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被称为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他于1423年在曼图亚郊外开办宫廷学校对现代教育和体育进行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四个世纪,现代学校体育终于传入我国。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biateer)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校。至今,学校体育在我国已发展百年有余,其教学内容等虽经不断发展、充实,但仍未能够达到完全符合我国现状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文章通过对现、当代中国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提出浅薄意见,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参考。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有关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文献资料,并做分析归纳。
2.逻辑分析法。
运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3.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比较,总结其特点与规律。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育在我国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酝酿萌芽阶段(1840—1903年)。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绝大多数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轻视甚至无视体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军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经历了种种屈辱的清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强国”、“强兵”的重要性,我国学校体育也因此开始进入酝酿、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前,虽有极少数教会学校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影响较小并未能引起国人重视。李林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体育也逐渐被引进学校(主要是军事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陆续创办学堂。据统计,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5年),先后有23所洋务学堂开办。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和田径为辅,还包括击剑、刺棍、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游泳、木马、单杠及双杠等,属综合性教材。教会学校中虽然开设体育课的比较少,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却相当普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就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还有就是通过1881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课程汇表,我们知道该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打球、体操和身体学。很多教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开办的女子学校、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并进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近代普通学校的雏形。在当时兴办的新式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三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一学年柔软体操、第二学年柔软操、第三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学、上海澄衷学堂、上海育才书塾、广州教忠学堂、广州时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均设有体操课。
在向西方列强学习和教会学校的启发下,洋务派创办学堂,将西方体育教学内容移植到我国学校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中没有体育课程的模式,其体育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出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状态。至此,可以说我国近代体育课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形成发展阶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必须设置体操课程,但却未能实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贯彻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至中学堂第五年都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只能由退役军人担当体育教师,导致多数情况以兵操代替体操,体操课只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终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队形练习。
民国成立伊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但其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一渐加普通体操一时令游戏一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学校体育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充分体现了这套学制的实用主义思想。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增加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内容,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衛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育走向科学化。此时,体育师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场地、设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学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内容无法实践,于是在小学首先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三个体育课程标准,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明确规定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且详细规定了教学时间分课内和课外。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50分钟,高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80分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2—3小时以上。课内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球类、田径以及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包括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后来体育教学内容又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统治四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体育课程稳步发展,趋于定型,其教学内容也是越来越充实、完善,课程安排越发具有科学性。
3.高速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学校体育课程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但其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发展。
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以前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其中基本体操包括三部分: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练习。游戏根据大、中、小的活动量进行分类编排,五六年级以基本体操为主,随着年级的降低游戏的份额逐渐加大。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近代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游戏三大项。但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小学教材内容的五大项分别是: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并且要求游戏教学占低年级总学时的50%,中、高年级则以游戏、田径和体操为主。中学教材由分别占总授课时数80%的基本教材和20%的选用教材组成。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并指出了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用教材不集中于某一项。这套教材内容试图“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但仍具有较强的竞技意识。
(2)第二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六个中小学大纲,其中,1992年颁布的第一个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最具代表性。这套大纲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强调以基本动作为主,小学三至六年级,身体锻炼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按运动项目排列,但球类教材以小球类为主。田径具体内容都经过再创造,体操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身体锻炼为目标,编选比较简单的动作,并且把身体素质练习单独作为一类。初中各年级加大选用教材的比重,拓宽选用教材的范围,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教材中,加大了理论教材的比重。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编选了传统养生和健身等特色内容。与1987年的大纲相比,这套大纲的基本部分教材的比重增加了。而选用部分有所降低。
(3)第三代体育课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代体育课程是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改革,其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目标”。力图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内容中,小学以基本运动、游戏、田径、体操、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主,还有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及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中学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活动和舞蹈为辅,还有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选修部分包括游泳、滑冰等地区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特殊国情,使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2)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的发展和经费投入不足等也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顺利发展。
(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进步较大、成果较多的时期。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
(4)现在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达到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的較高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促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2.建议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摆脱高度集权、具有浓重技术主义色彩的“前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体育教育事业,这才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
3.体育教学体现“大本土化”。
