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姨妈是一位三甲医院退休的护士长,姨夫也是卫生行政部门的离休干部。最近却得知他们瞒着子女被某保健品厂家的销售人员忽悠,先是带着一群老年人参观厂房,好吃好喝招待,然后举办讲座天花乱坠地推荐保健品,姨妈姨夫经不起销售人员的温情诱惑先后买了20多万元的保健品……
近年来,养生信息传播混乱,微信朋友圈里被各种保健养生信息刷屏、老人迷信各种养生秘籍、主妇疯狂购买各种保健品……很多人已深受其害却仍深陷其中,但姨妈姨夫这样拥有高学历的老人也会中招,难免有意外之感!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是“水涨船高”。有需求就有市场,紧随着养生意识的兴起,伴随而来的是日益活跃的养生产品市场。养生产品的种类日趋繁杂,养生产品的推广更是遍及街头巷尾。小到街头的传单小广告,大到电视广播的专题节目,铺天盖地,日夜不歇。各种“养生专家”不知何时逐渐进入群众的视角,各种“养生科学”也在不知不觉中泛滥。
然而,在养生产品商家激烈地自卖自夸的另一面,却是在琳琅满目的养生产品之间难以抉择的消费群体。在这些消费者中,不乏对养生的痴迷追随者,他们认为养生产品有治疗疾病甚至延年益寿的效果;大部分消费者则是在面对种类繁多的养生产品的同时,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根本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养生是一门科学,身体的保养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这本来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是,很多人对伪养生、伪科学深信不疑,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被说成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社会病”,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觉。
之所以出现消费者轻信养生虚假广告的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监管不力和对非法商家处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折射了人们对养生知识的严重缺乏。许多消费者并没有系统的、专业的养生知识和正确的养生理念,即便高学历群体也不一定真正懂养生、懂科学,更多的只是受到身边消费者的影响而亦步亦趋。因此,要真正做到避免轻信养生虚假广告的现象发生,除了主管部门要及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强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外,还需有权威部门普及科学的养生理念和养生知识。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越来越强烈的养生意愿和需求,另一方面是伴随而来的养生市场的失序、失控。有人说,养生“社会病”缘于功利化和病急乱投医的愚昧。但是,养生需求本应由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来共同满足,以达到供需协调。因此可以说,供给侧管理上的疲软和失策,才是造成这种“社会病”的根源。
为规范养生市场,国家通过食药领域的法制完善和执法强化,加大对虚假养生信息和违法恶意推销的打击力度,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看到,依法打击只是事后补救与亡羊补牢,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养生陷阱和欺诈。治本之策应是切实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一个人才可能提高对伪科学、伪养生的辨别能力,才可能具备对诱惑、忽悠、欺诈的防范能力。
近年来,养生信息传播混乱,微信朋友圈里被各种保健养生信息刷屏、老人迷信各种养生秘籍、主妇疯狂购买各种保健品……很多人已深受其害却仍深陷其中,但姨妈姨夫这样拥有高学历的老人也会中招,难免有意外之感!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是“水涨船高”。有需求就有市场,紧随着养生意识的兴起,伴随而来的是日益活跃的养生产品市场。养生产品的种类日趋繁杂,养生产品的推广更是遍及街头巷尾。小到街头的传单小广告,大到电视广播的专题节目,铺天盖地,日夜不歇。各种“养生专家”不知何时逐渐进入群众的视角,各种“养生科学”也在不知不觉中泛滥。
然而,在养生产品商家激烈地自卖自夸的另一面,却是在琳琅满目的养生产品之间难以抉择的消费群体。在这些消费者中,不乏对养生的痴迷追随者,他们认为养生产品有治疗疾病甚至延年益寿的效果;大部分消费者则是在面对种类繁多的养生产品的同时,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根本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养生是一门科学,身体的保养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这本来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是,很多人对伪养生、伪科学深信不疑,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被说成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社会病”,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觉。
之所以出现消费者轻信养生虚假广告的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监管不力和对非法商家处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折射了人们对养生知识的严重缺乏。许多消费者并没有系统的、专业的养生知识和正确的养生理念,即便高学历群体也不一定真正懂养生、懂科学,更多的只是受到身边消费者的影响而亦步亦趋。因此,要真正做到避免轻信养生虚假广告的现象发生,除了主管部门要及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强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外,还需有权威部门普及科学的养生理念和养生知识。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越来越强烈的养生意愿和需求,另一方面是伴随而来的养生市场的失序、失控。有人说,养生“社会病”缘于功利化和病急乱投医的愚昧。但是,养生需求本应由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来共同满足,以达到供需协调。因此可以说,供给侧管理上的疲软和失策,才是造成这种“社会病”的根源。
为规范养生市场,国家通过食药领域的法制完善和执法强化,加大对虚假养生信息和违法恶意推销的打击力度,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看到,依法打击只是事后补救与亡羊补牢,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养生陷阱和欺诈。治本之策应是切实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一个人才可能提高对伪科学、伪养生的辨别能力,才可能具备对诱惑、忽悠、欺诈的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