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感性认识、体悟与理性的分析、推论的有机交融。感性的认识、体悟体现在文本的朗读、字句的咀嚼、情感的体验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进入文本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去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进而完善自我。
【关键词】有效课堂;《绿》;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如果简单以操作指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机械化地记忆的话,语文这一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必将坠入颟顸的渊薮。那么语文课到底要给予学生什么?这或许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而笔者在教学《绿》的过程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一、在感性中选择教学的逻辑起点
在教学《绿》的过程中,请学生预习了课文,并以自己的阅读所感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困惑。而这些疑问和困惑恰恰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一种感性认识的体现。笔者觉得,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恰恰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契机,因为这些感性的认识既表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揭示了语文课堂的拓展深度,正是语文课堂教学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佳依据。
1.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我觉得特点好多啊,有些晕。2.作者的感情读下来是喜爱赞美的。为什么要反复说自己“惊诧”呢?3.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我第二次来到梅雨潭的时候,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且还特意强调了“不禁”?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表明,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疑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显然对于课堂的推进有着莫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精简了课堂的层次,为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在感性中筛选,在理性中辨析
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在“教”还是在“学”,这是我们在语文课堂设计中必须做出的选择。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科的系统学习中获得的关键的、共同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其中包括语言结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
1.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行踪,一起来看一看。2.这些词语中,你觉得最能用哪个词来概括梅雨潭的绿如此众多的美?3.我们来观察一下,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在遵循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去筛选信息。学生在筛选的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络。这恰恰和我们阅读的常规逻辑是吻合的,也是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学生的筛选必然是众多的,但从众多的信息中还需要一种辨析、提炼的过程,于是笔者设计第二个问题的活动,在具体的辨析情境中,学生会在感性体味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抉择。而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更是教师以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引导学生。当繁杂的信息沿着作者描绘的思路逐步展开时,学生的观察、理性的思索也随之展开。与此同时,他们的发现也慢慢地呈现:随着作者的观赏,梅雨潭的绿慢慢地由淡而浓,由单纯色彩的美好,慢慢表现出光泽的美好、质地的美好……而这些美好的内涵也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越来越丰富了起来,这一过程的实施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感性中品读、在理性中深化
笔者在曾经的公开课《绿》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提问:你觉得作者对这奇异醉人的绿有着怎样的情感?
生答:喜爱赞美之情。
师问:为什么?请说说理由。学生的回答较为热烈。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加强体会。很显然,学生的咬文嚼字咀嚼仅仅停留在个别的字词句上,并没有深入文本的情境中,而隐藏于文本中的深意则被轻描淡写,遗憾地给流失了。为此,笔者在本次课堂中做了调整。
1.随着“绿”的内涵的不断丰富,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随着作者笔下绿的描绘,对相关抒情、议论字词句的咀嚼、归纳:一种独有的至诚至爱,渗透在那细腻的写景中,层层渲染,一步步推向高潮。
2.同学们,在你们鉴赏这“奇异、醉人”的绿时,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一个奇特之处?
明确:本文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作者一直把绿当作女性在写,展现了一种极致的柔美。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梅雨潭的绿当作女性来赞美呢?
明确:在文化传统中,“水”这种意象就有着女性和爱情的内涵。个人的家庭生活体验使作者形成了他独有的审美情趣。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一个具有如此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的朱自清,在秋季的一天,遇到了那奇异醉人的绿,此时此地的他,其内心会想些什么呢?
