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许多贫困地区一批创业者不畏艰辛,克服困难站在脱贫致富的最前列,他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打造出一个个脱贫致富的传奇故事,给人们以启迪。他们组成了一道亮丽的创业风景线。
回国“创业客” 脱贫领头羊
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位于豫南大别山区的新县是老区县,昔日缺良田、少资源、缺产业的老区人民闯出了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致富之路。
“七山一水一分田”的新县, 41岁的冯磊年少时也曾吃過苦头,但他赶上了出国务工的热潮。2003年,在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培训后,冯磊前往日本务工,研修草莓种植。工作期间,他攒下了“第一桶金”,学习了现代农业技术,懂得了生态种植理念,培养了专业精神。回国后的冯磊虽因家庭变故被识别为贫困户,但干事创业的热情从未熄灭,他有老区人民的坚毅,也有干好农活的自信。“深不埋芯,浅不露根”,2013年起,对草莓移栽深度都有严苛要求的冯磊从一个大棚起步,滚雪球发展到有10余个大棚的草莓采摘园。如今,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的冯磊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得益于出国务工的经历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曾在韩国干过3年油漆工的田铺大塆村民韩光莹,回国后把自家居住了40年的土坯房改造成民宿,取名“老家寒舍”。凭借门前的荷塘、院中的石磨、阁楼上的书屋和打开天窗就能看到的繁星,“老家寒舍”农家乐吸引了众多游客入住,“旧屋”焕发新生。
在韩光莹等人的示范引领下,依山傍水的田铺大塆建成了14家民宿和20余家创客小店。
2011年以来,新县变身“创业客”的“打洋工”者已达9100余人,他们建农场、办工厂、搞旅游,带动8万多人增收致富,老区新县也于2018年8月在河南信阳市率先脱贫。
创业达人开办400家修脚店
在沈阳多处都能看到“朋朋修脚”店。大连朋朋修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广东非常自豪地说,他们已经在北京、哈尔滨、长春、武汉、石家庄、福州等50座城市开办了400家修脚店。公司1000名员工中,80%来自农村。
2004年9月19日,高广东在大连唐山街开办的第一家修脚店开业。仅仅15年时间,他便把业务发展到50座城市。
高广东今年36岁,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凤城青城子镇姚家沟。2000年,他因家中贫困,中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在丹东各处打工,学过厨师、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还在皮革厂、印染厂当过工人。后来,高广东来到大连打工,在一家浴池干起了足疗活儿。
做足疗过程中,高广东发现很多人患有脚病,于是,高广东萌生了一个想法:开家治疗脚病的修脚店。
2004年9月19日,高广东终于在大连唐山街开办了第一家修脚门店。
“那小伙子技术不错,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人们口口相传,来修脚的越来越多。于是,高广东开始了连锁经营,到2008年时,已办起十几家连锁店。
为了补上知识水平不高、不懂管理这一课,高广东先后参加管理学习班。
高广东实行的经营模式是“合股经营”,每一个开店的员工既是公司一员,又是这家店的股东。经营得好,收入水涨船高。因此,每个员工都努力工作,门店也越发展越多。
15年来,公司已经有16名员工分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辽宁好人、吉林好人、省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杀鱼姐”“孤掌”创业
今年48岁的夏小红,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人,目前与丈夫徐移祥在江夏区纸坊街中心港菜市场卖鱼。
和所有鱼贩一样,夏小红能麻利地几十秒处理完一条小鱼,处理大鱼也只要两三分钟,然后迅速地将鱼装袋,再递到客人手里。而和很多普通的卖鱼摊主不一样的是,夏小红只有一只左手,右臂戴着的手套里面空空荡荡。夏小红说:“右手是16岁的时候,在砖厂干活时被机器轧了,失去这只右手已经32年了。”对于失去的右手,如今的夏小红已经习以为常。
