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在中职学校实施“惩戒”教育必须获取家长支持,而要获取家長支持需要做到三个条件:制定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方式,良好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公开“惩戒”过程,如此才能实施“惩戒”,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惩戒”教育 家长支持 条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08-02
在维护教学秩序中,大部分教师对违纪的学生普遍采用说教的德育方法,但是单纯的说教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很多说服教育对某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基于此,“惩戒”教育应运而生。“惩戒”在《教育大词典》中是指通过处罚来进行警戒,施罚使过失者感到痛苦,但不伤害身心健康,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正确合理地使用教育惩戒权,对于部分违纪学生的教育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很多家长担心教师在惩罚学生中因为“度”没有办法掌握好,超过了学生心理承受的能力,给学生身心的健康带来伤害。那么,我们在“惩戒”教育中要如何消除家长的戒心,获得家长的支持呢?本文探讨在学校“惩戒”教育中获得家长支持的条件。
一、制定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方式是实施“惩戒”教育的前提条件
任何的“惩戒”是以法律为依据、处罚为手段的,现在的处罚方式有很多种,笔者对这些处罚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例如“罚站”一项,在第一次的问卷中学生选择接受该项的比例是 35%,后来修改了问卷,在“罚站”一项后写明按你的意愿不规定时间,选择该项的学生的比例达到了 85%。处罚的方式是一样的,为什么选择的人数是不一样的呢?这里其实就是一个“适度”的问题。当我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戒”时,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度”,学生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这个“度”要达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不能伤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对于一个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老师可以命令学生马上站起来,但这一做法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很多时候他觉得是受到伤害了。我们可以提供多种选择,如去洗脸、站起来直到自己觉得不困、吃刺激性食物等,让学生选择。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任何“惩戒”方式时均会对学生讲清楚,老师“惩戒”时用的处罚手段不是为了惩罚他们,而是为了他们成为更有自律的人,他们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方式,也可以提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只要合理都可以试试。有些学生困了也会选择自己站起来,站起来的时间并不比我们预计的时间短,可是他的心里没有感觉到被老师惩罚,相反他感到自豪,克服了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得到提升。家长看到学生违纪时是自愿自我“惩戒”的,并且在“惩戒”中不断进步,他们是不会反对的,因此制定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惩戒”方式是获得家长支持顺利实施“惩戒”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良好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实施“惩戒”教育的基本条件
在中小学教育中,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到学生家里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以便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同时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留下的基本上是爷爷、奶奶,中职班主任去进行家访是有很多困难的。但是,当今时代科技发达,通信工具丰富,智能手机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虽然教师没有办法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但是可以借助通信工具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增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例如,班主任可以建一个家长的 QQ 群或者微信群,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可以和教师一起商量对策共同教育学生。在 QQ 聊天中教师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十分关心和爱护的,教师对违纪学生的“惩戒”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道路的必要方式,从而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感情,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小孩的教育是合理的、正确的、可行的、必需的。如果家长没有 QQ 和微信,教师也可以通过打电话进行沟通。
良好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现代学校德育能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例如,笔者是电商 151 班的班主任,班里学生的父母大多数是 45 岁到 60 岁的务农或者外出打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大多数人不会发短信,也不使用微信和 QQ。笔者在开学初就把班上学生的住址、父母电话、家庭的经济情况等都摸了一次底,只要学生出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和学生的家长沟通,本着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谈谈自己对学生的看法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措施。对于一些违纪的学生,笔者会先征求家长的意见,然后谈谈学校的“惩戒”措施,和家长一起商讨对策。经过一个学期的联系,家长们对笔者的管理模式都非常支持,这也让外出打工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公开“惩戒”过程是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条件
现代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时,要从传统的惩罚行为中转到以法律为依据、家长支持、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理性的“惩戒”。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发生在学校的事情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现在很多的学校在对待违纪学生时都是按照当事教师的喜好对违纪学生进行惩处,没规定的流程,学校也没有规定的部门进行监管,导致很多家长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被个别教师处以过于严厉的惩罚。因此,学校应当以现有的法律为准绳,制定出学生违纪“惩戒”方法,并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学习指导,明确各种情况的操作方法。对于相同的违纪,“惩戒”程度要尽量做到统一,操作流程要做到规范,并且整个流程尽量公开。对于体罚,事先应征求家长的意见,并对惩罚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保障整个流畅的公开、透明,以表明并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每个受“惩戒”的学生都要做到有备案、有记录,杜绝私自惩罚学生的行为发生。
这样的措施充分保障了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教育权,可以消除家长对学校滥用体罚的担心,避免学生家长认为学校处罚过当,让家长认识到学生教育并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对学生的教育我们应尽量做到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统一。这也是学校“惩戒”教育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的运用惩罚使我们一切工作受损失。”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可以是正面的引导,也可以是反面有力的鞭策。中职教育只有在关爱的前提下,适度地使用“惩戒”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提高。而“惩戒”教育能够顺利地实施,必须依托家长的理解、社会的认可以及制度和尺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全国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黄文丰.以独攻独——破解独生子女的教育难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编 刘 影)
