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这种重视表现在传统文化将进入高考命题。据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显示,全国25个省份高考将统一命题,并研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现在,各省份也纷纷着手编撰中华国学经典诵读课本,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弘扬民族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民族复兴的要求,值得高兴。但我们以为,在“国学热”即将“热”起来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传统文化典籍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将其引入校园的时候必须注意筛选,扣住“优秀”二字,不宜不作分辨,盲目选取,即使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朱子家语》等传统经典,也不宜全文纳入,必须注意对其糟粕的剔除——毕竟中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张白纸,他们的理解、思辨能力还很有限,接触传统文化还是以识记为主。如果有腐朽落后的、过时的思想内容进入他们的头脑,它们会像美德一样在他们头脑中生根发芽,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也将伴随一生。所以,向中小学生普及和传播国学,我们必须有所选择。
一、“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男尊女卑等腐朽的思想须剔除
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一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古代的各种著作中都有反映,尤其是在展现中华文化智慧的典籍中,表现更为突出。这是历史的存在,我们不能否定,但必须正视,尤其是在恢复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然而纵观现在的国学教材,这方面的内容却并未剔除。《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有严重的男尊女卑这一腐朽思想在里面,如: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很明显,这是站在男性的立场来编写的“治家格言”,其中对女性充满诬陷与蔑视。淫乱多为男子所为,“婢美妾娇”“妻妾”“艳妆”乃男子所好,却一律归罪到女子身上,这是“红颜祸水”思想的延续,是男子在推卸责任;女子不能说话,女子说话的目的就是让男子“乖骨肉”,而男子听女子的话,这样的男子就不是“丈夫”!这样的言论,正如王文禄所言,乃因为“制礼者为男子,不免为己谋”(《海沂子·敦原》)。钱钟书先生对这一腐朽思想也批判道:“皆乖平等之道,假典常以逞男子之私便,古谑语所谓:‘使撰诗、制礼、定律者为周姥而非周公,当不如是!’”(《管锥编·周易正义·八·大过》)。《朱子治家格言》确实处处闪烁着人生的智慧,但上面所引的那几句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腐朽性都一眼便识。
而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几乎弥漫于各种传统典籍中: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把“女子”与“小人”并列,在近代遭到许多人的非难,有人主张“女子”之“女”乃“汝”字,应解为“你们这些人”。但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即使“女子”真为“汝子”,在流传中也失去的其原来的意思,而把社会意识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加入其中了。这样的需要反复考证、反复辩论的言论,是否不应加入中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材料中去呢?孟子为了否定公孙衍与张仪的行为,突出“大丈夫”,把他们的行事比作女子,强调他们就如女子到了夫家,对于丈夫必须做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并指出“妾妇之道”必须“以顺为正”。这是比喻,然比喻中孟子把这种认识当作“真理”道出,女子从属于男子,不必论证,仿佛天经地义;这又像法国作家小仲马所说的“男子自恃强权,制立两套伦理,一为男设,一为女设”。这些过时的腐朽的文句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诵读教材中,我们是否应特别慎重呢?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男女平等在中国终于逐步实现,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是时代的进步。而作为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腐朽的、落后的言论还让学生去学习诵读,难道不是认识的倒退吗?——我不知道女学生读到此处时有何感受,女教师在讲解时作何解释,母亲面对这样的文字有何态度,而有良知的男同胞读到后又作何认识。然而这一类腐朽落后的思想弥漫于整个传统典籍当中,不经筛选,不作剔除,全文全书照搬照抄,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与我们复兴优良传统文化的愿望背道而驰。
二、“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庸俗过时的小农意识须剔除
