的业绩,银行可能会偏向于不利于长远发展的策略:更多选择投资期限比较短的产品,因为面临的市场风险小、信用风险低,公允价值变动小,获得稳定的经营业绩。这将导致银行信贷周期和经营规划周期缩短,带来银行业一系列的变化,如:监管政策变动频繁,监管难度增加,管理者只看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导致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失误,市场的波动性会大大增加,银行利润会减少。
三、问题及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有市场环境、银行业本身和公允价值运用手段三个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势,尽量避免和改善其不足,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顺利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金融市场环境。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存在大量投机性交易,利润操纵明显,交易价格并不公允。金融工具流动性有限,存在信息公布不及时、不规范,缺乏活跃的市场报价,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降低。另外,衍生金融工具比较落后,大多数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入不深,对相关金融工具价格的取得并不那么合理,所计量的公允价值可靠性相对较低。
2.完善银行评估体系。目前中国银行评估系统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完善,评估体制不健全。大多数银行虽然有评估专业团队,评估团队的专业知识还很不足,在实施评估中也难保其独立性,道德风险时有发生。所以银行应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其运用和判断经济信息的能力,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3.加强公允价值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公允价值从理论到实务都还不成熟,公允价值在银的行运用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口径,造成银行业之间不能简单进行对比分析,需要再次处理才能比较,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专业人员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因此,研究工作者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出适合中国的运用公允价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J].会计研究,2006,(12).
[2] 陈晓南,王勇,黄榕.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及监管对策研究 [J].金融纵论,2009,(8).
[3] 王文.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稳定的后果分析 [J].财务与审计,2011,(31).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