谈起为什么会在市场卖鱼,夏小红回忆起了与丈夫三次养鱼的经历。“1997年承包了80亩鱼塘,但1998年不幸遭遇洪水,借来的30多万元打了水漂。当时走投无路还向银行贷了款,我和丈夫就出去打工还债。差不多有10年吧,2008年当我家省吃俭用把这30多万还完的时候,就和丈夫合计再试试养鱼谋生,但很不巧的是,又遭遇了洪水,鱼全部被冲走了,我们又欠下了30多万元的债务。”
2013年,夏小红和丈夫在菜市场上开了鱼摊,每日起早贪黑卖鱼,就是为了还清债务。2015年,他们边在菜市场卖鱼,边在老家养鱼,但2016年,又是一场洪水让他们的养鱼梦破灭,一笔近40万元的债,又压到了他们身上……
夏小红说,当时真的很绝望,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但是怎么办呢?只好擦干眼泪,重新开始。
夏小红说,现在她和丈夫一边经营着卖鱼的生意,一边也在养鱼。“因为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养鱼的规模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再大规模地养鱼了,主要的精力放在卖鱼上面。”还剩10多万元的债务,夏小红表示,预计这两年就能全部还完。
“这些年虽然很辛苦,但看着当初欠下的债快还完了,我的心里就渐渐踏实了,等债还完了,终于能轻松下来。”
一块豆腐“点亮”的新年梦想
热气腾腾,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2020年的第一天,在鄂南山区湖北省崇阳县高枧乡中山村,富硒绿色豆制品加工厂内的值班人员正用磨浆机磨豆浆。热气袅袅,伴着黄豆的清香,不一会儿,黄澄澄的豆子就变成了白色的豆浆。
“工艺改进前,豆子要先经过研磨,再倒出来煮,至少要两个小时才能出豆浆,而且多是用柴火灶,卫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厂长王学礼说。 中山村地处深山,豆腐、豆浆是地方特产,是绿色食品。由黄豆搭配山泉水制出的豆腐,色泽白嫩,口感细腻,远近闻名,已有上百年历史。制豆腐的手艺,在中山村代代相传。王学礼自幼跟随爷爷做豆腐,学得一手好手艺。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做豆腐的收入微薄。和村里許多人一样,王学礼选择了外出打工。
随着父母日渐年迈,打工收入不稳定,王家成了贫困户。
改变,始于2019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扶贫工厂。
不甘心生活现状,更不甘心家传好手艺被荒废,王学礼选择回到村里。“我要通过做豆腐实现脱贫!”他暗下决心。
如今,扶贫工厂效益越来越好,不仅让王学礼看到脱贫希望,也直接带动了贫困户和普通村民就业。目前,有10位村民在工厂里劳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王学礼算了笔账,年底,扶贫工厂还有望向村集体上交5万元。
原本长年在外打工的张辉,也选择回到家乡,来到扶贫工厂上班。
新年到来,小小的一块块豆腐,正如一盏盏指引前行道路的明灯,“点亮”了王学礼新的梦想——“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更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藏族小伙把“雪域味道”融入咖啡
出生于1991年的公保才让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默勒镇人,2013年来到西宁,在一家咖啡馆打工,或许是勤奋努力,或许是天赋秉异。在咖啡馆打工不久之后,公保才让已经成为一名咖啡培训师,远赴上海开展咖啡培训工作。
2015年,公保才让辞去在咖啡馆的工作,凭借自己的手艺在青海湖畔开了人生中第一家咖啡馆,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公保才让的第一家咖啡馆很快就关门歇业了。随后,他回到老家祁连县开了第二家咖啡馆,但又因为当地人对咖啡的接受度不高,很快公保才让的第二家咖啡馆也关门歇业了。
“在这条路上,我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不肯放弃。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仍然能看到未来的路。”
2018年,公保才让在西宁某商业区开了第三家咖啡馆,咖啡馆内的装修风格模仿了传统藏族帐篷的特色,也使用了很多独具藏族风格的饰品,公保才让做的咖啡也融入了藏区的“雪域味道”。
公保才让介绍,他就是想在传承和推广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这些牧民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也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顾客面前。
谈及未来,公保才让想等咖啡馆的经营状况稳定、有了一定积蓄后,回家乡培养咖啡师,让家乡的孩子多接触外界文化,扩大他们的视野,从而改变家乡孩子的未来。(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讯、《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