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庸俗的处世哲学夹杂于经典文献当中,这也是文化糟粕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剔除。如《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的话:
1.见色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句1其出发点是戒淫戒色,戒暗箭伤人,这从人的品行方面讲,是人必须遵守做到的,但以因果报应论来警戒,迷信与宿命色彩浓厚。句2是处世经,“诫多言”,主张“言多必失”,后世的《弟子规》“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与这个主张一致。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的社会,是个交际的社会,盲目称“言多必失”,“说话多,不如少”,显然与时代要求的公共精神抵触,此其一。其二,话的多少与个性有关,更与事理相关,面对正义,何能不言?何能不多言?主张这个处世原则,必然是“不关己,莫闲管”,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丢在一边。很多人指责现代社会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不仅是现代社会的事,其实古已有之,只是在新时代有新特点而已。以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名义,叫尚是张白纸的中小学生诵读这类庸俗处世哲学的文字,所培养出来的人将更加庸俗自私。孩子思想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必须以崇高的理想去指导,以向上的精神去指引,这些过时的庸俗的思想,将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怎么可以作为诵读的经典让孩子去读呢? 再如《大学》曰:“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一思想其实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把义与利二者对立起来,就如把君子与小人对立起来一样。然而义与利果真如此对立?人生为义而可忽视利?现代政治经济理论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知道物质的重要性。儒家学说中那些片面强调精神的作用而忽视物质的言论,我们以为,必须在学生读本中剔除,这都是落后的农业经济意识的体现。当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盲目强调精神力量的强大作用,而忽视物质的重要性时,如孔子般以为打仗在“足食”“只兵”“民信之矣”三者中可先“去兵”再“去食”,独留“民信之矣”的时候(《论语·颜渊》),这个国家、单位必然走向衰亡。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现代科技让我们视野逐步开阔,经济全球化已让地球成为一个村;此时,把小农经济时代的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灌输入学生的思维中,对于现在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形势来说,是否合适呢?小农时代的“宿命论”思想的加入,是否又是思想认识的倒退呢?
三、“亲所恶,谨为去”——唯上是尊的专制思想须剔除
传统思想中讲究孝,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发扬光大,这一点不可否认。然而传统的文化典籍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夸张,以致以不合情理的形式固化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必须加以剔除,否则势必让学生丧失思辨分析能力,只会点头虫似地顺从。并且,传统典籍往往以判断语气规范着人伦:
1.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弟子规》)
3.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弟子规》)
这几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必须承认。君应该仁,臣应该敬,父应该慈,子应该孝;我们应该听父母的教诲教导,以父母的准责作为准责,凡事问过父母,不自做主张。但关键是,君能不能做到仁?父能不能做到慈?如果君不仁呢?父不慈呢?那我们该怎么做?仍应忠吗?仍应孝吗?古代楚国,面对楚王的错误,大臣有所谓的“兵谏”(《左传·庄公十九年》:“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笞谏”(《说苑·正谏》:“王罪当笞。束荆加王背者再。”),这正说明君王也会有做错事或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而这里外处强调为臣、为子必须严守本分,是否过于绝对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就会犯错误,这是一个常识。君会有过失,父也会有过错,但传统的孝道在强调孝的时候,却违背了这一人性原则,谚语不是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吗?即使承认父母会有过错,我们必须进谏,但传统思想中还是强调对父母的顺从。如下面几句话: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礼记·祭义》)
父母做错了,要进谏劝告,但如果父母不听从,做孩子的还必须“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仍然要做到“不逆”。其直接的结果仍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权威,不管父母做什么事或下什么决定,子女都应当听从。我们以为,这样的言论一味讲求孩子要孝,无原则的孝,要求孩子完全的顺从,意味着孩子的自由个性被父亲所压制,是对孩子思辨能力的扼杀,更是对孩子创造能力的扼杀。并且,这种思想与行为准则违背了一个根本的生活逻辑——做子女的,要完全听从父母的,因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但只要做子女的一结婚一生子一做父母,便成了“圣贤”,不再有错,孩子就必须听他的了。这一矛盾的逻辑,暴露了传统“孝道”的尊上性与压制性,其本质是专制。
