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性中进入,从理性中出走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感性认识、体悟与理性的分析、推论的有机交融。感性的认识、体悟体现在文本的朗读、字句的咀嚼、情感的体验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进入文本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去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进而完善自我。
  【关键词】有效课堂;《绿》;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如果简单以操作指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机械化地记忆的话,语文这一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必将坠入颟顸的渊薮。那么语文课到底要给予学生什么?这或许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而笔者在教学《绿》的过程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一、在感性中选择教学的逻辑起点
  在教学《绿》的过程中,请学生预习了课文,并以自己的阅读所感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困惑。而这些疑问和困惑恰恰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一种感性认识的体现。笔者觉得,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恰恰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契机,因为这些感性的认识既表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揭示了语文课堂的拓展深度,正是语文课堂教学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佳依据。
  1.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我觉得特点好多啊,有些晕。2.作者的感情读下来是喜爱赞美的。为什么要反复说自己“惊诧”呢?3.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我第二次来到梅雨潭的时候,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且还特意强调了“不禁”?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表明,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疑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显然对于课堂的推进有着莫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精简了课堂的层次,为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在感性中筛选,在理性中辨析
  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在“教”还是在“学”,这是我们在语文课堂设计中必须做出的选择。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科的系统学习中获得的关键的、共同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其中包括语言结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
  1.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行踪,一起来看一看。2.这些词语中,你觉得最能用哪个词来概括梅雨潭的绿如此众多的美?3.我们来观察一下,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在遵循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去筛选信息。学生在筛选的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络。这恰恰和我们阅读的常规逻辑是吻合的,也是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学生的筛选必然是众多的,但从众多的信息中还需要一种辨析、提炼的过程,于是笔者设计第二个问题的活动,在具体的辨析情境中,学生会在感性体味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抉择。而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更是教师以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引导学生。当繁杂的信息沿着作者描绘的思路逐步展开时,学生的观察、理性的思索也随之展开。与此同时,他们的发现也慢慢地呈现:随着作者的观赏,梅雨潭的绿慢慢地由淡而浓,由单纯色彩的美好,慢慢表现出光泽的美好、质地的美好……而这些美好的内涵也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越来越丰富了起来,这一过程的实施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感性中品读、在理性中深化
  笔者在曾经的公开课《绿》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提问:你觉得作者对这奇异醉人的绿有着怎样的情感?
  生答:喜爱赞美之情。
  师问:为什么?请说说理由。学生的回答较为热烈。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加强体会。很显然,学生的咬文嚼字咀嚼仅仅停留在个别的字词句上,并没有深入文本的情境中,而隐藏于文本中的深意则被轻描淡写,遗憾地给流失了。为此,笔者在本次课堂中做了调整。
  1.随着“绿”的内涵的不断丰富,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随着作者笔下绿的描绘,对相关抒情、议论字词句的咀嚼、归纳:一种独有的至诚至爱,渗透在那细腻的写景中,层层渲染,一步步推向高潮。
  2.同学们,在你们鉴赏这“奇异、醉人”的绿时,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一个奇特之处?
  明确:本文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作者一直把绿当作女性在写,展现了一种极致的柔美。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梅雨潭的绿当作女性来赞美呢?
  明确:在文化传统中,“水”这种意象就有着女性和爱情的内涵。个人的家庭生活体验使作者形成了他独有的审美情趣。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一个具有如此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的朱自清,在秋季的一天,遇到了那奇异醉人的绿,此时此地的他,其内心会想些什么呢?
  推测:亲近美妙难得……
  小结:梅雨潭美得如此纯净、温润、柔和……,这恰恰与作家心中的渴望,那深沉的文化感知,那独特的审美理想相契合,这是何等的难得。这正是作者独特的惊诧,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感受。
  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追寻作者的叙述步伐咬文嚼字,不仅将视角放在“点”的细节上,更将视野开阔到“面”的掌控上。在感性的品读文本的感情流动中理性地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思想变迁,进而理性地深入文化现象、拓展审美情趣。这才让语文课堂不仅具备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更兼顾了文学内涵的丰厚。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有机地结合,才真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感悟发现的真实的学习平台。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感性认识、体悟与理性的分析、推论的有机交融。感性的认识、体悟体现在文本的朗读、字句的咀嚼、情感的体验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进入文本的唯一途径。而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学生从单一的文本阅读中出走,来触及文本所植根的一种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土壤——那深刻的思想、灵动的精神、新颖的审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去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进而完善自我。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点,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抓住兴趣、培养积累、创设活动三方面谈谈在习作教学的尝试点,成功有效地引领学生踏出习作的第一步。  【关键词】习作教学;兴趣;积累;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刚从低年段升入中年段的孩子对于写作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很多学生在习作中无话可写,看着一篇篇三言两语的“流水账”,我感受到三年级的语文老师
【摘要】“关键词”在语文教學中非常重要,作为师者,我们只有潜心研读文本,吃透每一字、每一词、每一标点,才能引导学生捕捉住文章的“关键”,进行有效阅读。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关键词;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鉴赏文学作品,
【摘要】语文是文道统一的学科,我国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把文章当作传播思想、教化百姓的工具。而如今语文学习仍然是洞察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思想性、情感性和意向性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情的流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这样双线渗透,让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技能性学科,要想学好它,广泛、有效的阅读必不可少。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做到会读书、巧读书,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自我的语文口语能力,着实考验着众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小
【摘要】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让学习目的性并不强的小学生很好地完成小学课程,就必须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畅游知识的海洋。本人提出“情境体验移生入境”的教学方法。其意思是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渲染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故事中的一分子。打破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以及课文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关键词】情境体验;移生入境;移己入境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各界人士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在现阶段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此,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状况  (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近几年来,新课改在我国得
【摘要】现代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是文本作者、老师与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与沟通的过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质量的高度、深度、广度等因素决定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围绕如何解读文本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上的学习活动才有可能变得更持久。”语文阅读教学
(江苏省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孩子们的世界,本是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生活,而我们却常常让他们忽视了身边的很多美好。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牢记“学生第一”,珍视他们的一点一滴感悟,站在他们的高度陪伴他们去用心体会。  【关键词】诗歌教学;“学生第一”;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多年的中年级教学中,笔者始终致力于探究如何让孩子在古诗教学中最
【摘要】本篇《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中,运用诵读法、比较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对词中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进行了赏析教学。本设计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渔家傲;范仲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创意  范仲淹的《渔家傲》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诵读法、比较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对词中的上阕和
【摘要】凉州贤孝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具地域乡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下凉州贤孝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民间与政府齐心努力,凉州贤孝才可重焕昔日辉煌。  【关键词】凉州贤孝;历史渊源;生存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一、凉州贤孝的历史  “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一种已经深深植根于武威民间的古老说唱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