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化课后进生的“体育亚文化”形成机制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zhong12m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强调文化课学习的主流中学校园文化中,文化课后进生为了获得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往往会形成小群体,并产生一种另类的校园“体育亚文化”。这种校园“体育亚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引导,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学生 文化课后进生 “体育亚文化”
  由于受到家庭背景、学习天赋、后天努力等方面的影响,中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积极性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而言,有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好者、学习积极性较高者,同时,也存在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者、学习积极性较低者。在以文化课学习成绩好坏论“英雄”的教学评价机制的背景下,文化课成绩较好者往往成为教师推崇的榜样,成为学校、教师、同学一致认为的强者;相反,文化课成绩较差者则容易成为被无视的一群人。但我们也经常发现,那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在体育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他们经常以逃课的方式来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在文化课上非常消极而在运动场上却异常积极。这些学生往往会形成一个小群体,并产生了一种另类的校园“体育亚文化”。
  一、校园主流文化的“推力”作用
  在中国素质教育尚未实现的大背景下,毋庸置疑,中学校园所积极倡导的主流文化往往是“文化课至上”。文化课成绩的好坏将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价值标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共同主导着这种校园主流文化。在主导方强势的力量下,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響下,强调文化课学习的校园主流文化得以形成。在这种校园主流文化中,文化课成绩优秀者自然成为强者,被推崇为校园中的榜样。他们在校园中能够获得他者的认同及自我认同。如果从推拉理论关系来说,他们受到了校园主流文化的拉动作用,他们就能够积极适应校园生活。
  与之相反,那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则无法享受到如同成绩好者一样的待遇。尽管学校、教师、家长、同学都希望这些“后进生”能够积极融入校园主流文化之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文化课成绩无法进步时,他们只能受到校园主流文化的排斥。虽然教师、同学都本着希望和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意愿,不会有意地蔑视他们,但事实上,文化课后进生不可能获得如同文化课成绩优秀者一样的精神待遇,甚至会受到个别老师和同学的直接排斥。徘徊于校园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课后进生往往难以获得他者认同及自我认同。当文化课后进生无法在校园主流文化中获得认同时,他们实际上就是受到了校园主流文化的外“推”力量,也就是说,校园主流文化在有意无意地将文化课后进生排斥在外。当然,这种推动作用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教师和同学等他者确实对他们造成一种贬低、排斥,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他者的认同。二是文化课后进生自己逃避学习的心理特征,造成他们不愿意接受文化课学习的校园主流文化,即自我的认同缺失。两种力量的推动作用,导致他们希望规避这种校园主流文化。
  二、“体育亚文化”的“拉力”作用
  在社会学看来,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社会人。当个体不得不生活于某群体之中时,他们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因为这是他们能够自我确认的方式。当文化课后进生无法在校园主流文化中获得认同,但他们又必须生活在校园中时,为了能够获得自我确认,他们往往就会通过其他路径获得认同。对于文化课后进生来说,他们可能有着很多种选择,例如打架、谈恋爱、上网等,这些都是他们寻求其他路径彰显自我的策略。就本文主题来讲,我们主要探讨他们形成“体育亚文化”的路径,其他方面暂不予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体育亚文化”不同于校园体育工作主导下形成的体育文化。学校倡导的体育文化是校方、体育工作者积极引导学生以锻炼身体、活跃校园文化为主要意图的体育文化,而本文讨论的“体育亚文化”则是指文化课后进生小群体所自发形成的体育活动形态。与校园体育文化所不同的是,这些小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在校方看来有些“过激”,即他们并不完全遵守体育锻炼的要求。具体而言,经常会出现以逃课的方式或者以偏激的体育行为来进行体育运动。要么通过体育运动来打发上文化课的时间,即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文化课后进生在上文化课期间偷偷在操场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等;要么在文化课学习上非常消极,而在体育运动上异常积极;甚至会相约聚集一起逃课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上述体育行为无疑不是校方所倡导的。但之所以会出现类似情景,则说明他们在有意地规避学习。久而久之,这些小群体可能会形成一种非常另类的“体育亚文化”。实际上,他们乐意聚集到一起在本不是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或者消极学习积极锻炼,就表明他们被校园主流文化推出去,同时被他们所形成的“体育亚文化”拉进来,即形成了一种推拉关系。
  三、“体育亚文化”存在的问题
  从发展体育运动的角度来看,这些“后进生”所形成的“体育亚文化”,对他们的体育参与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他们是体育运动的“狂热者”,但从他们个体全面社会化发展的过程来说,无疑他们的行为是不适当的。
  首先,他们的行为是以抗拒文化课学习为前提的。这些学生是因为无法获得校园主流文化的认同,逃避到体育行为中去的。这样可能会导致他们越来越偏离文化课学习的轨道,尽管以应试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作为学生,文化课知识的学习还是非常必要的。以任何理由的逃避,逃避到任何领域,都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其次,这种“体育亚文化”就体育运动本身的发展来说,也是存在问题的。虽然文化课后进生的“体育狂热”表明他们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但他们并不完全是在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他们经常并不琢磨体育动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仅仅以发泄自己在文化课学习中的不成功及试图在体育活动中寻求自我证明。因此,他们的许多体育动作和体育思想并不能成为体育运动的榜样,也就是说,他们的体育行为是存在偏差的。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文化课后进生在校园主流文化中受到排斥后,他们自己营造了一个小群体,形成了一种另类的“体育亚文化”。但不可回避的是,这种亚文化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即使就发展他们的体育能力本身来说,也是存在问题的,因此,我们应该能够通过一些方法尽量将这些文化课后进生引导到正常轨道上来。
