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10年被我们称为IT产业的“黄金10年”。与去年的情况类似,在今年“IT两会”上唱主角的,仍然是中软、东软、曙光、紫光、太极等本土软硬件厂商。
金融危机下,这些企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企业规模也稳步扩大。2008年,紫光的营业额达到40亿元,东软营收约为37亿元,太极达到17亿元……这些数字不免令人欣喜。
但是,当这批IT企业达到几十亿元规模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IT企业的规模仍缺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还并不那么牢靠。
在“IT两会”的对话环节上,主持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公司是否有一些面向未来三五年甚至更远的研发投入,即便这些技术现在还看不到应用前景?”来自本土IT服务领域的两位CEO停顿了一下,坦率地表示,公司虽然也在平台、知识库建设和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研发力量,但是,中国企业普遍属于实干型企业,仍沉浸在一个个的具体战斗中,缺乏基础研究的战略。
这与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有关。比如IBM 2008年的营业收入达到1036亿美元,其中软件及服务的比例为78%,约合人民币5000多亿元。因此,规模庞大的IBM有实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未来技术的研发上,比如仅SOA研发一项,IBM每年就要投入10亿美元。
但是,本土IT企业也看到,当企业达到上万人规模的时候,如果公司依然没有战略指导下的研发投入,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种战略,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做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提供商”就能概括的。至少,中国IT企业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但是,这些几十亿元规模的IT企业中,走出去的并不多,走出去的也以软件外包为主。
不走出去,关键的原因在于不能。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中国IT企业目前所取得的优势基础并不牢固。
相比IBM、HP在金融和电信等行业的优势,不难发现,中国IT企业的优势行业集中在具有很强中国国情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开放程度很低,也不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经验可复用性很差,比如,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可能完全不一样,这使得这些IT公司走出去的成本非常高; 而那些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就不一样了,中国的银行与新加坡的银行背后的IT系统相似度极高。所以,市场化程度越高的行业,跨国IT公司的占有率就越高——这恰恰说明了跨国IT公司的竞争力。
因此,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IT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只有更多地与跨国IT公司同台竞技,才能学习到更多。当前,金融危机给了中国IT企业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庞大的内需市场将为企业快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抓住这个机会发展壮大只是第一步,永远看到国内IT企业与国外巨头的差距,并从战略制定、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去缩小差距,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金融危机下,这些企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企业规模也稳步扩大。2008年,紫光的营业额达到40亿元,东软营收约为37亿元,太极达到17亿元……这些数字不免令人欣喜。
但是,当这批IT企业达到几十亿元规模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IT企业的规模仍缺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还并不那么牢靠。
在“IT两会”的对话环节上,主持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公司是否有一些面向未来三五年甚至更远的研发投入,即便这些技术现在还看不到应用前景?”来自本土IT服务领域的两位CEO停顿了一下,坦率地表示,公司虽然也在平台、知识库建设和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研发力量,但是,中国企业普遍属于实干型企业,仍沉浸在一个个的具体战斗中,缺乏基础研究的战略。
这与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有关。比如IBM 2008年的营业收入达到1036亿美元,其中软件及服务的比例为78%,约合人民币5000多亿元。因此,规模庞大的IBM有实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未来技术的研发上,比如仅SOA研发一项,IBM每年就要投入10亿美元。
但是,本土IT企业也看到,当企业达到上万人规模的时候,如果公司依然没有战略指导下的研发投入,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种战略,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做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提供商”就能概括的。至少,中国IT企业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但是,这些几十亿元规模的IT企业中,走出去的并不多,走出去的也以软件外包为主。
不走出去,关键的原因在于不能。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中国IT企业目前所取得的优势基础并不牢固。
相比IBM、HP在金融和电信等行业的优势,不难发现,中国IT企业的优势行业集中在具有很强中国国情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开放程度很低,也不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经验可复用性很差,比如,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可能完全不一样,这使得这些IT公司走出去的成本非常高; 而那些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就不一样了,中国的银行与新加坡的银行背后的IT系统相似度极高。所以,市场化程度越高的行业,跨国IT公司的占有率就越高——这恰恰说明了跨国IT公司的竞争力。
因此,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IT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只有更多地与跨国IT公司同台竞技,才能学习到更多。当前,金融危机给了中国IT企业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庞大的内需市场将为企业快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抓住这个机会发展壮大只是第一步,永远看到国内IT企业与国外巨头的差距,并从战略制定、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去缩小差距,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