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家镇80年代果业主导产业是苹果,是农民致富重要产业,但由于树龄老化、品种跟不上市场需求,加之受周期性冻害影响,导致腐烂病大发生,造成果园撂荒、弃管或半弃管现状。近几年筛选出抗寒适宜树种:寒富、南果梨两大主栽树种。我镇现有南果梨面积1200亩,株数57000株,现已进入结果期。又栽植南果梨面积2260亩,株数132600株。全镇南国梨总面积可达3000亩,总株数近20万株。
  一、南果梨的特性
  我镇发展南果梨树种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果业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南果梨有突出的地域、气候优势,有几十年栽培经验和技术,南果梨适宜我镇栽植,而且经济性状表现良好。从我镇几年来发生的不同冻害可以看出,南果梨即抗寒又抗病(尤其是黑星病),是适应性很强的一个适栽树种。现有大南果、小南果、红南果之分。尤其普通当地南果梨最受消费者的喜爱。南果梨9月上旬成熟,果实近椭圆形,单果重150~300g左右,果皮黄色,果肉白色细嫩,果汁多,口味酸甜适口,有香气。石细胞极少,外观漂亮,可是率高达90%以上,0~5℃条件下,可存放6个月左右。
  二、建园要求
  南果梨的高效益,必须在高科技、高投入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该品种需建立基地,形成规模优势,实施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系统应用配套技术措施,使基地成为无公害生态区,确保生产的果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1.选择有水浇条件的沙壤土地建园
  按基地建设要求,全面规划,避免一家一户分散栽植。建园要求土层深厚,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并要有水浇条件。土壤粘重、土层薄的地片、老果园原树种未清除的地片不宜栽南果梨。
  2.栽植密度
  株行距3 m×4 m,老果园栽植行距基本不变,株距可选3~4 m。亩栽60株左右,南北行向。打坑时顺行开挖100cm、深60~80cm的栽植坑,然后回填表土,有条件可加入适量的农家肥。
  3.授粉树配置
  由于南国梨花粉很少,建园时必须配置2个以上品种作授粉树,授粉树比例5:1为宜。授粉树品种最好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尖把梨、花盖梨、红梨等。
  4.选择壮苗、科学定植
  要选根系完整、苗高80cm以上的壮苗,栽前按苗的高度进行分级。按株行距要求拉线、定穴、栽植穴深40cm左右。定植时严防过深,埋土至原来苗木的土位即可,踏实、栽后灌水,然后培土,覆盖地膜。定干高度70~80cm,苗高不足70cm的,保留苗的顶芽,不定干。为防树苗失水抽干,害虫危害新发的梨芽,可套宽7~8cm,长30~35cm的一头封闭的塑膜袋。树苗在袋内发芽2~3cm时,将袋口剪去一角透风。5~6d后,奖袋的顶部完全剪开,并由上至下剪开1∕3左右,翻拉到绑绳下面,呈倒喇叭口状,可防治地下害虫上树食叶芽。
  三、管理技术
  1.重施基肥,复草种绿肥,千方百计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行间种植豆科、花生等矮棵作物。每年秋季或春季,每亩施腐熟的鸡粪、猪圈肥4000~5000kg左右,复合肥100kg左右.施肥宜开深20~30cm放射状沟,切忌全面翻刨树盘,破坏浅层根系。
  2.科学追肥,适时灌水
  建议追肥在开花前、春梢旺长期、果实膨大期进行。以施肥三元复合肥、磷磷酸二铵为主。落花后、套带前,可结合喷药,喷2~3次氨基酸复合肥,或尿素加磷酸二氢钾300倍液。施肥后灌水,使果园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
  3.花果管理
  南果梨自花授粉可坐果,但果实小,品质差,最好进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授粉树配备适当,一般自然授粉坐果率较高。人工授分树用尖把梨、花盖梨等品种的花粉,也可用红梨的花粉。人工授粉要抓早字,应在第一批边花开放时,抢时间进行。蔬果应在坐果后半个月内完成。每花序只留1个果,叶果比40:1,果间距25~30cm,亩产量控制在2500kg以内。
  4.病虫害防治
  要按照生产绿色果品的要求彻底改革传统的用药方式。杜绝使用高剧毒类含磷农药。为使果园成为无公害生态园区,今后果园用药应坚持以矿物源、植物源、生物药剂、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主,配合应用高效低毒专杀型药剂。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套袋保护、性诱杀等综合措施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发芽前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杀菌剂,还可用多抗霉素、福星、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虫还可以用灭幼脲3号、蛾螨灵、蛾蚜灵等。
  5.整形修剪
  梨树干性强,有直立生长特性。应培养牢靠的中心骨架和弹性较强的结果部位于一体的三主枝改良纺锤形,或一般纺锤形为好。单株主枝(大型结果枝群)数量12~15个,树高控制在3~5 m,主枝全部单轴延伸,保持60~70度角。中小型结果部位拉成水平。生长季随时蔬除徒长枝、竞争枝,夏秋季及时调整背上枝角度。冬季修剪仍以蔬除过密无效枝、调角度为主。
  根据南果梨成花容易,连年结果后树势易衰弱,一般枝组结果2年后果实品质下降的特点,应该注意充分利用背上枝拉平后培养成结果枝,并注意在适当部位培养预备枝。这是进入盛果期数产量的主要来源。弱枝花芽和腋花芽长不出好果,应尽早疏除。
  掌握上述管理技术,栽植后一般都能达到3年见果,5年丰产。
其他文献
[摘要] 三樱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大约在明朝末年由欧洲传入中国。三樱椒植株低矮,果实簇生,朝天生长,故而又称朝天椒。三樱椒产品色泽艳红,昧香淳辣,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佐食品,适当食用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驱寒健胃的功效。  [关键词] 三樱椒;高产;栽培  三樱椒又名朝天椒,株型紧凑,果实簇生,质细肉厚,辣味极浓,维生素含量居蔬菜之冠,在国内外市场上享
