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先生对大数据的理解为“大数据”并不是一部分数据样本,而是关于某个现象的所有数据;“大数据”的重点在于了解“什么”而不是“为什么”。2012年,“大数据”成为各行业热议的话题,甚至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年”。对于政府审计而言,大数据审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政府审计也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审计人员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如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政府审计中,不仅为政府审计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大數据时代的到来由麦肯锡最早提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具体来说,大数据的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数据体量巨大。大数据的计量单位已经从TB发展至PB乃至ZB;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比如,电商平台购物频率,网易云音乐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例如永洪科技的大数据,能够处理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日常数据并进行分析,达到每天处理百亿条信息。
大数据审计则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对与政府财政相关的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大数据审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数据量大,结构多元。政府审计的数据不仅包括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的经济主体的结构化财务数据,也包含着图像、音频和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第二,技术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第三,应用广泛。大数据审计不仅需要满足各个项目、各个部门和各个区域的财务需求,也需要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满足多维度的政府审计要求。
面对大数据所引起的思维、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政府审计人员需要更新思维及数据处理模式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本文利用SWOT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优势(S)
1.政府内部审计执行的整体联动性。政府内部审计机构设作为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其职责设定、价值取向使其在行使审计监督时具有外部审计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即内部审计通过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筛选,及时地将内部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同时将内控制度在条线内全方位布控,如有必要可扩展到横向领域,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通过条线及时落到实处并迅速延伸。
2.政府内部审计地位的灵活与前瞻性。政府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情况下主要向本单位党委(党组)负责,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与地方审计局(内审机构协会)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作为上级单位、本单位、地方内审协会三者监督之间的唯一连接点,内部审计机构在职责履行、目标设定、结果运用上具有灵活与前瞻性。这里以南通市总工会审计处为例,南通市总工会审计处(同时挂“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属总工会内设机构,接受市总工会党组领导,根据单位工作重点,自主、灵活、适时地确定和调整每年审计工作的重点,有效服务于地方机关和上级机关。同时,接受江苏省工会审计处与市审计局(市内审协会)的领导与业务指导,通过审计共有数据信息的共享,使审计工作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要求统一展开,在审计形势、审计目标、审计要求等方面接收到最新的资讯,有利于内审全局工作的统筹管理与协作。
劣势(W)
1.审计人员储备力量薄弱。政府内部审计部门成为安置“退居二线”管理人员的地方,不能为组织输送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并且内审部门缺乏选择人才的自主权,对于高层次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引进能力较薄弱。再者,政府机关内审机构对内审的定位和认识都没有到及时的更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方面已脱离了大数据时代的步伐,传统的内部审计人员更多的是善于处理财务收支审计,缺乏计算机审计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不仅如此,政府审计部门还面临着招人难、留人也难的困境。审计人员的短缺使很多内部审计业务无法拓展,审计部门的知识结构也容易老化从而无法跟上大数据审计的背景,这也是内审人员的难以储备的原因。
2.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尽管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经营层面和环节,但是对于政府内部审计来说,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频率仍远低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审计流程结合起来仍然是目前政府审计面临的很大的挑战。内部审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关键不是建立了多少审计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而首先是审计人员具备数据分析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现在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区块链审计、云审计等等的概念不断地被提及,但总落入有名无实的局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是影响政府内部审计转型的短板。
机遇(O)
南通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上海作为依托,同时处于长江出海口,紧邻黄海,海域宽广。南通作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展迅速,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和经济环境,这座城市肩负着历史赋予它新的使命,而国家审计的新征程也让这座城市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
1.国家大环境机遇。李克强总理曾在工作报告中强调审计的重要性:审计工作中要当好政策落实“督察员”和公共资金的守护神。他指出在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时,政府审计人员要苦练内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注重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对于审计人员,特别是基层的审计人员要加强关心和帮助。李克强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肯定和鼓励,并且再次强调了政府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器”和反腐倡廉的“利剑”,应当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