回国“创业客” 脱贫领头羊
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位于豫南大别山区的新县是老区县,昔日缺良田、少资源、缺产业的老区人民闯出了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致富之路。
“七山一水一分田”的新县, 41岁的冯磊年少时也曾吃過苦头,但他赶上了出国务工的热潮。2003年,在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培训后,冯磊前往日本务工,研修草莓种植。工作期间,他攒下了“第一桶金”,学习了现代农业技术,懂得了生态种植理念,培养了专业精神。回国后的冯磊虽因家庭变故被识别为贫困户,但干事创业的热情从未熄灭,他有老区人民的坚毅,也有干好农活的自信。“深不埋芯,浅不露根”,2013年起,对草莓移栽深度都有严苛要求的冯磊从一个大棚起步,滚雪球发展到有10余个大棚的草莓采摘园。如今,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的冯磊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得益于出国务工的经历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曾在韩国干过3年油漆工的田铺大塆村民韩光莹,回国后把自家居住了40年的土坯房改造成民宿,取名“老家寒舍”。凭借门前的荷塘、院中的石磨、阁楼上的书屋和打开天窗就能看到的繁星,“老家寒舍”农家乐吸引了众多游客入住,“旧屋”焕发新生。
在韩光莹等人的示范引领下,依山傍水的田铺大塆建成了14家民宿和20余家创客小店。
2011年以来,新县变身“创业客”的“打洋工”者已达9100余人,他们建农场、办工厂、搞旅游,带动8万多人增收致富,老区新县也于2018年8月在河南信阳市率先脱贫。
创业达人开办400家修脚店
在沈阳多处都能看到“朋朋修脚”店。大连朋朋修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广东非常自豪地说,他们已经在北京、哈尔滨、长春、武汉、石家庄、福州等50座城市开办了400家修脚店。公司1000名员工中,80%来自农村。
2004年9月19日,高广东在大连唐山街开办的第一家修脚店开业。仅仅15年时间,他便把业务发展到50座城市。
高广东今年36岁,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凤城青城子镇姚家沟。2000年,他因家中贫困,中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在丹东各处打工,学过厨师、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还在皮革厂、印染厂当过工人。后来,高广东来到大连打工,在一家浴池干起了足疗活儿。
做足疗过程中,高广东发现很多人患有脚病,于是,高广东萌生了一个想法:开家治疗脚病的修脚店。
2004年9月19日,高广东终于在大连唐山街开办了第一家修脚门店。
“那小伙子技术不错,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人们口口相传,来修脚的越来越多。于是,高广东开始了连锁经营,到2008年时,已办起十几家连锁店。
为了补上知识水平不高、不懂管理这一课,高广东先后参加管理学习班。
高广东实行的经营模式是“合股经营”,每一个开店的员工既是公司一员,又是这家店的股东。经营得好,收入水涨船高。因此,每个员工都努力工作,门店也越发展越多。
15年来,公司已经有16名员工分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辽宁好人、吉林好人、省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杀鱼姐”“孤掌”创业
今年48岁的夏小红,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人,目前与丈夫徐移祥在江夏区纸坊街中心港菜市场卖鱼。
和所有鱼贩一样,夏小红能麻利地几十秒处理完一条小鱼,处理大鱼也只要两三分钟,然后迅速地将鱼装袋,再递到客人手里。而和很多普通的卖鱼摊主不一样的是,夏小红只有一只左手,右臂戴着的手套里面空空荡荡。夏小红说:“右手是16岁的时候,在砖厂干活时被机器轧了,失去这只右手已经32年了。”对于失去的右手,如今的夏小红已经习以为常。
谈起为什么会在市场卖鱼,夏小红回忆起了与丈夫三次养鱼的经历。“1997年承包了80亩鱼塘,但1998年不幸遭遇洪水,借来的30多万元打了水漂。当时走投无路还向银行贷了款,我和丈夫就出去打工还债。差不多有10年吧,2008年当我家省吃俭用把这30多万还完的时候,就和丈夫合计再试试养鱼谋生,但很不巧的是,又遭遇了洪水,鱼全部被冲走了,我们又欠下了30多万元的债务。”