期刊
岫岩汤沟镇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把发展冷棚甜瓜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开发冷棚甜瓜面积达1100亩,成为鞍山市岫岩地区最大的冷棚甜瓜生产基地。我们提出了产地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适用于本地区的冷棚甜瓜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  一、产地环境检测  汤沟镇在鞍山市属无污染源且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且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和土壤没有污染的地区,经岫岩农业中心农业环境检测站对灌溉水、
期刊
[摘要] 认真分析宾川葡萄产业现状,提出充分利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优势,推行使用破眠剂,大棚促萌、地膜覆盖,合理叶幕,控制产量等早熟促成栽培技术,实现早熟,增强红地球葡萄市场竞争力,是确保我地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红地球;早熟;栽培技术  宾川葡萄早期为传统庭院零星种植,90年代初开始成块成片发展,2000年仅958亩。由于宾川红地球葡萄熟期早(6月底7月初开始上市
期刊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归的根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等。巴东独活因有特异香气,根头部膨大,故又称香独活、肉猪活。故载“独活以巴东为正宗”。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生长习性  生长适宜温和气候,喜阳光充足,要求土壤肥沃、深厚,以砂质土壤为好,在海拔1200m以上的山区种植。  二、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在栽种前深
期刊
[摘要] 探讨间作栽培模式下毛葱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间作栽培可以适当增加栽培密度,通风透光良好,可充分利用光能、CO及边际效应获得高产,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毛葱;大豆;间作  毛葱套种大豆,主要是利用毛葱播种时间较早、生长期短,对光照反应不十分敏感的特点。在栽种毛葱的垅沟内套种大豆,毛葱收获后,将栽种毛葱的垄台犁开,原来的垄台变为垄沟,也就是说原来垄沟种植的大豆变为垄台。套
期刊
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加工途径广,经济价值高,现根据夏播花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提出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地  选择色泽浅,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忌连作,在重茬地上种植花生,即使增施肥料,也很难达到预期产量。  2.深耕  花生是深根作物,一般深耕(26~33cm)比浅耕(10~13cm)可增产20%。夏播花生有套种和茬后播种两种。前者应在前茬
期刊
一、技术功效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是通过选择优良环境,培育水稻壮秧,配套应用肥料调优,优质群体调控,节水调优灌溉,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体系,实现水稻生产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轻简高效化,应用该技术能实现水稻生产亩增效60元左右,发挥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技术要点  1.选用优质品种  选用外观、适口性,综合抗性等生产表现较好,农民,企业和市场都看好的国际三级以上优质水
期刊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高产、质佳的油豆角,主要品种有吉林紫花、五常大油豆、八月绿油豆等。  二、育苗方式  早春栽培采用温室内架床营养钵育苗或土壤电热线育苗方式。  三、营养土的配制  用60%的园田土,30%腐熟有机肥,10%的经无害化处理大粪面,然后加入符合NY/T394要求的肥料,如根瘤菌肥或长效生物复合肥,混拌均匀后装入8cm×8cm的营养钵2/3处,摆放到立体床架上或土壤电热
期刊
[摘要] 春季胡萝卜栽培是根据胡萝卜生育生长的特点,利用大棚加小棚加地膜的栽培方式,以提高前期温度,使胡萝卜能够正常生长,以获得高产肉质根为目的,实现胡萝卜反季节栽培。  [关键词] 春季;胡萝卜;栽培技术  胡萝卜内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矿质元素,是人们喜爱的保健蔬菜。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示范推广春季胡萝卜栽培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
期刊
一、保证全苗   耐密玉米缩距增密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原有的垄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株距增加密度的一种增密栽培。亩种植密度保证在4500株。选择壤土或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在1.5%~2%;茬口最好选大豆茬,其次是小麦茬或高粱茬,最后是玉米茬。最好是具备水浇地条件,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采用秋翻耕,耕深16~20cm,耕后及时耙压耢;秋天来不及翻地就采取春天旋耕后,及时镇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