2.社会大环境机遇。近年来,随着居民投资意识、规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政府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入、清晰地认识,对内部审计有了更多地关注与认可。同时对审计的重视也带来了大数据审计的发展,例如:南京审计大学新增了大数据审计专业,这表明着大数据审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挑战(T)
1.大数据审计要求制度与时俱进。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政府尙有的审计制度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现阶段与审计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成熟,虽然审计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绝大部分都无法彻底实现,审计的方式和程序以及政府的内部管理制度都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变。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府审计的发展,很多数据信息无法充分的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2.大数据审计更加关注信息安全。虽然原审计中就有一条审计人员的保密性,但是大数据审计下,数据的安全尤为重要,一系列数据都是单位的机密。数据的安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存储的安全,一个是数据是否有泄漏的风险。数据的存储如果发生了问题,那么可能导致审计资料全部丢失,审计人员也面临着处分。而数据一旦泄漏,将给被审计者带来恐慌,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损失。
传统的政府内审在大数据审计变革中,审计人员应当及时作出调整来适应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挖掘并处理有效数据。面对大数据审计,政府可以通过以下转型之路来适应这场变革。
从事后的审计报告向实时审计发展
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是在机关业务发生后才编制审计报告,或者等领导离任时候才出具审计报告,而且审计报告编制时间漫长,年度审计报告一般用二至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编制,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及时性和利用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要实现实时审计,只需要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资料及相关文献直接导入相关审计系统,利用系统程序直接分析,同时借助人力进行重要性、系统性分析,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及时性。更有相关审计单位,将被审计单位的局域网与审计软件相连,实现数据共享,完全知悉被审计单位的所有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为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从抽样审计向详细审计发展
在大数据审计的发展中,传统审计模式会逐渐被详细审计模式所取代。抽样审计虽然能提高审计效率,但它难以获取到被审计对象的完整数据,无法进行全面分析,抽样审计的局限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面临诉讼的风险。在大数据审计的背景下,云计算平台可以有效并且实时采集获得审计对象的所有数据包括外部数据,审计效率和效果也会远远超过审计人员。
审计可视化
可视化技术将改变传统审计模式下的数据界面,取而代之以直观的各种动态图表。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发出可视化商业智能(BI)产品,例如微软推出了自己研发的数据处理工具,审计部门可以免费的利用软件进行详细、准确且直观的财务分析。审计人员无需在传统的excel的表格中寻找出哪个地区的收入增长最快、哪个省份的毛利率最高。审计人员需要搜索的目标在工具栏中都可以找寻到,只需在可视化审计软件上操作一个按钮,各地区的情况就可以在地图上直观的显示出来。传统的审計难以在数据界面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和问题,但是可视化审计却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审计人员快速分析并得出结论。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审计的含义
大數据时代的到来由麦肯锡最早提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具体来说,大数据的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数据体量巨大。大数据的计量单位已经从TB发展至PB乃至ZB;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比如,电商平台购物频率,网易云音乐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例如永洪科技的大数据,能够处理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日常数据并进行分析,达到每天处理百亿条信息。
大数据审计则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对与政府财政相关的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大数据审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数据量大,结构多元。政府审计的数据不仅包括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的经济主体的结构化财务数据,也包含着图像、音频和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第二,技术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第三,应用广泛。大数据审计不仅需要满足各个项目、各个部门和各个区域的财务需求,也需要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满足多维度的政府审计要求。
大数据时代我国政府内部审计发展状况
面对大数据所引起的思维、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政府审计人员需要更新思维及数据处理模式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本文利用SWOT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优势(S)
1.政府内部审计执行的整体联动性。政府内部审计机构设作为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其职责设定、价值取向使其在行使审计监督时具有外部审计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即内部审计通过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筛选,及时地将内部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同时将内控制度在条线内全方位布控,如有必要可扩展到横向领域,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通过条线及时落到实处并迅速延伸。
2.政府内部审计地位的灵活与前瞻性。政府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情况下主要向本单位党委(党组)负责,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与地方审计局(内审机构协会)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作为上级单位、本单位、地方内审协会三者监督之间的唯一连接点,内部审计机构在职责履行、目标设定、结果运用上具有灵活与前瞻性。这里以南通市总工会审计处为例,南通市总工会审计处(同时挂“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属总工会内设机构,接受市总工会党组领导,根据单位工作重点,自主、灵活、适时地确定和调整每年审计工作的重点,有效服务于地方机关和上级机关。同时,接受江苏省工会审计处与市审计局(市内审协会)的领导与业务指导,通过审计共有数据信息的共享,使审计工作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要求统一展开,在审计形势、审计目标、审计要求等方面接收到最新的资讯,有利于内审全局工作的统筹管理与协作。