2013年,夏小红和丈夫在菜市场上开了鱼摊,每日起早贪黑卖鱼,就是为了还清债务。2015年,他们边在菜市场卖鱼,边在老家养鱼,但2016年,又是一场洪水让他们的养鱼梦破灭,一笔近40万元的债,又压到了他们身上……
夏小红说,当时真的很绝望,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但是怎么办呢?只好擦干眼泪,重新开始。
夏小红说,现在她和丈夫一边经营着卖鱼的生意,一边也在养鱼。“因为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养鱼的规模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再大规模地养鱼了,主要的精力放在卖鱼上面。”还剩10多万元的债务,夏小红表示,预计这两年就能全部还完。
“这些年虽然很辛苦,但看着当初欠下的债快还完了,我的心里就渐渐踏实了,等债还完了,终于能轻松下来。”
一块豆腐“点亮”的新年梦想
热气腾腾,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2020年的第一天,在鄂南山区湖北省崇阳县高枧乡中山村,富硒绿色豆制品加工厂内的值班人员正用磨浆机磨豆浆。热气袅袅,伴着黄豆的清香,不一会儿,黄澄澄的豆子就变成了白色的豆浆。
“工艺改进前,豆子要先经过研磨,再倒出来煮,至少要两个小时才能出豆浆,而且多是用柴火灶,卫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厂长王学礼说。 中山村地处深山,豆腐、豆浆是地方特产,是绿色食品。由黄豆搭配山泉水制出的豆腐,色泽白嫩,口感细腻,远近闻名,已有上百年历史。制豆腐的手艺,在中山村代代相传。王学礼自幼跟随爷爷做豆腐,学得一手好手艺。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做豆腐的收入微薄。和村里許多人一样,王学礼选择了外出打工。
随着父母日渐年迈,打工收入不稳定,王家成了贫困户。
改变,始于2019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扶贫工厂。
不甘心生活现状,更不甘心家传好手艺被荒废,王学礼选择回到村里。“我要通过做豆腐实现脱贫!”他暗下决心。
如今,扶贫工厂效益越来越好,不仅让王学礼看到脱贫希望,也直接带动了贫困户和普通村民就业。目前,有10位村民在工厂里劳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王学礼算了笔账,年底,扶贫工厂还有望向村集体上交5万元。
原本长年在外打工的张辉,也选择回到家乡,来到扶贫工厂上班。
新年到来,小小的一块块豆腐,正如一盏盏指引前行道路的明灯,“点亮”了王学礼新的梦想——“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更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藏族小伙把“雪域味道”融入咖啡
出生于1991年的公保才让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默勒镇人,2013年来到西宁,在一家咖啡馆打工,或许是勤奋努力,或许是天赋秉异。在咖啡馆打工不久之后,公保才让已经成为一名咖啡培训师,远赴上海开展咖啡培训工作。
2015年,公保才让辞去在咖啡馆的工作,凭借自己的手艺在青海湖畔开了人生中第一家咖啡馆,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公保才让的第一家咖啡馆很快就关门歇业了。随后,他回到老家祁连县开了第二家咖啡馆,但又因为当地人对咖啡的接受度不高,很快公保才让的第二家咖啡馆也关门歇业了。
“在这条路上,我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不肯放弃。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仍然能看到未来的路。”
2018年,公保才让在西宁某商业区开了第三家咖啡馆,咖啡馆内的装修风格模仿了传统藏族帐篷的特色,也使用了很多独具藏族风格的饰品,公保才让做的咖啡也融入了藏区的“雪域味道”。
公保才让介绍,他就是想在传承和推广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这些牧民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也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顾客面前。
谈及未来,公保才让想等咖啡馆的经营状况稳定、有了一定积蓄后,回家乡培养咖啡师,让家乡的孩子多接触外界文化,扩大他们的视野,从而改变家乡孩子的未来。(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讯、《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