其实,历朝历代讲究孝,不仅仅是针对父母长辈,它另有目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听父母话,这是小的教育;听君王的话、听上司的话,这才是“孝”道的根本——顺君王,顺领导,唯君王领导是听。而这样的结果,培养出来的人,只是愚忠愚孝罢了。有什么自己的意见,有什么独立的判断与创造力呢?对于这种愚忠,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讨伐,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在孟子眼中,君王不仁,视子民生命于不顾,他不配作君王,只能算“残贼之人”而已,杀了这样的人,也只不过杀了“一夫”。孟子突破了孔子“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樊篱,走到了思辨的领地。但这种思想在君主专制日渐加强的时代,只在朝代更迭的时候出现,随着王朝统治的巩固,忠孝思想又随之强化,只能昙花一现而已。但现代这个社会,我们需要“忠”,需要“孝”,但这个忠孝不是点头式的全盘吸收毫无思辨,毫无自己的看法,我们在忠孝前提下,必须有义——正义、真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国家负责!这也即孔子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我们的“忠”必须对事而非对人,我们应“忠”于事理而非领导。过份地强调忠孝,其实是失去思考与创新能力。《大学》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社会风气的好坏,完全由“上”决定,由上之喜好而来,民众只有顺从的份。在专制时代,确实如此;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是否过分弱化了民众的力量呢?领导正确的时候,我们应听从执行;领导错误的时候,作为民众的我们,是否要以我们的见解我们的思想来影响领导的错误决策呢?参与权与监督权甚至反对质疑权是否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呢?我们不应忠于某个“人”,而应忠于事,忠于“义”,忠于真理!
20世纪二十年代,陈寅恪在《王国维先生纪念碑》中说,作为学人,必须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强调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和创造力的现在,过分地强调“忠孝”,过分强调听从与点头,是不是符合时代潮流?今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规劝无效后报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关注,拨开外衣,就是“孝”在现代社会应如何表现的一次思考。
我们以为,我国传统文化确实是座宝库,但其中流毒也不少,以上所举的三个方面,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其他落后、腐朽的思想还有很多。因而,我们在挖掘这个宝库,让其在现代社会中闪烁智慧光芒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筛选,把那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剔除,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去诵读品悟最崇高、最纯正的经典,从而达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作用。而筛选的第一步,我们以为编写者不能偷懒,不能盲目相信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经典”,不能把所谓的“经典”一字不动地全文全本纳入学生读本、学生课堂,而应拿出眼光,拿出魅力与识别力,有判断,能取舍,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进行挑选剔除。
一、“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男尊女卑等腐朽的思想须剔除
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一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古代的各种著作中都有反映,尤其是在展现中华文化智慧的典籍中,表现更为突出。这是历史的存在,我们不能否定,但必须正视,尤其是在恢复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然而纵观现在的国学教材,这方面的内容却并未剔除。《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有严重的男尊女卑这一腐朽思想在里面,如: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很明显,这是站在男性的立场来编写的“治家格言”,其中对女性充满诬陷与蔑视。淫乱多为男子所为,“婢美妾娇”“妻妾”“艳妆”乃男子所好,却一律归罪到女子身上,这是“红颜祸水”思想的延续,是男子在推卸责任;女子不能说话,女子说话的目的就是让男子“乖骨肉”,而男子听女子的话,这样的男子就不是“丈夫”!这样的言论,正如王文禄所言,乃因为“制礼者为男子,不免为己谋”(《海沂子·敦原》)。钱钟书先生对这一腐朽思想也批判道:“皆乖平等之道,假典常以逞男子之私便,古谑语所谓:‘使撰诗、制礼、定律者为周姥而非周公,当不如是!’”(《管锥编·周易正义·八·大过》)。《朱子治家格言》确实处处闪烁着人生的智慧,但上面所引的那几句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腐朽性都一眼便识。