【关键词】中职学校 “惩戒”教育 家长支持 条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08-02
在维护教学秩序中,大部分教师对违纪的学生普遍采用说教的德育方法,但是单纯的说教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很多说服教育对某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基于此,“惩戒”教育应运而生。“惩戒”在《教育大词典》中是指通过处罚来进行警戒,施罚使过失者感到痛苦,但不伤害身心健康,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正确合理地使用教育惩戒权,对于部分违纪学生的教育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很多家长担心教师在惩罚学生中因为“度”没有办法掌握好,超过了学生心理承受的能力,给学生身心的健康带来伤害。那么,我们在“惩戒”教育中要如何消除家长的戒心,获得家长的支持呢?本文探讨在学校“惩戒”教育中获得家长支持的条件。
一、制定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方式是实施“惩戒”教育的前提条件
任何的“惩戒”是以法律为依据、处罚为手段的,现在的处罚方式有很多种,笔者对这些处罚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例如“罚站”一项,在第一次的问卷中学生选择接受该项的比例是 35%,后来修改了问卷,在“罚站”一项后写明按你的意愿不规定时间,选择该项的学生的比例达到了 85%。处罚的方式是一样的,为什么选择的人数是不一样的呢?这里其实就是一个“适度”的问题。当我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戒”时,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度”,学生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这个“度”要达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不能伤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对于一个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老师可以命令学生马上站起来,但这一做法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很多时候他觉得是受到伤害了。我们可以提供多种选择,如去洗脸、站起来直到自己觉得不困、吃刺激性食物等,让学生选择。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任何“惩戒”方式时均会对学生讲清楚,老师“惩戒”时用的处罚手段不是为了惩罚他们,而是为了他们成为更有自律的人,他们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方式,也可以提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只要合理都可以试试。有些学生困了也会选择自己站起来,站起来的时间并不比我们预计的时间短,可是他的心里没有感觉到被老师惩罚,相反他感到自豪,克服了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得到提升。家长看到学生违纪时是自愿自我“惩戒”的,并且在“惩戒”中不断进步,他们是不会反对的,因此制定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惩戒”方式是获得家长支持顺利实施“惩戒”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良好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实施“惩戒”教育的基本条件
在中小学教育中,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到学生家里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以便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同时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留下的基本上是爷爷、奶奶,中职班主任去进行家访是有很多困难的。但是,当今时代科技发达,通信工具丰富,智能手机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虽然教师没有办法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但是可以借助通信工具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增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例如,班主任可以建一个家长的 QQ 群或者微信群,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可以和教师一起商量对策共同教育学生。在 QQ 聊天中教师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十分关心和爱护的,教师对违纪学生的“惩戒”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道路的必要方式,从而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感情,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小孩的教育是合理的、正确的、可行的、必需的。如果家长没有 QQ 和微信,教师也可以通过打电话进行沟通。
良好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现代学校德育能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例如,笔者是电商 151 班的班主任,班里学生的父母大多数是 45 岁到 60 岁的务农或者外出打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大多数人不会发短信,也不使用微信和 QQ。笔者在开学初就把班上学生的住址、父母电话、家庭的经济情况等都摸了一次底,只要学生出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和学生的家长沟通,本着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谈谈自己对学生的看法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措施。对于一些违纪的学生,笔者会先征求家长的意见,然后谈谈学校的“惩戒”措施,和家长一起商讨对策。经过一个学期的联系,家长们对笔者的管理模式都非常支持,这也让外出打工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公开“惩戒”过程是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条件
现代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时,要从传统的惩罚行为中转到以法律为依据、家长支持、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理性的“惩戒”。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发生在学校的事情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现在很多的学校在对待违纪学生时都是按照当事教师的喜好对违纪学生进行惩处,没规定的流程,学校也没有规定的部门进行监管,导致很多家长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被个别教师处以过于严厉的惩罚。因此,学校应当以现有的法律为准绳,制定出学生违纪“惩戒”方法,并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学习指导,明确各种情况的操作方法。对于相同的违纪,“惩戒”程度要尽量做到统一,操作流程要做到规范,并且整个流程尽量公开。对于体罚,事先应征求家长的意见,并对惩罚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保障整个流畅的公开、透明,以表明并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每个受“惩戒”的学生都要做到有备案、有记录,杜绝私自惩罚学生的行为发生。
这样的措施充分保障了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教育权,可以消除家长对学校滥用体罚的担心,避免学生家长认为学校处罚过当,让家长认识到学生教育并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对学生的教育我们应尽量做到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统一。这也是学校“惩戒”教育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的运用惩罚使我们一切工作受损失。”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可以是正面的引导,也可以是反面有力的鞭策。中职教育只有在关爱的前提下,适度地使用“惩戒”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提高。而“惩戒”教育能够顺利地实施,必须依托家长的理解、社会的认可以及制度和尺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全国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黄文丰.以独攻独——破解独生子女的教育难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编 刘 影)