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创新教育,是把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虽然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独具优势,但由于当前美术教育依然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传统学习方式,导致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消蚀。小学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终极目标是人格的培养。小学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训画家为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性;传统美术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应的创新精神
传统美术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出示教师范作,学生按照课本机械地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被临摹褪化。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美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应的创新精神。在教学形式上,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学生向老师负责为教师为学生服务;在思维方式上变灌注求思维、学生跟着老师转为追求同化思维,也追求异化思维;在学习方法上,抛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法为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目标上,改变过于关注共性、不讲个性、强调划一性、同步化、标准化为既关注共性更要培养个性和创造想象能力。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社会需要又具个性艺术观的人才。
例如《中国龙》一课,为了给学生一种神秘感,在上课之前同学们都不知道上什么课。我画了五张龙的作品,并把每张画裁成拼图。上课第一件事,小组比赛玩拼图,如果拼出来就能知道老师的作品,看那个小组完成的最快。结果学生们兴趣盎然,龙的形象一出现,学生很激动,对龙的形象印象也和很深。进而讨论龙各个部位像哪些动物以及龙的传说、龙的象征等环节进展得很顺利。最后我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征,设计了一个添一添画一画的活动。我为每个小组画了一张没有画完的龙,让学生小组合作把龙的形象补充完整,线条的勾勒及色彩的涂画要有创新,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意识。
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分成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分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人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想念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适合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良好教育环境
要营造适合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良好教育环境,美术教师就必须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根据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生活实践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一定情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深究欲望,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发展。展示学生优秀作业,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评、互评,注重创作过程,使每个学生的天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特别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不同寻常的想法,鼓励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不要干扰创作,让学生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还可以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比赛,在创作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形式,新颖独特的手法去创作,使他们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现代美术教育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成员。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性;传统美术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应的创新精神
传统美术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出示教师范作,学生按照课本机械地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被临摹褪化。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美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应的创新精神。在教学形式上,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学生向老师负责为教师为学生服务;在思维方式上变灌注求思维、学生跟着老师转为追求同化思维,也追求异化思维;在学习方法上,抛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法为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目标上,改变过于关注共性、不讲个性、强调划一性、同步化、标准化为既关注共性更要培养个性和创造想象能力。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社会需要又具个性艺术观的人才。
例如《中国龙》一课,为了给学生一种神秘感,在上课之前同学们都不知道上什么课。我画了五张龙的作品,并把每张画裁成拼图。上课第一件事,小组比赛玩拼图,如果拼出来就能知道老师的作品,看那个小组完成的最快。结果学生们兴趣盎然,龙的形象一出现,学生很激动,对龙的形象印象也和很深。进而讨论龙各个部位像哪些动物以及龙的传说、龙的象征等环节进展得很顺利。最后我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征,设计了一个添一添画一画的活动。我为每个小组画了一张没有画完的龙,让学生小组合作把龙的形象补充完整,线条的勾勒及色彩的涂画要有创新,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意识。
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分成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分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人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想念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适合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良好教育环境
要营造适合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良好教育环境,美术教师就必须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根据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生活实践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一定情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深究欲望,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发展。展示学生优秀作业,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评、互评,注重创作过程,使每个学生的天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特别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不同寻常的想法,鼓励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不要干扰创作,让学生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还可以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比赛,在创作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形式,新颖独特的手法去创作,使他们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现代美术教育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