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我们一天天长大,渐渐地拥有了越来越强的自我独立意识。偏偏在很多时候,父母看待事情的角度,对事情的处理方式,给出的处理意见等,都和我们的决定背道而驰,还直言我们的想法不成熟,这时的我们,该如何做选择呢?
孙玉蓉:我会坚持自己的决定,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身最需要的是什么。父母帮我们做的决定,即使出发点再好,往往也难如人意。
何跃贤: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我的倔强遗传自他们,因此我当然会选择相信自己做的决定。想要让我改变想法,那就先让我撞一撞“南墙”吧,而且,这不也是一种成长吗?当我体验过疼痛,下一次自然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再说,兴许撞到的不是“南墙”而是“金山”呢?
陈一诚:在一些重要的时候,我想我还会倾向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的决定吧,因为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父母会理解我。
王键升:我会坚持自己的决定。父母看重的东西,不一定是现在年纪的我们所看重的。他们口口声声说之所以这样做那样做,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但他们却甚少考虑过我们的感受,问一问我们需要什么,很讨厌。
许家淳:我会假装听从,表面上应付一下他们,但实际上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这样既不惹他们发飙,也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即使过后他们发觉了把我“敲打”一顿,但事情也已经过去了呀。
方丽霞:不一定非得让父母认同的路才算是正确的路,他们毕竟和我们不是一代人,在思想上、生活见解上肯定会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不必事事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李佩元:过分的干预其实不过是在剥夺孩子的抉择权,说是为我们好,其实有时候只是为了方便他们管理,我还是倾向于认可自己做的决定。
一阳有话说:父母不可能一辈子替我们做决定。学会坚信自己的选择,认清自己要走的路,也是另一种成长。我们十分渴望父母能把最后的决策权留给自己,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终将要由我们自己来负责,而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事。但自己做决定,就是选择与父母对着干吗?显然不是。父母是我们成长过程的重要导师,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多多体谅他们。
杨传秀:我会适当考虑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经历过的事情远比我们经历的多得多,看到的世界也远比我们看到的宽广。我想,每一个父母在帮助甚至强迫孩子改变决定的时候,心里想的一定都是“这样做对他们才更好”吧。
戚杰乐:我们虽然在不停成长,但很多时候做的决定还是会带着明显的少年的特征——随性、冲动、不理性,而父母在这方面显然比我们成熟得多。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对我们肯定是有益处的。
沈苑兰:我的父母身体不够好,有的时候工作也不顺心,我不想他们还要为我的事惹得不快,所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都会多迁就他们一些,选择听他们的话。
何进宏:有人说听取父母的意见就会失去自我,我不认为是这样。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有时候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弄错方向的时候,父母那抽丝剥茧般的引导,不正如黑夜中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吗?
秦飞虎:有时候,自我抑制一下,想一想,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不会坑我们的,心里就会觉得好多了。如果意见实在不一致,我会倾向于听从父母的意见,或者努力将两种意见中和,因为太多的事例证明:虽然你很不服气,但父母往往是对的。
胡越初:做为孩子,我们要多体谅父母。因为无论怎样的决定,他们都是出于好意,是一心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们过一年老一年,只要不是不能接受和更改的事情,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多顺着他们。他们的上半生之所以如此拼命打拼,不就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少受一点苦嘛;而他们的下半生,不就是希望能多享享孩子们的福嘛!
孟寻巧:毕竟我们还不算完全成人,更没家长见的世面多。该忍让的时候还是要忍让一些, 该听从的时候还是要听从一些,不要让冲动来帮助我们做决定。
许安和:父母根本就不了解我,总自以为是,胡乱地做一些决定,常常让我感到难堪和失望。
张淑文:有些时候,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比如他们总是叮嘱我说不要整天玩手机玩电脑,可是看看他们自己,却是手机片刻不离身、电脑随时玩不停,这样的劝导和命令,怎么叫儿女信服?
唐金喜:有时父母在质疑我们的决定时,态度很粗暴,举措更是强硬,不容许儿女有一丝一毫的反驳,这会让人更加不想听他们的,更想什么都不管,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思来。
牙唤军:我不喜欢父母在替孩子把关的同时,总在不经意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强烈地表现出来,然后强加给孩子,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一切,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这样做只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有些孩子拧不过父母最终选择了妥协,一是有些孩子“揭竿而起”,和父母起了争执,相互伤害。
俞靖辉:我觉得吧,如果有些问题实在和父母不一致,可以征求一下亲朋的意见,看看是自己对还是父母对,谁对就听谁的,这样大家就能相安无事了。
方乐川:我会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索他们为什么会希望我那样做。如果他们的决定真的是对的,是更好的,我当然会听他们的。
覃舒芹:我会跟他们明明白白地说清楚我为什么想为什么会那样选择,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好好和他们沟通,并努力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说清楚后,我再考虑怎么做。
胡烈池:倘若觉得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那就明里让着父母,别惹他们生气,暗里坚持己见,努力奋斗。等你把事情办成了办好了,他们自然就无话可说了嘛。
康星火:要和父母讲道理,不能用吵的。吵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系闹僵更不好。父母也一样,不能用强力、武断的手法强迫我们听从,更不能总是摆什么家长的架子,还把我们当无知的幼童一样训斥。我希望双方能像朋友一样的平等地交流、沟通。
陈莉莉:四个字:耐心说服。这种时候,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了。我们要让他们相信,纵有困难,我们自己也可以圆满地解决掉;纵有坎坷,我们自己也可以漂亮地跨过去。
一阳有话说:孩子需要父母认同自己已经成长,父母需要孩子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想一想,会帮助我们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也会让我们更顺利地走向成熟。同时,在一个融洽的气氛中,我们也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做出的决定为何让父母觉得不够成熟,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要与父母“为敌”,而是要获得他们的认同,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了。
孙玉蓉:我会坚持自己的决定,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身最需要的是什么。父母帮我们做的决定,即使出发点再好,往往也难如人意。
何跃贤: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我的倔强遗传自他们,因此我当然会选择相信自己做的决定。想要让我改变想法,那就先让我撞一撞“南墙”吧,而且,这不也是一种成长吗?当我体验过疼痛,下一次自然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再说,兴许撞到的不是“南墙”而是“金山”呢?