而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几乎弥漫于各种传统典籍中: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把“女子”与“小人”并列,在近代遭到许多人的非难,有人主张“女子”之“女”乃“汝”字,应解为“你们这些人”。但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即使“女子”真为“汝子”,在流传中也失去的其原来的意思,而把社会意识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加入其中了。这样的需要反复考证、反复辩论的言论,是否不应加入中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材料中去呢?孟子为了否定公孙衍与张仪的行为,突出“大丈夫”,把他们的行事比作女子,强调他们就如女子到了夫家,对于丈夫必须做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并指出“妾妇之道”必须“以顺为正”。这是比喻,然比喻中孟子把这种认识当作“真理”道出,女子从属于男子,不必论证,仿佛天经地义;这又像法国作家小仲马所说的“男子自恃强权,制立两套伦理,一为男设,一为女设”。这些过时的腐朽的文句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诵读教材中,我们是否应特别慎重呢?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男女平等在中国终于逐步实现,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是时代的进步。而作为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腐朽的、落后的言论还让学生去学习诵读,难道不是认识的倒退吗?——我不知道女学生读到此处时有何感受,女教师在讲解时作何解释,母亲面对这样的文字有何态度,而有良知的男同胞读到后又作何认识。然而这一类腐朽落后的思想弥漫于整个传统典籍当中,不经筛选,不作剔除,全文全书照搬照抄,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与我们复兴优良传统文化的愿望背道而驰。
二、“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庸俗过时的小农意识须剔除
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庸俗的处世哲学夹杂于经典文献当中,这也是文化糟粕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剔除。如《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的话:
1.见色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句1其出发点是戒淫戒色,戒暗箭伤人,这从人的品行方面讲,是人必须遵守做到的,但以因果报应论来警戒,迷信与宿命色彩浓厚。句2是处世经,“诫多言”,主张“言多必失”,后世的《弟子规》“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与这个主张一致。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的社会,是个交际的社会,盲目称“言多必失”,“说话多,不如少”,显然与时代要求的公共精神抵触,此其一。其二,话的多少与个性有关,更与事理相关,面对正义,何能不言?何能不多言?主张这个处世原则,必然是“不关己,莫闲管”,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丢在一边。很多人指责现代社会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不仅是现代社会的事,其实古已有之,只是在新时代有新特点而已。以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名义,叫尚是张白纸的中小学生诵读这类庸俗处世哲学的文字,所培养出来的人将更加庸俗自私。孩子思想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必须以崇高的理想去指导,以向上的精神去指引,这些过时的庸俗的思想,将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怎么可以作为诵读的经典让孩子去读呢? 再如《大学》曰:“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一思想其实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把义与利二者对立起来,就如把君子与小人对立起来一样。然而义与利果真如此对立?人生为义而可忽视利?现代政治经济理论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知道物质的重要性。儒家学说中那些片面强调精神的作用而忽视物质的言论,我们以为,必须在学生读本中剔除,这都是落后的农业经济意识的体现。当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盲目强调精神力量的强大作用,而忽视物质的重要性时,如孔子般以为打仗在“足食”“只兵”“民信之矣”三者中可先“去兵”再“去食”,独留“民信之矣”的时候(《论语·颜渊》),这个国家、单位必然走向衰亡。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现代科技让我们视野逐步开阔,经济全球化已让地球成为一个村;此时,把小农经济时代的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灌输入学生的思维中,对于现在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形势来说,是否合适呢?小农时代的“宿命论”思想的加入,是否又是思想认识的倒退呢?