  第一,校园主流文化要照顾到文化课弱者。在以主要学习文化课知识的中学校园中,校领导、教师要多制定一些方案来关注文化课学习方面的弱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精神进行教学,切不可按统一标准进行教学,尤其是不能仅仅按照优秀生的学习进度来进行教学,否则必然会伤害到文化课弱者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通过变通教学方法、补课等多种措施,让文化课后进生迅速追赶上来。同时,在教师的日常用语中,切不可给暂时学习后进者贴上“差生”的标签。社会学中的标签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个体一旦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他们就会进一步朝向所贴标签的方向做出行动,即开始认同标签。基于此,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要轻易给任何人贴上“差生”的标签,相反,要给那些暂时在某方面后进的学生贴好的标签,使得他们通过努力积极认同自己。
  第二,学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引导体育能力强的文化课后进生获得自我认同,从而转变为文化课学习的自我认同。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商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能够积极引导,大多数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都能够获得一定的进步。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说服教育等手段,让他们获得自我认同的信心,相信他们同样就能够在文化课上获得一定的进步。
  对于未成年孩子的中学生来说,无论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是好是差,相信他们还是有着较强的可塑性的。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尽量避免将文化课后进生排斥在主流校园文化之外,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课学习自信心,并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胡静.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潘前.美国中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现状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4]李鑫.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很大发展,高职毕业生逐步获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就业的境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不高成为他们就业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高职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作者以江苏省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的卡法咖啡屋为研究对象,在熟悉其整个运营管理流程的基础上,
摘 要: 实践教学对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分析了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指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
摘 要: 本文在综述隐性知识特征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物流管理相关隐性知识的获取渠道、物流管理隐性知识在理论教学及实践环节中的应用途径,为物流管理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物流管理教学 应用方法  一、引言  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并产生了巨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迅速地改变着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带来利处的同时也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作者认为加强网络道育应以学校为主导,即学校要抢占德育工作的制高点,迎接新挑战,积极倡导网络文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家庭辅以监督,着重引导;社会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关键词:
目的:对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检验特点做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老年AIH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同期选取56例非老年AIH患者作为
摘 要: 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全学生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但凡成功的教师,无论处于哪个类型的学校,无不以其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关键词: 教师人格魅力 学生人格 影响因素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首先要具有
本文阐述了在信息传播渠道众多、学校图书馆渐被冷落的今天,图书馆提高吸引力、主动服务师生的思路与建议。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摘 要: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高等教育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方式的对比,分析现在中国现在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能力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 学习兴趣 教学现状 教学方式 改进方案  1.引言  在现代的教育形式下,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可以说已经是普及型教育,但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能力,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艺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学校生活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同学之间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摩擦。即使是好朋友之间,也往往会因为某句话、某件小事而产生不愉快,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只要有矛盾,只要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怀恨在心,从此再也不理这个人,那么,恐怕与这样的学生和睦相处的人会越来越少。所以,宽容待人,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宽容本身意味着原谅,而原谅又是与极大的忍耐和谦逊联系在一起的,原谅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