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得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而新课改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要求又给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必须得学会借力使力。至于具体的转化办法,换得靠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带学生的学情具体分析,制定相关的策略才行。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以初中语文为例,一般指的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在语文课堂上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信心和规划,小动作较多,甚至有些处于“上课等下课,下课等放学”的恶性循环中,他们的思想经常游离于课堂内外,有些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甚至有些抗拒写作业。另外,他们的语文双基能力也较差,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关键时刻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然而,想要解决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问题,不仅仅要抓住以上提及的一些表象,我们教师还得学会分类区别。
据笔者观察发现,当前的语文学困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迷茫混日子型。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但是因为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有些可能受了“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对于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在这个年龄段除了在学校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况且家长也不允许他们离开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待在学校,等待下课,等待放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迷途羔羊型。这类学生思想觉悟较高,但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在青春期有趣受到了社会上闲杂人员及一些“傻白甜”、“高富帅”电视剧的影响,秉着“出名要趁早”的精神,从而将原来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对社会交往的兴趣上,上课不认真学习,还经常性通过扰乱课堂秩序的方法来表现自我。三是心理健康欠佳型。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因为家庭变故或者其他原因,也有些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听老师讲,听同学说,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了。但是,这三类学生骨子里其实也是自卑的,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他们其实也是希望被呵护、被关注的,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这也是符合人性的。
笔者窃以为,学生的问题还是要放到学生中去解决,而新课改所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契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的分组的首要原则成绩,其次是性别和性格。我们一般提倡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办法先把学生分为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然后再让学生自行地按照1:2:1的原则自由组合。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第一是能将不同程度上的学生安排在一组,从而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各组都能够有所展示和收获。第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差等生没人要的情况。因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存在竞争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希望本小组内有优等生,优等生也有同样的想法,这就很可能出现强强联合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学困生集体被抛弃的情况,这会导致小组之间“优差分化”严重,不利于继续开展教学和班级团结。而按照比例被要求以后,在同等情况下,学生会选择跟自己关系比較好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因此,从分组上,我们就可以把学困生的置于他熟悉的、愿意接触的环境中。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消除学困生的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根据新课改提倡的“生本主义”理念来看,学生已经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了,初中语文也是如此。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他们的主观能能动性就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优劣。所以,想要将学困生成功脱“困”,首先我们就要让他们放下戒备的心理,融入到小组学习中。因为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因此,一组四个同学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任务,都会有参与感和责任感,而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一般都是优等生解决,简单一点的则由中等生,甚至是学困来解决。另外,如果小组内学困生的学习劲头比较高的话,优等生或中等生也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加以辅导,这样对他们各自都是有好处的。总之,通过小组学习,学困生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和差距,且发现初中语文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懂,从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并未下一部寻找自己的成就感和被认可而努力。
二、通过小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初中语文也许没有有些学生想象的那么难懂。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因为他们把困难想的过于庞大了。其实,初中语文无非就是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掌握起来也是比较快的,但是学困生就是因为主观上有了语文不好学的先去为主的思想,因此觉得难。另外,一个人学习和一群人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同一个小组内,别人在学习,自己一动不动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且如果自己不能为小组做出一定的贡献的话,首先小组成员是不答应的,因此为了继续在小组内“生存”,学困生也会自觉地去学习、探究,不懂的地方多思考,多探究,总之会想办法不让自己太差。而一旦尝到学习的甜头后,他们就会产生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灌输一些思想,如当前行动派所提倡的“吃掉最大的一个青蛙”这样的理念。
三、借助小学合合作学习,逐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很多名家、大家的学习往往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或者获得灵感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或者话题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讨论,因为是非正式的对话,所以学生的对话素材要求一般都是比比较自由的,而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头脑风暴”。一般情况下,都是优等生能说的更多些,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就在听的过程中找到了差距,补充了了自己的不足,并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得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而新课改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要求又给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必须得学会借力使力。至于具体的转化办法,换得靠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带学生的学情具体分析,制定相关的策略才行。
参考文献:
[1]韩勤.新时期,教育教学注重学困生的转归.好家长,2017年第8期.