三、“亲所恶,谨为去”——唯上是尊的专制思想须剔除
传统思想中讲究孝,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发扬光大,这一点不可否认。然而传统的文化典籍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夸张,以致以不合情理的形式固化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必须加以剔除,否则势必让学生丧失思辨分析能力,只会点头虫似地顺从。并且,传统典籍往往以判断语气规范着人伦:
1.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弟子规》)
3.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弟子规》)
这几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必须承认。君应该仁,臣应该敬,父应该慈,子应该孝;我们应该听父母的教诲教导,以父母的准责作为准责,凡事问过父母,不自做主张。但关键是,君能不能做到仁?父能不能做到慈?如果君不仁呢?父不慈呢?那我们该怎么做?仍应忠吗?仍应孝吗?古代楚国,面对楚王的错误,大臣有所谓的“兵谏”(《左传·庄公十九年》:“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笞谏”(《说苑·正谏》:“王罪当笞。束荆加王背者再。”),这正说明君王也会有做错事或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而这里外处强调为臣、为子必须严守本分,是否过于绝对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就会犯错误,这是一个常识。君会有过失,父也会有过错,但传统的孝道在强调孝的时候,却违背了这一人性原则,谚语不是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吗?即使承认父母会有过错,我们必须进谏,但传统思想中还是强调对父母的顺从。如下面几句话: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礼记·祭义》)
父母做错了,要进谏劝告,但如果父母不听从,做孩子的还必须“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仍然要做到“不逆”。其直接的结果仍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权威,不管父母做什么事或下什么决定,子女都应当听从。我们以为,这样的言论一味讲求孩子要孝,无原则的孝,要求孩子完全的顺从,意味着孩子的自由个性被父亲所压制,是对孩子思辨能力的扼杀,更是对孩子创造能力的扼杀。并且,这种思想与行为准则违背了一个根本的生活逻辑——做子女的,要完全听从父母的,因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但只要做子女的一结婚一生子一做父母,便成了“圣贤”,不再有错,孩子就必须听他的了。这一矛盾的逻辑,暴露了传统“孝道”的尊上性与压制性,其本质是专制。
其实,历朝历代讲究孝,不仅仅是针对父母长辈,它另有目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听父母话,这是小的教育;听君王的话、听上司的话,这才是“孝”道的根本——顺君王,顺领导,唯君王领导是听。而这样的结果,培养出来的人,只是愚忠愚孝罢了。有什么自己的意见,有什么独立的判断与创造力呢?对于这种愚忠,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讨伐,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在孟子眼中,君王不仁,视子民生命于不顾,他不配作君王,只能算“残贼之人”而已,杀了这样的人,也只不过杀了“一夫”。孟子突破了孔子“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樊篱,走到了思辨的领地。但这种思想在君主专制日渐加强的时代,只在朝代更迭的时候出现,随着王朝统治的巩固,忠孝思想又随之强化,只能昙花一现而已。但现代这个社会,我们需要“忠”,需要“孝”,但这个忠孝不是点头式的全盘吸收毫无思辨,毫无自己的看法,我们在忠孝前提下,必须有义——正义、真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国家负责!这也即孔子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我们的“忠”必须对事而非对人,我们应“忠”于事理而非领导。过份地强调忠孝,其实是失去思考与创新能力。《大学》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社会风气的好坏,完全由“上”决定,由上之喜好而来,民众只有顺从的份。在专制时代,确实如此;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是否过分弱化了民众的力量呢?领导正确的时候,我们应听从执行;领导错误的时候,作为民众的我们,是否要以我们的见解我们的思想来影响领导的错误决策呢?参与权与监督权甚至反对质疑权是否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呢?我们不应忠于某个“人”,而应忠于事,忠于“义”,忠于真理!
20世纪二十年代,陈寅恪在《王国维先生纪念碑》中说,作为学人,必须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强调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和创造力的现在,过分地强调“忠孝”,过分强调听从与点头,是不是符合时代潮流?今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规劝无效后报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关注,拨开外衣,就是“孝”在现代社会应如何表现的一次思考。
我们以为,我国传统文化确实是座宝库,但其中流毒也不少,以上所举的三个方面,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其他落后、腐朽的思想还有很多。因而,我们在挖掘这个宝库,让其在现代社会中闪烁智慧光芒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筛选,把那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剔除,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去诵读品悟最崇高、最纯正的经典,从而达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作用。而筛选的第一步,我们以为编写者不能偷懒,不能盲目相信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经典”,不能把所谓的“经典”一字不动地全文全本纳入学生读本、学生课堂,而应拿出眼光,拿出魅力与识别力,有判断,能取舍,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进行挑选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