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药物选择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008
  糖尿病胃轻瘫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腹胀,甚至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使病情恶化。临床多发生于未经治疗、治疗不当或治疗不规则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高血糖、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食管肌肉收缩异常、胃酸缺乏、微血管病变、胃细胞因子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特效药物,也没有成功恢复神经功能的办法。可以根据不同症状选用适宜药物对症治疗,常用的西药有以下几种。
  胃复安:胃复安是外周及中枢多巴胺抑制剂,可直接刺激胃平滑肌细胞的胆碱能受体,促进神经与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并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抑制呕吐。胃复安可启动糖尿病患者胃窦Ⅲ相移行运动复合波(MMC),增加胃窦收缩频率及振幅,松弛幽门括约肌,协调胃、十二指肠收缩,加速胃排空;但长期应用作用逐渐减弱。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可发生于约20%的患者。主要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嗜睡、抑郁、焦虑及锥体外系症状,也可增加泌乳素释放,导致育龄妇女闭经及溢乳,男性女性化。这些不良反应是可逆的,且与剂量相关。禁忌证包括胃肠梗阻、穿孔、出血、帕金森病及癫痫史者。
  红霉素: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促胃肠道动力方面酷似胃动素的作用,通过与胃动素受体结合,空腹时触发胃窦Ⅲ相MMC,餐后刺激胃窦收缩,增进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作用。无论对正常人还是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红霉素均可促进液体及固体的胃排空,缓解患者症状。作用与剂量相关,低剂量的红霉素即可诱发胃窦Ⅲ相MMC,高剂量可延长胃窦强烈蠕动性收缩期。静脉或口服给药均有作用,较胃复安更有效。用于胃轻瘫的治疗,红霉素使用剂量较小,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而轻微,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患者一般均可耐受。
  多潘立酮:多潘立酮是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多潘立酮增强胃蠕动,改善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作用,促进胃排空,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胃轻瘫患者使用胃复安无效时,改用多潘立酮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产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皮疹、腹泻等,也有报道增加泌乳素释放。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减量或停药后消失。多潘立酮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首选药物。
  西沙必利:西沙必利通过作用于肌间神经丛的胆碱能神经末梢,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对多巴胺能受体没有作用。西沙必利刺激胃窦收缩,协调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促进胃排空,改善或缓解胃肠道症状。作用与剂量相关,较大剂量的胃复安更有效。对肠道运动也有促进作用。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偶有嗜睡、疲劳、腹泻、腹痛,患者多能坚持用药。近年有使用本药出现QT间期延长的报道,目前该药已少用。
  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药,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但不影响胃酸的分泌。本药不会引起锥体外系综合征。对本药过敏者、胃肠道出血、穿孔者及肠梗阻患者为禁忌证。青少年,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心力衰竭、传导阻滞、室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病史者,电解质紊乱者(尤其是低钾血症)应慎用。服用本药一段时间(通常为2周)后,如功能性消化道症状无改善,应停药。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所面对的主要对象为社区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居多。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和老龄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巨细胞病毒(CMV)是先天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的病发率约1%。通常母亲感染CMV后垂直传播给胎儿的风险约为30%~40%。因此,对疑似CMV感染的孕妇有必要评估胎儿感染的风险,以
品德课活动如何有效组织,繁杂的资源如何精巧细致地处理,往往成为一堂精彩品德课最关键所在。以《遇见危险我不慌》一课为例,可从“在‘资源选择’上能‘精选细删’,触摸到学生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为例,教学可以围绕“自悟自研式”学习方法的优点、操作流程、注意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有典型的体位性头
【摘 要】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跨学科文化渗透上存在偏形式轻感受、偏单项轻整合、偏重点轻难点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导入环节未抓住关键词、任务运用未抓住主题、重点句型学习未突破难点几个方面。教师应重视并尝试解决小学英语课堂跨文化渗透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让跨学科文化渗透更好地服务于英语课堂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 跨学科 文化渗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