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NR3C1基因多态性及临床危险因素与IBD患者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疗效、依赖及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6名健康对照者和105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BD患者抗凝血样本.IBD患者中,UC患者62例,CD患者43例.UC患者中激素敏感、依赖、抵抗者分别为36例、13例、13例,CD患者中激素敏感、依赖、抵抗者分别为24例、11例、8例,激素难治包括激素依赖和抵抗.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MDR1 C3435T和NR3C1 Bcl Ⅰ位点的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或t检验分析各基因型的频率,以及IBD患者临床特征与患者激素疗效的关系.结果 UC患者中,激素难治组、激素抵抗组较激素敏感组病程长[(6.660±1.523)年,(6.500±1.111)年比(3.350±0.697)年,t=2.211,P=0.031;t=2.930,P=0.005],激素难治组较激素敏感组血清CRP水平高[(47.628±13.913) mg/L比(16.854±4.121) mg/L,t=2.121,P=0.047].与激素敏感的UC组比较,慢性复发型UC在激素难治组更多见(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5),重度UC在激素抵抗组中较多见(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1).激素抵抗组、激素难治组的CD患者白细胞计数均较激素敏感组低[(5.710±0.604)×109/L,(5.878±0.405)×109/L比(7.814±0.670)×109/L,t=2.334,P=0.028; t=2.045,P=0.018].与激素敏感组相比,激素抵抗的CD患者中有肠外表现者更多见(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5).健康对照组与IBD激素敏感组、激素依赖组或激素抵抗组之间,MDR1 C3435T和NR3C1 BclⅠ基因型、等位基因和基因携带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激素敏感组与激素难治组之间,尤其是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之间,MDR1 C3435T基因携带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33%比48.89%,x2=4.051,P=0.044,68.33%比42.86%,x2=4.274,P=0.039).结论 IBD患者MDR1C3435T位点T基因携带者较非T基因携带患者对激素敏感性高.NR3C1多态性与IBD患者激素依赖与抵抗无关.与激素敏感者相比较,激素依赖与抵抗者中病程长、慢性复发型、重度、血清CRP水平高的UC患者,以及白细胞计数低、有肠外表现的CD患者较为常见。
多药耐药基因及临床危险因素与炎症性肠病患者激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摘 要】
: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NR3C1基因多态性及临床危险因素与IBD患者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疗效、依赖及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6名健康对照者和105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BD患者抗凝血样本.IBD患者中,UC患者62例,CD患者43例.UC患者中激素敏感、依赖、抵抗者分别为36例、13例、13例,CD患者中激素敏感、依赖、抵抗者分别为24例、11例、8例,激素难治包括激素
【机 构】
: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湖北省肠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肠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湖北省肠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肠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危及患者生命。国外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死率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10%。2011年亚太地区 NVUGIB 专家组针对临床常见的12个关键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而目前我国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对NVUGIB 管理的认识情况尚不明,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C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性的研究,共纳入15例难治性CD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隔天静脉注射200 mg,持续治疗2周,继以400 mg每周1次静脉注射,至累积剂量达6~8 g.环磷酰胺治疗开始即同时开始口服沙利度胺,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晚予25~75 mg.治疗前、治疗后2周、环磷酰胺累积剂量达到6~8 g时,记录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12个月)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152例,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报告中采集Ki-67指数资料,随访患者术后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Ki-6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并以Log-rank法进行
患者女,45岁。因下腹痛1个月、便血2 d 于2011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阵发性绞痛,不剧烈,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无放射痛,无其他不适,入院前2 d 再次出现下腹持续性绞痛,以左下腹明显,解2次黄色水样便后解暗红色血便3次,量共约200 mL,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有干燥综合征病史10年,现口服泼尼松10 mg,1次/d,硫酸羟氯喹0.1 g,3次/d 等。有
2014年1月Gut发表了英国胃肠病学会Barrett食管诊断及处理指南(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arrett's oesophagus,BSGBE)[1],以下简称为2014新指南.上一版BSGBE[2]于2005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为2005旧指南),临
期刊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Ⅲ二医院,同时也是重庆市肝病治疗中心。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正式成立于1985年,1979年成为硕士点,1988年成为博士点,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现在有博士导师7名,培养硕士生40名,博士10余名,并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85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肝炎药物临床药理基地之一,从事新药的研究与评价,上市药物再评价。
期刊
目的 探讨检测血浆甲基化Sept9基因(mSEPT9)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试验对象分为3组,即结直肠癌组79例、结直肠息肉组73例和健康对照组146名.应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外周血浆中mSEPT9,分析该基因阳性率与结直肠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和(或)CA19-9阳性率作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结果 结直肠癌组血浆m SEP T9阳性率为7
例1患者女,63岁,反复腹痛十余年,加重1个月余。实验室检查:血清运铁蛋白1.97 g/L,CD3阳性细胞比例80.0%,CD8阳性细胞比例36.5%,ESR 48 mm/1 h,T 细胞斑点试验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阴性,CRP 水平正常。CT 检查示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肠壁轻度增厚,局部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