劣势(W)
1.审计人员储备力量薄弱。政府内部审计部门成为安置“退居二线”管理人员的地方,不能为组织输送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并且内审部门缺乏选择人才的自主权,对于高层次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引进能力较薄弱。再者,政府机关内审机构对内审的定位和认识都没有到及时的更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方面已脱离了大数据时代的步伐,传统的内部审计人员更多的是善于处理财务收支审计,缺乏计算机审计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不仅如此,政府审计部门还面临着招人难、留人也难的困境。审计人员的短缺使很多内部审计业务无法拓展,审计部门的知识结构也容易老化从而无法跟上大数据审计的背景,这也是内审人员的难以储备的原因。
2.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尽管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经营层面和环节,但是对于政府内部审计来说,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频率仍远低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审计流程结合起来仍然是目前政府审计面临的很大的挑战。内部审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关键不是建立了多少审计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而首先是审计人员具备数据分析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现在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区块链审计、云审计等等的概念不断地被提及,但总落入有名无实的局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是影响政府内部审计转型的短板。
机遇(O)
南通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上海作为依托,同时处于长江出海口,紧邻黄海,海域宽广。南通作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展迅速,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和经济环境,这座城市肩负着历史赋予它新的使命,而国家审计的新征程也让这座城市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
1.国家大环境机遇。李克强总理曾在工作报告中强调审计的重要性:审计工作中要当好政策落实“督察员”和公共资金的守护神。他指出在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时,政府审计人员要苦练内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注重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对于审计人员,特别是基层的审计人员要加强关心和帮助。李克强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肯定和鼓励,并且再次强调了政府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器”和反腐倡廉的“利剑”,应当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
2.社会大环境机遇。近年来,随着居民投资意识、规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政府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入、清晰地认识,对内部审计有了更多地关注与认可。同时对审计的重视也带来了大数据审计的发展,例如:南京审计大学新增了大数据审计专业,这表明着大数据审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挑战(T)
1.大数据审计要求制度与时俱进。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政府尙有的审计制度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现阶段与审计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成熟,虽然审计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绝大部分都无法彻底实现,审计的方式和程序以及政府的内部管理制度都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变。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府审计的发展,很多数据信息无法充分的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2.大数据审计更加关注信息安全。虽然原审计中就有一条审计人员的保密性,但是大数据审计下,数据的安全尤为重要,一系列数据都是单位的机密。数据的安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存储的安全,一个是数据是否有泄漏的风险。数据的存储如果发生了问题,那么可能导致审计资料全部丢失,审计人员也面临着处分。而数据一旦泄漏,将给被审计者带来恐慌,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损失。
大数据时代我国政府审计的转型之路
传统的政府内审在大数据审计变革中,审计人员应当及时作出调整来适应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挖掘并处理有效数据。面对大数据审计,政府可以通过以下转型之路来适应这场变革。
从事后的审计报告向实时审计发展
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是在机关业务发生后才编制审计报告,或者等领导离任时候才出具审计报告,而且审计报告编制时间漫长,年度审计报告一般用二至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编制,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及时性和利用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要实现实时审计,只需要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资料及相关文献直接导入相关审计系统,利用系统程序直接分析,同时借助人力进行重要性、系统性分析,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及时性。更有相关审计单位,将被审计单位的局域网与审计软件相连,实现数据共享,完全知悉被审计单位的所有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为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从抽样审计向详细审计发展
在大数据审计的发展中,传统审计模式会逐渐被详细审计模式所取代。抽样审计虽然能提高审计效率,但它难以获取到被审计对象的完整数据,无法进行全面分析,抽样审计的局限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面临诉讼的风险。在大数据审计的背景下,云计算平台可以有效并且实时采集获得审计对象的所有数据包括外部数据,审计效率和效果也会远远超过审计人员。
审计可视化
可视化技术将改变传统审计模式下的数据界面,取而代之以直观的各种动态图表。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发出可视化商业智能(BI)产品,例如微软推出了自己研发的数据处理工具,审计部门可以免费的利用软件进行详细、准确且直观的财务分析。审计人员无需在传统的excel的表格中寻找出哪个地区的收入增长最快、哪个省份的毛利率最高。审计人员需要搜索的目标在工具栏中都可以找寻到,只需在可视化审计软件上操作一个按钮,各地区的情况就可以在地图上直观的显示出来。传统的审計难以在数据界面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和问题,但是可视化审计却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审计人员快速分析并得出结论。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