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心理因素是UC的重要病因,情绪心理障碍与UC疾病活动之间具有双向作用;心理因素不但可以加重UC患者的肠易激样症状而且可将UC复发风险提高6倍以上,UC的反复发作亦可加重患者心理负担[2-3].心理因素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肠道菌群,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诱发免疫失衡而形成局部溃疡[4].中医认为情志为肝所主,肝脏疏泄
【机 构】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沈阳,1100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心理因素是UC的重要病因,情绪心理障碍与UC疾病活动之间具有双向作用;心理因素不但可以加重UC患者的肠易激样症状而且可将UC复发风险提高6倍以上,UC的反复发作亦可加重患者心理负担[2-3].心理因素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肠道菌群,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诱发免疫失衡而形成局部溃疡[4].中医认为情志为肝所主,肝脏疏泄功能正常可使气机调达,情志调畅,而“肝病者……常令人善怒”;反之,情志抑郁亦可致肝失疏泄,使“肝气郁逆,诸疾峰起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厥阴之胜……少腹痛、肠鸣飧”,情志过极化火、郁久成毒,肝毒熏蒸大肠,热灼血络而现“腹痛”“便血”“下白沫”“下脓血”等证,这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相符.因此本文欲以肝主情志为主线,探讨情志因素所致UC的理论基础及在UC不同分期的作用,为治疗UC开阔思路、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结直肠腺瘤(CR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结肠镜检查的5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分为CRA组(243例)和对照组(269例).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血清GGT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GT预测CRA发生风险是否有意义.结果:CRA组与对照组血清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血清GG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7(95%CI 0.569~0.666,P<0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儿童功能性便秘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就诊的35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3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所纳入儿童资料,筛选功能性便秘危险因素;结合病史及四诊资料将功能性便秘患儿辨证分型,分析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喜甜食肉食及嗜辣、>6个月添加辅食、剖宫产、憋便、消化不良、饮水不足、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排便不规律、抗生素使用>5次/年、恐惧排便、未进行排便训练
目的:构建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1L)评分,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进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523例,收集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中的6种淋巴细胞的特征进行分析,依据淋巴细胞特征及其比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TIL浸润情况患者的生存状态.使用6种淋巴细胞的特征及其比值,根据淋巴因子的表达水平构建TIL评分,并对其一致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523例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393)和
目的:探讨结直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并探讨其相应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8月行肠镜检查并行活检、留取病理标本的1790例肠上皮内瘤变(IN)患者(其中HGIN 191例,LGIN 1599例)的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PSS 22.0版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与临床特点、病理特点的相应关系.结果:IN在不同年龄层段的发病率不同,发病例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
《伤寒论》《温病》一脉相传.“伤寒衿百病”,温病是否也可以衿百病?《温病条辨·凡例》载:“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可以说,《伤寒论》与《温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叶天士是变通运用经方的神手,叶氏的手法对于理解经方运用有重要启示.而吴瑭《温病条辨》总结了叶氏变化经方的经验,将之整理为一方一证,“方证对应”的方证体系.通过对叶天士和吴瑭著作的学习,可为加深对仲景的理解开辟一条捷径.
目的:探究加味扶正抑瘤汤辅助化疗对胰腺癌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前者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加味扶正抑瘤汤.比较2组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CD3+、CD4+、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
目的:评估蓝光成像放大内镜(ME-BLI)下JNET分型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41例患者共检出173处结直肠息肉样病变,行ME-BLI观察并留取清晰图像,基于JNET分型给出病理预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JNET分型诊断效能,根据医师的BLI内镜经验分为经验组和普通组,并比较不同经验内镜医师对JNET分型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ME-BLI下JNET分型诊断结直肠息肉样病变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5(P<0.01),一致性较好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与食管癌患者病理特征关系及其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食管良性疾病患者200例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体检者200例.比较3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前白蛋白比值(FPR)、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比值(FA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肿瘤标记物(CEA、CA19-9)的水平,通过Kruskal-Wallis、Mann-Whitney检验FPR、FAR、SIRI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化疗是恶性肿瘤最重要、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机体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周围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者影响正常治疗[1].目前,西医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5-HT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等,但长期应用可产生便秘、腹痛、头痛、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2],急需探寻更佳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独具特色,中医将其归为“呕吐”“泄泻”“胃痞”等范畴,认
目的:探讨黄竹欣胃汤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肝胃郁热型BRG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之上加予黄竹欣胃汤辅助治疗,评估2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胆汁反流情况(最长胆汁反流时间、胆汁反流次数、反流总时间占比)、血清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9%、85.29%,P<0.05);治疗8周后,2组胃脘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