推测:亲近美妙难得……
小结:梅雨潭美得如此纯净、温润、柔和……,这恰恰与作家心中的渴望,那深沉的文化感知,那独特的审美理想相契合,这是何等的难得。这正是作者独特的惊诧,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感受。
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追寻作者的叙述步伐咬文嚼字,不仅将视角放在“点”的细节上,更将视野开阔到“面”的掌控上。在感性的品读文本的感情流动中理性地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思想变迁,进而理性地深入文化现象、拓展审美情趣。这才让语文课堂不仅具备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更兼顾了文学内涵的丰厚。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有机地结合,才真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感悟发现的真实的学习平台。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感性认识、体悟与理性的分析、推论的有机交融。感性的认识、体悟体现在文本的朗读、字句的咀嚼、情感的体验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进入文本的唯一途径。而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学生从单一的文本阅读中出走,来触及文本所植根的一种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土壤——那深刻的思想、灵动的精神、新颖的审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去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进而完善自我。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有效课堂;《绿》;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如果简单以操作指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机械化地记忆的话,语文这一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必将坠入颟顸的渊薮。那么语文课到底要给予学生什么?这或许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而笔者在教学《绿》的过程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一、在感性中选择教学的逻辑起点
在教学《绿》的过程中,请学生预习了课文,并以自己的阅读所感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困惑。而这些疑问和困惑恰恰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一种感性认识的体现。笔者觉得,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恰恰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契机,因为这些感性的认识既表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揭示了语文课堂的拓展深度,正是语文课堂教学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佳依据。
1.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我觉得特点好多啊,有些晕。2.作者的感情读下来是喜爱赞美的。为什么要反复说自己“惊诧”呢?3.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我第二次来到梅雨潭的时候,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且还特意强调了“不禁”?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表明,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疑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显然对于课堂的推进有着莫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精简了课堂的层次,为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在感性中筛选,在理性中辨析
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在“教”还是在“学”,这是我们在语文课堂设计中必须做出的选择。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科的系统学习中获得的关键的、共同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其中包括语言结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
1.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行踪,一起来看一看。2.这些词语中,你觉得最能用哪个词来概括梅雨潭的绿如此众多的美?3.我们来观察一下,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在遵循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去筛选信息。学生在筛选的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络。这恰恰和我们阅读的常规逻辑是吻合的,也是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学生的筛选必然是众多的,但从众多的信息中还需要一种辨析、提炼的过程,于是笔者设计第二个问题的活动,在具体的辨析情境中,学生会在感性体味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抉择。而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更是教师以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引导学生。当繁杂的信息沿着作者描绘的思路逐步展开时,学生的观察、理性的思索也随之展开。与此同时,他们的发现也慢慢地呈现:随着作者的观赏,梅雨潭的绿慢慢地由淡而浓,由单纯色彩的美好,慢慢表现出光泽的美好、质地的美好……而这些美好的内涵也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越来越丰富了起来,这一过程的实施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感性中品读、在理性中深化
笔者在曾经的公开课《绿》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提问:你觉得作者对这奇异醉人的绿有着怎样的情感?
生答:喜爱赞美之情。
师问:为什么?请说说理由。学生的回答较为热烈。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加强体会。很显然,学生的咬文嚼字咀嚼仅仅停留在个别的字词句上,并没有深入文本的情境中,而隐藏于文本中的深意则被轻描淡写,遗憾地给流失了。为此,笔者在本次课堂中做了调整。
1.随着“绿”的内涵的不断丰富,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随着作者笔下绿的描绘,对相关抒情、议论字词句的咀嚼、归纳:一种独有的至诚至爱,渗透在那细腻的写景中,层层渲染,一步步推向高潮。
2.同学们,在你们鉴赏这“奇异、醉人”的绿时,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一个奇特之处?
明确:本文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作者一直把绿当作女性在写,展现了一种极致的柔美。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梅雨潭的绿当作女性来赞美呢?
明确:在文化传统中,“水”这种意象就有着女性和爱情的内涵。个人的家庭生活体验使作者形成了他独有的审美情趣。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一个具有如此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的朱自清,在秋季的一天,遇到了那奇异醉人的绿,此时此地的他,其内心会想些什么呢?
推测:亲近美妙难得……
小结:梅雨潭美得如此纯净、温润、柔和……,这恰恰与作家心中的渴望,那深沉的文化感知,那独特的审美理想相契合,这是何等的难得。这正是作者独特的惊诧,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感受。
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追寻作者的叙述步伐咬文嚼字,不仅将视角放在“点”的细节上,更将视野开阔到“面”的掌控上。在感性的品读文本的感情流动中理性地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思想变迁,进而理性地深入文化现象、拓展审美情趣。这才让语文课堂不仅具备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更兼顾了文学内涵的丰厚。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有机地结合,才真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感悟发现的真实的学习平台。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感性认识、体悟与理性的分析、推论的有机交融。感性的认识、体悟体现在文本的朗读、字句的咀嚼、情感的体验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进入文本的唯一途径。而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学生从单一的文本阅读中出走,来触及文本所植根的一种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土壤——那深刻的思想、灵动的精神、新颖的审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去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进而完善自我。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