所谓“大本土化”,就是指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如将中医、中药的基础知识增加到保健养生内容中。舞龙舞狮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增加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我国各地区的民族特色对民间的传统游戏进行改进,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运动。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有关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文献资料,并做分析归纳。
2.逻辑分析法。
运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3.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比较,总结其特点与规律。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育在我国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酝酿萌芽阶段(1840—1903年)。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绝大多数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轻视甚至无视体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军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经历了种种屈辱的清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强国”、“强兵”的重要性,我国学校体育也因此开始进入酝酿、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前,虽有极少数教会学校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影响较小并未能引起国人重视。李林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体育也逐渐被引进学校(主要是军事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陆续创办学堂。据统计,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5年),先后有23所洋务学堂开办。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和田径为辅,还包括击剑、刺棍、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游泳、木马、单杠及双杠等,属综合性教材。教会学校中虽然开设体育课的比较少,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却相当普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就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还有就是通过1881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课程汇表,我们知道该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打球、体操和身体学。很多教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开办的女子学校、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并进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近代普通学校的雏形。在当时兴办的新式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三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一学年柔软体操、第二学年柔软操、第三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学、上海澄衷学堂、上海育才书塾、广州教忠学堂、广州时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均设有体操课。
在向西方列强学习和教会学校的启发下,洋务派创办学堂,将西方体育教学内容移植到我国学校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中没有体育课程的模式,其体育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出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状态。至此,可以说我国近代体育课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形成发展阶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必须设置体操课程,但却未能实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贯彻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至中学堂第五年都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只能由退役军人担当体育教师,导致多数情况以兵操代替体操,体操课只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终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队形练习。
民国成立伊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但其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一渐加普通体操一时令游戏一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学校体育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充分体现了这套学制的实用主义思想。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增加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内容,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衛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育走向科学化。此时,体育师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场地、设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学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内容无法实践,于是在小学首先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三个体育课程标准,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明确规定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且详细规定了教学时间分课内和课外。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50分钟,高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80分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2—3小时以上。课内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球类、田径以及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包括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后来体育教学内容又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统治四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体育课程稳步发展,趋于定型,其教学内容也是越来越充实、完善,课程安排越发具有科学性。
3.高速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学校体育课程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但其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发展。
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以前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其中基本体操包括三部分: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练习。游戏根据大、中、小的活动量进行分类编排,五六年级以基本体操为主,随着年级的降低游戏的份额逐渐加大。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近代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游戏三大项。但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小学教材内容的五大项分别是: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并且要求游戏教学占低年级总学时的50%,中、高年级则以游戏、田径和体操为主。中学教材由分别占总授课时数80%的基本教材和20%的选用教材组成。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并指出了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用教材不集中于某一项。这套教材内容试图“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但仍具有较强的竞技意识。
(2)第二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六个中小学大纲,其中,1992年颁布的第一个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最具代表性。这套大纲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强调以基本动作为主,小学三至六年级,身体锻炼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按运动项目排列,但球类教材以小球类为主。田径具体内容都经过再创造,体操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身体锻炼为目标,编选比较简单的动作,并且把身体素质练习单独作为一类。初中各年级加大选用教材的比重,拓宽选用教材的范围,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教材中,加大了理论教材的比重。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编选了传统养生和健身等特色内容。与1987年的大纲相比,这套大纲的基本部分教材的比重增加了。而选用部分有所降低。
(3)第三代体育课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代体育课程是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改革,其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目标”。力图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内容中,小学以基本运动、游戏、田径、体操、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主,还有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及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中学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活动和舞蹈为辅,还有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选修部分包括游泳、滑冰等地区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特殊国情,使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2)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的发展和经费投入不足等也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顺利发展。
(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进步较大、成果较多的时期。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
(4)现在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达到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的較高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促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2.建议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摆脱高度集权、具有浓重技术主义色彩的“前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体育教育事业,这才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
3.体育教学体现“大本土化”。
所谓“大本土化”,就是指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如将中医、中药的基础知识增加到保健养生内容中。舞龙舞狮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增加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我国各地区的民族特色对民间的传统游戏进行改进,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