[2]张兴忠.浅谈语文“学困生”教育与对策.文理导航(上旬),2017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少武,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以初中语文为例,一般指的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在语文课堂上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信心和规划,小动作较多,甚至有些处于“上课等下课,下课等放学”的恶性循环中,他们的思想经常游离于课堂内外,有些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甚至有些抗拒写作业。另外,他们的语文双基能力也较差,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关键时刻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然而,想要解决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问题,不仅仅要抓住以上提及的一些表象,我们教师还得学会分类区别。
据笔者观察发现,当前的语文学困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迷茫混日子型。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但是因为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有些可能受了“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对于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在这个年龄段除了在学校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况且家长也不允许他们离开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待在学校,等待下课,等待放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迷途羔羊型。这类学生思想觉悟较高,但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在青春期有趣受到了社会上闲杂人员及一些“傻白甜”、“高富帅”电视剧的影响,秉着“出名要趁早”的精神,从而将原来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对社会交往的兴趣上,上课不认真学习,还经常性通过扰乱课堂秩序的方法来表现自我。三是心理健康欠佳型。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因为家庭变故或者其他原因,也有些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听老师讲,听同学说,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了。但是,这三类学生骨子里其实也是自卑的,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他们其实也是希望被呵护、被关注的,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这也是符合人性的。
笔者窃以为,学生的问题还是要放到学生中去解决,而新课改所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契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的分组的首要原则成绩,其次是性别和性格。我们一般提倡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办法先把学生分为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然后再让学生自行地按照1:2:1的原则自由组合。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第一是能将不同程度上的学生安排在一组,从而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各组都能够有所展示和收获。第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差等生没人要的情况。因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存在竞争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希望本小组内有优等生,优等生也有同样的想法,这就很可能出现强强联合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学困生集体被抛弃的情况,这会导致小组之间“优差分化”严重,不利于继续开展教学和班级团结。而按照比例被要求以后,在同等情况下,学生会选择跟自己关系比較好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因此,从分组上,我们就可以把学困生的置于他熟悉的、愿意接触的环境中。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消除学困生的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根据新课改提倡的“生本主义”理念来看,学生已经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了,初中语文也是如此。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他们的主观能能动性就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优劣。所以,想要将学困生成功脱“困”,首先我们就要让他们放下戒备的心理,融入到小组学习中。因为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因此,一组四个同学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任务,都会有参与感和责任感,而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一般都是优等生解决,简单一点的则由中等生,甚至是学困来解决。另外,如果小组内学困生的学习劲头比较高的话,优等生或中等生也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加以辅导,这样对他们各自都是有好处的。总之,通过小组学习,学困生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和差距,且发现初中语文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懂,从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并未下一部寻找自己的成就感和被认可而努力。
二、通过小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初中语文也许没有有些学生想象的那么难懂。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因为他们把困难想的过于庞大了。其实,初中语文无非就是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掌握起来也是比较快的,但是学困生就是因为主观上有了语文不好学的先去为主的思想,因此觉得难。另外,一个人学习和一群人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同一个小组内,别人在学习,自己一动不动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且如果自己不能为小组做出一定的贡献的话,首先小组成员是不答应的,因此为了继续在小组内“生存”,学困生也会自觉地去学习、探究,不懂的地方多思考,多探究,总之会想办法不让自己太差。而一旦尝到学习的甜头后,他们就会产生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灌输一些思想,如当前行动派所提倡的“吃掉最大的一个青蛙”这样的理念。
三、借助小学合合作学习,逐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很多名家、大家的学习往往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或者获得灵感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或者话题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讨论,因为是非正式的对话,所以学生的对话素材要求一般都是比比较自由的,而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头脑风暴”。一般情况下,都是优等生能说的更多些,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就在听的过程中找到了差距,补充了了自己的不足,并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得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而新课改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要求又给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必须得学会借力使力。至于具体的转化办法,换得靠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带学生的学情具体分析,制定相关的策略才行。
参考文献:
[1]韩勤.新时期,教育教学注重学困生的转归.好家长,2017年第8期.
[2]张兴忠.浅谈语文“学困生”教育与对策.文理导航(上旬),2017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少武,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