陈一诚:在一些重要的时候,我想我还会倾向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的决定吧,因为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父母会理解我。
王键升:我会坚持自己的决定。父母看重的东西,不一定是现在年纪的我们所看重的。他们口口声声说之所以这样做那样做,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但他们却甚少考虑过我们的感受,问一问我们需要什么,很讨厌。
许家淳:我会假装听从,表面上应付一下他们,但实际上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这样既不惹他们发飙,也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即使过后他们发觉了把我“敲打”一顿,但事情也已经过去了呀。
方丽霞:不一定非得让父母认同的路才算是正确的路,他们毕竟和我们不是一代人,在思想上、生活见解上肯定会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不必事事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李佩元:过分的干预其实不过是在剥夺孩子的抉择权,说是为我们好,其实有时候只是为了方便他们管理,我还是倾向于认可自己做的决定。
一阳有话说:父母不可能一辈子替我们做决定。学会坚信自己的选择,认清自己要走的路,也是另一种成长。我们十分渴望父母能把最后的决策权留给自己,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终将要由我们自己来负责,而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事。但自己做决定,就是选择与父母对着干吗?显然不是。父母是我们成长过程的重要导师,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多多体谅他们。
杨传秀:我会适当考虑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经历过的事情远比我们经历的多得多,看到的世界也远比我们看到的宽广。我想,每一个父母在帮助甚至强迫孩子改变决定的时候,心里想的一定都是“这样做对他们才更好”吧。
戚杰乐:我们虽然在不停成长,但很多时候做的决定还是会带着明显的少年的特征——随性、冲动、不理性,而父母在这方面显然比我们成熟得多。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对我们肯定是有益处的。
沈苑兰:我的父母身体不够好,有的时候工作也不顺心,我不想他们还要为我的事惹得不快,所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都会多迁就他们一些,选择听他们的话。
何进宏:有人说听取父母的意见就会失去自我,我不认为是这样。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有时候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弄错方向的时候,父母那抽丝剥茧般的引导,不正如黑夜中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吗?
秦飞虎:有时候,自我抑制一下,想一想,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不会坑我们的,心里就会觉得好多了。如果意见实在不一致,我会倾向于听从父母的意见,或者努力将两种意见中和,因为太多的事例证明:虽然你很不服气,但父母往往是对的。
胡越初:做为孩子,我们要多体谅父母。因为无论怎样的决定,他们都是出于好意,是一心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们过一年老一年,只要不是不能接受和更改的事情,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多顺着他们。他们的上半生之所以如此拼命打拼,不就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少受一点苦嘛;而他们的下半生,不就是希望能多享享孩子们的福嘛!
孟寻巧:毕竟我们还不算完全成人,更没家长见的世面多。该忍让的时候还是要忍让一些, 该听从的时候还是要听从一些,不要让冲动来帮助我们做决定。
许安和:父母根本就不了解我,总自以为是,胡乱地做一些决定,常常让我感到难堪和失望。
张淑文:有些时候,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比如他们总是叮嘱我说不要整天玩手机玩电脑,可是看看他们自己,却是手机片刻不离身、电脑随时玩不停,这样的劝导和命令,怎么叫儿女信服?
唐金喜:有时父母在质疑我们的决定时,态度很粗暴,举措更是强硬,不容许儿女有一丝一毫的反驳,这会让人更加不想听他们的,更想什么都不管,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思来。
牙唤军:我不喜欢父母在替孩子把关的同时,总在不经意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强烈地表现出来,然后强加给孩子,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一切,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这样做只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有些孩子拧不过父母最终选择了妥协,一是有些孩子“揭竿而起”,和父母起了争执,相互伤害。
俞靖辉:我觉得吧,如果有些问题实在和父母不一致,可以征求一下亲朋的意见,看看是自己对还是父母对,谁对就听谁的,这样大家就能相安无事了。
方乐川:我会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索他们为什么会希望我那样做。如果他们的决定真的是对的,是更好的,我当然会听他们的。
覃舒芹:我会跟他们明明白白地说清楚我为什么想为什么会那样选择,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好好和他们沟通,并努力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说清楚后,我再考虑怎么做。
胡烈池:倘若觉得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那就明里让着父母,别惹他们生气,暗里坚持己见,努力奋斗。等你把事情办成了办好了,他们自然就无话可说了嘛。
康星火:要和父母讲道理,不能用吵的。吵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系闹僵更不好。父母也一样,不能用强力、武断的手法强迫我们听从,更不能总是摆什么家长的架子,还把我们当无知的幼童一样训斥。我希望双方能像朋友一样的平等地交流、沟通。
陈莉莉:四个字:耐心说服。这种时候,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了。我们要让他们相信,纵有困难,我们自己也可以圆满地解决掉;纵有坎坷,我们自己也可以漂亮地跨过去。
一阳有话说:孩子需要父母认同自己已经成长,父母需要孩子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想一想,会帮助我们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也会让我们更顺利地走向成熟。同时,在一个融洽的气氛中,我们也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做出的决定为何让父母觉得不够成熟,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要与父母“为敌”,而是要获得他们的认同,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